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是未来高校图书馆管理改革和读者服务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有的认为学科馆员制度是指图书馆设专人与某一个院系或学科专业建立对口联系,向用户提供主动、有针对性的文献信息服务。近年来学科馆员的研究进展较快,说明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得到了广泛关注并已成为图书馆界特别是高校图书馆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
2023-11-30
黑体, SimHei; 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0, 0);">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研究 高校
周佳贵 侯宗杰
摘要:学科馆员在我国的发展至今将近十年,在取得许多宝贵经验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介绍国内外学科馆员的发展渊源,指出学科馆员的产生是高校图书馆紧跟社会发展的需要。简要论述学科馆员的内涵,归纳学科馆员的五项职能:信息收集职能、信息组织职能、宣传职能、专业化信息服务职能、用户教育职能。在此基础上提出学科馆员服务模式,详细阐述初级学科馆员、中级学科馆员、高级学科馆员的服务模式,以此澄清学科馆员制度在高校图书馆的不同发展形态与水平。
关键词:学科馆员 服务模式 高校图书馆
分类号:G251.6
1 国内外学科馆员的发展渊源
学科馆员的设立起源于美国。1950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图书馆设立分支图书馆并配备学科馆员。早期的服务有: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推出以大学科为服务对象的“跟踪服务”,随后俄亥俄州大学图书馆也推出了“网络化馆员免费导读”服务。关于学科馆员的研究方面,早在1970年挪威学者B.Wiik就曾发表论文对学科馆员问题进行了探讨。接着,德国、日本、英国、美国等的许多学者撰文探讨了学科馆员。国内对学科馆员的研究始于1989年,但研究成果比较有限。直至2001年才引起业界的重视,关于学科馆员的论文也逐渐增多(从2001年的2篇到2004年的50余篇),形成为一个专门的议题。我国最早设立学科馆员的图书馆是清华大学图书馆,设立于1998年。东南大学在1999年进行试点,2000年正式实施。随后一些高校图书馆纷纷设置学科馆员,如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等,仅2003年就有100余所高校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1]
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实施,学科馆员制度在我国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并且被认为是我国现代图书馆发展的趋势之一。它的兴起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紧跟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种服务创新,它能对图书馆服务水平、信息资源建设、社会地位等多个方面产生前所未有的优化或提升作用。
2 学科馆员的内涵及职能
学科馆员(subject librarian)又称为学科专家馆员(subject specialist librarian)、联络馆员(subject liaison librarian)、学科咨询馆员(subject reference librarian)、研究支持馆员(research support librarian)、学科目录学家(subject bibliographer)等,在不同的单位可能有不同的称呼。ALA(美国图书馆学会)对学科馆员的定义:一种受过专门训练和拥有丰富学科知识的馆员,主要负责图书馆某一学科专业文献的选择和评价,有时也负责学科信息服务和书目文献的组织。我国对“学科馆员”的定义:学科馆员是具有学科知识背景、能够组织学科信息资源、提供学科信息服务的图书馆馆员。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学科馆员是由图书馆派出的主动服务的使者,把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及信息服务提供给用户。从图书馆的角度来看,学科馆员则是一个与用户密切联系的信息员,为图书馆收集各种用户资料,使图书馆能够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进而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
我国的学科馆员制度主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具体做法是:每个院系确定“图书情报教授”,负责与图书馆联系,反映本院系的文献信息要求,图书馆安排具有对口专业学历背景的馆员担任学科馆员,学科馆员为相应的一个院系或几个系开展信息服务工作,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研究生。国内学者在研究学科馆员制度时一般都谈到了其具体的工作职责。从更深层次看,这些工作职责反映了学科馆员的一系列职能。这些职能共同组成了学科馆员的服务体系,缺一不可。笔者把这些职能归纳如下:①信息收集职能。信息收集职能有两层含义:第一,学科馆员为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必须深入各院系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预测并激发潜在的信息需求,做好用户信息需求的详细记录,这是关于用户信息的收集;第二,为跟踪学科发展前沿或创立新的信息服务项目,学科馆员需要收集新的学科信息资源(如图书出版信息、网络信息),这是开展信息服务的资源基础。②信息组织职能。无论是用户需求信息还是学科信息,学科馆员都需要把这些收集到的信息加以分析,重新组织。学科馆员一般具有相应的学科背景,因此能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从而找出用户真实的信息需求,以最恰当的信息组织方式传递给信息用户。③宣传职能。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学科馆员必须对外宣传所能提供的最新服务项目或特色服务项目,使信息用户的潜在需求显露。这是学科馆员必须拥有的信息营销能力。[2]④专业化服务职能。学科馆员所开展的信息(知识)服务活动不同于图书馆的一般信息服务活动(如图书外借),它具有鲜明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属于专业化服务,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专业化服务能力将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信息用户对图书馆的整体评价。⑤用户教育职能。信息用户良好的信息意识与信息素养并不是天生就具备的,需要学科馆员不断加以启发与培养,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信息服务活动本质上是学科馆员与信息用户的信息交流,用户信息素养的好与坏不仅影响着用户自身的信息能力,而且关系到学科馆员的信息服务效率与效果。(例如,如果信息用户对信息需求不能准确地表达,那么学科馆员就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分析出真实的信息需求)。
3 学科馆员的服务模式
学科馆员虽然具备以上五个方面的职能,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其服务却因馆员综合能力、馆情等多种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不可否认,学科馆员的发展是具有层次的,有一个从低到高、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笔者根据国内学科馆员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学科馆员的服务模式。
3.1 初级学科馆员服务模式
严格来说,初级学科馆员不属于真正的学科馆员,它是一种向学科馆员过渡的初级形态。它的主要特征是提供简单的学科信息服务,侧重于学科联络。
初级学科馆员由于刚起步,或许还不为众人所知,但已经具有学科馆员初级水平的职能:①形成图书馆了解学科信息用户的交流机制。学科馆员虽具有对口的学科专业背景,但此时他对本学科知识的了解可能是粗线条的,只知道其概貌,因而不能有力支撑学科信息用户的科研创新。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形成学科馆员与“图书情报教授”相结合的组织方式。图书情报教授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学科馆员传递本学科的学术信息与信息需求,帮助学科馆员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和所负责院系的信息需求,实现学科馆员与学科信息用户的间接信息交流。此时,图书情报教授完成了学科馆员的部分职责。学科馆员与“学科教授”相结合的目标之一是完成对学科馆员的学科知识教育。当然,教育方式除此之外还可采取听专业课、进修等方式。②指导馆藏建设。在了解学科信息用户需求与学术动态的情况下,学科馆员可对本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提出建议,以丰富相应学科的信息资源。③宣传图书馆的学科信息资源、服务内容与方式。④收集与解答学科信息用户在资源使用方面的问题,对用户适当开展培训活动。初级学科馆员由于工作量不多,学科馆员一般可分散在图书馆现有的各个部门中,比如在采编部、流通部、信息服务部、文献检索课教研部(室)等等。
3.2中级学科馆员服务模式
中级学科馆员是学科馆员发展中的基本形态,它提供专业化的学科信息服务。中级学科馆员基本达到学科馆员的素质要求,具有较强的学科信息意识和信息查寻能力,可以独自开展用户信息需求的调研,熟悉本学科的发展现状。中级学科馆员与院系之间已经建立了很好的沟通关系,此时的工作重心已经从学科联络发展成提供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在具体的组织体制上,图书馆应设立独立的专门部门,对学科馆员和有关的学科服务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运作。在此服务模式中,建议多个学科馆员服务某个学科,并进行具体分工,以某个学科为突破口,然后再以点带面地推广开。
中级学科馆员开展的学科信息服务项目有:
◆学科文献评价
中级学科馆员已经熟知本学科的研究领域和学科专家,利用掌握的学科信息可对学科文献(包括中外文献)进行评价。能指出重点的中外文献本馆是否有收藏,对最新的重要学科文献进行评价,由此从整体上监控馆藏学科信息资源的质量,并提出优化建议。在数字化环境下,中级学科馆员应充分开展电子文献的评价、宣传和服务活动。
◆学科导航服务(www.chuimin.cn)
学科导航服务建立在学科文献评价基础之上,它是对学科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序化,以学科专业网站或其它形式对学科信息资源进行全方位的集成和揭示,方便学科信息用户系统了解本学科的信息资源。学科导航可集成以下三方面的信息:[3]第一,馆藏纸质文献的目录信息,内容有:可供查寻本学科文献的公共检索系统,新书通告与介绍,国内学科期刊及相关学科期刊的刊名及其它信息,外文学科期刊的刊名及查询地址。第二,馆藏电子文献的揭示。高校图书馆一般都采购了相当可观的电子文献,作为虚拟馆藏而存在,查询较为便利。特别是对一些专业数据库,学科馆员应详细介绍其信息收集范围、功能和使用方法。第三,网络学科信息资源的收集。因特网丰富的学科信息资源需要学科馆员收集与整理,通过选择与评估,形成含有学术性网站、行业网站、机构团体、学术会议等内容的链接,对网站进行分类、描述和评价。
◆学科专题检索和定题跟踪服务
学科专题检索和定题跟踪服务是学科馆员专业化服务职能的表现形式。学科专题检索是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围绕特定的主题在一定范围内搜寻信息的信息服务形式,而定题跟踪服务更强调时间性,它是为信息用户在不同的时间段产生的不同信息需求而提供的跟踪信息服务。用户的信息需求具有动态性,随着用户的研究方向或研究兴趣的变化而改变。在一项具体的研究课时中,用户的信息需求从单个的时间点上显示出相对独立的特点,而从一个时间段看,却具有动态连续性。学科馆员可以针对信息用户这一信息需求特点,根据信息用户提供的主题词、关键词、关键语词或语句,进行针对性极强的专题检索服务。不仅如此,学科馆员还应深入了解课题的立项背景、项目要求与内容、主持人、经费及其它情况,在此基础之上来设计定题服务方案与检索策略。在服务方式上,应采取面向课题的信息推送服务,通过国内外文献资料的调查,将动态的、新颖的专题信息进行加工、提炼并及时以Web形式的个性化定制系统推送给用户,为科学研究的不同阶段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咨询服务
学科馆员的服务对象既包括重点用户(教师和研究生),也包括一般用户(本科生和其它)。如果说学科专题检索和定题跟踪服务是对少数信息用户开展的深层次、专业化信息服务,那么,设置参考咨询服务的目的是为解决多数信息用户一般问题(主要是用户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为个别用户向专业化的重点信息服务转化创造可能。网络环境下的参考咨询服务被称为“数字参考咨询服务”(Digital Reference Services)、“网络参考咨询服务” (Network Reference Services),等等。它通过计算机网络主动把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展示给信息用户,任何在网络内的信息用户都能享受到参考咨询服务。学科馆员虽提供参考咨询服务,但这不是其工作重点。因为学科馆员的性质决定了必须以提供专业化服务为主,突出地解决科研人员在学科教学及项目研究中遇到的研究性问题。参考咨询服务作为一般性的大众信息服务类型,其主要形式有:FAQ服务,学科馆员将信息用户经常询问的问题发布在图书馆网页上,以供用户随时查询,节省学科馆员回答一般性问题的时间成本。‚电子邮件服务。信息用户在FAQ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给相关学科馆员发电子邮件来寻求帮助,学科馆员以电子邮件形式回答信息用户的问题。这种信息服务也能节省学科馆员的时间,因为可以批量地处理信息用户提出的问题。ƒ实时咨询服务。学科馆员可采用与读者面对面(face to face)方式或利用网络的实时信息交流功能来实现的信息服务。这种服务方式具有实时互动的特点,能随时了解与把握信息用户的需求动向,对信息用户提出的问题能做出快速回应。由于服务时间的不确定性,导致它的时间成本较高,因此,作为一般服务,建议定期开展此类服务,以提高服务效率。
◆多层次的用户培训服务
学科馆员开展的用户培训服务是用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户培训的目的是增强信息用户在学科信息方面的信息意识,帮助用户获取信息查寻的技巧。对于不同的信息用户,学科馆员应提供层次有别的培训服务。例如,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让其熟悉本学科领域的重要作者与著作,了解图书馆所能提供的服务项目;为已经在校的一年以上的本科生开设文献检索课,对本专业的文献检索做系统、全面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培养信息用户基础性的信息素质,使其获得查找所需学科信息的技能;对于重点信息用户(教师和研究生),学科馆员则应深入对口院系,针对急需而又缺乏的信息查寻技能做专题性讲座,如本学科外文文献的查检,图书馆网络资源的使用等。
3.3高级学科馆员服务模式
高级学科馆员除了完成中级学科馆员的服务项目外,在服务深度上更进了一步,由原来的信息收集、组织、整理变为知识生产,由信息服务变为知识服务、知识挖掘,属于专业化服务。高级学科馆员的身份具有这样的特殊性:从图书馆的角度看,高级学科馆员属于图书情报领域的专家,拥有非常广博的信息资源管理知识与经验;从其所服务的学科看,高级学科馆员也是学科专家,对本学科的熟悉已达到精通的程度。因此,高级学科馆员是图书馆最为宝贵的人力资源,也是未来高校图书馆地位的象征。如果说初级、中级学科馆员是某学科重点信息用户(如学科带头人、首席教授)的研究助手,那么,高级学科馆员则是重点信息用户的研究伙伴,能为重点课题与相应学科提供深层次的决策参考服务。
◆知识生产
学科馆员发展到高级学科馆员后,它的服务重点由现有信息的推荐变为知识生产。高级学科馆员在分析、评价、导航本学科领域的文献信息资源基础上,分析学科研究的进展与发展态势,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是知识生产的方式之一。此外,高级学科馆员利用掌握的广博学科知识就学科的某一领域开展的研究工作,形成论文、著作、调研报告等知识成果,也是学科馆员进行知识生产的方式。在国外,有学者借助专题网站,以知识生产的方式来服务公众。例如,华盛顿大学图书馆员GaryPrice,他创建了一个信息管理专业网站Resourceshelf,用来发布他收集、组织、撰写的学术文献、评论信息以及学科新闻信息等。此网站成为当前图书馆学领域最有影响的两个blog之一。[4]
◆知识挖掘服务
它是指通过对现有信息进行定性定量处理以挖掘隐含在其中的知识内容的一种服务。知识挖掘的过程包括用户需求分析、知识采集、知识过滤与挖掘、知识提供等环节。学科馆员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现有信息和知识进行特征提取、分类、聚类,发现其关联规则,使内容高度关联的学科专业知识形成为一个整体化的“知识网络”,然后将信息用户需要的学科专业知识传递给用户。
◆知识资源管理
高级学科馆员以提供知识服务为重点,理所当然离不开知识资源管理的支撑。知识资源管理包括了知识组织、知识发布、知识交流、知识的永久性保存等功能的实现。高级学科馆员应把本学科的知识资源以标准化的格式加以组织,以恰当的发布方式(如网络发布)向目标用户扩散,并搜集学术社区的讨论信息和学科馆员与学科信息用户的交互信息,然后构建复合数字对象,加以长期保存,供将来重复利用。这样,高级学科馆员真正融入到了科研活动中,实现了与用户互通有无、共同提高的良性互动。
4 结语
对学科馆员的服务模式进行这样的划分,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澄清图书馆界对学科馆员服务的认识。学科馆员服务的层次性使我们认识到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包括服务内容与服务水平)来要求所有学科馆员。尤其在我国学科馆员制度建立时间不长、馆员素质差异较大的现实条件下,学科馆员的服务应该有所差异,有的高校图书馆可能同时包含有上述三种模式的部分服务项目。不能因此而指责其服务不到位,职责不清。
1.胡文娟,孙晓.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思考[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5,(4):94.
2.吴君瑛.基于学科馆员制的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构建[J].情报杂志,2005,(6):131.
3.朱建亮.论专业化服务[J].图书馆论坛,2005,25(6):224-226.
有关华北地区高校图协第二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的文章
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是未来高校图书馆管理改革和读者服务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有的认为学科馆员制度是指图书馆设专人与某一个院系或学科专业建立对口联系,向用户提供主动、有针对性的文献信息服务。近年来学科馆员的研究进展较快,说明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得到了广泛关注并已成为图书馆界特别是高校图书馆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
2023-11-30
1 调整馆藏结构,为教学科研提供基本服务馆藏资源是一切图书馆工作和服务的基础,合理调整和完善馆藏结构,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是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通过用户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推动教学科研的发展。......
2024-01-22
固定型团队模式典型的成功案例是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总部按大学科划分为理学部、工学部、文学部三大学部,每个学部下再按一级学科细分为若干个固定学科团队,每个团队平均以1名学科馆员、2名咨询馆员和若干名辅助馆员组成。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实行的信息专员制度,它由各院系不同科研团队委派1人参加图书馆的高级培训,考核通过后聘任其为学科服务团队的信息专员。......
2023-08-05
浅谈高校图书馆馆员服务读者的技巧董玉彬[摘 要]服务质量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高质量的服务可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而高校图书馆馆员服务的技巧是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高校图书馆服务读者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服务所能满足读者需求的程度。我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一名馆员,对此深有体会。一句“你好”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你好”是一句问候语,是亲切感、友好感的表示,更是一种信任和尊重。......
2024-08-31
学科馆员制度最早产生于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型大学图书馆。近年来,我国港台地区大多数大学图书馆都推行了学科馆员制度。随后,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图书馆也相继开始试行这一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队伍构成与学科......
2023-11-30
统一思想、明确评价的目的,加深对学科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和有关标准的理解,为评价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一阶段里,各学科馆员、学科服务团队、图书馆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项目要求,如实地全面收集各种原始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按评价要求逐项进行自我评价。......
2023-08-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