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方芬同志介绍福尔嘉莎士比亚图书馆的文章,忆及我在参观该馆时的情景,想补充几句。福尔嘉莎图的一位受托管理人山姆·肖恩邦姆教授,乃是今日国际莎学界中颇享盛名的人物。最近,福尔嘉已与复旦大学莎士比亚图书室建立了初步的合作关系,复旦方面送去一套中译本莎氏全集和其他一些资料,对方也将该馆近一百部复本图书回赠复旦。......
2023-11-30
1564年,莎士比亚初生受洗时登录的姓名是Gulielmus Shakesper;十八岁那年,莎士比亚在婚约上的姓名(文件于1833年再度现世)竟有Shaxper和Shagspere两种形式;1581年,莎士比亚的房东立遗嘱时,文本中附言云:“William Shakeshafte君正借居寒舍。”另据考证,后世先后发现所谓的莎士比亚亲笔签名共六种,拼法又屡见歧异。
Gulielmus Shakesper; Shaxper; Shagspere; William Shakeshafte
Shakesper, Shaxpere, Shagspere, Shakeshafte……正是由于变异拼法太多,兼之作者的微贱少文与作品的笔挫万物太不相称,历来有不少评家认定,出生在爱文河畔的Shakesper和剧作家Shakespeare断非一人!此派中人多是文学考古狂,通过比照排除,有的甚至说是受了神示要去掘墓求证,以证明莎剧和十四行诗均出自培根,或马洛,或牛津伯爵,或拉脱兰伯爵,或德比伯爵,或伊丽莎白女王(一世)等人之手;也有可能是多人创作的汇集,如Shakespeare很可能乃Shakespeare=Spencer+Harvey+Alleyn+Kemp+Sly+Peele+Elliman+Atlow+(Walter)Raleigh之和,把当时文苑、政界、剧坛乃至莎剧中人物名放进同一口锅,煮个大杂烩,其谬显见。这类疑惑最早可上溯到19世纪下半叶;准确地说,是一个名叫James Wilmot的神甫于1875年首次提出的。时至今日,我们不时还能听到类似的声音。其间,如亨利·詹姆斯、狄更斯、乔伊斯、惠特曼、弗洛伊德等大家,甚至还有美国的聋哑女Helen Keller都表示过对莎士比亚的怀疑。美国黑人激进主义者Malcolm X在他的《自传》中居然也不忘提一句:“钦定版《圣经》被认为是英国文学的巅峰之作。据记载,从1604到1611年间,英王詹姆士曾召集数十诗人共译并同写英文圣经。倘若真有莎士比亚其人,他可是当时诗坛翘楚,英王为什么不召他参与其事呢?”就连以演莎剧驰名当代舞台的英国演员Derek Jacobi在1982年与笔者闲谈时也怀疑,一个出身英格兰腹地小镇“不谙拉丁,更疏希腊”的小厮Shakesper,能等同于戏剧之魂Shakespeare!据他说,查理·卓别林曾持同样怀疑。在我看来,这一派的致命弱点在于围绕nature-or//nurture(先天禀赋抑或后天教化)问题,厚后而薄前,武断势利,殊不知辱于泥涂者,只要不揣力薄,奋发精进,虽不彰名,可至不废,其所为也,亦臻不朽!
出生在爱文河畔的Shakesper和剧作家Shakespeare断非一人。
Shakespeare=Spencer+Harvey+Alleyn+Kemp+Sly+Peele+Elliman+Atlow+(Walter)Raleigh
亨利·詹姆斯、狄更斯、乔伊斯、惠特曼、弗洛伊德等大家,甚至还有Helen Keller都表示过对莎士比亚的怀疑。
这一派的致命弱点在于围绕nature-or//nurture(先天禀赋或后天教化)问题,厚后而薄前,武断势利。(www.chuimin.cn)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英国畅销书作家Graham Phillips和人合作,推出一部题为The Shakespeare Conspiracy(莎士比亚阴谋)的小说,旧话重提。不过这次用上了所谓“historical detective(历史侦探)”的手法,黠眼博搜历史遗留的残简断编,破解推理,点抹议论,写着写着爆出一个惊天秘密,说是莎士比亚除去他的“分裂人格”——在家乡仅以粮商身份闻达于邻里,死后置于三一教堂的那尊胸像原是手抚一袋谷物的造型,是后人把它改作手持鹅羽笔在羊皮纸上作书写状的;而在伦敦,他只是个混饭吃的伶人——还有另一层不为世人所知的身份:政府密探!曾参与过当时囚杀重臣劳利(Walter Raleigh)和行刺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未遂事件。莎性不耐静,又拘利锁,居然还玩过双面间谍的把戏,终于惹怒特工部门。1616年4月,伦敦时代的旧友本·琼生和迈克尔·德瑞顿造访莎翁,三人豪饮通宵,而莎士比亚终因酒精中毒而殁。据“历史侦探”在380多年后的“尸检”发现,那是特工精心安排的谋杀!学界闻讯,顿足叫号,曾激发过一场小小的风波。
我倒觉得质疑莎士比亚的存在并非纯粹坏事。做学问讲的就是文字商量,疑义互析,就像《吕氏春秋》里说的:“多似倒而顺。有知顺之为倒,倒之为顺者,可言化矣。”莎学长盛不衰,质疑派恐怕也是功不可没的吧。
质疑莎士比亚的存在并非纯粹坏事。做学问讲的就是文字商量,疑义互析。
回过头来再说莎士比亚姓氏的诸多变异拼法,似与现代英语发轫之处拼写法尚未规范划一有关,如Richard之作Rychard, only之作onlie。当然,也不排除从手写到排字手民的误植。
(原刊《万象》2005年第6期,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
有关莎士比亚研究十讲的文章
读到方芬同志介绍福尔嘉莎士比亚图书馆的文章,忆及我在参观该馆时的情景,想补充几句。福尔嘉莎图的一位受托管理人山姆·肖恩邦姆教授,乃是今日国际莎学界中颇享盛名的人物。最近,福尔嘉已与复旦大学莎士比亚图书室建立了初步的合作关系,复旦方面送去一套中译本莎氏全集和其他一些资料,对方也将该馆近一百部复本图书回赠复旦。......
2023-11-30
福尔嘉·莎士比亚图书馆创建于20世纪初叶的美国。此馆创始人亨利·克雷·福尔嘉青年时代就酷爱莎士比亚的作品。1885年,福尔嘉结婚,他别出心裁地买了一套《莎士比亚全集》作为给新娘的礼物。福尔嘉夫人毅然承担起这一未竟的事业。遵照福尔嘉的遗愿,图书馆还成立了“福尔嘉之友会”,出版了《福尔嘉图书馆通讯》,扩大学术交流。其实将Folger Shakespeare Library译作“福尔嘉·莎士比亚图书馆”,使“福尔嘉”成了莎士比亚的第一名,是错误的。......
2023-11-30
既勇于突破和创新,又善于借鉴和移植,博能返约,杂能归粹,推陈出新,饶有别致,这可以说是莎士比亚成功的奥秘所在;莎剧容量特别大,主要原因也许正在于此。为了说明莎士比亚戏剧的容量,我们不妨从样式、情节、人物、时间和空间、舞台演出等各方面试举数例,分别作一点分析。而莎士比亚的不凡之处也正在于精通如何恰到好处地糅和抑与扬、伏与起、悲与喜等截然对立的因素,使剧本的容量得......
2023-11-30
黑傈僳中共有二十四姓,姓中多动植物之名称,其中有一个部分即十二支。此姓氏当即图腾,惟今对此各动植物无任何忌禁与崇拜。同姓恋爱认为触犯习尚。政治、法律及道德观念。作者所调查的傈僳区域,在前清是归丽江府维西厅属之土司管理,即么些族之土司,王氏、赵氏所管理。本色、邻臧由土司委任。抢犯被捉,即由土司报告毙之。奸淫有夫之妇,得由本夫杀之,或要求奸夫赔款。债务,负债者无力赔偿,得由债权人收其妻女为奴婢。......
2023-09-21
13“时代的灵魂”——莎士比亚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中部瓦维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的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1586年,莎士比亚随一个戏班子到了伦敦,并找到一份为剧院骑马的观众照看马的差事。1599年,莎士比亚的两个好友为了改革参加政治运动,结果被镇压了。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版权日。......
2024-01-24
承询莎剧课教学近况,试答如下:“莎剧精读”是门一学年的研究生课程。“莎剧精读”是门一学年的研究生课程。莎剧版本已有1300余种之多,大致有经院式和实用式两类。近闻足下从外文书店购得莎剧全集一册,有精美插图,不知出自何家之手。......
2023-11-30
一是称“公神甫”,[12]如《19世纪澳门葡国精英人物汉学家江沙维神甫研究》《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13]《近代中国专名翻译词典》[14]等。公司铎于1841年10月3日在澳门去世。[15]1842年1月24日第20号《政府宪报》讣告如下:公神甫生前为遣使会神甫,曾任教于澳门圣若瑟总院[16]。鉴于其业绩,政府授予他维索萨镇无原罪始胎圣母骑士团勋章。[18]最近我们在两份他自己的出版物中见到了他曾使用过的姓氏——“公”。......
2023-08-29
墨子姓墨名翟,历来无异辞。自元伊世珍逞其妖妄之臆说,始云墨子姓翟名乌。而所以使其疑墨非姓者,则误认秦汉以前,绝无加子于姓上以称子某子之例也。合两篇所述华子与子华子之思想言之,亦大略相同,当系一人而姓华者也。按墨家诸子,其姓可考者,甚多。他如墨子弟子有高何,高孙子禽子弟子有许犯,索卢参;犯弟子有田系;墨家钜子有孟胜,腹,田襄子;均当为姓名具备者。而曰墨家无一称姓,何江氏之不考耶!......
2023-11-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