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学科馆员制度最早产生于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型大学图书馆。近年来,我国港台地区大多数大学图书馆都推行了学科馆员制度。随后,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图书馆也相继开始试行这一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队伍构成与学科

黑体, SimHei; 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0, 0);">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秦卫平

天津科技大学图书馆 天津 300222)

摘要:论述高校图书馆试行学科馆员制度的概况, 探讨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及工作原则,结合我校图书馆试行学科馆员制度的实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学科馆员 高校图书馆 实践

分类号:G251.6

1 引言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是近年来随着高校科研教学、学科发展需求,尤其是随着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进程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客观上讲,数字化、网络化图书馆工程建设、丰富的数据库信息资源储备及图书馆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为实行学科馆员制度提供了技术支持。

学科馆员制度最早产生于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Subject Librarian)又称为联络馆员(Liaison Librarian)。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率先推出以大学科为服务对象的“跟踪服务”(Track Service),俄亥俄大学图书馆也相继推出了“网络化馆员免费导读”服务(Network Librarian Free Guide)。随后,加拿大的部分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也推行了类似的服务并受到读者的欢迎。近年来,我国港台地区大多数大学图书馆都推行了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制度不仅能满足各学科专业读者便利地获取信息资源的要求,而且也有利于各学科专业文献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更有利于图书馆优秀人才的培养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乃至于图书馆地位的提升。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开始试行学科馆员制度,这是我国最早试行这一制度的一所大学。随后,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图书馆也相继开始试行这一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内容

按照国外学者Dennis W. Dickinson的观点,学科馆员的职责分为两个方面::专业参考帮助(Specialist Reference Assistance)和“学科联络”(Faculty Liaison)。鉴于学科馆员的特殊身份,可将学科馆员划分为四种角色,即学科资源的组织者、传播者、导航者以及学科资源利用的教育者。

2.1 我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

(1)学校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提供文献信息专题服务;(2)对负责联系的教授进行文献传递服务;(3)按照学科﹑专业,在指定的院系,教研室及所负责的教授中,了解科研课题动态及用户需求,有针对性的做好信息服务工作;(4)跟踪科研课题,提供最新图书﹑期刊﹑标准﹑专利信息。

2.2 学科馆员的工作内容:

(1)提供科研课题查新服务;(2)论文收录、引证﹑查新服务;(3)特色专题信息,定题跟踪服务;(4)参考咨询服务,包括当面口头、电话咨询、E-Mail等;(5)对所负责联系的教授提供文献传递服务.;(6)用户检索培训服务;(7)学科馆员与被服务的教授直接联系热情对口服务。

2.3 学科馆员的工作原则:

突出重点学科,兼顾一般学科;优先保证教授,兼顾一般教师、研究生,按院系、学科专业进行。

3.我校试行学科馆员基本情况

我校图书馆从2005年11月1日开始试行学科馆员制度。通过半年多的试行,在积累经验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3.1由咨询部负责牵头组织及日常管理。其步骤为:(1)通过学校主页发布信息广泛进行宣传;(2)在校园网上公布具体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姓名、技术职称、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信息及对口服务教授的名单;(3)学科馆员到指定的院系、实验室、教研室或者直接找到教授本人进行宣传和服务;(4)为重点学科服务,采用点对点服务;(5)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采用专题服务;(6)拓宽服务面,实行远程馆际互借服务;(7)每学年或一学期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科馆员做适当调整;(8)全馆具有中级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每人负责若干名教授作为服务对象。

3.2 业务培训 结合对全校师生进行图书馆数据库讲座培训任务,对学科馆员进行了业务培训。2005年共举办数据库培训讲座9次,培训师生1200余人,今年上半年又举办4次数据库培训讲座并与学科馆员培训同时进行。通过集中培训和个别辅导,提高了学科馆员的业务技术能力,为开展信息服务工作奠定了基础。

3.3 联系教授 主动服务 大多数学科馆员主动与对口服务的教授联系,其中部分学科馆员能及时了解和提供文献信息检索服务,专利、标准及科研课题项目查新服务,受到教授的好评。

3.4 文献传递 利用图书馆网络数据库资源,开展文献传递服务,为教师和研究生及时免费提供外文全文数据库信息,提高了图书馆在学校中的地位,取得了较好的成效。(www.chuimin.cn)

3.5咨询服务 开通图书馆咨询服务热线,热情解答教师和学生咨询问题.。 咨询部加强学科馆员的组织协调工作,对电话咨询、在线咨询做到了有问必答,在保证教授、教师文献需求的前提下,对研究生及本科生的咨询问题也热情解答。

3.6 学术交流 为了活跃图书馆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科馆员钻研业务的热情,上学期末举行了我校图书馆首届学术论文交流会,有10余名学科馆员进行了论文交流,探讨了图书馆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调动了学科馆员学习业务的积极性。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虽然在试行学科馆员制度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对存在的问题不能熟视无睹,应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和提高。主要问题有:

4.1 对学科馆员制度的内涵、外延及实施力度把握不够。各高校由于人员情况不同,做法各异。有的服务面窄,仅限于教授;有的服务面较宽,涉及全体教师;有的只为学校重点学科的人员服务。真可谓各有千秋。然而,在实践中若只负责教授,则不适应高校学科建设及科研发展的需要。但若要为全体教师服务,图书馆限于缺乏高水平的人员,显得“力不从心”,实践中又很难做好。

4.2 缺乏学科馆员制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学科馆员的管理考核工作要求不严,致使有些服务工作流于形式或形同虚设。

4.3 业务素质较低 有些学科馆员的业务技术素质不高,外语基础、计算机应用、数据库检索能力较差。图书馆缺乏懂外语、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队伍构成与学科馆员的素质要求相差甚远,严重影响了学科馆员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已经实行学科馆员制度的高校,学科馆员的工作很难真正融入到院、系、研究所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去。

4.4 收费问题 受图书馆资金划拨、分配的影响,不能正确处理好免费服务与适当收费的关系。教授或一般教师要求在线咨询、文献传递的人数不是很多。

4.5 经费支出 受经费因素的制约,除重点高校图书馆外,一般院校缺乏足够的外文数据库资源,尤其是缺乏外文全文数据库,给全文传递文献带来诸多不便,有的甚至影响信息服务的质量及工作的深入展开。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为了推进学科馆员制度建设、进一步做好工作,应采取积极的对策措施。

5.措施及建议

5.1 各地区图书馆协会应承担起本地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组织协调工作。每年应组织召开一次有关学科馆员制度的理论研讨会或经验交流会。加强信息沟通、探讨服务模式、重点服务对象、组织结构设计、服务方式和范围等,以便于推动学科馆员制度积极发展。

5.2 建立学科馆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相关制度,加强对学科馆员的日常考核管理。以表扬奖励为主,对工作较突出的学科馆员在年终评选先进时要给予表扬和奖励。此外,要建立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加强在学科馆员选拔、培训、考核等方面的研究。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良好环境。

5.3 加强对学科馆员的业务培训。图书馆是文理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学科馆员一般应具有本科或研究生学历。要在具体政策或制度上鼓励图书馆人员参加硕士研究生学习,同时要鼓励图书馆学或信息管理专业的人员跨专业学习,攻读硕士学位,为学科馆员岗位储备人力资本。要做一名合格的学科馆员,必须具备五个方面的素质:首先,要有强烈的信息意识与敏锐的信息洞察力,要善于捕捉、发现和存储最新文献信息;其次,要有丰富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学、英语基础知识。同时又要有相关专业背景或学科知识底蕴;三要有网络化的信息服务技能,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努力成为网络专家和网络资源导航员;四.能综合利用最新的信息采集、组织与检索技术;五.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5.4 实行费用补贴 高校图书馆要在每年的图书采购经费中,根据各自具体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适当划拨出一些专项资金,用于对教授、教师的文献传递、文献复制、馆际互借等的补贴,以促进学科馆员进行文献传递服务,增强学校科研创新能力。

5.5 数据库资源建设 各高校要加大对图书馆网络数据库、尤其是外文全文数据库购买使用经费的支持力度。数据库信息资源建设,是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学校学科建设、科研发展的核心资源。经费预算一定要列入年度计划和“十一五”规划并重点予以保障。数据库资源要达到能够覆盖学校全部学科领域,对重点学科要有外文全文数据库资源保障。此外,图书馆要做好网络数据库资源的调查研究、用户需求及绩效分析。用有限的经费投入,实现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学科馆员制度是高校图书馆为适应高校学科发展、体制创新、科研上水平需要而建立的一项新举措,体现大学图书馆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的发展方向,是反映高校图书馆综合信息服务能力的标志。只要我们明确目标、总结经验、采取措施、克服不足,就一定能够推进高校学科馆员制度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蔡迎舂,学科馆员:期望与实践的背离[J],图书馆建设,2005(3).

[2]  吴君瑛,基于学科馆员制的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构建[J],情报杂志,2005(6).

[3] 王远康,适应高校学科建设的学科馆员制度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