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的内涵及内容法国著名思想家让—雅克·卢梭在某种程度上算得上是理解隐私的第一位理论家,他通过“反抗社会对人的内心深处的侵蚀而得出了自己的发现”[1]。这些隐私表现出较强的社会性,但其公开范围是有限的。本书中隐私的内涵及内容从一般意义上看,隐私话题是埋藏在心里最隐秘的地方,被看做是不可言说的,或从未尝试对人讲出的心里话,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2023-11-30
中国社会正处在变革的转型期,这个转型期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多元化”,构成社会的每一个个体或群体的信仰、态度以及价值取向趋向多元。“社会进入一个个性张扬的年代,文化的发展也趋于多元。而道德总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也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这使对道德的衡量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有一个模式,而是趋于多样化。”[86]人们的道德评价越来越不同,除主流价值标准外,还有一些价值标准被社会的亚文化群体所遵从,大众媒介把这些真实的现实传递给了社会成员。“由于今天社会生活的‘开放性’,由于行动场景的多元化和‘权威’的多样性,在建构自我认同和日常活动时,生活方式的选择就愈加显得重要。”[87]互联网上隐私公开的传播效果深刻地说明了这个观点。
“木子美现象”是比较典型的网络上的主动型隐私公开,这部分主要以“木子美”为分析对象,阐释社会表达的多样化,这件事发生在2003年,虽然已过去很长时间,但它对国人的影响今天看来依然有重要的考量价值,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以博客公开隐私并引起关注的起点。网络上的隐私公开形式可谓多样,自木子美始,芙蓉姐姐、凤姐、“献身门”等时有发生,木子美事件不仅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网络传播的影响力,意识到它的舆论力量和公共空间的意义,而且加深了人们对所处多元社会之中这样一个事实的了解,引起人们对多元化社会背景下的这些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同时也强化了不同群体所信奉的不同准则和价值观。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广播丰富着人们的业余生活,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进入电视时代;90年代中期以后,网络逐步进入城市家庭,而这一时期也正是我国社会经济改革和整个社会转型[88]阶段性结果显现的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丰富了,生活方式改变了,也有精力和经济条件来改造自己的精神世界了,当人们关注这一部分时,发现人群中的异质性正在增强。人们的社会态度、行为方式、思想观念和区域差异都能反映出这种异质性的存在。
“木子美现象”的出现
网络日记——人们可以利用的公开隐私的空间
网络日记是博客的一种。blog是web-log的缩写,直接译为“网络日志”、“网络日记”或“网络记录”等,blog概念和理念是于2002年8月开始在国内全面引介,并将其中文名字命名为“博客”。博客是一种快速更新的个人网站,包括个人杂志型、传统日记型和网络导览型三种基本形态,另外也有几种基本形态混合而成的网络日志。其中传统日记型是指作者随时写下每日生活中的所思所感,同时也加入生活照片,非常具有个人化特征,带有感性色彩。博客为人们提供了表达个人思想和情感的网络空间,当人们创设了自己的博客私人网页后,就可以此为平台记录自己每日生活的点滴,并能被他人阅读。所以从实质上说,博客具有个人性和公共性的双重性质。[89]但具有感性的网络日记却成为一个倾诉、宣泄情绪的渠道,在人们共享信息的同时,形成一种新的社会交往形式,即通过网络日记了解他人,彼此沟通。网络日记逐渐为人们所了解,尤其是年轻人,其中一些人常以匿名的方式在网上公开自己的日记,大部分以情感为主题,述说自己的婚恋经历。 日记属于个人隐私,它是人们内心停靠的港湾,自己的思绪、情感、计划、期待和展望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和爱好都能在上面表露,具有私密性质,一般只为记录者自己阅读,不会公开。网络日记其实起着同样的作用,不同的是,前者由自己保管,不会公开,而后者是挂在网上的,感兴趣的人可以阅读,也就是说公开出去了。但当人们把属于个人领域的日记放到网络这一公共领域上,让更多人知道这些隐私时,将会产生何种社会影响呢?尤其是当日记所展现的是极为私密的话题时,这些日记的阅读者会有什么反应呢?
网络上的“木子美”
南方某杂志专栏编辑木子美于2003年6月19日在中国博客网站开辟了个人空间,公布了自己的性爱日记,日记中主要描写了自己性经历方面的隐私。因为其日记触及到了人类最私密的两性关系,并在一篇日记中大胆直白地公开了性爱对象的姓名,自此成为焦点人物。随后有媒介对木子美进行了专访,并在网上公布了采访内容和她本人的照片,在纸质媒介和网络媒介联动报道此事后,木子美迅速成为公众人物,且备受争议。
此后木子美的个人主页和博客网站的访问量大增,一时成为中国点击率最高的私人主页之一。外界把木子美的生活态度、“写作”方式所引发的广泛争议和探讨,称为“木子美现象”或“木子美事件”。“木子美现象”出现后,网络日记也在全国范围内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一时盛行,且发展到今天,已呈常态化的表达内心世界的方式。
木子美的网络日记,不断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且产生相关的流行语,如“谈木色变”,“你怎么面如死灰,是不是让木子美给写了”等词句,“木子美现象”引起社会多方面的强烈反应,网络上的热评如潮,大众媒介人士、专家学者以及其他网友围绕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问题、性和生活方式、网络媒介的社会责任等主题展开激烈讨论,具体包括了对当事人个体行为的评价,对网络媒介社会责任的重申,以及对近些年来人们的道德准则、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变化的思考和评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中国社会迅速变迁的环境下,人们表现出来的如何看待爱情、感情、尊严、人格、两性关系以及社会责任等各种问题的多元思考。
“木子美现象”分析
我主要以2003年11月13日至17日时间段内,搜狐网和新浪网上有关“木子美现象”的各方评论为分析对象,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人们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和态度。
作为私人生活的一部分,撰写日记无可非议,这是人们自己的选择,但网络日记的公开如果影响到了他人,人们会如何对待和思考呢?
对当事人行为的评析
第一,在对待木子美的态度上
持不干预态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木子美作为一个成年人,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别人无权对她的选择加以指责,人们应该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持非常赞同态度:(1)“木子美现象”是社会进步的体现。(2)木子美是个很有颠覆性的女性,表示支持。(3)木子美的日记文笔优美,更多的是有人性成分和真情成分。(4)赞叹其生活态度,钦佩其勇气,人们对此不必太过大惊小怪。
持反对态度:( 1)木子美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悲哀和堕落。(2)为了出名,木子美自曝隐私是利用媒介进行炒作,其真实目的是有机会一朝成名。(3)不能接受,尽管与父辈们相比,我们对道德和看事情的角度已经很宽容了。(4)这是不对的,不值得提倡。(5)反对,甚至可以封杀。(6)“木子美滥用了她的自由。她混淆了群与己,也就是私人与公众空间的界限,把本来应该是私人空间的东西公布到公众空间,并把别人的真名公之于众,这不但是对旁人的伤害,同时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90](7)写网络日记是她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本无可厚非,但若在网络上传播,就不是个人的事了。(8)“木子美现象”是丑恶的。(9)针对“我也许不赞成你的做法,但我必须捍卫你的权利”这种说法,有人认为,当这种现象以一种不可忽视的速度影响到人们特别是一些成长中的青少年对主流价值观的判断的时候,甚至可能引发社会犯罪的时候,这种权利就是自私的、冷酷的,就不能毫无底线地进行捍卫。[91]
关心和同情的声音:(1)关心木子美的未来,担忧她是否能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幸福。(2)以宽容之心待之。(3)同情,并质疑网络空间和无聊好奇的读者。
平和的声音:(1)人们有必要学会一种“尊重”的态度:我也许不赞成你的做法,但我必须捍卫你的权利。(2)木子美的文字还是挺特别,这让人容易忽略事件本身的是非判断。事实上她的行为即使在西方,也是够激进的。( 3)木子美本身是个25岁的年轻女编辑,她的这些不平常的举动和在日记里暴露的描写,首先影响的是读者中的白领阶层。[92]
评价的男女性别差异:许多女性从在性面前男女平等角度对她表示理解和肯定,而男性多数对她嗤之以鼻。
对待当事人态度的词语:
一些典型的词语在所有的评论中出现,具有很强的一致性,而且出现的频率很高,把这些词语分类总结后可以看出本次讨论的焦点是什么,以及人们怎样看待木子美的行为。
道德领域:羞耻感、公德心、责任、权利、自爱与爱人、对错是非、道德底线、社会道德、互相尊重、社会公德、伦理、道德、道德批判、基础道德、道德遣责、道德规范、底线道德、道德水准
社会领域:社会转型期、价值多元化、多元思维、时尚文化、宽容、社会文明与进步、男权社会、妇女解放、非主流文化双重价值标准、社会的性文明、主流价值、规范、法律规范、健康社会的价值标准、开明社会、女性解放、多元化、文明程度、个人私生活、男女平等、行为规范、规矩、宽容的尺度、公民和公民意识、私秘空间、隐私暴露
个体人格的描述:人生观、价值观、性爱观、传统女性、自尊、标新立异、离经叛道、人生态度、崇尚自由、自我意识觉醒、叛逆者、激进的、女权的反映、追求个性和快乐、勇敢
具有哲学意义的词语:个人行为、社会行为、人的理性意志、欲望
关于性的词语:性知识、性的禁忌、性的道德、性行为
人们对木子美网络日记的公开所产生的强烈反应,主要围绕以上这些领域的话题展开,突出了社会中的伦理道德与法律规范、主流价值与非主流价值、健康社会与非健康社会、人的理性意志与人的欲望、性行为与性的道德、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私密空间与隐私暴露等对立概念的冲突性,进而说明了当前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迅速变迁。
第二,木子美行为带来的社会影响
(1)给缺乏理性判断的未成年人和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在他们还分不清是非的时候,网络日记内容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产生误导甚至引起某些中小学生的欣赏和崇拜。 (2)如此夸张的描写会误导低教育人群的行为。 (3)网站点击率非常高,在社会上已形成了相当影响,会起误导作用。 (4)用实名制方式和纪实手法,不仅伤害到别人,而且对社会有负效应,造成不良后果。 (5)会造成社会价值观的混乱,进而伤害公众利益。 (6) “性爱是一种双方自愿的隐私行为,虽然没有书面合同,但是具有约定俗成的契约关系。这种不顾别人需要和感受,单方面随意公开的行为,将引发个人信任危机。如果这种行为扩展开来,也会对社会中契约和合作关系造成不良的影响。”[93](7)从法律层面看,根据《刑法》和《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规定,木子美在互联网上发表的日记已经涉嫌触犯有关“网络色情”的禁止性规定;作者在互联网上指名道姓地将其与他人之间的性生活细节公布于众,如果其公布的情节是真实的,则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94]
第三,木子美行为的原因解释
从个体来看,有人认为木子美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动机,除了为出名和表现独特自我之外,其行为带有一定的发泄性质,她以质疑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为前提,其行为背负着一定的社会报复心理,通过这种报复来达到自己内心的平衡。
就整个现实的社会环境来讲,(1)当前社会具有很大的包容性,社会性观念开放,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使网上公开隐私行为成为可能,而不必面对很大的社会压力。社会上并未形成众口一致的讨伐,还有人对木子美的行为表示理解和支持。(2)整个社会所表现出来的浮躁气氛强化了某些个体行为。(3)人们行为方式的改变,正如李银河所说的,人们行为模式在如此短暂的历史时期之内,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道德根深蒂固的社会中,发生了如此剧烈的变迁。(4)“是因为她的文字没有文学包装,更加直白,并利用了网络媒介,满足了年轻人的好奇心。她的真名实姓也满足了一定人群的窥私欲。”[95](5)人们有阅读他人隐私的好奇心。在群体窥探隐私心理的驱使下,木子美的日记受到了更多的关注。(6)情色成为一种时尚消费品,木子美的“成名”也就不足为奇了。
评价网络媒体在事件中的表现
木子美现象引发了人们对网络媒介社会责任的探讨,有很多的批评声音来自网上,由此激发人们对网络媒介从业者和中国网络职业操守的思考。
(1)就木子美现象而言,一些网络媒介没有给予恰当反映,做出符合受众期望的行为。有人认为“在网上只看到现象,没看到立场”。
(2)个别门户网站对新闻价值的捕捉完全缺乏理智的判断,对点击率的盲目追求忽视最基本的道德尺度,而其超乎寻常的传播能力,无形中为公众树立起了一个糟糕的榜样。[96]
(3)网络缺少像传统媒介那样的“把关人”,为人们自由出入提供条件。一方面,人们可以将自己的隐私如生活细节和照片等个人资料在网上公开,另一方面,人们想了解他人隐私的心理可以在这里得到满足。
(4)当各种网络和媒介不断受利益驱动,联动炒作某些事件或人物使其成为社会热点时,是否曾认真思考过媒介自身的社会责任和媒介信誉问题。
从人们评价网络媒介在“木子美现象”中的表现可以看出,受众在积极参与媒介活动的同时,也在进行一定程度的媒介批评。在互联网形成的舆论场中,人们能够自由、充分地发表见解,发出不同的声音,大家各抒己见,慷慨激昂,没有过多的压力,期望能与同处网中的人们交流和共享信息。
除像“木子美”利用博客公开隐私外,网络上的隐私公开还有其他形式,具体如下:
1.盛行于网络的自拍照片和网络视频
自2002年开始,自拍图片开始在互联网上流行,除天涯社区、猫扑网、西祠胡同和网易等成为自拍图片的发起者网站外,还出现了专门的自拍网站,如拍客网、365自拍网、花王自拍网等,发帖率和点击率都很高,自拍照片花样百出,有些还很露骨。芙蓉姐姐是2005年的网络红人,芙蓉姐姐在网络上广为传播的照片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并陆续涌现出一些具有相同行为的个体。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流行于网上的不雅性爱视频等。
2.通过公开隐私的网上个人求助行为
2005年9月15日,西南大学女大学生陈易以“卖身救母”的ID在天涯社区发帖求助,为了救自己身患重病的母亲,她“愿意付出一切代价”,此后,她陆续收到网友捐款10多万元。在天涯上发帖寻求资助的还有重庆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周安华,他和父亲也收到了捐赠。2006年9月,一个网名叫“意悠然”的女子发布一条名为《忍辱生下孩子,奢望宝宝能见父亲一面!》的帖子,以三千多字的篇幅述说了她与一个24岁的男子在网络聚会上认识、同居并怀孕的过程,但因为其自身原因和男子家人的反对,最终没能结婚,男子也突然消失至今没有出现。在生下孩子,与男方亲属交涉无果后,“意悠然”选择了“网络通缉”的方式找人,公布了孩子父亲的身份证号码、出生地,以及毕业学校和时间,以期找到他,让其承担责任。“网络通缉令”迅速掀起轩然大波,上百万网民卷入了这场纷争。
3.微博客上的隐私公开
一些使用者将自己最为真实的隐私部分写在微博客上。“有同性恋者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表达的感情通过微博客的形式表达出来,其内容包含对自己喜爱的人的感情流露,对自己性别取向的痛苦与挣扎,还有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常人理解的无奈。”[97]在表达情感的同时,“这些微博客使用者还将自己的性别取向明确地写在个性标签当中,而个性标签既能很明显地被别人关注到,又容易在搜索中被检索到”,[98]以此寻找自己的群体归属。微博客成为很多人表达内心深处隐私情感的地方。
通过以上的描述和分析,对于不同形式的网络隐私公开,其产生的结果和带来的评价是有差异的,也就是说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去面对所有的问题。互联网打开了人们随意表达态度和想法的大门,支持的、反对的、客观评价的、冷眼旁观的,等等。
带有感性色彩的网络日记和微博客成为一个倾诉和宣泄情绪,建立新型交往关系的渠道,由于博客具有个人性和公共性的双重性质,当人们把属于个人领域的日记放到网络这一公共领域上,让更多人知道这些隐私时,它的影响将远远超过一般的私人日记。
人们对待木子美的态度呈多元化,有持不干预态度的,有持非常赞同态度的,有持反对态度的,有关心和同情的声音,还有平和的声音,总体看,这些评价具有更多的宽容。
我曾和研究生[99]就2010年初网上的“献身门”[100]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于3月19日、20日和21日就献身门事件进行了系列深访。通过访谈得知,大部分被访者是通过网上获知此事,主要是QQ、搜狗等弹出来的窗口以及迅雷等迷你首页,还有腾讯的新闻头版。一部分是通过同学和朋友的告知,然后再去网上查看具体资料。大部分被访者认为此事是真的,个别认为是真的可能性很大。以往所接触到的类似信息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网络,网上的消息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但真假难辨;二是来自同学朋友的圈子,大家以此调侃娱乐。但对大众媒介的相关报道有的相信,有的存疑,有的认为相关报道是真是假无所谓,因为没有关系到自身利益,仅是个热点话题而已。
而网友的评价大致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感叹社会道德体系的脆弱,道德底线的丧失;其二,对此等事情见怪不怪,认为已没有吸引力了,当事人之间的事情是正常的交易;其三,相信社会上大量潜规则事实的存在,“这个社会怎么了”,“哪个还没被潜规则”,“潜规则太多了”,“反正现在很多都是这样的”,等等。网上还有一部分人举出各种证据质疑此事,姑且不论此事件的真伪,问题在于人们的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心理。[101]
对于网络上的个人求助行为,在事态发展中,一直伴随着人们的同情,捐助、质疑和指责,甚至到了对人性善恶的追索。
无论是自拍还是他拍,其结果都是向他人展示了自己,而一些人是以娱乐的心态来点击照片的。对芙蓉姐姐的评价表现出很明显的支持和反对,有人认为这种行为是暴露身体与隐私。“虚荣心谁都有,但要面对现实,……她的自信只是来源于她的幻想,她这种人只能生活在自己的幻想里,役有面对现实的勇气!”“我很佩服芙蓉,她很真诚,她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作为一个人来说没有十全十美的,芙蓉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她的美正是因为她的勇气,和她对美不断追求的信心,……”[102]
通过以上对互联网隐私公开现象的分析,引起更多思考。
第一,公开隐私的心理动因
推动隐私公开的强大力量是窥探他人隐私的强烈欲望以及个体需要他人认可的动机。
“偷窥他人隐私”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一般说来,主要原因有这样四类:第一类是由于人的性别差异所带来的对异性的好奇心。第二类是由于知道自己与别人不相同,在个体的差异下想去了解他人的隐私,目的是了解别人怎样,以对比自己的状态,得到一个确认。第三类是由于受到利益的驱动而刺探别人隐私的,这一种更具有社会性质。第四类是当事人法律与权利意识的缺失,他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好的,是侵权的。如果没有公众强烈的窥探他人隐私的欲望,网上的隐私公开就失去了重要的心理根基。
另外一种促使隐私公开的心理动因来自传播者自身。为了吸引他人注意,引起大家关注或者希望被肯定与欣赏,获得自我认同。可以说,网络上的公开隐私者其自利性和私利性动机很突出。
第二,互联网的特性使得隐私公开更加容易
互联网不仅模糊了隐私领域与公共领域的界限,而且使得隐私公开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且具有持续性。人们对网络媒介的认识和使用逐步加深,网络带来了便捷的生活,在互动与信息的可控中,人们感谢这个共享的空间,而当一些隐私文字和图片超越个人界限,在这里轻易公开出去后,会造成循环刺激或伤害。互联网上信息有很多来自个体,当没有明确的规范让人们遵守并内化于心时,对使用者个体的约束力就会下降。总之,网络的虚幻和不确定性给人提供了释放情感、展示勇气和发泄怒火的缺口。网络的匿名性和隐秘性又使人们信任它可以承载隐私、展示赤裸的自我、宣泄隐秘情感。同时,其易得性也使现代群体中窥探他人隐私的需求非常容易得到满足。[103]
第三,社会转型期的失范问题
在社会转型期,整个社会发生结构性变迁,个人与团体的纽带脆弱或消失,个体处在一种失范状态之下。人们行为所遵循的尺度带有随意性、个人性和盲目性,人们很容易出现失范行为。我们的整个社会偏向物质取向,冠以隐私的书名销路很好,刊登与隐私相关内容的报纸更好卖,这样的网页点击率也会更高。在市场因素的影响下,逐利的经济动机被认为是很重要的方面。盲目追逐物质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人文关怀和精神追求,人性中的浮躁与虚荣显现出来,目标和实现目标所用的手段具有很强的理性特征。重建社会秩序,强化人们道德意识以及人类美好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说善良、道义、崇高、责任,使人们在追求舒适便利生活的过程中,享受幸福生活,感受到社会整合的力量。
第四,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和舆论引导
面对网络上隐私公开的负面影响,对网络媒体社会责任的强调再次凸显出来,在没有外力强制即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的约束下,网络媒体自身的理性和道德操守起到关键作用,而媒介的道德责任、良知和正义是媒介正确引导舆论的重要前提。
媒体是要声音的,是要表达价值和立场的,这在人们极度依赖大众传媒的今天尤其重要,大众媒介具有引导和指导功能也是大众传媒的力量所在。大众媒介没有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客观的判断,就会给大众带来不确定性和困惑,尤其是在社会急速变动的时期,媒介应该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当人们情感失控的时候,传媒的理性控制就要显现出来,如果公众不理智,大众传媒不清醒,那么公众的不理智程度将极度增大。另外,大众媒介的把关不严,默许不良行为甚至是推波助澜的话,将产生严重后果。在国家的网络管理法规渐待完善的过程中,网络媒体应该进一步提高道德认知水平,要对自己的网络行为负责,以道德自律作为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有道德的媒介是有责任感、有所担当的媒介,同时也是具有公信力的媒介,目前中国的网络媒体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第五,健康社会的创设条件
健康的社会首先是一个可以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它至少有五套调节系统,第一套就是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导向系统,第二个是利益驱动系统,这里强调的是正当的利益驱动系统,第三个是道德约束系统,第四套就是法律制约,第五套是自然消解系统,所谓自然消解系统就是人得有生老病死,[104]人口更替,维持这个社会的生存。这五套调节系统发挥各自功能,保障社会拥有健康的肌体。另外,底线道德文明是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其次,健康社会以健康的社会成员为主体。一个社会所要求个体的健康包括这样两层含义:一是身心健康,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调节情绪情感的能力;二是健康快乐,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积极乐观的态度及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在追求中完善自我,快乐生活。健康的社会成员互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更有助于社会的管理和社会理想的实现。
如何创设一个健康社会,大众传媒是重要的力量,无论是社会的调节系统,还是社会成员健康人格的培养,都需要传媒的正确引导和沟通。
社会既需要情感,也需要理性,二者平衡就很重要,不能限制一个人的私生活,但是当某人在公共空间里过度公开隐私,不仅会招致人们对其动机的怀疑,同时,其不负责任的做法也会影响到他人利益,当许多人都这样做时,这个社会是非健康的。
除以上的思考外,人们价值观的变迁,尤其是隐私观的改变也是互联网上隐私公开评价多样、态度多元的社会基础,人们观念的变化与整个社会宽容度是相辅相成的,价值观的多元现状与社会宽容度的日趋提高,给了隐私公开者一定的理解和尊重。
【注释】
[1]〔美〕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洛基奇著,杜立平译:《大众传播学诸论》,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第292—293页。
[2]参见〔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4版),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347—349页。
[3] 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3页。
[4] 参见〔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4版),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354—355页。
[5]〔美〕威尔伯·施拉姆等著,陈亮等译:《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55页。
[6]参见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2页。
[7] 童兵教授曾简论过新闻传媒的宣泄功能。参见童兵:《简论新闻传媒的宣泄功能》,《新闻记者》2010年第2期。
[8]“法治现场”为每晚60分钟的大型法治电视杂志,2002年4月1日推出,被评为第三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在南京地区深受观众喜爱,拥有较好的收视率,播出时间:19 :00—20 :00。
[9] 参见〔英〕尼克·史蒂文森著,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69页。
[10] 引自“有请当事人”的受众访谈资料,用仿宋体相区别,下同。
[11]“幸福秀”2011年8月6日和7日的两期节目《家有四凤》(一)和(二)也是这样的问题。
[12] 引自“有请当事人”的受众访谈资料。
[13] 这位受访者的母亲是居委会主任。
[14] 张娟:《试论听众直接参与广播传媒的社会效应》,《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第131页。
[15] 参见〔英〕安德鲁·古德温、加里·惠内尔编著,魏礼庆、王丽丽译:《电视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1页。(www.chuimin.cn)
[16] 〔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98页。
[17]参见夏建中:《中国公民社会的先声——以业主委员会为例》,《文史哲》2003年第3期,第116—117页。
[18]“幸福秀”2011年7月30日和31日的《亲情能否做筹码》(一)和(二)节目中,儿媳与公婆的矛盾背后就涉及这样一个住房拆迁可获得新的房屋及钱款的公共政策背景。
[19] 引自“幸福秀”——《为何她把哥哥七次送上法庭(二)》,2011年7月24日。
[20]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13—414页。
[21] 董晓莹、郑直:《媒体曝光政府,政府必须追查》,《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2000年5月12日,第13版。
[22] 李彩英:《午夜里的一方精神家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年第1期,第54页。
[23] 中国人怕羞心理严重,情感方面的困境,心理上的困惑,有时很难向别人开口,而又不知道去哪里解开心结。去找心理医生又怕别人知道觉得自己有毛病,在这些心理的促成下,广播夜谈节目的匿名性以及主持人耐心热情地提供帮助,使当事人觉得既安全,又能放松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他们能够敞开心灵,并把主持人当作心理医生看待。
[24]参见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页。
[25] 引自《诱惑的借口》,http://www.shuku.net:8080/novels/zatan/xiangbdlrn/xiangbdlm02.html
[26] 引自《关于情人》,http://www.shuku.net:8080/novels/zatan/xiangbdlm/xiangbdlm01.html
[27]参见http://www.gxradio.com/jyshgb/jplm_xyqh.htm
[28] 陶丽:《广播夜间谈话节目的人文关怀——以河南电台信息广播〈聊寄心事〉为例》,《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18期,第139页。
[29] 王小勤:《夜话节目的受众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年第6期,第21页。
[30]余秋雨:《一种非常重要的新文化现象在产生》,《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4年1期,第51页。
[31]余秋雨:《一种非常重要的新文化现象在产生》,《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4年1期,第52页。
[32] 大众媒介被看作是“公众论坛”(同时作为国家事件的信息来源及形成和表达大众观点的论坛)、作为独立“大众领域”和就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公开讨论的一种论坛。参见〔英〕安德鲁·古德温、加里·惠内尔编著,魏礼庆、王丽丽译:《电视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1页。
[33]参见林开秀、王丽萍:《广播夜间谈话节目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8期,第61页。
[34] 城市中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在农村建立了“五保”制度与合作医疗制度,开展了社会救济工作,形成了优抚安置工作体系,并实行了一定范围的社会福利政策。参见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40页。
[35] 关信平:《全球经济竞争与社会政策发展——兼析加人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社会政策面临的间题》,《社会学》2002年第9期,第25页。
[36] 参见同上,第26页。
[37] 陈圣来:《时代变迁与广播的地位以及广播人的责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8年第9期,第9页。
[38]戴维·波普诺(David Popenoe),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RENTICE HALL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124页。
[39]“(大宝)真情互动”曾获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奖”。“奋发文明进步奖”是经中宣部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奖项,由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残联共同举办。
[40]参见http://www.people.corn.cn/GB/wenyu/64/128/20010412/440628.html
[41] 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第四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2页。
[42] 同上。
[43] 戴维·波普诺(David Popenoe),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RENTICE HALL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652页。
[44] 1997年5月底6月初《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的第10版“人在旅途”创办了“口述实录”专栏,后来的“口述实录”在B3版“人物在线”上。
[45] 参见安顿:《绝对隐私——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新世界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46] 舒展波:《浅议新闻报道中怎样实施“人文关怀” 》,《新闻记者》2004年9月,第64页。
[47] 参见俞圆:《通过报刊透视婚恋中的中国女性形象》,《新闻记者》2002年第4期,第14页。
[48] 参见张燕:《“情感世界”背后的故事》,《新闻记者》2001年第12期,第74页。
[49] 这是《牵手》导演杨阳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的一段话,当时被问及到她的新作《轻轻的,我走了》中女主人公一角的塑造时,杨导演所谈的感受。参见“文化·人物”,《北京青年报》2004年4月15日,第A43版。
[50] 安顿:《绝对隐私——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新世界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51]郭晋晖:《“脱口秀”在中国——试评近年兴起的电视谈话节目》,《文艺争鸣》2002年第2期,第79页。这种价值取向和节目样式表现为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并选择谈话节目的形式作为表达方式,让更多的普通人能够参与到节目中来,进行交谈,讨论问题,沟通心灵。
[52]“‘生活空间’节目所要表达的是对每一个人的尊重,是那种需要以平等和真切才能够体现的尊重。我们用尊重的概念表达了“生活空间”平视生活的创作原则,这种平视的原则,能与观众的渴望沟通、渴望表达的心态对接,同时平视生活的原则要浸透到节目中,必须从选题、采记、拍摄,剪接、写稿,以至于打电话、接待来访的观众、制片人和各位主持人记者的相处等一切可能出现的关系中开始,必须成为我们每一位创作者做人的品格。”陈虻(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制片人):《怎样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4年第5期,第36页。
[53] 同①。
[54] 电台广播夜谈节目在1993年被视为大众媒介中的热点现象,意义深远。
[55]平民意识贯穿整个传播活动中,具体表现为报道上的平民视角,选材上是平民关心的人和事,形式上是平民喜闻乐见的,社会效果受到平民欢迎和让平民满意。参见晏书成:《县市党报的平民意识》,《中国记者》2002年第2期,第71页。
[56]参见朱著:《平民意识:电视新闻传播的新起点》,《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第99页。
[57]〔英〕尼克·史蒂文森著,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9页。
[58]“超级访间”是国内一档比较受欢迎的娱乐节目。节目每期选取一名深受观众喜爱的公众人物(娱乐明星、体坛名将、时尚人物等)作为唯一嘉宾,前期通过对该嘉宾现实生活中亲人、朋友进行多方位、多角度采访,将明星鲜为人知的真实一面呈现在观众面前。
[59]访谈节目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载体是大段大段的对话,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面对面,顺畅、和谐、互动的交流是访谈节目的精彩所在,由此形成了可以打破时空局限,将人物的观点、见解、个性风采、精神世界丰富地展现出来的优势。”田颖:《访谈节目的采访设计——拍摄〈中国女将军访谈录〉的思考》,《中国记者》2003年第6期,第54页。
[60]参见http://www.tushucheng.com/book/1396635.html
[61] 张艳:《从“艺术人生”看电视文化的人文精神》,《新闻与写作》2003年第11期,第46页。
[62] 在“艺术人生”的嘉宾中,秦怡坚强柔韧,刘欢洒脱深情,李纹热情活泼,方超苦闷彷徨……,节目在嘉宾若干性格特征中着重展开某个最为突出的特点,这也是“艺术人生”的一个特色。参见孟秋:《探究〈艺术人生〉的独特构思》,《新闻战线》2003年第1期,第74页。
[63] 参见田颖:《访谈节目的采访设计——拍摄〈中国女将军访谈录〉的思考》,《中国记者》2003年第6期,第55页。
[64] 曹巧兰:《精英化与平民化——从〈新星〉与〈苍天在上〉看十年小说审美追求的改变》,《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第99页。
[65] 狗仔队的行径和那些关于名人明星的过于煽风点火的报道引起受众的逆反心理。
[66] 参见《李静聊〈情感方程式〉》,August 27,2004,http://www.dianying8.net/movies/dianying-000530
[67]“往事”是湖北电视台2000年推出的一档纯叙事谈话节目,荣获2000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奖社教类栏目一等奖。
[68] 陆晔:《论双向交流与电视传受双方的角色定位》,《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第68页。
[69] 刘三平、胡宝强:《解读湖北卫视“往事”栏目》,《中国记者》2003年第3期,第66页。
[70]参见牛春颖:《聆听一首动听的田园之歌》,《新闻战线》2002年第1期,第73页。
[71] 李岚:《中西电视谈话节目风格之比较》,《电视研究》1999第3期,第57页。
[72] 郭晋晖:《“脱口秀”在中国——试评近年兴起的电视谈话节目》,《文艺争鸣》2002年第2期,第80页。
[73] 同上。
[74]〔英〕安吉拉·默克罗比著,田晓菲译:《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2页。
[75]〔美〕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76]〔美〕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77] 原文是“媚俗提出了其模拟美学:它在世界各地再生产那些比原件更大或更小的物品,仿制材料笨拙地仿效各种形式或胡乱地将它们组合起来,重现自己没有经历过的式样。……这种模拟美学是与社会赋予媚俗的功能深刻相关的;这一功能便是,表达阶级的社会预期和愿望以及对具有高等阶级形式、风尚和符号的某种文化的虚幻参与。”参见〔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页。本书借用“模拟美学”来表达“真人秀”节目通过各种要素的结合来重现人们没有经历过的时空,是一种虚幻的参与模式。
[78]〔美〕阿瑟·阿萨·伯杰著,姚媛译:《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6页。
[79] 藤竹晓:《电视的冲击》,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12页。
[80]李岩:《大众传播过程的异化现象》,《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年第10期,第64页。
[81]〔美〕阿瑟·阿萨·伯杰著,姚媛译:《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3页。
[82] 王艳,王凯波:《社会的交换——卡尔·布赫尔媒介思想简介》,《新闻记者》2004年第6期,第24页。
[83]〔英〕尼克·史蒂文森著,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78页。
[84]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42页。
[85] 徐贲:《能动观众和大众文化公众空间》,《戏剧艺术》1996年第1期,第24页。
[86] 张乐(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一次义务献血挣两万“道德币”——浙江一高校创办道德银行,道德能否今存明支引争议》,《北京青年报》2003年11月26日,第A15版。
[87]〔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页。
[88]社会学家这样描述我国社会结构整体变化:既有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又有现代向传统的转变,既有传统向传统的转变,又有现代向现代的转变,这些复杂、交叉的进程在当代中国大陆社会都在经历着,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的显著特点之一。参见郑杭生:《中国社会学百年轨迹》,《东南学术》1999年第5期,第95页。社会成员在社会变迁中被改变着。
[89] 参见方兴东:《“博客”(blog)中文译名来由》,Blogchina.com
[90] 陆杰:《新浪时评:“木子美们”的自由零界限》,新浪观察,http://www.sina.com.cn
[91] 娄国标:《“木子美现象”逼问传统道德底线》,NEWS.SOHU.COM
[92]参见张洪潮(新快报总编辑):《木子美现象的媒体底线》,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3-11/18/content_1184385.htm
[93] 以上观点整理自NEWS. SOHU. COM,2003年11月13日至17日的报道。
[94] 同上。
[95] 方夷敏、夏令:《性爱日记网上走红专家解读“木子美现象” 》,news.sohu.com
[96]参见孙小宁:《从木子美火爆网络看网站的社会责任》,news.sohu.com
[97]孙佩,张晓辉:《微博客的自我表露初探——以新浪微博为例》,《新传媒》2010年第4期第63页。
[98] 同上。
[99] 中国传媒大学2009级传播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薛玉霞、马彤和孙佩。
[100] 2010年2月23日、24日、3月4日三天,网名为“思无邪”的网友在她的博文中,运用大量直白的文字,自爆从求学到求职路上,与电视圈高层某人的一段恋情,引发网友关注。此外“,思无邪”还在博文中披露她与男主人公的书信往来、婚外情实录日记以及与男主角的床上照。此事一出便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并被称之为“献身门”。
[101] 以上关于“献身门”的论述引自张晓辉、薛玉霞、马彤、孙佩的论文《献身门事件传播效果透视——以传播心理学视角》,2010年3月,未发表。
[102]http://forum.y.sina.corn.cn/cgi-bin/view.cgi?gid=41&fid=5923 &thread=25 73 & date=20050630
[103]参见郭震旦:《木子美是网络媒介下的“蛋” 》,http://www.sina.com.cn
[104] 参见周孝正:《木子美的性爱日记比色情VCD还可怕》,news.sohu.com
有关大众媒介变迁中的隐私公开现象研究的文章
隐私的内涵及内容法国著名思想家让—雅克·卢梭在某种程度上算得上是理解隐私的第一位理论家,他通过“反抗社会对人的内心深处的侵蚀而得出了自己的发现”[1]。这些隐私表现出较强的社会性,但其公开范围是有限的。本书中隐私的内涵及内容从一般意义上看,隐私话题是埋藏在心里最隐秘的地方,被看做是不可言说的,或从未尝试对人讲出的心里话,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2023-11-30
互联网的隐私公开——社会多元化表征中国社会正处在变革的转型期,这个转型期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多元化”,构成社会的每一个个体或群体的信仰、态度以及价值取向趋向多元。[87]互联网上隐私公开的传播效果深刻地说明了这个观点。“木子美现象”出现后,网络日记也在全国范围内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一时盛行,且发展到今天,已呈常态化的表达内心世界的方式。持非常赞同态度:“木子美现象”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2023-11-30
大众媒介中隐私公开现象研究的传统范式“隐私”这一概念的提出是近代的事情,但对隐私的意识和关于隐私的常识却是古已有之。自20世纪90年代始,新闻传播实践领域不断出现新闻侵权问题,在向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全面信息的同时,大众媒介侵犯公民隐私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在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上,普通人与公众人物都是被保护的对象。“知情权保障权利人对其他的信息空间进行介入,而隐私权则防止他人侵人自己的私人领域。”......
2023-11-30
社会文化之变迁改革开放引起中国社会一系列变迁。现代都市生活的丰富性、社会联系的多样性和社会成员的流动性成为城市变迁的重要特征。当代社会生活“都市化”趋向和都市化的夜间生活内涵,成为大众媒介不断开辟晚间黄金时段至午夜后的一个现实依据,尤其是广播夜谈节目。但社会变迁打乱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秩序。......
2023-11-30
互联网等新媒体环境下的隐私公开形式多样,对其态度和评价亦是多种声音并存,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中国社会的多元特征。如何在时代变迁中把握自己,这是一个严肃而具有弹性的话题,你具备理解自己的能力了吗?......
2023-11-30
对商业逻辑的理解与遵循——“真人秀”节目上演这部分内容以电视“真人秀”节目为例,把它看作一种文化商品或社会经济产品来分析,说明在隐私公开中,大众媒介需要顾及的另一种显现的力量,这就是市场因素及其扩张力,它成为传播过程中又一种价值取向,直接约束传播行为。用这样两种经济来说明“真人秀”节目的成功有着较强的解释力。参与者、电视台和观众共同成就了“真人秀”节目的成功。......
2023-11-30
大众媒介变迁中的隐私公开个人主动在大众媒介上述说隐私而使隐私得以公开,原本矛盾的隐私领域和大众媒介而今有融合之势。大众媒介对隐私领域的热忱报道以及对隐私节目的创制和引导,扩大了个体主动公开隐私的可能性。人们如何认识和理解媒介,这将直接影响他们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从而推动隐私公开。除大众媒介的独特的感召力外,社会中许多力量整合进来,形成隐私公开的合力,产生最终结果和影响。......
2023-11-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