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媒介的拟心理咨询功能——“广播夜谈节目”分析在美国,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有了广播谈话节目,早期广播谈话节目的内容很丰富,从公共事务、宗教问题到日常家政等方面。深夜到清晨的软性聊天节目,被称为广播夜谈节目,为受众提供了接近和使用媒介的机会。广播夜谈节目的拟心理咨询功能“夜鹰热线”是东方广播电台建台之初开办的一档心理咨询类谈话节目。......
2023-11-30
大众媒介传播范式的改变——平民意识确立
个体隐私公开的现象其实是我国大众媒介传播范式改变的一个结果。在20世纪后期社会变革的深刻影响下,媒介自身的觉醒和改变直接导致了媒介传播范式的转换,也就是说,传播者群体看待传播事业、整个传播过程以及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和价值的角度、构想和基本观念都发生了具有时代意义的变化。大众媒介从以往政治宣传一元化结构中走出来,走进了丰富的社会领域,在报道中形成了内容的多样化和生活化,能够真实地表现平民生活;形式上改变了以往那种严肃、呆板、说教的面孔,摈弃了空洞乏味、远离生动现实的状况,以平视的目光,富有情趣的语言表达思想,给予普通受众平等感和亲切感。大众媒介打破了传统的单向传播观念的制约,为受众提供多种与媒介互动的机会,使之参与到传播活动中来,改变了受众在传播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大大激发了受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传播范式的改变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传播活动中平民意识或平民观念的确立,这是从媒介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开始的。广播电视总体上在变革中走在了前面,平民意识首先在新闻节目中成为传播者的创作原则。90年代初期的电话与广播的结合开创了由听众参与的新闻热线节目,大受欢迎,节目关心和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1993年的“东方时空”“孕育了90年代中后期电视节目主要的价值取向和节目样式。”[51]其子栏目“生活空间”[52]以纪录片的形式原生态展现了“百姓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成为中国传媒平民化转向中的一种典范。”[53]之后不断出现的谈话节目极大地展现了平民意识的实践意义,广播夜谈节目[54]成为普通人诉说情感的空间,走进演播室的也不仅仅是社会知名人物,更多的普通个体成为嘉宾,讲述生活故事。报纸对普通人的关注和对私人领域的报道也日渐常态化。从媒介记录普通人生活,到普通人接近媒介,再到直接参与节目,亲身体验,平民意识在传播实践中逐渐得到强化。(www.chuimin.cn)
平民意识[55]可以理解为传播者在传播实践中以一种平民化的价值取向和平视生活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间题[56],简单地说就是用平民的眼光,站在平民的角度进行传播,使传播中所展现的状态与现实的平常生活状态一致,使普通人获得与媒介中人物同步的心态和情感的共鸣。平民意识反映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距离的拉近,也体现了传播者对生活、对受众的尊重,它指导着传播实践,并促使传播者重新认识和把握自身的定位和表现,调适自己行为以回应受众需求;而受众也在生活中体味到了媒介的变化,人们能够在大众媒介上找到个体的位置,在积极参与和双向互动中感受对媒介的依赖和信任,同时愿意公开自己的喜怒哀乐,生活中的难题和心灵世界。
有关大众媒介变迁中的隐私公开现象研究的文章
大众媒介的拟心理咨询功能——“广播夜谈节目”分析在美国,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有了广播谈话节目,早期广播谈话节目的内容很丰富,从公共事务、宗教问题到日常家政等方面。深夜到清晨的软性聊天节目,被称为广播夜谈节目,为受众提供了接近和使用媒介的机会。广播夜谈节目的拟心理咨询功能“夜鹰热线”是东方广播电台建台之初开办的一档心理咨询类谈话节目。......
2023-11-30
现代社会中的个体生存与表达——大众媒介能做什么理论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现代社会的个体生存以及与他人之间的联系。在适当的调节机构衰落和缺失的情况下,大众媒介及其所营造的文化氛围就很容易受到个体的关注,并有可能吸引其参与其中。“在大众社会中,个人与周围社会秩序的关系是通过媒介的中介作用来加以确定的。”目前中国社会既有现代化特征,同时大众社会所强调的个体松散性及原子性特征也有所呈现,尤其是在城市社区。......
2023-11-30
隐私的内涵及内容法国著名思想家让—雅克·卢梭在某种程度上算得上是理解隐私的第一位理论家,他通过“反抗社会对人的内心深处的侵蚀而得出了自己的发现”[1]。这些隐私表现出较强的社会性,但其公开范围是有限的。本书中隐私的内涵及内容从一般意义上看,隐私话题是埋藏在心里最隐秘的地方,被看做是不可言说的,或从未尝试对人讲出的心里话,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2023-11-30
大众媒介中隐私公开现象研究的传统范式“隐私”这一概念的提出是近代的事情,但对隐私的意识和关于隐私的常识却是古已有之。自20世纪90年代始,新闻传播实践领域不断出现新闻侵权问题,在向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全面信息的同时,大众媒介侵犯公民隐私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在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上,普通人与公众人物都是被保护的对象。“知情权保障权利人对其他的信息空间进行介入,而隐私权则防止他人侵人自己的私人领域。”......
2023-11-30
公开情感的普通人广播夜谈节目、口述实录以及网络日记逐渐为大众所熟悉和接受,它们吸引着普通人参与其中,使之成为个体表达隐私,说出心事,请求帮助或寻求同情与支持的空间。[66]实践者发出这样的疑问,得出的结论是普通人更为真实,更有“题”可做。“(大宝)真情互动”的特色之处在于它谈话的定位和方式完全是向下的,视点聚焦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最普通的人成为主角。......
2023-11-30
互联网的隐私公开——社会多元化表征中国社会正处在变革的转型期,这个转型期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多元化”,构成社会的每一个个体或群体的信仰、态度以及价值取向趋向多元。[87]互联网上隐私公开的传播效果深刻地说明了这个观点。“木子美现象”出现后,网络日记也在全国范围内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一时盛行,且发展到今天,已呈常态化的表达内心世界的方式。持非常赞同态度:“木子美现象”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2023-11-30
大众媒介变迁中的隐私公开个人主动在大众媒介上述说隐私而使隐私得以公开,原本矛盾的隐私领域和大众媒介而今有融合之势。大众媒介对隐私领域的热忱报道以及对隐私节目的创制和引导,扩大了个体主动公开隐私的可能性。人们如何认识和理解媒介,这将直接影响他们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从而推动隐私公开。除大众媒介的独特的感召力外,社会中许多力量整合进来,形成隐私公开的合力,产生最终结果和影响。......
2023-11-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