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陕西佛教文化遗存概述:历史传统与现存状况

陕西佛教文化遗存概述:历史传统与现存状况

【摘要】:陕西佛教文化遗存概述王亚荣陕西是我国佛教文化大省,文化遗存遍布全省各地。根据这些特点,梳理历史传统和现存的状况,陕西佛教文化遗存的分布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地区来叙述。尤其是西安城区,各博物馆、图书馆收藏有陕西最多的有关佛教的文化遗存。

陕西佛教文化遗存概述

王亚荣

陕西是我国佛教文化大省,文化遗存遍布全省各地。这些宝贵的遗存一方面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在现实的佛教信仰生活中依然拥有一定的神圣性。经过近代来的社会变迁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大潮的冲击,保护这些遗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年代久远,沧海桑田,工程叠起,变化多端,本文以古代为主,试图对陕西佛教文化遗存的现状做一些基本的梳理和归纳,提供一个简单的参考和印象,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进研究工作向更深层次开展。

一、陕西佛教文化遗存的五个区域

今天的陕西地区按照自然地貌和人文传统分为关中和陕北、陕南。关中是十三朝古都所在地,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成为佛教入华的首传地区,佛教文化发展较早,而陕北和陕南则是关中佛教的辐射区。根据这些特点,梳理历史传统和现存的状况,陕西佛教文化遗存的分布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地区来叙述。

第一个地区是终南山地区,主要是北麓的长安区、蓝田县、户县、周至县。在佛教流传陕西的过程中,终南山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现在,终南山也是陕西佛教文化遗存量最大的地区,内容和体系也比较完整。

第二个地区是终南山之外的西安其他地区,包括西安城区和其他各县。尤其是西安城区,各博物馆图书馆收藏有陕西最多的有关佛教的文化遗存。

第三个地区是宝鸡、咸阳、渭南三市。

第四是铜川、延安、榆林。

第五是汉中、商洛、安康。

这五个地区中,关中占了三个,其余陕北三市和陕南三市各占其一。这种划分的方法是既照顾到历史的延续,也基本上与现实的文化遗存情况相吻合。

二、终南山佛教文化遗存

佛教流传中国,终南山较早接触佛教,经常高僧云集,研习义理,寺塔建造不断,在五台、九华、普陀和峨眉之前便已闻名。在佛教流传史上,这一地区属于“长安佛教”的范围。长安佛教的核心区域由长安的城市地区和南面的终南山地区构成,融为一体,密不可分。同时,从古到今,这一区三县与西安市在传统上也都属于同一行政区划。(1)

(一)终南佛教名山

终南山从东向西,依次有王顺山、嘉午台、太兴山、南五台、紫阁山等佛教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直至近代,与城市区相比,保存的遗存最多,新旧遗迹重叠,而且有许多僧人静修的茅棚,在海内外颇有吸引力,被称为最适宜于修道的山。(2)

王顺山,在蓝田县东部,有上悟真寺、下悟真寺和水陆庵,下悟真寺为近年新建。上悟真寺在悟真峪西边的山崖上,俗称竹林寺;下悟真寺在悟真峪峪口外蓝水南岸;水陆庵在山下,三面环水,形似孤岛,以明代数千尊彩色泥塑而著名。

太兴山,位于长安区东南。今存寺庙及遗迹一百余处,库峪河顺流而下,寺庙沿河两侧依山而建。主要有三台庙、七星庙、铁瓦桥、磨针观、舍身崖、小关坪、龙脖子、五龙宫、白云洞、观音寺、千佛洞、岱顶等。太兴山寺庙众多,并不都是崇奉佛教信仰,有与地方信仰合流者,有些称为“汤房”,是山外村民过庙会时所用,平时僧众不多。

嘉午台,又名甲午台,位于长安区东南。全台由东西南北中五座山峰组成,又叫嘉五台。

从新安寺开始上山,经过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登云梯、石阶、盘道、破山石等,可登上戴顶兴庆寺(最高峰)。沿路两侧建有寺、殿、堂、庙院等60余处,九思洞、地藏殿、观音殿等较大,规模独具特色,建筑完整。喇嘛洞洞侧有唐贞观年间的摩崖石刻及浮雕佛像。嘉午台的信仰特点与太兴山有些相似,明清以来有不少僧人在这里静修。

南五台,位于长安区境内,因有文殊台、灵应台、舍身台、送灯台、大台(岱顶)等五座山峰,故名。因位于终南山中,故名南五台。或者因位于山西五台山以南,或者因北面耀县亦有一五台山,故名南五台。以大台最高,峰顶建有五大菩萨殿,四面悬崖峭壁,庙宇凌空而起。为了防风,殿顶覆以铁瓦。南五台的寺院和遗迹原有70多处,如圣寿寺、弥陀寺、白衣堂、五佛殿、竹林寺、观音寺、石佛寺、紫竹林、大茅棚等等,1959年修建独松阁和盘山路,炸石破山,毁坏和拆迁沿途庙宇30余处。(3)1976年之后,村民和信众陆续重修,渐复旧貌。现在,天朗气清,站在西安城墙,可望见五大菩萨殿的雄伟。

紫阁山,位于户县境内。唐代已经是佛教名山。宝林寺遗迹,相传为唐初尉迟敬德监修。此寺又名紫阁寺,可能曾是玄奘的顶骨舍利安奉之处。有密檐式塔,俗称敬德塔,高15米左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峪口杜家庄南有大圆寺,1966年之前,寺内尚存韦陀铜立像和弥勒、如来佛铜像五尊,或说为五代时物。栗峪口西有明阳寺,本隋甘泉宫旧址,唐时改为佛寺,清代毁于火,今仍存石碑、铁钟、舍利塔数座。紫阁山周围还有圭峰寺、重云寺、金峰寺、云际寺、青龙寺等等。

(二)祖庭与寺院群

终南山寺院众多,其中又以中国汉传佛教宗派发源地的祖庭影响最大。

三论宗祖庭草堂寺,晋代鸠摩罗什大师的传法地。寺中存有鸠摩罗什舍利塔,俗称“八宝玉石塔”。“草堂烟雾”景观,是“关中八景”之一,近年又重现。鸠摩罗什是我国五大佛经翻译大师中的第一位,也是首位国立译场的译主,译作流传海内外,影响至今。草堂寺位居圭峰山下,面积较大,环境幽静,殿堂整齐。华严宗祖庭华严寺、至相寺。华严寺是华严宗祖师“华严五祖”舍利塔所在地,唐代为“樊川八大寺”之一。原寺毁于清代的地基滑坡,现存初祖杜顺舍利塔和四祖澄观舍利塔。该寺位于长安区韦曲之南偏东的少陵原畔,2005年因塔发生沉陷倾斜,在清理加固地基时发现20世纪90年代盗洞,佛像被倒置。至相寺,曾为华严宗义学重镇,隋唐时普安法师崇重《华严》,创建者静渊法师亦以义学称著。另,几位祖师都曾在此研习、弘扬《华严》经义。该寺位于长安区天子峪内,在韩国信徒和西安卧龙寺的帮助下,寺宇殿堂重修一新。华严寺南是法相宗祖庭兴教寺,是该宗创始人玄奘及其弟子圆测、窥基墓塔所在地。1949年妙阔主持寺院时,多次开班讲习,传法授戒。律宗祖庭净业寺、丰德寺。唐初,道宣律师常住此寺,以大乘会通小乘戒律,弘扬《四分》,创律宗。寺院位于沣峪口内柳林坪(昔名清官村)后庵山上,寺内存留古代遗迹较多,有道宣舍利塔、天人应供台、祖师洞、白居易衣冠冢、东沟茅棚、唐槐等。寺院位处半山腰,形势险峻,环境幽静。近年,新修了山门、五观堂、禅堂以及道路。丰德寺位于净业寺北,相距1公里余,与净业寺同脉同源,存有戒坛遗址及僧人墓塔3座。净土宗祖庭香积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一,净土宗的创始人善导和尚入寂,弟子怀恽为其建灵塔于神禾原。王维有诗云:“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使得该寺更加著名。

以上的祖庭之外,还有比较特殊的三阶教祖庭百塔寺。三阶教是民间化色彩很浓的一个教派。开皇十四年(594),创始人信行和尚入寂后葬于此,因成塔院。后代三阶教门徒仰慕他的德行,死后亦多建塔于此,于是有“百塔”之名。唐大历六年(771),正式更名百塔寺。信行所创立的三阶教教义认为众生皆为佛子,行普信普敬之法,又创立无尽藏,财货山积,维修天下寺宇,与主流观念常发生矛盾。百塔寺位于天子峪口,存有寺僧搜集来当年“百塔寺”遗物的3座小石塔构件。寺后隋代银杏树,树冠直径约3米,枝叶婆娑,据说为“全国第一银杏树”。

祖庭寺院以外,终南山地区还现存有不少历史悠久的名寺。这些寺院文化资源积淀深厚,红花绿叶,各具特色。

蓝田县的名寺主要是悟真寺上寺、悟真寺下寺,是终南山东段的主要佛寺。始建于隋开皇(581—600)初年,分上下两寺,曾有不少净土宗僧人在这里修行。上寺在王顺山巅,当年殿堂依山势而起伏,数以千间,周围修竹成林,故上寺亦称竹林寺。现寺周散存有七座僧人墓塔。诗人白居易曾游王顺山五日,写有长诗记叙山寺胜景、古迹、文物。隋唐高僧净业、新罗慧超、善导、法诚等人曾住寺弘法,传扬念佛。下寺在王顺山脚,最近几年重修,在水陆庵东面。水陆庵,明代为秦藩王家佛堂,堂内制作有巨形佛本生故事、五百罗汉、二十四诸天、菩萨等壁塑以及三世佛、儒、道、医等人物塑像数千尊,国内罕见。

长安区不仅是西安市终南山北麓寺院遗存最多的地区,也是全陕西、全国佛寺文化最丰富的地区。除了祖庭之外,著名的还有灵感寺、观音寺、牛头寺、法音寺、道安寺、清凉寺、大慈恩寺、平等寺、金禅寺、万峰寺、天池寺、西山寺、龙泉寺、翠微寺、龙田寺、归元寺、卧佛寺、弥陀寺、圣寿寺、兴庆寺、紫竹林、金佛寺、法海寺、石佛寺、甘霖寺、观音洞、密严寺、海莲寺、红云寺、温国寺、兴庆寺、牛角寺、华光寺、清音寺、极乐庵、菩提寺、清净寺、救苦寺、亮碑寺、严福寺、南峰寺等等,都各有很丰富的文化底蕴。如位于漳义村西山上的道安寺,是全国遗存不多的道安大师的道场。道安是第一位中国籍的高僧,上承下传,影响极大。这些众多寺院还形成了几个寺院群,集中在沣峪、太和峪、南五台和少陵塬。

沣峪寺院群。沣峪寺院除净业寺、丰德寺、法华寺、净居寺之外,还有观音寺,又称望香台,创建年月不详,但唐代已为终南名寺。周围又有南雅寺、金禅寺、万峰寺、水帘洞等遗存。太和峪寺院群包括翠微寺与龙田寺、黄峪寺以及西邻青华山的卧佛寺。翠微寺由翠微宫改成,即当年玄奘翻译《心经》处。龙田寺即翠微宫侧之太子宫,贞元(785—805)时,龙田寺与大和寺合并。卧佛寺创建于唐代,内有一卧佛,总长17米。南五台寺院群由塔寺沟与五个峰台的寺院组成。南五台自隋唐至于明清,这里建有寺宇数以百计,而早在唐代即已成为全国著名的佛教“灵境”之一。少陵塬寺院群,即兴教寺、兴国寺、华严寺、牛头寺等。

户县境内无论古今佛寺也较多,著名的有明阳寺、圭峰寺、重云寺、金峰寺、云际寺、青龙寺、大圆寺、宝林寺、紫阁寺、罗汉寺。栗峪口西明阳寺,本隋甘泉宫旧址,唐时改为佛寺,清代毁于火,今仍存石碑、铁钟、舍利塔数座。西圭峰之阳面有圭峰寺,圭峰宗密禅师住持草堂寺时曾来此坐禅。西圭峰之山阴有重云寺,五代后梁开平五年(911)京兆僧智晖创建,时有叠云祥出于众峰间,后唐明宗天成五年(930)改名长兴寺。重云寺西之牛头山下有金峰寺,相传唐代高僧一行和尚曾住锡此寺,今寺内塑有一行立像。户县还有一座比较特殊的佛堂,叫“公输堂”,原供奉有各种佛像千余尊,又名万佛堂。明永乐年间(1403—1424),源于山西祁县的“向阳三会”发展至当地,信众造之,为木构天宫楼阁,小木作精巧异常,国内仅存。2002年,政府将其从祁村搬迁至文庙。(4)

周至县佛寺遗存不多,曾以仙游寺最为著名。仙游寺,原位于周至县南黑河峪口的金盆弯下,因建造供西安市民饮水所用的黑河水库已整体迁出,不复旧貌。

(三)佛塔

终南山的佛教文化遗存以佛塔多为另一特色。

在终南山一区三县中,蓝田县现存佛塔的数量比较少,体量也小,以悟真寺的塔林遗存为代表。塔林位于上悟真寺,有7座,高者大约4米。其中两座为花岗岩构造的喇嘛式塔,有底座和覆钵式塔身和华盖、塔刹;另一座为庭阁式四方石砌塔。另有悟安禅师塔和两座石塔,均比较粗糙,文化内涵需进一步研究。

长安区的佛塔比较多。兴教寺玄奘塔,唐总章二年(669)为迁葬玄奘遗骨而建。永淳元年(682),玄奘弟子窥基法师去世,陪葬于玄奘塔旁。另一弟子圆测法师于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于洛阳佛授记寺去世,北宋政和五年(1115)移葬玄奘塔左。奘师塔因中宗制《影赞》谥“大遍觉”,故也称“大遍觉塔”,是我国楼阁式塔的典型模式。底层拱形券龛内供玄奘塑像,北面镶嵌唐代开成四年(839)《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并序》碑。1930年至1934年,朱子桥等人募资补修三塔并建塔亭三间。1949年以后,多次修葺。

圣寿寺应身大士塔。相传隋时有毒龙居住此山,残害生灵,被观音大士化身降伏,《咸宁县志》云“应身大士圆寂塔”。印光大师影堂石塔,始建于民国后期。印光,陕西合阳人,行化南方,被尊为净土宗第十三祖。华严寺清凉国师塔,又名澄观塔。澄观(738—839),越州山阴人,华严宗第四祖。塔始建于唐,至元九年(1272)重建,清代地基滑坡,在原来基座上又重建。香积寺善导塔。善导(613—681),山东临淄人,净土宗实际创宗人。始建于唐高宗永隆二年(706),宋代,“中多石像,塔砖中裂”(张礼《游城南记》),明代“寺塔中裂,院宇荒凉”(赵明崡《游香积寺》)。敬业塔,始建于唐。敬业(654—712),善导大师弟子,住持香积寺多年。此塔之始建年代及塔主均有不同说法:①唐延和元年(712);②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此塔的塔主:①善导大师弟子敬业的墓塔;②善导大师弟子及以后寺僧的墓塔;③唐神僧万回的灵骨;④善导大师的墓塔。二龙塔,位于太乙宫温家山村东南,方形密檐式砖塔。寺塔历史无考,据建造形制应为唐塔。天池寺塔,位于太乙宫蛟峪山,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建造。

还有净业寺塔林,由道宣塔和七座僧人墓塔组成。道宣塔建于唐,毁于“文化大革命”,后政府拨款重建。其余七座僧人墓塔建造年代不一,建造风格不一。其中喇嘛式舍利塔两座,风格甚古,风化严重。其余塔均为砖构,其中三座为清代所建,四座为近现代所修,有圆明寂照禅师塔、普通禅师塔、印月禅师塔和妙湛和尚塔等。另外,寺旁山野间还散存有石质舍利塔构件。

户县鸠摩罗什舍利塔,八角亭阁式石塔,八面十二层,由八色大理石和玉石分段拼雕而成,故又称为“八宝玉石塔”。此塔始建于后秦,从当前形制看应为唐代重修。宝林寺塔,俗称“敬德塔”,位于太平乡紫阁峪内。寺院建筑圮毁,塔体始建于宋元祐七年(1092)。1988年维修时,发现砖刻塔铭。2003年天降暴雨,塔下平地处洪水冲刷,暴露出大片建筑瓦砾堆积,疑为紫阁寺遗址。

周至县仙游寺法王塔,始建于隋。因建设黑河水库,已经整体迁建到水库北岸。仁寿元年(601),普诏天下,在全国30多州广建舍利塔,诏令改仙游宫为仙游寺,并造塔安置舍利。高僧童真法师奉命率领侍者、官吏,从京城奉舍利来此安奉供养。典型的方形7级密檐式砖塔,高约35米,是当年“仙游寺十景”之一。1998年10月20日,经过考古专家的剥离处理,隋舍利子重见天日。出土的供养器物有琉璃瓶、镏金铜棺、石函、熏香炉和石碑。石碑正面镌刻隋代的《舍利塔下铭》。(5)瑞光寺八云塔,寺院早已圮毁。塔建于唐景龙二年(708),方形密檐式砖构。底边塔壁每边有两朵潮湿斑痕,约1米见方,形似云朵,故有“八云”之称。大秦寺塔,位于周至县楼观镇塔峪村南,为早期基督教传入中国后仿照佛教建筑之遗物。寺院久已圮毁,唯塔独存,为中国式宋代佛塔风格。

三、西安其他地区的佛教文化遗存

这里的西安其他地区,指的是蓝田、长安、户县和周至之外的西安城区、区和县,即西安地区的北部、东部和西部。

(一)佛寺

汉代的长安就有寺院建造,但没有保存下来。从汉长安到隋唐长安的迁移,汉长安的寺院被废弃,个别的合并迁建到新址,现保留下来比较早的是晋代的敦煌寺,非常简陋。隋唐时代的长安城佛寺众多,占地广阔,有的寺院房舍殿堂数千间,如禅定寺、章敬寺、西明寺、大慈恩寺等。延续至后代,这些寺院绝大多数没有保留下来。个别寺院幸存下来,而且有所发展。如1949年前的大兴善寺,不仅寺宇广阔,而且还有数十座塔的塔院。五代之后,西安地区仍有寺院建造,如云居寺、万寿寺等。1949年以后,在各地建筑工地发现一些寺院的遗址,如西明寺、实际寺等。这些遗址经过考古发掘和取出残存的文物后,都已经回填复旧。还有些遗存日益零落,如木塔寺等。

西安城区现存八座寺院,还有一些遗址。按建造时间的迟早,这八座寺院分别是大兴善寺、大慈恩寺、青龙寺、大荐福寺、罔极寺、卧龙寺、云居寺、广仁寺。其中前五座是隋唐时代的皇家寺院,云居寺始建于宋,广仁寺始建于清代初期。

大兴善寺是西安地区面积最大的寺院,最初是晋代的遵善寺,隋代营建新都,将旧长安的北朝皇家寺院陟岵寺迁移到这里,与遵善寺合并重新建造,并以隋文帝的本封命名,管理全国的僧尼事务,也是当时最主要的翻译佛经的地方,唐代成为“长安三大译场”之一。空海之师惠果学法于此,日本真言宗亦尊为祖庭。大慈恩寺始建于隋,著名于唐,玄奘大师译场所在地,“长安三大译场”之一。现存范围为当年的塔院。大雁塔是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市市徽采用该塔形象。青龙寺始建于隋,营建新京时,为祭祀城址遗骸亡灵所建。唐代是惠果卓锡地,灌顶传法,收日本遣唐僧空海为弟子。改革开放后,西安市与日本真言宗信众合作重新建设恢复了该寺。大荐福寺始建于唐,是义净大师译场所在地,另有实叉难陀、法藏等翻译家在这里工作,“长安三大译场”之一。现存为唐代的塔院,经后代重修,建筑形制完整。罔极寺,唐中宗神龙元年(705),武则天逝世,太平公主为报慈母罔极之恩建寺。1934年,改僧寺为尼寺。卧龙寺,相传建于东汉,唐时名观音寺,宋代有僧人维果长卧寺中,人以“卧龙”呼之。光绪二十七年(1901),慈禧太后降香于此,重修寺宇。1931年朱子桥筹建寺内禅堂,创立佛学图书馆,与康继遥发起组织辛未讲经会。曾存有宋版《碛砂藏》一部。杨虎城、朱子桥、范成、康继遥等发起影印《大藏经》,计1532部,591册,堪称国宝。云居寺,初名安庆寺,俗称西五台,现为尼寺,以前、中、后三台分之。始建于宋,原址为唐城墙遗址。五座高台,由东而西排列。因为终南山有南五台,将此台名西五台。广仁寺,陕西唯一的一所藏传佛教寺院。康熙四十四年(1705)敕令建造,是西藏、青海达赖喇嘛等活佛进京途经西安的行宫,寺内藏有康熙亲书的《御制广仁寺碑》。

(二)佛塔和馆藏文物

西安城区遗存的佛塔不多,有大雁塔、小雁塔、宝庆寺塔和万寿寺塔。万寿寺塔建造时间比较晚,大约在明代,现已倾斜两米多。其余三座都是始建于唐代。大雁塔,晚于大慈恩寺14年建造,由玄奘申请,朝廷批准,经费来源是宫里亡人的遗物。石门门楣上存有唐代阴线雕刻佛像、殿堂。塔南门东侧镶嵌唐太宗李世民撰《大唐三藏圣教序》碑,西侧有唐高宗李治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有“雁塔题名”故事流传,并保存有部分题名碑。小雁塔,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10),宫人集资在大荐福寺对面安仁坊建造。因塔的建造时间比大雁塔晚,规模也小,故称小雁塔。塔顶一、二层毁于明代成化二十三年(1487)关中大地震。宝庆寺塔,始建于隋代仁寿(601—604)初期,在安仁坊,后迁至现址,明景泰二年(1451)重修。旧藏武则天七宝台佛像数十尊,精美异常,现分藏世界各地以为瑰宝。

西安城区之外还有一些遗存。如三阳寺塔,又称昭慧寺塔,高陵县鹿苑镇。建于唐大中(847—860)年间,寺宇久已圮毁。平面八角砖塔,兼有楼阁式与密檐式形制,十三层。塔体犹如莲台,八层以下为楼阁式,九层以上为密檐式。塔内中空,有砖梯可登临。

由于历史的原因,陕西地下、地上出土的文物比较多,其中佛教文物占有很大比例,各地博物馆、文化馆、文物考古以及大学等单位都有收藏。据2005年的统计,陕西省是全国博物馆、纪念馆最多的省份。全省共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54座,超过全国平均数一倍。其中国有138座,非国有16座。大多数博物馆藏有佛教文物,如碑石、造像、典籍等等,不少是珍品。近几年,各地又续建了不少博物馆,如“关中民俗博物馆”,也收藏了大量佛教文化艺术品。关于这些藏品的来源,一是历史遗存;二是1949年后移送归并;三是出土对口上缴。

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1983年筹建,1991年6月20日落成开放,是我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馆藏文物40000余件,其中有大量佛教碑石造像。

西安碑林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历代碑石、墓志及石雕作品为主。现有碑碣石刻文物3500余件,全国首屈一指。其中保存有大量佛教碑碣和造像,不少是国内罕见精品,如清凉寺的隋代造像等。1961年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市博物院,位于小雁塔旁,近年新建,收藏有大量佛教碑石造像。

临潼县博物馆,位于临潼县城内,保存有唐代庆山寺出土佛舍利、金棺银椁和出土文物等。

其他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市考古研究所以及西北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也都保存有一些出土的佛教文化珍品。还有,在各地的图书馆中,多数都收藏有佛教的典籍,如陕西省图书馆的《碛砂藏》,海内孤本。

四、宝鸡、咸阳、渭南佛教文化遗存

(一)宝鸡地区

宝鸡地区在关中的东部,相比来说,佛教文化遗存比较少,但多为精品。

宝鸡最著名的是扶风法门寺。1987年,法门寺地宫被重新开启,佛教圣物佛指骨舍利又见天日,大量珍宝面世。佛指舍利先后出访泰国、韩国和我国台湾、香港等地,掀起阵阵佛指热。随着真身宝塔、珍宝馆、合十塔的建设,法门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昭仁寺,长武县城内东街,存有陕西唯一的唐代原构佛殿。唐太宗贞观二年(628),李世民为纪念阵亡将士敕令建造七座佛寺。其余六座都已不存,唯昭仁寺留存至今,其大殿是我国仅存的三座唐代建筑之一,与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齐名,还珍藏有唐贞观四年(630)“豳州昭仁寺碑”和北魏、北周石刻造像碑四通。大殿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面阔进深各三间,殿内无梁柱,九脊八卦悬顶,构思极为精妙。

在佛塔方面,宝鸡有太平寺塔,在岐山县凤鸣镇。太平寺久已圮毁,塔建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平面八角密檐式砖塔,九层,通高28.2米。南面开券门,二层以上作仿木结构三间,层间叠涩出檐双排椽头,斗拱五铺双抄。塔顶为平砖攒尖,塔刹无存。

宝鸡麟游的慈善寺石窟是陕西造像中隋唐精品的所在地,呈原生态保护状况。慈善寺位于漆水河南岸,开凿于隋仁寿年间(601—604),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续凿,继续扩建寺宇。寺院已经废毁不存。该寺是为隋唐两朝帝王到麟游九成宫避暑时作佛事而建,鼎盛时期据说有多达2000多僧人。现存石窟分布于高28米的崖壁上,大部分为隋唐时期雕造。西崖有三大窟,南崖窟龛比较多。两处共有12个洞窟、6座佛龛、47尊造像。由于地方偏僻,加之崖壁部分坍塌,洞内佛像被掩埋,所以很少风化剥蚀,佛像如新雕,丰满圆润,刀法洗练,是隋唐时期佛教造像的典范。

(二)咸阳地区

咸阳地区的代表性佛教文化遗存是佛塔和大佛寺石窟、金川湾藏经洞。

咸阳地区保存下来的佛塔比较多,陕西唯一的铁塔、木塔和全国最高的佛塔都在咸阳境内,都是明代所建。寺院首推泾阳太壼寺。太壼寺位于泾阳城内,存有前代所建大殿。殿中供奉佛陀立像一尊,风化严重,但风采犹存,疑为北朝遗物,值得仔细研究。

陕西唯一的铁塔是咸阳北杜镇的福昌寺塔,塔额有“千佛塔”三字,塔体为铁铸,且又有浅浮雕铁佛多尊,故又称千佛铁塔。为明代太监杜茂发起铸造,始建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塔身外壁四周遍铸佛像、天王像以及荷花、芭蕉及凤凰、仙鹤、麒麟、犀牛、虎、马等,工艺精湛,造型生动。据王鹏超《渭城区志》,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地震,塔刹向西北略有倾斜。木塔是三原县的文峰寺塔,位于安乐镇,俗称中王堡木塔。寺宇久已圮毁。始建于明代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594)。塔体为木构建筑,平面六角楼阁式,三层四角飞檐,通高约20米,底边长13米,各层每边均有格子窗,飞檐斜挑。顶部为六角攒尖顶,宝珠式塔刹。最高的塔是铁佛寺塔,在泾阳县崇文乡,又称崇文宝塔,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砖砌佛塔。始建于明代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由居士李世达及其子、孙三代人相继主持建造,至三十三年(1605)方竣工。寺宇毁于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4)。后李氏曾又出资重建寺院,名崇文寺。塔体为平面八角楼阁式砖塔,十三层,高83.214米(一说高87米,见赵克礼《陕西古塔研究》)。二层以上每层四券门,四佛龛,逐层相错。塔壁设计独特,为券顶式环廊,登临者由塔梯沿中心柱盘旋而上,可至上一层环廊。中心柱四周辟有券龛,以供奉佛像。塔体雄伟壮观,工艺精细,保存完好,登塔远望,关中景物尽收眼底。唯近年以来塔体发现纵向裂缝,有关方面正在制定修葺方案。

咸阳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佛塔。开元寺塔,位于彬县县城内,寺院久已圮毁。塔为平面八角形楼阁式空心砖塔,七层。一层南北开券门,檐上为平座栏杆,券窗与假门上下错开。1985年维修时,在塔顶刹座发现铭文:“大宋皇祐五年岁次癸巳秋八月十四建”云云。塔体做工精细,雄伟壮观,保护较好。武陵寺塔,在永寿县永坪镇,寺院久已圮毁。塔体为平面八角楼阁式砖塔,四层,有木楼梯可登临。1984年7月维修时,在塔顶北券门西侧砖上发现用墨笔书写“大观元年五月”题记和“熙宁重宝”铜钱。该塔做工精致,保存较好。泰塔,旬邑县城北街,寺院久已圮毁。塔为平面八角形楼阁式空心砖塔,七层。檐上为平座栏杆,券窗与假门上下错开。1956年维修时补建石质塔刹。据塔第六层北面褴窗砖刻的塔铭,泰塔为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正月建。该塔工艺精细,保存较好。

礼泉县有两座佛塔比较著名。香积寺塔,位于烽火乡。寺院久已圮毁。塔体为平边方形楼阁式砖塔,七层。二层以上雕有华丽的平座栏杆,塔顶为平砖四角攒尖顶。该塔兼有唐宋风格,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名胜古迹》云:“塔的肇建年代不详,从造型及斗拱设施看,应是唐末五代时的建筑。”金龟寺普通塔,在阡东镇,是陕西清代佛塔的典型作品。始建于清代康熙初年(一说为乾隆二十一年(1757)),寺院圮毁。乾隆(1736—1795)时,当地生员吴含英、吴玉玺、吴含锟等集资重修庙宇。塔为平面八角楼阁式砖塔,十级,横额“普通宝塔”。门两侧浮雕力士像,门楣上浮雕三位人物:中间一人手持芭蕉扇肩挑葫芦在水面行走,右侧一僧人作挥手相送状,左边一人于水中划小舟作迎接状。此地能修普通塔,说明佛教信仰曾经比较流行。

另有武功县报本寺塔。寺塔始建于唐,寺院久已圮毁。塔体为平面八角楼阁式砖塔,七层。1987年地宫被打开,发现舍利子以及彩绘石椁、银椁、金棺,另有铜镜、白釉瓷净瓶、琉璃葫芦瓶、彩绘仰莲石座等,为北宋英宗治平二年(1039)瘗埋。该塔塔体素净,有唐风,唯向东北倾斜。此外,还有泾阳悟空禅师塔,也比较有名。

咸阳有两处石窟非常重要。大佛寺石窟,在彬县城西10公里的清凉山下,陕西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寺。唐贞观二年(628),太宗李世民敕令于平定全国之交战处立七佛寺,以悼念阵亡将士,此其一。窟下为古丝绸之路北道。现存窟龛361座,其中洞窟107座,佛龛254座,造像共计1498尊。分为东窟、中崖和西崖三部分,以大佛洞、千佛洞、罗汉洞为代表。大佛洞原为一天然洞窟,东西宽34.5米,南北长18米,高31米。洞内共有70座佛龛,造像1001尊,最高者27米,最小者仅2厘米。主尊为石胎泥塑的西方三圣像。阿弥陀佛像原高27米,现高19米,宽约10米。大佛背光下有唐贞观二年(628)题记。1992年,中德专家合作,对防止大佛风化水蚀进行了研究。

国内唯一现存的三阶教石窟也在咸阳。金川湾藏经洞,位于淳化县石桥乡金川湾。1985年发现。据考证,开凿于中晚唐。洞内中央佛坛仅存遗迹,最珍贵的是四面石壁刻满经文数十万字。这些石刻经文除了《金刚》、《法华》之外,还刻有三阶教信行的作品,是极为宝贵的三阶教遗存,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三)渭南地区

渭南地区也是寺院少,佛塔多,影响较大者有元代的殿堂建筑和合阳念佛堂、韩城普照寺及华县的潜龙寺、宁山寺、永庆寺、蕴空禅院等,其余以佛塔常见。

合阳念佛堂与近代净土宗大师印光有直接关系,因此地乃印光故居。其遗址在孟庄乡赤东村,保存有门墙、偏殿等。2000—2004年,在附近新建有印祖寺,塑有印光大师像、印光大师纪念堂和舍利塔。另合阳还有福山寺,现为景区,明清以来所建,融合了三教内容。还有梁山千佛洞石窟大佛寺遗址。千佛洞石窟保存较好,大佛寺遗址清晰可辨,暴露在荒野中。遗址有残存的万佛塔,仅存塔根,塔底盗洞赫然。

渭南文物价值最高的是普照寺,位于韩城市昝村镇,建于元代延祐三年(1316),主体建筑有大殿、配殿和土地庙、关公庙、禅院等。大殿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六椽。殿内存有钟形佛龛,龛内五尊泥塑大佛。1998年,政府将韩城苏村高神殿三座建筑搬迁至普照寺,又搬迁天元寺大殿作为普照寺山门。(6)韩城元代建筑占全国现存元代建筑的六分之一,皆为单体建筑,有关当局拟建设陕西省元代建筑博物馆。在白水县还保留有两座佛寺,即飞泉寺和圣寿寺,一在纪庄,一在西固,均是金元时所建,现保存有部分前代建筑。

渭南的佛塔也比较多。庆安寺塔,在渭南,修于明代,保存较好。崇寿寺诸佛舍利塔,著名的蒲城双塔之一。寺院久已圮毁。为平面方形密檐式砖塔,内有楼梯可登临。十三层。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寺僧景深发愿募化,蒲城北乡延兴村信佛居士王信捐银五万两助成。大象寺塔,在合阳县安阳村旁,塔、寺历史均不详。塔体为方形密檐式砖塔,十三层,塔顶残缺。塔体素洁,塔形清秀,与西安大荐福寺小雁塔相仿佛。精进寺塔,在澄城县城东街。始建于唐代中期,寺宇久已圮毁,唯塔经后代多次重修而独存。塔体基本为宋代构造风格,平面方形楼阁式空心砖塔,九层。1993年在塔顶刹座发现铭文:“维大宋国同州澄城县于庆历七年岁次五月动工”云云。塔体素净,有明显的唐宋风格,且保护较好。慧照寺塔,在渭南市下邽镇,寺宇早已圮毁。始建于唐,明代重修。塔体为平面方形楼阁式砖塔,南向辟券门,两侧石雕楷书对联:“云胡诸天垂象教,虬盘万劫奠皇图。”东侧塔壁镶嵌有“下邽慧照寺重修塔记”碑,为万历九年(1581)所制,记述明嘉靖年(1522—1566)地震与寺塔受损情况,史料价值很高。法源寺塔,在富平县美原镇。始建于唐咸亨二年(671),明代重修。法源寺已毁。塔体为平面八角楼阁式砖塔,九层,塔体各面镶嵌有浮雕佛像。金龙寺塔,在大荔县朝邑镇。金龙寺久已圮毁。塔始建于唐,重修于明。据新编《大荔县志》:“塔始建于唐贞观元年(627),明弘治毁于地震,弘治十二年(1499年)重建。”塔形为平面八角楼阁式砖塔,七层,内中空,可登临。比较新的还有大荔县城北的文殊塔,民国时期西北军冯钦哉所建。平面六角密檐式砖塔,七层,通高28米,中空可登临。

五、铜川、延安、榆林佛教文化遗存

从关中依次向北,是铜川、延安和榆林地区,称陕北,即从黄土台地延伸向黄土高原腹地。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关中不同,文化传统与关中也有所区别,农耕文化逐渐向草原文化发展。反映在佛教信仰上,这一地区是关中的汉传佛教和内蒙古藏传佛教的中间地带,常见有三教同奉的现象,有浓郁的民间信仰传统。

(一)铜川地区

铜川地区的佛教文化遗存以三座山为主,即玉华山、香山和药王山。

玉华山,位于铜川玉华镇,以玉华寺遗址为核心,以玄奘大师圆寂地闻名。玉华寺,又称玉华宫,初名仁智宫,始建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敕令扩建,形成“十殿五门”的规模,改名玉华宫,玄奘奉诏来此设立译场。太宗去世后废宫为寺,玄奘率领助手在这里工作四年多,开凿石窟,雕刻造像,并圆寂于此。寺宇毁于明末清初,现在存有不少遗迹,以肃成院为中心,先后出土有玄奘题字的石佛座、佛迹记碑、佛足印石刻等。肃成院为原肃成殿,是太宗避暑地,改为寺院后不断雕造石窟佛像。玉华山的佛教文化遗产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1999年3月22日,“第二届玄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景区召开,与会有印度、尼泊尔大使和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

香山,在耀县西北45公里柳林镇,以大香山寺为核心,以观音信仰为特征。山形三峰突起,形似笔架,又称三石山。山腰有天然石洞,名崎峰洞,即香山正洞,供千手观音。宋雍熙(984—987)年间曾敕令修洞,建胜果院白雀寺。清咸丰(1851—1861)年间,郭、景、樊三居士募金百万,补修石路,制造铁瓦3000余叶,建铁瓦殿三间。民国九年(1920)遭火灾毁坏,原造铁瓦(每个重10余斤)仅留存11个。西峰汤房,乾隆十八年(1753)三月至三十二年(1767)建造。东峰龙泉寺,为明万历四年(1576)左龙麓建,现有碑碣遗存。崎峰洞侧为提道院,原存大玉玺1枚,通体透明,内有白脂如游龙。香山会期为3月15与10月15两次。香火隆盛,有较多外地香客。

药王山,位于铜川市耀州区城东,存有摩崖造像和碑林,以北朝造像碑为特色,以及陕西现存最早的延昌寺塔。北朝(386—581)时代,这里就是佛教名山。唐代名磬玉山,因奉祀药王孙思邈而改名。北宋时佛教兴盛,曾名五台山、北五台。由5座山峰组成,遍布苍松翠柏,现分为药王大殿、碑林、摩崖造像和南庵4区。山石多为上等石材中的青石,遗存下来许多珍贵的石刻和造像,另收藏有碑碣292通,以收藏北朝作品较多而著名。摩崖造像,共有7龛45尊,雕造年代从北周到明,且有不少题记。如北周弥勒坐像,高3.3米,题:“华原县尉薛楷,华原县主簿刘宪,前周至县尉孙维肖”。碑林,集中保存北魏到明代石刻82件,有被称为北魏造像之始的《魏文朗造像碑》(公元424年);有被誉为“三绝”的《姚伯多兄弟》造像碑,还有许多反映宗教音乐、经变以及其他内容的碑石,多为国内罕见的精品。如魏文朗造像碑,雕造于北魏始光元年(424),四面五龛室,共雕刻各种人物造像50尊,铭文题记80余字。碑中不但雕刻有佛祖像,而且还有道教天尊。另如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姚伯多造像碑,四面三龛,9尊佛像之外,刻有铭文1200余字。另《仇臣生造像碑》、《张僧妙法师碑》、《李昙信造像碑》等,都是北朝造像碑中的精品。

药王山还保存了两座文化价值比较高的北朝佛塔,一是陕西现存年代最早的延昌寺塔,另一座是北魏造像塔。延昌寺塔,约建造于北魏(386—534),塔体由整块磬玉石雕刻而成,方形十级,四周雕有各种造像。塔原来在耀州西原延昌寺(也称万佛寺),寺院久已废弃,1981年移至药王山。北魏造像塔,共有3座。其一,通高1.23米,方形基座、塔身,三层叠涩出檐,覆钵形塔顶,四角山花蕉叶。龛内佛像均为高浮雕一佛二菩萨,塔基基座四面有铭文,分别是供养人像及姓名,总共70人。其二,通高0.9米,圆拱龛,其余构造与前者相同,亦刻有铭文。其三,通高1.32米,构造与前者基本相同,无铭文,无其他雕饰。

铜川还散存一些佛教遗存,有重兴寺塔、神德寺塔、万佛寺塔、柏树塬塔、兴元寺塔等。

重兴寺塔,在印台山,寺院久已圮毁。平面六角密檐式砖塔,底层南面开券门、券室,置石雕佛像,之上为实体,叠涩出檐。塔刹为铁质仰莲、覆钵和相轮。神德寺塔,耀州区城关镇塔坡,建于宋。寺院久已圮毁。塔体为平面八角密檐式砖塔,九层,底层东面门楣、门框线刻佛菩萨和天王像。第二层南面嵌有明代嘉靖十八年(1539)“科举及第题名碑”,为当时知耀州事温秀所题。全塔典雅华丽,工艺精湛。万佛寺塔,又名延昌寺塔,位于铜川新区赵家坡。延昌寺为北魏名寺,久已圮毁。塔体为平面八角密檐式砖塔,九层,是典型的宋代风格。各层交错辟券窗,每面都作仿木结构三间,隐出倚柱、枋,层间叠涩檐出双排椽头,典型工艺为五铺作双抄斗拱、双抄偷心造等。(7)(www.chuimin.cn)

(二)延安地区

延安地区佛教文化遗存以清凉山、宝塔山最为集中,其次保存有陕西地区数量最多的石窟寺,另外还散存一些佛塔。在石窟中,以保存有宋代风格为人所瞩目。

清凉山,位于延安城北,南面隔延河与宝塔山相望。山上文物众多,是陕北影响较大的佛教遗存名山,有四个面向南的石窟,以万佛洞为代表。宋代范仲淹赞曰:“凿山成石宇,鑱佛一万尊。人世亦稀有,神功岂无存。”有许多传说故事,如“尸毗王割肤饲鹰”、“桃花洞田龙遇仙”、“赵连甫樵读孝母”、“撒珠坡解得三宝”等。中共中央驻延安时许多重要部门设在山上,如中央印刷厂就设在万佛洞内。陈毅诗曰:“众星何灿烂,北斗住延安。大海有波涛,飞上清凉山。”万佛洞有石窟三座。第一窟最大,平面约为长方形,宽17米,进深13米,高8.35米,中央为佛坛。屏壁四面及窟室四壁雕凿有排列整齐的千佛像,像身高仅20余厘米。窟门洞的拱壁上,雕刻有左右对称的文殊、普贤龛像。第二窟与第一窟相连,面积约有第一窟的一半,雕有护法天王。窟壁上雕有三世佛龛、十六罗汉及乘坐狮象的文殊、普贤,并在狮象旁雕出狮奴“撩蛮”和象奴“佛霖”。第三窟在前两窟东侧,窟内正方形。中央佛坛上雕刻弥勒佛,窟四壁雕有千佛像及少数佛龛。窟顶为大八角形藻井,雕有经变故事。清凉山山顶存有琉璃塔,巍然屹立,比对岸的岭山寺塔体量要小,却是陕西现存唯一的琉璃塔。

宝塔山以塔著名,原名岭山寺塔,俗称延安宝塔。宝塔山原称嘉岭山,相传有唐建古塔和金铸铁钟。岭山寺:“在府南一里嘉岭山上,金大定九年建,有塔。”(8)唐、宋时均存有岭山寺及塔,之后寺院毁弃,唯塔独存。有学者考证,现存之塔体为明代万历三十六年(1608)重建。(9)塔为八角楼阁式砖塔,九层,通高44米,底层南北开门,南门横额“高超碧落”,北门横额“俯视红尘”。之上每层以平砖加角牙子叠涩出檐,各层辟有券窗,逐层相错。平砖攒尖收顶,塔刹已残。内有折梯可登临。

延安地区保存了陕西数量最多的石窟寺,以石空寺石窟、石泓寺石窟、石宫寺石窟为代表。这些石窟始凿于北朝,延续后世,有宋代风格,全国少见。

石空寺石窟,又名万佛洞,位于黄陵县双龙乡,宋代石空寺遗迹。立柱上刻有造像题名,其中有“绍圣三年镌佛人介端”,“政和五年,作佛人鄜州介端,男介元、弟介子用、弟介子政”等。窟内两壁有佛像60余尊,以地狱变和涅槃变为中心。南壁佛说法图,北壁佛涅槃图。东西两壁雕有立佛9尊,高约3米。窟顶浮雕两飞天,持药钵飞翔于云彩中。窟的后壁雕有五百罗汉。

石泓寺石窟,位于富县直罗镇,共7座洞窟,最大者约10平方米。第六窟规模最大,雕像最多,是石泓寺石窟的主体部分。中央佛坛四角雕有四根上承窟顶的大立柱。佛坛上是一佛二弟子和二菩萨,佛与菩萨趺坐莲花座上,两弟子侍立两旁。窟室内壁和石柱上雕满千佛,间以佛、菩萨龛像。造像各有特色,简练概括,是宋代造像杰作。窟内有金皇统元年(1141)题记。

石宫寺石窟,位于子长县安定镇钟山,又名钟山石窟,由石窟、宝塔、山门、牌坊、塔林和肖寺宫组成。共六个窟室,万佛洞最大且保存最好,是陕北石窟中面积最大者。其他五窟风化残毁严重。石窟群上有六角五层空心砖塔,高14.32米,万佛岩寺僧凝会募资,建于明代嘉靖二年(1523)。肖寺宫,位于石窟群西侧,清乾隆八年(1743)妙真法师创建,现存山门、正殿和中殿。正殿奉释迦佛和文殊、普贤二菩萨。中殿奉弥勒佛,墙壁有彩绘四大天王。

千佛洞,位于志丹县永宁乡。依山而建,坐北向南,面阔三间。有泥塑佛像数百尊,均以竹棍做骨架,用模具模压而制成佛身与头部,然后黏接在洞壁上。其中涂金彩绘泥塑佛像,陕西仅此一处。千佛洞对面的山坡上,存有一座八角五层空心式砖塔,塔刹已毁,塔体通高6.3米,第二至五层各面均有砖雕图案,为明代砖塔建筑风格。

延安地区还散存一些佛塔,其中几个塔群很有特色,其文化价值尚有待于认识。

九塔湾塔林,在志丹县义正乡石湾村。现存8座僧人墓塔,约始建于宋,寺名及沿革均不详。原存九塔,当地因称九塔湾。有2座为平面方形楼阁式砖塔,分别为五层、六层,残高为6米、13米。另一塔位于塔林以北约一里处,平面八角楼阁式砖塔,残高约7米,局部已坍落,塔顶残毁。附近残存有碑碣石座,碑碣已失。龙泉寺塔林,在志丹县义正乡龙泉寺村。始建于明代,存有僧人墓塔11座,均为平面六角楼阁式石塔。其中最高者7级,通高7.7米。塔身各层均由整块六角形石材和石雕瓦垅、挑檐等套接而成。第三层正面有“延安本空聪禅师舍利之宝塔”铭刻,落款为景泰年(1450—1457)。塔刹为七层相轮加宝盖,高约1.5米。其余10塔形制与前者基本相同,分别为二层至五层,残高2—6米。八卦寺塔群,在富县张家湾乡八卦寺村。约始建于宋,存密檐式砖塔3座。分别残高约9米、10米、9.5米。

以上三处塔林对了解宋明其间陕北佛教的变迁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尚未引起人们的关注。此外,散存的几座塔也有重要的价值,如准提庵塔、柏山寺塔、万凤塔等。

准提庵塔,位于富县县城西北山坡上,唐代显庆元年(656)建。十级,平面四方形砖塔,有木梯可登援而上。塔下有清乾隆二年重修碑记,上书“俯视山水,豁然在目。啸月吟风,披襟选胜。”柏山寺塔,又称直罗塔,位于富县直罗镇北山坡上。寺、塔始建于唐,寺院久已圮毁,塔经后代多次重修。现存塔体以宋代构造为主,平面八角形楼阁式砖塔,十一层。二层以上为实心,各层均有券龛,原置石雕佛像,1986年维修时,移存陕西历史博物馆,为宋代石刻精品。万凤塔,位于洛川县土基镇鄜城村。始建于唐。塔额及“万凤塔”三字似为后代所为。现存塔体以宋代构造为主,平面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十三层。二层至七层塔壁券龛多置有佛像,塔砖中可见有唐代手印砖。福严院塔,位于富县北道德乡。寺院久已圮毁,塔为宋代风格,经后代多次重修。平面八角密檐式砖塔,十三层。二层至八层东南西北四面辟券门或券龛,每面为仿木结构三间。塔顶收分较急,为平砖砌就的攒尖顶,塔刹无存。另还有甘泉县寺沟村唐代众宝寺、延长县交口镇南禅寺、横山县五龙山法云寺、佳县上高寨兴隆寺、子洲县大兴寺等遗迹。

(三)榆林地区

榆林地区位处陕西最北端,相对于关中来说,佛教传入比较晚,是汉传佛教的边缘地带,北面与内蒙古的藏传佛教相连接,宗教信仰上有多神崇拜的传统。榆林的佛教文化遗存最著名的是“四寺夹一庙”、红石峡摩崖石刻和青云山。

所谓的“四寺夹一庙”,是榆林市传统的寺庙群,由五座寺庙组成,即戴兴寺、香云寺、洪济寺、大庵和老爷庙(即关帝庙),全称为戴兴寺建筑群的“四寺夹一庙”。以戴兴寺为中心,“四寺夹一庙”构成一组面积较大的古建群。由于这组古建群历史悠久,又位于榆林城区的东部高地,更显得非常醒目,远近闻名。

戴兴寺是榆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寺庙,也是榆林市佛教协会所在地。戴兴寺历史不长,建于明正德十一年(1516),原为延绥镇总兵戴钦家宅,后舍为寺,请洪济寺僧人佛济住持,始称为戴兴寺。关于戴钦,正德十三年(1518),明武宗巡边抵榆,纳戴钦之女,赐戴钦尚方宝剑,挂征西将军印。戴兴寺历经明天启、清康熙、光绪、宣统多次维修。民国十九年(1930),寺僧与地方名人倡办“私立戴兴寺小学”,为贫寒子弟供书施教。戴兴寺分三院,共有殿宇54间,布局因山就势,错落有致,总占地面积2846平方米。主要有五佛殿、观音殿、地藏殿、罗汉殿、韦陀殿等。五佛大殿为重檐歇山式二层砖木结构建筑。全寺的建筑都维护得比较好,环境、设施也比较到位。据介绍,寺内原有铜铸木雕等佛像100多尊,藏经书3000余卷,“文化大革命”中尽毁,寺院辟为粮食仓库。1982年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粮库迁出,次年寺宇交还佛教团体。住寺僧人经过十多年相继维修寺庙,重塑佛像,基本上恢复了旧貌。陕西名僧大昶法师曾在此办学直至1948年,后曾任陕西佛协秘书长、会长。

洪济寺,在戴兴寺北侧,建于明代,占地845平方米。寺分两院,殿宇共18间,主殿为硬山单檐砖木结构,内存明代弥勒佛泥塑1尊,造型逼真,保存完好。大庵在洪济寺北侧,建于清代,占地1365平方米,南北两院共有殿宇32间,曾有比丘尼居住修行。

香云寺在戴兴寺南侧,建于明代,破坏严重,但主体尚存,有待修复。实际考察时,仅存有破殿两座,其中一座极端破败,大半倒塌,殿内外荒草萋萋。

老爷庙,规模很小,已经基本修复,按照传统,老爷庙供奉关公,是道教活动场所。大门外悬挂有“榆林市榆阳区西老爷庙道教管理委员会”的牌子,但是两旁的对联却说的是佛教:“晨钟暮鼓惊醒世上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反映了榆林地区宗教信仰不拘一格的特点。

红石峡,亦名“雄石峡”,以摩崖石刻著名,位于榆林城北3公里处长城口上的红山脚下。据记载,明成化八年(1472),副都御史余子俊巡抚延绥,驻榆林时,为解决用水问题,凿石为渠,引水西下,夕阳东照,红日映石,故名“红石峡”。峡东西两壁对峙,东壁长107米,西壁长333米,现存石窟30多个。窟内造像大多已毁,部分窟内藻井保存较好,19号窟藻井雕刻最为精美,内刻八卦,外围刻花卉、龙、凤、牛、马、鹿等。东西两壁现存题刻164块,碑刻35通,窟内题刻16块。诸家书法并存,真、草、隶、篆皆有,大多为游观题字。其中蒙、汉文并题的“蒙汉一家”、“中外一统”等内容,是当时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见证。有当时东北著名抗日将领马占山题写的“还我河山”、清代左宗棠题写的“榆溪胜地”等。

榆林市的榆阳寺塔是榆林的城市标志。榆阳寺塔又称凌霄塔,始建于明代万历(1573—1620)年间。寺宇毁于清代同治(1862—1874)年间,唯塔独存。塔为八角密檐式砖塔,十三级,每面横额依次为“清乾”、“□坎”、“止艮”、“发震”、“顺巽”、“明离”、“宁坤”、“悦兑”,与八卦之方向相对应。之上每层叠涩出檐,塔壁各辟四券窗,逐层相错,内有折梯可登临。塔顶为琉璃,刹已毁。

榆林市区寺庙遗迹还有天神庙、马王庙、大龙王庙、准提寺、定慧寺、无量殿等等。

近几年,榆林市中心的万佛楼比较引人注意。万佛楼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1916年失火损失严重,两年后重建,泥塑佛像近万尊,故名万佛楼。该楼两层,下层是砖箍三孔大窑洞,中间大窑洞是南北通行大路,洞上有石额“万佛楼”三字。两侧窑洞封隔为房子。上层是平台,中间筑一座小殿,仿古式单檐歇山顶,上覆琉璃瓦,小殿两侧为偏殿,卷棚顶。2006年,榆林市举行了盛大的“请万佛入万佛楼”仪式,新铸铜佛两千尊供奉楼内。(10)

青云山是陕北著名的宗教信仰场所,是典型的儒释道三教合一处,反映了榆林地区宗教信仰的特点。

青云山全部为古代建筑群组成,位于榆林城东南5公里处青云山上,占地面积48亩。远远望去,高塔耸立,飞檐斜挑,在黄褐色的大地上格外醒目。据记载,明代建成真武祖师小庙一座,遗址尚存。民国初年,信众迁“神”于现址,然后当地驻军官员和地方信士多方集资,广募能工巧匠兴工扩建,到1942年告竣。当时,整个庙宇共分18个院落,有钟鼓楼4座、木牌楼3座、乐楼1座、赏景清风台和八角亭各1座,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毗连相通,浑然一体。寺内殿宇建筑共289间(孔),均为砖砌歇山顶拱窑,前接丹漆木柱斗拱,飞檐戗角,顶盖琉璃瓦脊。庙内神像706尊,由民间雕塑艺人万起运、万德雄父子等塑造,壁画1070余幅,由画家孙寿山等绘制,还有砖雕各种装饰物和楹联数千件。据说,当时的青云山寺观是民国时期陕西最大的仿古建筑群,被誉为“榆溪胜地”。

现在青云山的建筑基本上恢复了旧貌,山门外重新修起一座塔。青云山儒释道三教合一,三教分别为三个院子。佛教寺院叫“青云禅寺”,建筑整齐,佛像严整。大佛殿前立有《装饰大佛殿内外碑记》,1996年4月佛诞日立。碑文记载了善男信女补充殿额、对联、佛号牌、彩绸彻檐、宝幡、罗伞等等。

榆林附近还有一些遗存。古塔寺塔,位于榆林城东南12公里处古塔乡姚庄村。始建于元天顺元年(1328),现寺毁塔存。塔体为檐式八角形七层砖石结构建筑,塔基平面呈圆形。香严寺,位于城东15公里处刘千河乡屈渠村万桃山坡,始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清代屡有维修。建有三教殿、娘娘庙、三霄殿、土神庙、钟鼓楼、禅窑等16处,明清庙宇建筑共40余间(孔)。现寺内存明代壁画7幅、大铁钟1口、铁磬铁砧7个,铜佛像10余尊,明清碑刻10多块。金刚寺,位于榆林城东榆阳河南山峁上,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为道、佛、儒三位一体的寺庙。有殿宇33间,依山就势修建。正殿三教殿内塑释迦牟尼、老子、孔子像。寺内有明代大铁钟1口。抗日战争时期,邓宝珊将军坐镇榆林,新一军团和晋陕绥边区司令部设于此。

除了以上榆林城区和城外的佛教文化遗存之外,佳县的香炉寺也很有特点。香炉寺位于佳县东北芝峰山上,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建。寺址孤悬于黄河边上,墙外是悬崖,悬崖下就是滔滔黄河,对岸即山西地界。寺内是四进小院落,殿堂很普通,均为单层硬山两坡流水。有娘娘殿,供奉三位女性神仙。还有一殿,供奉儒释道三位神像,即“三教殿”了。

榆林地区历史比较悠久的有甘泉县白鹿寺,又名众宝寺,位于甘泉县寺沟村。相传建于唐代。寺内有石雕佛像10多尊,雕刻技法娴熟,堪称佳作。院内银杏树,相传是唐代高僧所植。另榆林也有不少石窟,如榆阳区镇川悬空寺石窟、安崖乡金佛寺石窟、米脂银州镇王沙沟石窟、府谷哈镇石窑沟石窟、佳县华云寺石窟和青沙岭云岩寺石窟等等。

金佛寺石窟,位于榆林城东80公里处安崖乡高岔村西。始建于唐代,明清增修。在南北长180米、高35米的悬崖上有大小石窟19处,现存唐代石窟1处,内有残损造像8尊。金佛殿是较大的1处石窟,宽5.7米,进深7.3米,高4.6米,存石雕佛像10尊。明成化十二年(1476)修建金佛寺殿碑1通,窟洞门浮雕脊兽等。窟内另开有大小两窟,均残存石造像。

云岩寺石窟,位于佳县县城南1公里的青沙岭下。云岩寺的石窟最早唐代开凿,建设寺院,宋代才完成,基本是单窟的石窟寺。有“供奉禹王之位”的大殿,还有供奉龙王的大殿。有三官殿,三座神像前的排位上各写有名位,居中者“供奉上元一品赐福天官”,左手是“供奉中元二品赦罪地官”,右手是“供奉下元三品解厄水官”。

六、汉中、商洛、安康文化遗存

汉中、商洛、安康统称陕南,即陕西南部,自然地貌上在秦岭之南。这里是长江水文系统的范围,与四川、湖北接壤,气候和自然条件与关中、陕北迥异,属于巴蜀文化的流传区域,传统上民间信仰比较发达,是三国时代五斗米道的发源地。佛教传入之后,从关中向陕南流衍,宋代之后,寺院建造迅速增加,以禅宗和净土为主流,以三教合一、佛仙一堂为特色。

(一)汉中地区

汉中、商洛和安康三地中,汉中是佛教文化遗存比较多的地区。

历史比较悠久的是天灯寺,位于在勉县城北的天荡山。唐代在这里建天灯寺,经历代修葺,日益扩大。平地有一巨石,传说是黄忠斩夏侯渊后回营下马时的踏脚石。有大殿两座,院落三进,旁有喷泉,周围古木参天。小南海,南郑县城南,约建于唐,多次复修。寺内有溶洞,有诸多观音灵应传说,宋代辟为观音道场,洞口外建虹桥二拱,上建筑观音殿。寺内存诸多牌匾、雕塑。洞内遍布钟乳、石笋,有“大佛洞”,岩壁上游观留言、题诗颇多。

洋县的两寺一塔在陕南比较引人注目。智果寺,位于谢村乡,唐仪凤(676—679)年间建,宋、元重修。明万历(1573—1620)年间,某贵妃捐资,命太监与当地知府重修,增建藏经楼。据寺内碑石记载,正殿为元至顺三年(1332)僧人德圭所建,藏经楼为明万历十四年(1586)建。现存主要建筑有大殿,面阔5间,进深3间。藏经楼,单檐歇山顶,曾藏有经柜6个,内藏明代佛经3000余卷。楼前现存明万历十六年(1588)赐经“圣谕”碑。良马寺,在庞家店村,建于元代中统二年(1261)。原有建筑群已遭破坏,仅存大雄宝殿及增建的戏楼。壁上存有一巨幅经变,构图、用笔和色调都与山西永济县永乐宫内保存的元代壁画相似。另洋县县城内有开明寺塔,建于唐初(705—707),寺宇久已废弃。为方形砖塔,十三级,塔体四面有佛龛52个。整座塔结构严谨,造型雄伟。

汉中城内有净明寺塔,又叫东塔,在汉台区。寺院久已圮毁。塔为平面方形密檐式砖塔,残存十一层,始建年代无考。据塔身所嵌1953年6月“南郑市培修古塔委员会”《维修净明寺古塔记》:“施工中发现塔顶残存压角铁狮一对,镌有庆元四年洋州城西街李子昭谨舍字样”,当属南宋宁宗时所建,即公元1198年。

略阳灵岩寺存有陕南最著名的石刻。灵岩寺,略阳县南嘉陵江东岸,唐开元二年(714)建。寺院倚天然溶洞,分前、后两洞,前洞高25米,宽50米,深60米,有房屋建筑。后洞稍小于前洞,有如来佛及罗汉等造像多尊。前洞前有唐代棕树三棵,称“佛前三炷香”。寺内共存各代碑刻130余通,称“小碑林”。该寺摩崖石刻是陕南地区石刻中的代表。

万寿寺塔,勉县武侯镇。平面六角楼阁式砖塔,残存十一层。二层至八层每面开拱龛,九层以上相向辟龛,逐层相错。层间平砖加菱角牙子叠涩出檐、收檐,顶部已残毁,塔刹无存。

除了以上之外,汉中地区的佛教文化遗存还有南郑县冷水区灵泉山圣水寺,镇巴县周子垭清代的至宝塔,洋县王河村明代开凿的千佛洞、磨子桥元代礼泉寺等遗迹。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城固杨侯禅院,位于城固县老庄镇。重建于1997年,信众捐资,僧众自己设计,8年后建成。融合有汉传、藏传和南传多种佛教建筑风格,为三进四合院式布局,有山门、钟鼓楼、放生池、图书馆、楞严五佛塔等,融雕塑、绘画、书法、建筑、园林、花卉于一体,且造像及建筑均为僧人自己设计。

(二)商洛地区

商洛地区登记注册的佛寺共有12座,多为前代遗存。

商洛地区,首先是商州区东龙山的双塔。大塔始建于明代神宗万历十九年(1591),修塔人以抚治商洛道、山东安丘王孟煦,知州、四川达州王以孚为首。塔体为平面八角密檐式砖塔,九层。二层塔身镶嵌有砖雕的菩萨、天王像,工艺水平较高。小塔位于大塔旁,形制与大塔相似,七层,塔刹无存。大云寺,原位于城北金凤山,始建于唐贞观(627—649)年间,武则天时,以新译《大云经》中天下应有女主为根据,令天下诸州各建大云寺,此即其一。明初毁于兵燹,清顺治十八年(1661)移地重建于城内,遂有上、下两寺。光绪(1875—1908)年间,知州李素、焦云龙相继大修。现存五开间大殿三座,大雄宝殿内东墙存有壁画“五戒本生变”。围墙通体镶嵌有“大云寺”名号的砖块,别有特色。相传唐末黄巢、明末李自成均曾在此驻军。

著名的寺院有真如寺,在商南县东岗,唐宝应元年(762)建造。依山而建,原有10层院落,今存5层,殿堂寮舍80余间,是“商南八景”之一。地处豫陕鄂三省交界处,朝山进香者甚多。隆兴寺,镇安县商站镇,唐乾封元年(666)建。存殿堂寮舍20余间,朱砂大香炉1尊,古井1口等。云盖寺,镇安县云盖山岭上。相传唐大中元年(847)僧人妙达创建。原有9楼18院,僧舍千余间。有瀑布飞泉,景色优美。相传白居易、贾岛等在此唱和。今存有招凉亭、漱玉亭、摩崖题刻等,是“镇安八景”之一。

商洛地区最著名的佛塔是丰阳塔,在山阳县苍龙山,因地处古丰阳而名。据形制应为宋代所建,寺塔历史无考。塔体为平面六角密檐式砖塔,原为九层,现残存七层,高21米。新编《山阳县志》云:“建于唐永徽三年(652),根据无考。”

洛南县华严寺,位于巡检镇,始建年代不详,明正德(1506—1521)年间重修,有大殿三楹。清代康熙(1736—1795)时又大修。200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壁画,为“工笔重彩堆塑”工艺,颜色鲜艳如初,十分罕见,疑为辽金时作品。(见2008年6月3日华商网)

塔云寺,位于镇安城西塔云山,佛道共祀,始建于明万历(1573—1620)年间,清代、民国年间多次重修。山势崔嵬,高耸如塔,上存一馆、一堂、一庙、一塔、九殿。金顶之观音殿尤为称奇,殿顶尖部以黄铜铸就,故名金顶。殿孤悬山顶,与陕北佳县香炉寺相仿佛,殿四角各悬二十余斤重的铜铃,风动铃响,声如天籁。

(三)安康地区

安康地区的佛教文化遗存中以“四大丛林”影响较大,其他还有岚皋的观音庙、古鉴塔、平利的三佛洞塔等。关于四大丛林,安康方志办2011年3月15日发布的周邦基《安康佛教四大丛林》中有作者的实地考察和辨析。现参考此作及其他资料梳理如下:

星罗寺遗址,在安康城西七里沟口,约始建于宋。按清王希舜《兴安州志》卷二《祠祀志》所载,曾存有宋嘉定七年(1214)铁钟一口可证。明代讹传为“新罗寺”。

万春寺遗址,汉水北白云山下,约始建于唐,明嘉靖四十年重修,清顺治十六年重修,存摩崖题刻10方,有宋李宗道《万春洞》、明张颂《与刘刺史游万春寺》、清周邦《雨后卢太守招饮万春寺》等。

天圣寺,据古源法师(1921—1971,1953年任安康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安康佛教简史(初稿)》,天圣寺创建于唐代,名华严寺,宋天圣年间重修,《兴安州志·艺文志》有金州刺史姚合《金州送僧皎然》、无可《金州别姚合》等诗文。元朝,松明法师弘法传戒,朝廷赐《大藏经》一部。明代成化十九年(1483),寺内增铸大钟一口。明末战乱,天圣寺毁于兵燹,至清顺治十六年(1659)方重修。康熙二十七年(1688),重修藏经楼,当地人董朴园清理部刻《大藏经》经版。至达寿法师时,弘法利生,培养僧才,寺院略复旧貌。1966年之前,寺里尚存有元代《妙法莲华经》的经版。

双溪寺,居施、陈二沟之间,故名。双溪寺位于安康城内,始建年代大约在清代初期,尤其四川僧人日杲禅师住持双溪18年,传法收徒,影响较大。道光(1821—1850)时,空际法师努力经营,双溪寺面貌大为改观。1937年,正修法师从南京宝华山受戒回寺,与古训法师发愿重修,得张紫樵、聂允文等居士支持,寺院面貌焕然一新。次年政府修汉白公路,拟从双溪寺穿过,地方名流联合佛教界力量以保护古迹名义多方呼吁,终使公路改道。抗战中,外地高僧慈云、心道、力空、觉性等来此弘法,并主张护国护法,发展农禅、工禅。1966年之前寺院比较完整,有方丈、僧寮、法堂、禅堂、斋堂和客堂等四十余间,还有塔林。住持僧为廓才法师,率众从事农业生产,禅净双修。现双溪寺面积较小,存有三座殿堂。

金堂寺,曾是“安康四大丛林”之一。相传唐永徽二年(651)建。历史上曾一度改为道教宫观,清代初期恢复为佛教寺院。位于安康市郊区狭长的小山包上,坐南面北,寺院完整,寺后是道教的宫观。当地政府正计划建造“怀让·印光纪念堂”。

安康有一位历史人物不能不提,这位历史人物就是禅宗七祖怀让,因为安康正是怀让的故乡。怀让(677—744),俗姓杜,是中国禅宗领袖六祖慧能的弟子,创立了“南岳禅法”。怀让十五岁时离开安康到荆州,跟随玉泉寺弘景律师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先参访嵩山慧安,后到曹溪拜谒慧能,修习南宗的顿悟法门,前后达八年之久。慧能去世后,唐先天二年(713),怀让来到南岳衡山,住在观音寺般若台弘扬慧能的禅法,以“南岳怀让”闻名遐迩。去世后,唐敬宗敕谥号“大慧禅师”。怀让的禅法思想由其弟子发扬光大,流传至今。其入室弟子有9人,如常浩、智达、坦然、神照等,其中以道一为首,即著名的“马祖道一”。怀让的法系有沩仰宗、临济宗两派。怀让禅法与慧能一致,提倡“心即是佛”,认为“一切万法,皆从心生;若达心地,所作无碍”,所以专传“一心”法门。主张无住、无相、无取舍、无修、无证,强调仅仅坐禅不能成就佛道,对慧能的禅学思想有发展创新。

还有一位近代的高僧也与安康有关系,即被尊为净土宗第十三祖的印光大师。安康是印光大师出家后受具足戒的地方,其地即今天的双溪寺。

印光(1861—1940)俗姓赵,合阳人。清光绪七年(1881),弃文向佛,投终南山莲花洞道纯法师剃度出家。怕家人追寻,到湖北竹溪莲花寺做苦行僧,在晒经时读到《龙树净土文》,于是发愿弘扬净土念佛。次年,安康双溪寺印海律师传戒,印光受了具足大戒。此后,印光南下,两次闭关阅藏,著述颇丰,得高鹤年之助,《印光法师文抄》传遍天下。印光创弘化社传扬净土法门,印施佛学书籍五百余万册,皈依弟子数十万人,被尊为净土宗十三祖。

安康还有一座寺院比较有名,即天柱山白云寺。白云寺在安康西南约15公里处,曾是安康八景之一。寺院依山就势,层层而上,古木参天,景色宜人。相传始建于唐麟德二年(664)。现存殿堂房舍六十余间,及明代石雕佛像、化身炉、宋之后僧人墓塔4座等。

七、小结

以上对陕西地区佛教文化遗存作了概要性叙述。尽管本文只是鸟瞰式的梳理和归纳,但从以上的概述中还是可以对陕西佛教文化遗存的分布和形式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一)关于陕西佛教文化遗存的分布。

1、从全省来看,宋代以前的佛教文化遗存主要保存在关中。这与佛教传入的时间和路线有直接的关系。关中的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又是中国十三朝古都所在地,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首先在这里流传演变,在这里经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审视,然后向其他地区传播。陕西北部和南部都是关中佛教的辐射地区,因此早期的遗存比较少。

2、宋代以后的遗存在全省比较普遍,但陕西北部和南部特色明显。宋代以后关中的遗存呈抱残守缺的态势,与全国的儒释道三教均衡发展相一致。而陕北有宋代石窟的开凿和三教共奉的普遍化,陕南有佛仙共祀及巴蜀文化的影响,成为这一时期陕北、陕南佛教文化遗存的特色。

3、陕西佛教文化遗存最密集和最丰富的地区是西安地区,特别是西安城区和终南山北麓的长安区、蓝田县、户县和周至县。首先,陕西有关佛教的馆藏文物主要收藏在西安城区各博物馆,不仅量大,而且绝大多数是精品。其次,终南山北麓的一区三县是陕西佛教文化遗存的原生态地区,遗存密集,延续时间长,在海内外都有显著的影响。

4、长安区是陕西佛教文化遗存最重要的地区。长安区的遗存是全省最多的,而且全区遍布遗迹。在这些遗存中,有名闻中外的佛塔、祖庭,也有山间遍布的遗迹,有些尚未为人所知。从佛教传入陕西地区到今天,长安区一直是佛教信仰最主要的流传地区,即使在今天,不算深山里的茅棚,仅登记注册的佛教活动场所就达五十多所。

从对陕西佛教遗存的梳理也可以看出,陕西佛教文化遗存的分布与佛教在陕西地区流传的历史有关,但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变迁,这种分布的现状并不能反映陕西佛教历史的全貌(如新长安建成后,旧长安的佛教文化遗产与旧长安一起被废弃不存,只有地下偶然的出土可见一斑)。另外,陕西现在行政区划的范围经过了各朝各代的演变,明清时基本定型。而陕西地区佛教流传的重要影响时期恰恰在明清之前,在宋代之前。还有一点,陕西地区佛教文化遗存的历史性现状和当下佛教信仰的现状也不能完全重叠起来,事实上,其间有很多的差异。

(二)关于陕西佛教文化遗存的形式。

1.“重点”寺、塔、石窟多。寺、塔和石窟都是佛教所独有的,这里的“重点”指的是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和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国务院根据历史和现实的影响确定了一批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其中陕西在全国是最多的,充分体现了“祖庭”的重要性。在全国、省级和县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佛教遗存有比较突出的位置,陕西大部分佛塔和石窟都被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尤其是佛塔,几乎宋代之前的佛塔只要基本完整的都被纳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录,其余没有列入的和宋代之后的也大部分成为省级或县级重点文物。

2.丰富多样,充分体现了“文化”的特点。佛教文化的遗存以寺院和佛塔为主要的形式,全国现存最早的佛殿在陕西,全国现存最高的砖砌佛塔也在陕西,即长武昭仁寺的大殿和泾阳崇文寺的崇文塔。在寺院中,祖庭、名刹、石窟、丛林、茅棚,一应俱全。而佛塔则有石塔、砖塔、铁塔、琉璃塔、木塔,各种各样。又如石刻,宋代之前的佛教名碑陕西保存最多,西安碑林的丰富,铜川药王山碑林的北朝造像碑等,都在全国首屈一指。各个博物馆、图书馆保存的遗存又是另外一座座宝库。说明陕西佛教文化遗存不仅量大,而且丰富多彩,文化价值高。

3.动态性变化多。这一点是非常值得重视的。1976年以来,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日新月异,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但在现实中,佛教文化遗产并不是一成不变地保持其物质形态和生态环境。现在,起码作为旅游资源,佛教文化遗存受到普遍的重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者比比皆是。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佛教文化遗存实际上处在动态性的变化中,消失者有之,新发现者有之,更多的是改建、扩建、重修。如仙游寺、公输堂、普照寺、法门寺等等,都在“变化”中。应当承认,这种“变化”有绝对性,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如何将遗产传承后世?笔者认为,佛教文化遗存丰富是陕西文化的特点与优势,同时,这些遗存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无论其“优秀”与否,都应该积极保护,科学利用,慎重开发。

【注释】

(1)关于“长安文化”、“长安佛教”的概念,请参见拙作《鸠摩罗什译场与“长安文化”》,载2004年《佛学研究》。《长安文化的定义及其特征》,载《长安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2)见高鹤年《名山游访记》第12、19、29、34诸篇。福建莆田广化寺印行本。

(3)参见周文敏《长安佛寺》(增订版),第96页。三秦出版社2008年6月。

(4)参见赵强《公输堂》,陕西省文物局《陕西文物古迹大观》(2),三秦出版社,2003年10月。

(5)详见拙作《仙游寺纪事》,《佛教文化》1998年第6期。

(6)参见贺林、贾梅《韩城普照寺》,陕西省文物局《陕西文物古迹大观》(2),三秦出版社,2003年10月。

(7)参见赵克礼《陕西古塔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50页。

(8)清雍正《陕西通志》卷10、卷28。

(9)赵克礼《岭山寺塔(延安宝塔)建筑年代考》,《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5期。

(10)见2006年1月27日《华商报》记者王卫平《两千金佛入住万佛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