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商科教学方法研究:基于师生互动的立体教学

商科教学方法研究:基于师生互动的立体教学

【摘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多途径立体式互动教学研究王锐徐建平摘要:本文首先对传统教学法与互动教学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商科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特色与定位,以建构主义教学观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多途径立体式互动教学法。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多途径立体式互动教学研究

王 锐 徐建平

摘 要:本文首先对传统教学法与互动教学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商科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特色与定位,以建构主义教学观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多途径立体式互动教学法。然后基于该教学法进行了互动教学实践,总结其中的经验与体会,为解决课程互动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提高教学效果,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建构主义;管理信息系统;互动教学

作者简介:王锐,男,硕士,经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电子商务;主讲课程:管理信息系统、Java语言程序设计。徐建平,女,博士,经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服务与信息管理,电子商务;主讲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实施。

Research on Multi-Channel and Three-Dimensional Interactive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bstract:Firstly,we compar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with 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s,and then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ourse for business majors.Based on constructivism we put forward the multi-channel and three-dimensional 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Through this method teaching practices of the course have been made and the experience summarized is hop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solving the interactive teaching difficulty and increasing teaching effects.

Key words:constructivism,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interactive teaching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型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很难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有必要将互动式教学逐步引入到课程教学中。然而当前管信课程互动教学局限于课内,互动的方法和途径较为单一,没有将互动教学与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有效融合,互动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无法适应课程的定位和特色。由于缺乏一体化的互动途径和方法,课程互动教学更多地停留在试验阶段,几乎没有涵盖整个教学过程的互动教学法。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提出了多途径立体式互动教学法,将互动融合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对此教学方法进行理论分析。

一、传统教学法与互动教学法的比较

互动教学法,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共同参与的方式,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充分交流、沟通和探讨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与传统教学法相比,互动教学法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对象的主体性

互动教学法的主要旨趣就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互动教学强调启发式教育优化知识结构和强调机会均等,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精神需求,帮助学生形成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学会学习、思考和研究,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的、主动的、创造性的认识和实践的社会主体。学生不是现实的和完成了的“主体”,而是一种生成的、建构的、发展的主体,而且这种生成、建构和发展只有在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实现。

(二)内容的生成性

传统教学法中,教科书知识占绝对优势,很少有教师个性知识的发挥和师生互动知识的生成。而互动教学法追求教学的真实、自然,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景等信息,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其教学过程不是书本知识的忠实的传递和简单的接受,而是将教科书上的知识、学生原有的知识、教师的知识三者“投放”到课堂这个巨大的共振器中,经过相互碰撞、剧烈的震荡,促成这些知识间的融合、修正、生长和发展,从而内化到学生的情感体系和认知结构中去。

(三)方式的交互性

互动教学法注重信息的多维互动,即信息发送、接受、理解、加工不全是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学生的单向度的、线性的影响,而是师生间、生生间双向的知、情、意、行交互作用的过程。这里面的信息,不只是学科知识,它还包括兴趣、情感等要素。教师的作用就表现在对教学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激活”上,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共同塑造一个“教学文本”,通过与文本的对话、理解和精神共享,促进学生的自我建构和自主发展,形成一种共同探索、教学相长境界。

(四)人格的平等性

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以平和的心态帮助学生选择信息,追求知识,培养能力,创造发展,以一个首席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与学生共享知识并获得情感体验。师生之间形成人格上的平等,由知识、经验的授受关系变成朋友式的对话与磋商关系,使互动的课堂充满和谐、民主和自由,学习个体才会形成心理上的自由和宽松,互动双方才可能向对方敞开心扉(孙泽文、雷呈勇,2008:86—89)。

二、多途径互动教学法的提出

互动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我们认为,互动不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一起分享理解,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因此,探索多种互动途径及方法,充分发挥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互动、课外互动的良好局面,甚至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使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互动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互动教学目标就是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通过课堂、课后和实验多种途径的互动,形成师生之间双向的信息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发其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兴起的一种教学理论,其主要观点为:第一,学习者就是积极的意义建构者和问题解决者,强调他们将自身经验带进学习过程;第二,知识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借助其情境,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通过小组协商讨论,个体自由探索,对信息进行有意义和创造性的加工而获得新知的,而不是通过教师灌输被动接受的;第三,重视学习主体与周围环境的交互对知识建构的重要作用。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改变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提倡建立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即教师要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互动学习或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互动学习和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向发展。我们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提出了管信课程多途径立体化互动教学法。

管信课程具备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涉及的概念广、内容前沿、发展快,反映信息社会的新情境、新问题较多;二是该课程内容需及时调整以反映不断出现的信息技术及所引起的管理上的变革和创新;三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王锐等,2009:256—259)。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采取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互动教学,通过互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课程内容。我们设计提出的多途径立体式互动教学法如图1所示。

img127

图1 基于建构主义的多途径互动教学法示意图

该互动教学方法中将课程互动教学分为三个阶段:课堂互动、课后互动和实验互动,每个阶段采用不同的互动方法,并将新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互动教学中,三个阶段的互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激发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体系与课程的知识进行全方位的建构,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课堂教学互动

课堂教学互动是整个教学互动的核心,是知识建构的主要形式,毕竟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所带来的互动影响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为利用好课堂有限的时间展开互动,我们设计了四种互动方法,即案例分析、启发式提问、多媒体演示和主题演讲,分别融合到课堂教学的导学、探究、展示和迁移四个环节中(屈鹏飞,2011:48—49)。

(一)导学

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特点,精心设置引导案例、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让学生对照教学目标,熟读案例,自学教材,沿着案例创设的情境自主分析,了解课程的背景知识,构建初步的概念体系。引导案例须在创设问题情境上下工夫,既要反映课程理论前沿,有新意,有趣味,又要包含某些管理、决策或疑难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触发学生弄清其中原委的迫切愿望,当学生渴求知识达到“欲罢不能”的境界时,才引入新课,为师生互动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李庆德,2011:77)。

(二)探究

在引导案例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探求问题的原因,围绕没有解决的问题和任务进行深层次的合作探究。由于学生常处在问题情境中,会始终保持认真主动的态度和情绪,在教师的互动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的实质,解决学习的难点,丰富感性认识,并向理性认知过渡。教师在其中要注重提出一些启发式问题,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在教学中创设一种开放式问题情境和心理情境,激发学生质疑和创新的欲望。学生有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为加强探究式学习的效果,教师可安排成立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组织研讨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三)展示

为形象生动地展示课程内容,了解学生已经学会的和现存的各种问题,我们安排了互动展示环节,主要有多媒体演示和主题演讲两种形式。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的适时、适量应用,可以实现学生和课件之间的互动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用各种直观材料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愿望,然后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在多元化、多维化、大容量信息的刺激下,达到视觉、听觉和大脑有机结合,增加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既活跃气氛,又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主题演讲也是展示的必要环节,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要求各组同学选择某一主题,上台讲演自己的工作。主题演讲不仅能帮助学生锻炼口才,还能增强其自信心和表达自己观点的勇气,同时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最需要时给予恰到好处的点评,以在方法思路上引导学生。

(四)迁移

结合教学目标,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各种思考题、讨论题,有针对性地当堂检测,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步加深、完善。教师需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反馈,培优补差,并提出课后互动的要求和内容,延伸迁移课堂知识。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对离题现象和理解上的偏差要加以纠正;在讨论结束时,教师对讨论要作必要的归纳、总结、评价,使问题的结论更加明确,更有条理。采取讨论的形式互动学习,教师能从高高的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发现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协作精神。同时,学生获得了自我表现和自我认识的机会,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唐中华,2007:24—26)。(www.chuimin.cn)

四、课后教学互动

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环境的限制,师生间的教学互动也受到一定的制约,而课后网络互动不受上述条件的约束,是实施师生互动的极好途径。在当前无所不在的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占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对知识、信息和技术的占有和思考比以前广阔和深刻,其智慧和创新能力具备迅速发展的条件。同时,网络环境下,师生之间将不存在谁主谁次的问题,而是表现为师生共同占有和建设资源,合作解决问题,互为师生,互相促进,这也推动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技术的更新。基于此理念,我们设计了网络论坛和课程微博互动方法。教师通过论坛和微博表达自己的教学观点,转发各类时事资料和信息化的前沿问题与挑战,通过信息发布、主题讨论、互动点评,与学生形成密切的互动。教师也可以将平时教学研究过程中零乱散杂的所思所得,在论坛和微博平台上聚合升华为系统性、整体性的科学认知,并以网络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学习经验、吸取教训,从而加强学生对理论的认知和掌握能力。课后网络互动还帮助建立起了一个个网络互动学习实体,可以随时发起对话和主题式的讨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回复实现同步互动,交互性强。通过一定时期的课后互动实践,我们认为网络互动尤其是基于微博平台的互动既具备了即时通讯软件的实时性,又具备了博客丰富内容的优势,非常适合互动教学活动的共同参与和互动交流。为增进课后互动的效果,我们还组织学生调研身边的信息化案例,如超市收银系统、银行存取款系统、公共交通系统、校园一卡通等,用课余时间搞社会调研,在网络上相互交流调研体会,开展小组讨论,通过教师引导、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建构课程完整的理论体系

总之,我们认为课后网络互动平台的建立,为师生之间、学生个人之间、个人与小组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互合作、深入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信息资源的海洋,围绕某一专题,可以检索和查询到各类相关信息并将其整合在一起,形成对事物立体多面的认识,这一过程就是一个获取知识、分析知识、综合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过程。在此期间,每一个学生还可以代表个人或小组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观点,倾听他人提出的思想和意见,并以此展开讨论,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进行针对性的点评。在多向的交互中,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与关注,不断完善和丰富自己的认识,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促进合作创新。

五、实验教学互动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型课程,学习这门课不仅要对系统有一个宏观的正确认识,对基本理论和原理有准确的掌握,还要求学生能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信息收集、加工和分析,提高应用实践能力,因此实验教学在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

我们认为,对于商科类专业实验教学的关键问题不在于是否学会系统开发,而在于如何运用所学的信息管理理论和专业知识,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参与到信息化实践中,并借助于信息系统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实验互动是顺畅达成此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精心设计了三种类型的互动教学实验: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和探索型实验。验证型实验是以教师为中心,演示讲解实验步骤,学生按步骤或实验指导书要求操作并验证实验的过程,主要让学生熟悉和理解实验平台的基本操作流程。设计型实验以企业经营管理实际问题为导向设计实验任务,并借助于开放实验平台模拟设计其应用功能,解决一定范围内信息管理问题,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探索型实验则强调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角色扮演、管理诊断、决策分析,将实验任务的提交、分析、解决与学生的专业背景联系起来,使课程实验与学生的专业有更紧密的对位关系,更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王锐、徐建平,2011)。

为增进实验教学的互动效果,我们对不同类型的实验设置了不同层次的互动任务,即角色扮演互动、综合模拟互动、探索分析互动。角色扮演互动是学生之间按角色模拟操作使用典型的信息系统,通过操作建立起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生可以扮演经理、部门主管和业务员角色,管理和配置企业业务流程,体验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并结合所学理论进行认知。

综合模拟互动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分析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以贴近学生生活、业务流程相对简单的系统为背景进行分析,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设计开发管理流程。如图书管理流程、开题报告流程、企业销售流程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流程分析设计,了解系统调查的基本方法、掌握业务流程图、组织结构图的绘制、了解数据库的基础知识等。通过综合模拟、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接触系统的分析设计方法,掌握获得系统模型的方法步骤,能够进行需求分析、自主的数据库设计,具备一定的系统开发和数据处理能力。

探索分析互动则需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突出专业领域的信息化应用,设立相应的探究合作实验内容,使任务设计更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如对物流专业强调供应链管理流程的探索分析、对会计专业加强财务决策分析,将相关实验任务的提交、分析、解决与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围绕“真实问题”,进行实验互动,积极主动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考虑到目前管信课程互动实验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市面上普遍缺少配套的教材,我们自行设计和编写了互动实验的内容和教材。不同类型的实验模块、互动任务如下表所示:

img128

六、总结

基于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特点的分析,我们设计提出了多途径立体式的互动教学方法,其互动途径与方法总结如下图2所示:

img129

图2 管理信息系统立体式互动途径及互动方法示意图

从近年来互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实施互动教学需要做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精心备课设计教学环节

课前备课是搞好教学互动的首要条件,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互动教学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教师要想驾驭好互动课堂,就必须拥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丰富的相关知识。因此在课前必须进行认真充分的备课,编写互动教案,精心设计导学、探究、展示和迁移四个教学环节。因为绝大多数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的灌输式学习,可能在开始阶段并不太喜欢互动,或者觉得互动是浪费时间,教师要从语言上、情感上激发、调动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同时,教师应针对不同专业领域信息管理的需求,挖掘课程知识背后学生所熟悉的专业领域相关的内容,挖掘得越多,相关度越大,所讲授的新知识越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学生的参与度就越高。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准备有层次、有内涵的案例,有现实意义启发性的问题,以及与互动相关的随堂小测试题目。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教师最好根据信息管理最新观点和成果设计案例、问题和题目,引导学生始终站在学科领域的前沿思考和探索问题,确保题目的难度水平、知识点相关性、趣味性、激励水平等(文丰、安魏航,2011:46—47)。

(二)网络互动落到实效

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可充分发挥网络即时沟通的优势,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互动交流。它使教学从单向传授转变为多向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当然,网络互动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怎样避免网络迷航,如何了解学生是否已经实现了教学设计的目标等。同时,基于网络的互动活动,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需要教师掌握更多的网络技能,及时有效地按照现代化教学要求将教学内容通过网络工具传授给学生;二是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实行网络互动教师要花费比普通教学更多的精力去设计学习任务,寻找学习资源并组织教学互动活动,还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学生的课外问题讨论,对学生进行评价,甚至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论坛、微博中的无用信息。机械、繁杂超量的课余工作,使大部分教师对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活动颇感头痛,网络互动落到实效并长期坚持有待制度的保障。

(三)实验内容不断更新

实践是大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手段,商科专业的大学生尤其是这样。因为只有让大学生亲自动手、直接实践,并通过大量的实践和亲身体会去领悟知识的本质及学习的奥妙,才能学得深刻,体会得最深。因此,互动实验内容应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与发展,不断地补充和更新,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创新的潜力。例如当前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及其所带来的管理和应用的变革需及时补充进入课程实验中,并在实验内容和实验手段上有所体现,有所创新,提高互动教学的效果。

(四)考核评价适时调整

互动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协作学习,而考核评价是影响学生互动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考核评定中,应适当增加形成性评价和参与度评价,在每个阶段设立详细的互动评分点,了解学生学习成效,督促其进行自我反思,不断积极参与互动,将学习效果同步反馈,补充和完善已有的知识体系。总结性评价如期末笔试也以问题解决、综合应用的主观题为主,如判断辨析、图表分析、案例分析等,重视对学习能力的评价,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参与到互动教学中。

通过我们几个学期教学实践的对比证明,多途径立体化互动教学方法可以明显地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信息管理知识进行实践的能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该方法的核心理念,再结合自己授课的实际情况来实施这种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孙泽文、雷呈勇.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类型与实施环节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4).

王锐等.基于建构主义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09(S1).

屈鹏飞.“互动式”教学的认识和实践[J].河南教育,2011(10).

李庆德.创设多维情境 落实“多维互动”教学———浅谈创设情境对互动教学的作用[J].才智,2011(30).

唐中华.课堂教学互动方法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7(01).

王锐、徐建平.校企合作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2).

文丰、安魏航.互动式教学法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11(11).

程艳敏.高校网络互动教学的困难与对策[J].学理论,2011(31):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