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华北高校探索学习型图书馆:论文集发表!

华北高校探索学习型图书馆:论文集发表!

【摘要】:高校构建“学习型图书馆”初探张红摘要:高校目前已不再是单一的教学机构和纯学术的研究单位,而是发展成为产、学、研一体的知识产业化组织。本文通过对构建学习型图书馆要素的分析,探讨将高校图书馆建设成学习型知识创新组织的客观有效途径。创建学习型图书馆组织是一个永无终点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实践和完善的过程。

黑体, SimHei; 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0, 0);">高校构建学习型图书馆初探

张 红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 300070)

摘要:高校目前已不再是单一的教学机构和纯学术的研究单位,而是发展成为产、学、研一体的知识产业化组织。它既具有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又具有知识的创新,并将创新知识直接转化为市场需求的商品和服务,完成知本与资本的转化,成为科技成果产品化、人才教育终身化、培养素质高能化的基地和摇篮。因而,在构筑"数字化地球"的大背景下,高校把传统图书馆建设成为学习型知识创新组织,具有抢占教育制高点的划时代意义,又具有图书馆事业和学科发展的实质性意义。本文通过对构建学习型图书馆要素的分析,探讨将高校图书馆建设成学习型知识创新组织的客观有效途径。

关键词:图书馆科研 高校图书馆 知识创新 学习型组织 研究型图书馆   

分类号:G250

一、建设学习型图书馆是高校建设、发展成为学习型知识创新组织的必需 

1、学习型图书馆的内涵

学习型图书馆是建立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础上,以增强图书馆学习力为核心,以"学习+激励"为动力、以团队学习为特征的组织系统。注重努力实现自我超越和不断创新,从而求得图书馆整体的长远发展。学习型图书馆具有学习型组织的普遍特征与功能:一是精简,组织机构不重叠;二是扁平化,管理层次少;三是有弹性,对变化能及时做出反应;四是善于不断学习,个人、团队和领导都善于接受新事物;五是自主管理;六是不断自我创造。

2、学习型图书馆的创建

21世纪是人性化的世纪,在建设现代化图书馆的过程中,构建相应的学习型组织模式是实践学习型社会、提升图书馆的效能、建立现代化图书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创建学习型图书馆组织是一个永无终点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实践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组织管理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人作为管理工作的根本,大胆借鉴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与实践,实现图书馆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1)确立图书馆的共同远景与发展目标。

2)创建馆员自我超越的组织气氛,培育图书馆文化

3)建立学习激励机制,把学习作为一种可持续的行为。

4)落实员工绩效评估制度。

5)培养图书馆员的系统思维。

面对知识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建立学习型的组织是图书馆形成持久竞争力、发展壮大的长久之计,它应当成为图书馆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化和自主化学习方式的强化,以及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广大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创造、学会生存的个性化学习能力已经形成。在现代开放性教育宽松环境条件的改善下,高校图书馆不仅是供学习文献情报的咨询服务、知识扩散和转移的中心,而且将过渡成为学校整体教育的信息交流及研究中心,即成为学生获取最新知识的“主课堂”,成为社会性图书育人的“主阵地”

二、建设学习型图书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和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图书馆在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建设学习型社会过程中,图书馆起着倡导读书,组织读书,服务读书的重要作用,是传播先进文化的最佳场所。图书馆的海量文献资源为终身学习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成为公民终身学习的场所。

高校图书馆由于其信息的海量和便捷,是保障公民信息获取权的最理想场所之一,高校图书馆在收集、整理、加工、流通信息产品时,应强化其大众化和开放性,使其成为全体公民学习、获取信息的文化基础设施。

就目前来说,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校的师生员工,同时面对高校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而承担的成人教育和为社会各行各业定向培养或短期培训的任务,所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也包括这部分学习群体。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对象上的定位应该是以本校师生为主,兼顾社会需要,为学习型社会服务。

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服务内容主要有:检索借阅服务、解答读者咨询、文献信息收集与加工、用户培训等。但是传统图书馆受时空限制较大,这制约了它的社会化服务功能的进一步拓展,加上体制上的种种因素,尽管自动化管理在服务效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服务内容和范围却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基于这种现实,为了充分发挥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有必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图书馆的建设。

具体来说应该拓展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高校图书馆将成为多功能教育和社会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其教育功能从间接转变为间接与直接相结合;从寓教育于服务到直接实施教育于读者。而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都处于封闭、被动的状态中,这与学习型社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一体化模式相背离。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适应信息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拓展其社会教育职能,使图书馆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搞好图书馆的科研工作是将其建设成为学习型创新组织的根本点和契机

高校的读者群不再停留在一般的借书阅读层次,而是更需要获得对知识和信息经过再组合后的新信息、新知识,因此,它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知识广、思维新、能力强的基本素质和善于挖掘发现、组织传播新知识的专业工作能力,成为信息海洋中的"领航员"和精通业务的“学科馆员”。如此,高校图书馆方能开展知识创新的高质量服务,促进文献知识向活化知识快捷转换,以提高知识信息流的开发,以供给学校和社会共享,这是任何个人或社会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组织能力

1、图书馆的科研工作是开展专业服务和学科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持和保障

图书馆的服务性与学术性相辅相成,服务性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根本核心,学术性是其开展各项工作不可或缺的动力和保障,没有图书馆的科学研究,服务工作不但搞不好而且图书馆事业也会停滞不前。图书馆的学术性表现在图书馆是整个科研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图书馆所从事的工作是科研工作的前期劳动。离开了图书馆,科研工作无法进行下去。图书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具有科学研究性质的工作。随着21世纪的到来,出现了数字化和虚拟图书馆,如果没有掌握各种专门知识的人才去研究、开发和应用,就适应不了图书馆现代化的要求。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来看,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也必须开展图书馆学术研究,并把研究成果迅速运用到业务工作中去。所以,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是衡量图书馆工作人员水平和贡献大小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大量拥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馆员,就不会有高水平的图书馆服务,就不能产生一流图书馆。按照国际惯例,评价一所大学图书馆的水平有许多标准,而其中只有学术水平起着主导作用。因为学术水平对于提高馆员的水平及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水平均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各馆开展科研工作的情况来看,凡是科研工作搞得好,科研成果数量多质量高的图书馆,其业务水平、管理水平和整个馆的办馆水平也一定高于其它馆。科研工作上去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起整个馆的业务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www.chuimin.cn)

2、图书馆服务内容的多学科性,决定了要鼓励工作人员进行多学科性的理论学术研究

高校图书馆员工的知识体系是由读者群的知识体系决定的。一所高校的读者群学习、研究的知识门类,应该是图书馆员学习和研究的重点,这是向读者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基础条件,如果对读者学习、研究的东西一窍不通,怎么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高校图书馆性质的充分体现和功能的全面发挥,都是面向广大教师和学生的,不同读者向图书馆提出的需求是广泛多样的,文献信息的内容与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无限丰富的,因之图书馆员为尽职责所需的学术研究学科范围也就应当是非常广阔的,课题是多样的。

一名高校图书馆的馆员,除了学习、研究图书馆科学以外,还必须学习研究其它专业的科学知识,不管是已有的学科还是新兴的学科,有些读者可以说不懂,但图书馆员不能不懂,不懂怎么采编文献资料,不懂怎么解答咨询,不懂怎能满足各专业读者的广泛需求。要懂,就必须学习、研究。所以图书馆员在每一学科,每一学术领域研究发表的论文、论著,都是图书馆工作的需要,均有利于图书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和科研活动,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图书馆员的学术成果,不管涉及哪一学科,只要确实达到一定水平,均应予以肯定和鼓励支持。在高等院校,集中了大批专家、学者,要更好地为他们服务,图书馆员也只有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深知科研的艰辛和搞科研所需资料及搜寻资料的技巧,才能真正做到把读者放在第一的位置上。图书馆应把培养出多学科、多层次的学术人才作为图书馆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四、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办馆新理念

读者来到图书馆,一方面是为了汲取所需知识,另一方面是为了享受终身学习的快乐。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充满文化和学习气息的人文环境,是吸引读者的重要举措。图书馆的建筑、硬件设施、服务手段、学习环境应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宗旨。比如,提高馆舍环境质量,增强环境功能,在图书馆外营造一种安宁肃静、清新整洁、绿荫环抱、典雅庄重的气氛;图书馆内要注意色彩运用、家具配备、装饰布置和丰富多彩的宣传导读,同时在采光、通风、防噪声等方面也都要力求最好。

此外,在学习型社会中,终身教育是人们普遍的认识,中老年大学生的数量会不断增加。面对不同年龄的读者群体,高校图书馆要从人性化的服务角度出发,增设必要的附属设施,使每个读者都能感受到图书馆带来的便利。

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学习型社会服务。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功能,必须实现各种资源的整合,具体包括:第一,人力资源的整合。这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图书馆内部人力资源的整合。在保证为本校服务为主的前提下,对现有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如设立专职咨询馆员、网络服务人员、软件开发人员等。二是整合学校各专业人才,搞好读者培训;发挥各学科特长,搞好特色化服务。三是整合图书馆、学校各专业和社会各类人才,为各类不同需求的社会化学习团体提供专题服务。第二,藏书资源整合。为学习型社会服务,仅靠本校图书馆的藏书是不够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加强图书馆间的联合,实现资源共享是必要的。这不仅包括本地区院校图书馆之间的联合,也包括与外地院校图书馆之间的联合。在操作方式上可以依托计算机网络,签订馆藏资源有偿共享协议。第三,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高校图书馆一般拥有较为丰富的电子信息资源和完善的网络系统,网络资源的数量多、更新速度快,有着传统的馆藏所不能及的地方,但其内容交叉重复,缺乏应有的整合标准,给读者的使用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充分利用这种网络优势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依照统一的行业标准,提高资料的适应性,给尽量多的读者提供服务。

五、学习型图书馆应培养员工的变革“能力”

信息技术的革命,网络环境的出现,改变着图书情报机构的组织和机制。变革是图书馆一个必然的选择,而且,如果组织内部的变化速度慢于外部的变化速度,那么图书馆事业的消沉势必发生。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需要深度的变革,深度的变革是将内部的改变和外部的改变结合起来的组织变革,也就是把硬件的改变和软件的改变结合在一起。内部的改变就是图书馆员工头脑中价值观的改变,即员工的愿望、行为、习惯;外部的改变包括程序、战略、实践和组织架构。内部与外部的改变都需要正确的理念指导。据世界经理人网进行的一次网上调查表明:对管理工作影响最大的管理理念是"“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成为得票最高的选项。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型组织已经深入人心。学习型图书馆,其实就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因此,学习型图书馆,应通过学习,首先改变员工的价值观。通过组织学习活动,使员工具有前瞻性、全面性、系统性的思考方法,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出真心向往的结果。因此,学习型图书馆组织活动的着力点应注重培养员工的变革"能力"。

六、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图书馆应树立起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力资本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来加以认识

学习型图书馆馆员的知识结构应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新兴学科知识三部分构成,应具备三种能力:

1、信息能力是学习型图书馆馆员的基本内涵,是最主要、最突出的能力

所谓信息能力,主要是指接受、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鉴别信息、创造新信息的能力。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信息能力是衡量学习型图书馆馆员能力的重要指标,学习型图书馆馆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能力。

2、自学能力是学习型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内涵

学习型社会要求图书馆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完善自我,追求更高境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自我健康发展。

3、教育预见能力是赋予学习型图书馆馆员的时代内涵

教育效应的滞后性,决定了教育必须超前。作为高校图书馆面向的服务群体的特殊性,要求对未来社会和教育发展要有所预见,要有前瞻性思考,要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去创造未来的教育。

总之,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及学习型图书馆自身发展与转换,对于学习型图书馆馆员的内涵也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可以断言,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哪个图书馆把握了建立学习型图书馆组织这一关键,哪个图书馆就把握了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就具有了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蒋正均,构建高校兼容性图书馆[J].探索与争鸣,2002.11.36-37.48

2.潘德利、杜大明、李颖,如何看待图书馆学术地位的调查报告[J].情报资料工作,2003.3.20-22.25

3.朱宁,图书馆科研成果的认定与评判[J].情报资料工作,2002.2.5.65-66.64  

4.薛固文、陈丽华、李兴山,高校图书馆要创建自由公正与公平竞争的学术氛围图书馆杂志,2001.11,39-40  

5.陈志宏、战罗婷,对图书馆开展科研工作的八点建议[J].图书馆学研究,2002.5.19-21

6.赵宏铭,试论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的界定[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0.5.37-39    

7.董友梅、崔波,图书馆员广泛开展学术研究之探讨[J].河南图书馆学刊,1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