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和谐1.和谐图书馆的含义“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顺和、协调、配合得当、无抵触、无冲突之意。那么创建和谐图书馆就应该处理好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公平公正是图书馆和谐的凝聚力,是图书馆领导与馆员建立一种融洽和谐关系的基础。因此建设和谐图书馆,离不开馆领导与员工间的沟通。......
2024-01-22
黑体, SimHei; 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0, 0);">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 谈高校
孙艾青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石家庄 050021)
摘要:本文从建设图书馆人文精神出发, 着重谈了图书馆内部人性化管理、外部人性化服务以及它们之间不能偏颇、和谐共建的发展关系。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馆员 读者 人文精神
分类号:G250
目前,各行各业都在大力弘扬人文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践行人性化管理。图书馆作为集信息与知识于一体的一个研究人服务人的机构,其倡导人文精神的历史源源流长。早期图书馆界倡导的人文精神的主要是指对读者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表现为图书馆对不同读者提供的平等服务与开放。再后来这种“人文关怀”演变为对图书馆读者或用户的关怀,以最大限度满足读者或用户的多种需求为宗旨。随着信息知识传播、获取信息知识技术手段的电子化、网络化,图书馆业界对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理解有着新的诠释,其特点是图书馆人文关怀的对象除了利用图书馆的读者或用户,对图书馆员的关怀被提到突出的地位,甚至有人大胆提出“馆员第一”、“馆员至高无上”的口号。
不难看出图书馆无论强调是对读者、还是对馆员的人文关怀,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前者以图书馆最终的目标为重点,后者以达到目标的手段为着眼点,但作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全部内含都有失偏颇。本文认为图书馆人文精神应是图书馆内部人性化管理与外部人性化服务的和谐统一,没有图书馆内部的人性化管理,实现图书馆对外的人性化服务没有保障,不以人性化服务为最终目标的图书馆内部人性化管理将失去管理的目标与航向,从而危急自身的存在、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
一 图书馆内部的人性化管理
图书馆内部管理不外呼是对人、对物的管理,对物的管理主要指图书馆硬件设施与软件设备,即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技术设备装备、馆舍选址、物理环境美化,图书馆规章制度建设等,对物管理的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为了“人”,主要体现一切物的建设要以满足人、方便人、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益为准则,体现“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思想。
图书馆内部对人的管理主要指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管理,对人的人性化管理是指对图书馆员的人性化管理,就是按照人本性的要求,把馆员工作质量的提高、馆员满意度的提高、馆员的成长与发展等人性化因素为追求的目标。以培养馆员的能力和激发馆员的潜能为着眼点,把提高馆员素质、规范馆员行为、调动馆员积极性、发挥馆员创造精神放在首要位置。强调通过教育的人性化使馆员的知识结构更为合理,通过建立终生教育理念,使馆员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主工作能力,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发挥馆员个性,健全馆员人格,使馆员受到自我教育、自律培养、团队文化的熏陶,通过内在的自我激励,使他们产生对工作的责任、兴趣和成就感。图书馆对馆员的人文关怀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馆员政治地位,为其营造一个施展抱负的祥和、平等、互助、互尊的工作环境、外部环境,尊重馆员,尊重馆员的工作;提高精神待遇,满足馆员应时代要求的知识更新、信息充电和先进技术装备的需求,加强对馆员的培训,提升馆员的自身素质和再就业能力,为提高馆员的综合服务素质和能力创造条件和营造环境;提高图书馆员职业的含金量和福利待遇,同一级别职称,馆员要与学校教师同样待遇。确实保障馆员自身的健康、发展、自由、幸福、尊严的权力。
2确实体现现代图书馆管理的人性化趋势和管理的文化价值取向,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图书馆管理中的人文精神日渐薄弱,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的倾向的。在图书馆内对人与物管理关系的处理中,应以人的管理为核心,人的建设为主体。这里的“人”就是馆员,是图书馆管理服务之本,是最活跃的因素,它相对于图书馆各种资源来说,其价值应是最高的,强调并充分发挥馆员在图书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要明确认识任何忽视或颠倒馆员在实践工作中的主导作用都会制约图书馆其它管理的建设与发展,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目标就会流于形式难以实现。
3 弘扬馆员的敬业精神。图书馆敬业精神是职业精神的升华,强调的是馆员的施予、奉献,是心甘情愿,图书馆职业精神是“图书馆从业人员在对图书馆整体利益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对图书馆职业所承担的社会义务的文化自觉”,是图书馆职业长期积累而成的共同的职业观、价值观等。图书馆敬业精神是馆员一种甘于奉献精神,是进取精神、创新精神等,它本身蕴含了职业精神、人文精神,它表现在馆员在各自的岗位乐于向读者免费服务、甘于奉献,愿意把自己奉献给图书情报事业、信息化事业。图书馆要确实在馆员间倡导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一心谋求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敬业精神,对工作中一些以读者需要为根本,以图书馆的发展为已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开拓创新、精城服务读者的馆员要确实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www.chuimin.cn)
在图书馆内部人与物的关系中,物的建设与管理信赖于人,物的潜在价值转变为现实价值还信赖于人。只有充分调动图书馆员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激励图书馆员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为用户开展知识服务,利用自己的知识、技术、能力和智慧进行深层次的知识组织、管理和开发,对各种用户的知识需求做出快速反应,明智地充分运用各类知识资源,提供高效到位的服务。也只有高素质馆员,才能适应现代图书馆资源形态、获取手段、服务模式的多样化趋势,通过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实现其价值、发挥其效力,从而把图书馆物的管理与建设做得更好,创造出更高质量、更深层次的服务成果。
二 图书馆向外提供的人性化服务
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管理无论多么先进与高明,其最终是手段,是以服务为目的的。现代图书馆文化的真谛就是服务,服务是图书馆管理中的灵魂,没有服务图书馆也就无从谈起,没有高质量的服务图书馆的生存受到威胁。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目标就是人性化服务。人性化服务是20世纪以来图书馆管理中具有极为重要意义的管理创新,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充满人文关怀,体现美与和谐的形式来开展图书馆活动。其核心就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目的,打破服务主体与服务客体之间身份的界限,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在服务中体现友善、平等、诚挚的服务精神,通过人性化和充满人情味的优质服务,使读者对图书馆有长期的获取物质与精神财富的信任感与依赖,从而增强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业的竞争力,为开创图书馆信息服务业的新局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目前信息化程度愈来愈高,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图书馆的社会竞争首先就是服务质量的竞争。没有高标准的服务,图书馆就会失去读者,也就无法生存。读者的存在和需求是图书馆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目的,决定着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价值,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决定了服务的发展水平,读者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促进了图书馆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发展。读者不仅是服务工作的收益者和接受者,更重要的是推动图书馆事业全面发展的动力,也是检验服务质量的尺度。图书馆人性化服务应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最大可能地满足读者对图书馆“物质”的各种需要,主要有:构建满足读者多样性需求的资源体系,如从资源载体类型上分纸质资源、数字化电子资源(网络资源、数据库)体系。在纸质资源建设中,图书馆要分析、研究服务对象,根据读者个性化需求认真做好文献的调整和筛选工作。对数字资源要不断整合和优化,将各种分布、异构和多样化的数字资源进行和谐有序组织,提供统一检索途径,方便地集成各种数字资源服务,为用户提供高效、个性化的知识信息服务。建立高效的读者信息检索系统,方便读者对资源的查询与应用。不断改善网络环境,加强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硬件设施的更新建设。
2最大可能地满足图书馆读者的“精神”需要,主要有:确实以读者人性化的需求为出发点营造图书馆的物理环境,宽畅明亮、舒适、安静、管理服务有序,人情味浓厚、纯朴自然。在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建设中确实体现对读者人格与精神的需要,维护读者在图书馆享有的的一些自尊与权益,如借阅权、知悉权、获知权、参与管理权、监督权等,保证读者学习时间;营造开放的、自由的平等的、很具亲和力的宽舒学习环境;调动、激发读者的学习热情、强化其创造性学习的信心。
围绕“节省读者的时间”,“方便读者”,在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上下功夫,如建立书库和阅览室指南系统、实行全方位开架借阅,书架、刊架要整洁、有序。增设人性化设施,如自助借书机和自助还书箱等。不断改善与提高信息推送服务、网络导航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的水平。提供网络书刊阅读,对读者进行多种检索途径技能的网上指导与培训等。
现代图书馆是一个更为开放的系统,与外界不断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一方面需要高素质的馆员围绕图书馆实际需求源源不断地对这个系统进行人类日益增长的信息知识以及大批有用资源的“输入”,另一方面又需要高素质的馆员对外“输出”系统的各种知识和服务,使信息、知识资源与读者发生联系,使信息、知识的价值由潜在变为现实。但终归对输入的严格要求是为了更好地输出,我们强调馆员在图书馆的管理和建设中的操纵、决定作用,馆员的人性化管理,是为了不断满足图书馆读者日益增长的各种现代信息需求,为了实现图书馆更高质量水平的读者服务,对读者实施更具人性化的管理与服务。从而实现现代图书馆全方位的人性化的管理与服务,使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落在实处。
1中国图书馆学会,以人为本 服务创新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2李惠珍:试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图书馆论坛,2004 (5)。
3 柯平、闫慧:关于图书馆文化的理论研究,图书馆论坛,2005(6)
4丁春燕:图书馆的文化力,当代图书馆,2005(1)
有关华北地区高校图协第二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的文章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和谐1.和谐图书馆的含义“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顺和、协调、配合得当、无抵触、无冲突之意。那么创建和谐图书馆就应该处理好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公平公正是图书馆和谐的凝聚力,是图书馆领导与馆员建立一种融洽和谐关系的基础。因此建设和谐图书馆,离不开馆领导与员工间的沟通。......
2024-01-22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期刊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提供文献资源信息服务的质量。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不仅要保持传统期刊服务,而且要实现由传统服务向网络信息服务的转变,开发网络期刊信息资源,提供网络期刊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期刊这一信息资源的作用,关键在于期刊资源的建设与服务创新。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真正的资源共享运行机制。......
2023-07-06
本文通过简述高校图书馆工作在学风建设中的特殊地位,指出图书馆为学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育人平台,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各种方式促进良好风气的形成。话虽简单,却是图书馆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真实写照。3 促进图书馆工作与学风建设的互动效应在图书馆工作与学风建设的关系中,图书馆处于主要方面,因为图书馆的工作目的,不仅在于......
2023-11-30
学习型图书馆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学习型图书馆的共同愿望是为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知识传播、获取、共享和创新的学习环境;其发展目标和动力源泉是不断满足社会成员的知识消费需求。高校图书馆唯有积极地培养组织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图书馆,才能有效地、有针对性地提供知识导航服务,协同构筑以图书馆为主课堂、以各教室为终端课堂的崭新模式。......
2023-11-30
区域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研究——创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构想祁兴兰[摘要]区域图书馆联盟是当前图书馆界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组织形式,也是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趋势。[8]综合国际国内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趋势,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实际,认为建设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图书馆联盟是必要的。4 建设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条件、途径和方法4.1已有条件4.1.1文献资源文献资源建设是区域内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的物质基......
2024-01-22
学科服务的推广和实施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优化馆藏结构,提高馆藏资源质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面向学科的文献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构成的最基本要素,是为学科建设服务的基础和保障。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与学科资源建设的矛盾。......
2023-08-05
关键词:继续教育 高校图书馆 信息技术分类号:G25021世纪被称为“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成为时代潮流。因此,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就高校图书馆现有人员的基本素质,显然难以胜任。因此重视和加强高校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已成为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而知识经济对教育发展提出的前所未有的新要求是重视教育、重视创新,终身教育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最基本任务。......
2023-11-30
因此,作为高校图书馆核心书库的参考阅览室,就应系统收藏专业文献资料,而且要保证专业文献资料的完整性。但这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图书馆购书和向参考阅览室选书时要注意藏书的完整性。从上述选择中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参考阅览室的藏书注重学术价值、资料参考价值和长期保存价值。......
2024-08-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