学习型图书馆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学习型图书馆的共同愿望是为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知识传播、获取、共享和创新的学习环境;其发展目标和动力源泉是不断满足社会成员的知识消费需求。高校图书馆唯有积极地培养组织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图书馆,才能有效地、有针对性地提供知识导航服务,协同构筑以图书馆为主课堂、以各教室为终端课堂的崭新模式。......
2023-11-30
黑体, SimHei; 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0, 0);">图书馆中的作用探讨 创新的发展理念在高校创建学习型
李庆杰、李小霞
(山西医科大学 太原 030001)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创新的图书馆发展理念与高校创建学习型图书馆之间的关系,提出如何将高校创建学习型图书馆的模式从理论转变为现实的一些可行措施,为创建学习型图书馆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图书馆 创新理念
分类号:G250
21世纪的信息化浪潮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和观念,而且也将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缩小数字化鸿沟,建立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提高人们的生活素质,已是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也是人类社会21世纪必须完成的重大课题之一,江泽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已是大势所趋,而学习型图书馆的形成和发展将在这一进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1.学习型图书馆的理论基础
学习型图书馆来源于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组织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一种宏观的管理理论,适用于各种组织,适用于不同层次、不同规模、渴望进去的团队。所谓的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1990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学院博士彼得·圣吉(Peter M·Senge)在他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彼得·圣吉博士认为,组织的射击和管理方式、人们定义工作的方式、员工被教育与互动的方式,这些如果处理不好将是一个组织的学习智障,真正能在未来脱颖而出、真正出色的组织,是那些能使组织个阶层的成员都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让成员体验到工作中生命意义的组织;通过学习能创造自我,扩展创造未来能量的组织。即所谓的“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 要想使组织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必须由“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personal matery)、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al)、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团体学习(team learning)、系统思考(system thinking)。圣吉指出:“当代时代发挥人们的创造力已经成为管理努力的中心。”
学习型图书馆实质是一种图书馆管理模式,并非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本质,建立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管理模式,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功能为读者服务。在高校创建学习型图书馆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一些问题,例如如何防止学习流于形式,保证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如何发挥每个人的作用等等一系列问题。如前所述,学习型图书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因此它需要一个创新的图书馆发展理念作为发展的指导思想。
2.创建学习型图书馆的必然性
2.1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个人全面地占有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各种信息资源,图书馆是收集、整理、开发、利用文献资源的场所,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具有的天独厚的优势。图书馆的宗旨是为读者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最高目标。学习型社会的基石是学习型组织,因此,建立学习型图书馆是实现图书馆宗旨的要求,是贯彻党的形成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同时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要求。
2.2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的普遍应用,联合目录、联机编目、光盘检索等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利用,图书馆将逐步实现网络化、自动化数字化。数字化图书馆的特征是:信息海量存储;媒体多样化;具有智能数字信息检索技术;强大的信息传播和发布模式。传统图书馆的工作内服务方式以及职能也随之发生着变化。面对信息的海量存储要求,图书馆应对读者进行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培训教育,使用针对性强且质量高的数据库,帮助读者制定查检效率高的信息检途径,使读者筛选出最好的情报源。为了更有效的管理和利用文献信息,必须建设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服务系统,加强对网上知识信息资源的处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实现采访、编目、典藏、流通、检索等主要服务功能的自动化,实现各图书馆的知识和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图书馆的知识结构已满足不了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及时更新和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工作水平,才能适应图书馆发展的要求,因此,创建学习型图书馆是图书馆事业自身的要求。
2.3是新的办馆模式的需要(www.chuimin.cn)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信息服务产业不断涌现,使图书馆原有的信息服务和传递中心的角色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状,它将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图书馆要应对多变的环境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有一种全新的办馆模式来支撑,而一个有弹性的组织能够使技术的改变更容易地影响组织所提供的各项服务,只有具备持续性学习的组织,才能成为一个有弹性的组织。新的办馆模式的实践,要求图书馆必须创造新的学习型图书馆,才能适应新形势,走在发展的前列。
3创新理念在创建学习型图书馆中的作用
3.1图书馆“三位一体”的创新理念
高校创建学习型图书馆,对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服务职能、工作机制和管理机制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提示我们,原来的图书馆发展理念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创新的,适合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理念来支撑,指引我们更好地创建学习型图书馆。
创新的图书馆发展理念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必须有一个科学严谨的发展思路,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方法以及保证整个图书馆正常运转的制度。山西医科大学图书馆在这一方面作了勇敢的尝试,确定了具有一馆一系一所为特色的指导思想,创建图书馆服务、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发展思路,即以数字图书馆服务工作为龙头的基础服务建设,以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为突破的专业建设,以医学信息研究中心为支撑的科研平台建设。这种图书馆发展理念多角度、多层面体现图书馆服务功能、教育功能与研究功能,突破了传统意义的图书馆发展理念,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更好更广阔的事业平台,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3.2“三位一体”的创新理念对创建学习型图书馆的作用
一馆一系一所的图书馆发展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为创建学习型图书馆方面的探索提供了有力的前导。
(1)图书馆共同愿景和发展目标的确立,为创建学习型图书馆注入了新的动力。千百年来,组织中的人们一直梦寐以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上下同欲”即建立共同的愿望、理想或目标,有了衷心渴望实现的共同目标,人们才会发自内心地努力工作、学习,追求卓越,使组织欣欣向荣。而“三位一体”的图书馆办馆理念正好为图书馆人员树立了一个可以共同奋斗的理想和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图书馆的各项工作都要全面地向前推进,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图书馆的每一个进步,人员的每一次提高,都必须更新原有的知识,创造新知识来实现,集服务、教育和科研为一体的图书馆发展理念,体现了学习的重要,学习应贯穿于图书馆的整个生命周期,成为创建学习型图书馆最大的动力。
(2)图书馆工作人员角色的转变,带动了其学习的主动性与持续性。在这种发展理念下,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角色已经由以前单纯的服务提供者转变为教学、科研、服务三肩挑的人员。这就要求个人的知识结构,知识储备以及知识更新的速度必须加以调整,唯一的方法就是学习,学习新的知识、技能,从学术上提高自己,从学历上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
(3)图书馆服务职能的延伸与拓展,为创建学习型图提供了契机,学习型社会要求高校图书馆服务必须及时、周到、全面、迅速,而更重要的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这种变化不仅仅是体现在多办一些培训,多开辟一些服务项目,而在体现在深层面的,以触发读者的学习能动性,真正体现学习型图书馆的现实意义。图书馆这种创新的发展理念,对高校图书馆原有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这就要求图书馆的工作机制必须改变,由原有单一的图书馆工作机制转向一馆一系一所的全新工作机制,管理体制也要突破原有的框架,成为保障高校图书馆创建学习型图书馆的政策支持。
一个创新的图书馆发展理念,将会在高校图书馆创建学习型图书馆的道路上起到举足轻重的巨大推动作用,当然,这种探索才刚刚开始,创建学习型图书馆任重而道远,需要图书馆以及全社会的人去共同关注、参与,才能真正体现学习型图书馆的现实意义。
1.晋晓强、贺培风,图书馆办馆模式的探索,情报资料工作,2004年刊。
2.杨发毅、卢晓玲,刘锦秀,学习型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6(1)。
3.张健兰.图书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思考,山东图书馆季刊,2003(3)。
4.崔爱中.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图书馆的战略选择,图书馆学刊,2003(3)。
有关华北地区高校图协第二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的文章
学习型图书馆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学习型图书馆的共同愿望是为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知识传播、获取、共享和创新的学习环境;其发展目标和动力源泉是不断满足社会成员的知识消费需求。高校图书馆唯有积极地培养组织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图书馆,才能有效地、有针对性地提供知识导航服务,协同构筑以图书馆为主课堂、以各教室为终端课堂的崭新模式。......
2023-11-30
学习型图书馆由于其发展目标的前瞻性及职工工作的创新性,更加注重馆藏的优化和新信息的及时补充,更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特别是高校学习型图书馆倡导的全馆员主动学习、不断创新,提高素质。学习型图书馆经过馆员和读者的共同努力,必将营造出更加适合学习促进素质教育的环境氛围。3建设高校学习型图书馆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和途径在学习型社会,全体社会成员对文化、知识、经验、技能的学习越来越迫切。......
2023-11-30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期刊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提供文献资源信息服务的质量。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不仅要保持传统期刊服务,而且要实现由传统服务向网络信息服务的转变,开发网络期刊信息资源,提供网络期刊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期刊这一信息资源的作用,关键在于期刊资源的建设与服务创新。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真正的资源共享运行机制。......
2023-07-06
我们必须创建“学习型”图书馆,发展知识创新,从而跨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拥有更多的原始知识产权。③创建学习型图书馆是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学习型教育机构、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等共同构建了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图书馆不仅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子系统,也是其他学习型组织的支柱。......
2023-11-30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和谐1.和谐图书馆的含义“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顺和、协调、配合得当、无抵触、无冲突之意。那么创建和谐图书馆就应该处理好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公平公正是图书馆和谐的凝聚力,是图书馆领导与馆员建立一种融洽和谐关系的基础。因此建设和谐图书馆,离不开馆领导与员工间的沟通。......
2024-01-22
创建学习型图书馆,促进高校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一些具体的措施。在“终身学习”这一理念下,创建学习型图书馆与高校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具有相同的目标。其中,以高校图书馆为主力开设的文献检索课已经成为高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并需要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地拓展和延伸。为了圆满完成以上教育使命,只有学习型图书馆才能提供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所需的合格的人力资源。......
2023-11-30
社会的发展要求高校图书馆进行创新。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视研究并解决这个问题。作为高等院校办学重要条件之一的图书馆也出现人满为患的局面。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管理一直延续着“小而全”、分散的文献体制模式。然而在信息网络化的浪潮下,图书馆正在走向数字化和虚拟化,高校图书馆要顺应这种潮流,积极进行变革、创新。......
2023-07-06
(一)高校图书馆组织结构创新的意义传统管理的组织结构已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组织结构的创新将改变这种线性结构的封闭性,使组织的运作更为灵活、开放。就图书馆的阅览而言,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设立了“电子阅览室”或“光盘阅览室”,这是在信息技术并不是十分发达、电子出版物比例并不大的条件下的产物。电子阅览室这种看似先进,实际落后的服务内容将首先在设施先进的图书馆中逐步淘汰。......
2023-07-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