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中小农业企业成长是个系统工程,政府在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时,应该从宏观上、全局上和整体上建立系统的扶持政策,从产业发展、产业环境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介组织的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以及现代农业建设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制定扶持政策。政府应根据财力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逐年增加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专项资金,充分发挥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的激励、引导和放大功能。......
2023-11-30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三农”问题历来是每年中央1号文件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中央1号文件都持续作出了“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等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决定,这表明: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快速成长,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重要任务,也是各级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并在政策上予以大力扶持的重要工程。这不仅对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加快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出现了农业企业的创业浪潮,涌现出了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到2010年底,全国农业龙头企业约10万家,销售收入超过5万亿元,其中,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的达100家,超过50亿元的有62家,超过100亿元的有24家(何定明,2012),其余则是数量众多正处在成长阶段的中小农业企业。另外,迄今为止,中国广大农户仍然游离于产业化经营之外,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能力弱,成长缓慢。当前我国农业龙头企业正面临着低成长率的困境,有的甚至还处在维持生存阶段。例如,2003—2007年,中国上市的农业企业的年净资产收益率仅为4%—6%(沈艳丽,2009);2008年,江西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也仅为4.3%(刘克春,2009)。如此低的利润率是农业企业成长缓慢的重要原因。可以说,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扶持,中国农业企业不仅难以创业,而且比一般工商企业更难以生存和成长。因此,如何促进中小农业企业成长,就成为政府和众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企业成长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迄今为止,有关企业成长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例如,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企业成长理论、基于企业战略的企业成长理论和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企业网络化成长理论等。有关企业成长的理论研究仍有待进一步丰富与完善。然而,有关企业成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商企业领域,运用企业成长理论研究农业企业成长特别是研究中国中小农业企业成长的研究并不多见。由于农业企业从事农产品经营,面临着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的双重风险,收益低下,这是一般工商企业所不具有的特点。所以农业企业成长比一般工商企业成长更为缓慢,面临更多的风险,对资源特别是外部资源的依赖性更强,获取资源的难度更大,需要政府予以政策扶持。因此,获取外部资源,特别是获取政府的相关政策扶持,对于促进中小农业企业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促进中国中小农业企业成长,扶持和壮大农业企业,是推进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和重要举措,是时代赋予中国农业发展的使命。
江西是传统的农业大省,但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晚,近年来,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截至2010年底,江西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有472家,比2008年的407家增加了65家,增加了15.97%。其中,除了10多家国家级大型农业企业外,其他包括众多地市、县级的农业企业在内的中小型农业企业正处在成长阶段。为促进企业成长,江西省制定并实施了“双十双百双千”工程,扶持农业企业成长。但是,这些龙头企业的经营效益仍然比较低下,企业成长缓慢(刘克春,2009)。因此,如何促进中小农业企业成长已经成为江西各级涉农政府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本书以欠发达地区农业大省江西的中小农业企业为例,基于资源基础观等企业成长理论,研究资源获取对中小农业企业成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本书不仅在理论上能够丰富现有的企业成长理论,而且,在实践上为促进欠发达地区中小农业企业成长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本书紧扣中小农业企业成长特点,借鉴企业成长理论,深入研究资源获取对中小农业企业成长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在理论上回答:(1)中小农业企业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2)中小农业企业获取的资本、劳动力资源、土地、战略等因素对企业绩效产生的效应;(3)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率状况;(4)揭示中小农业企业成长机理,从而为促进中小农业企业成长提供理论支持。以上研究将从理论上弥补现有农业企业成长研究的不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本书的重要实践意义包括:(1)基于资源视角研究中小农业企业成长,帮助企业管理者认识不同资源对企业成长影响大小和产生的效应,为农业企业开拓资源获取途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企业战略制定能力提供借鉴;(2)通过研究竞争资源对中小农业企业成长影响的作用机理,可以帮助农业企业管理者深入认识竞争资源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过程,为改进资源使用效率、打造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3)为政府等相关涉农部门制定扶持农业创业、促进农业企业成长等政策,优化创业环境提供决策依据。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对象
一、概念的界定
(一)农业
农业的概念,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扩展和深化的。世界农业从原始农业发展到当今的现代农业,已经形成了西方以家庭农场为组织形式的大规模耕作和东方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精耕细作两大各具特色的耕作体系。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变革,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农业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业科技日益进步,西方国家的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日益加快,大约占世界总人口24%、耕地总面积46%的工业化国家先后成功地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转变。所谓传统农业(traditional agriculture),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利用人力、畜力和铁器等手工生产方式,依照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传统耕作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现代农业(modern agriculture)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是建立在现代工业化基础之上,通过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应用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经营的商品化、社会化农业。现代农业具备以下特征:
(1)现代农业是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程度较高的集约农业。当今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普遍特征是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具有较高的现代工业装备、科技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
(2)现代农业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科技密集型农业。拥有一大批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现代农民,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最显著特征。现代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动力。
(3)现代农业是高附加值农业。现代农业不仅是建立在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加工业基础之上,而且是建立在无污染、绿色有机生态农业基础之上的高附加值农业。
(4)现代农业是以农业产业化为主要经营形式的一体化农业。现代农业的普遍经营形式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对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农工贸、产供销、科经教产业链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经营体制。
(5)现代农业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极高的绿色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和监测体系是现代农业的安全屏障,现代农业的主导产品将是无公害、有机、绿色农产品。
(6)现代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是农业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是生态保护与环境友好的生态农业。
(7)现代农业是商品化、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开放型农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实行区域分工与协作,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8)现代农业是实施科学管理和适度支持保护的农业。现代农业普遍实行的是企业化经营和管理,因此,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对农业实行科学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经营的典型特征;另外,由于农业的弱质性,现代农业仍然需要政府予以必要的宏观调控,需要政府予以适当的支持和保护。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学界又提出了“农业产业化”概念。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经济再生产过程的生产、加工、购销、服务各个环节是分离的,农业不能被称其为产业。农业产业化更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而纳入农业的范围,这就使农业的概念大大地扩展了。
(二)农业企业
农业企业(agricultural enterprise)是指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等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从事以农、林、牧、副、渔业为原料的加工、储运、销售等产业链中某一环节的经营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胡鞍钢认为,农业企业是指使用一定劳动资料,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从事商品性农业生产以及与农产品直接相关的经济组织。农业企业与乡镇企业不同,乡镇企业在农村中主要是从事非农产业,只有极少数是属于农业企业(齐林,2010)。农业企业是商品经济和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特别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进入农村以后的产物。早在14世纪,英、法等西方国家就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农业企业——租地农场。自工业革命以来,各种形式的农业企业,如家庭农场、合作农场、公司农场、联合农业企业等大量发展,已经成为西方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经济单位。中国的农业企业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迄今为止,中国已经形成了农、林、牧、渔等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等各种形式的农业企业。在国外,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不仅将直接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的企业统计为农业企业,而且还将农产品生产链上的上下游产业,例如从事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的企业纳入农业企业,甚至还包括农业服务业,这是广义上的农业企业。
本书中的农业企业指的是直接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的涉农企业以及为农产品生产提供服务又兼营农产品的涉农企业。
(三)中小农业企业
当前,中国的大中小型企业规模的划分有统一的标准,但是不同行业的标准有着显著的差异。以工业为例,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于2003年2月19日发布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文件中关于中小企业的标准界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从2000年开始,中国多次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选择一批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这些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具备以下条件:(1)在固定资产规模上:东部地区在5000万元以上,中部地区在3000万元以上,西部地区在2000万元以上;(2)企业近三年年销售额:东部地区在2亿元以上,中部地区在1亿元以上,西部地区在5000万元以上;(3)产地批发市场交易额在5亿元以上。对比中小型工业企业规模标准,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规模也只相当于小型工业企业的规模。因此,按照工业企业的规模标准,当前中国农业企业普遍属于中小型企业。然而,众所周知,农业属于弱质产业、高风险行业,因此,界定农业企业规模,不能简单套用工业企业的规模标准。根据当前中国农业企业的整体经营规模现状,本书对农业企业规模做如下划分:(1)凡是属于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为大型农业企业;(2)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以下的省级、市级等农业龙头企业或农业企业则属于中小农业企业。本研究中的中小农业企业指的是省级(包括省级)以下各类农业龙头企业或农业企业。
二、研究对象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中小农业企业成长机理与扶持政策,基于江西省中小农业企业调查数据,通过对江西省省级以下农业龙头企业或农业企业进行调查,实证研究竞争资源、战略能力的相关因素对中小农业企业成长的影响及其作用过程,以揭示中小农业企业成长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动农业企业成长的政策建议。
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南岸,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交通便利,毗邻广东、福建、浙江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市,京九、浙赣铁路贯穿全省,赣江出鄱阳湖进入长江黄金水道,农产品运输和销售极为方便,区位优势明显。江西农业生产所依赖的气候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条件好。江西省是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农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从1998年1月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算起,江西农业产业化发展至今已10多年时间了。目前江西农业产业化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已经发展到472家,还有数量众多的地市县级小型农业龙头企业或农业企业。广大中小农业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江西农业经济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以江西省中小农业企业为例,研究中小农业企业成长机理,具有普遍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整体设计
一、研究思路
本书首先对企业成长以及中小农业企业成长的相关经典理论和国内外有关农业企业成长的研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及江西省农业企业成长状况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其次,运用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中小农业企业经营效率;第三,根据企业成长相关理论模型,基于“竞争资源—战略能力—企业成长”范式,构建农业企业成长的理论模型,研究中小农业企业成长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成长机理;第四,以江西省中小农业企业为例,运用农业企业调查数据,对中小农业企业成长理论模型进行实证,以揭示中小农业企业成长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最后,在实证基础上,提出推动中小农业企业成长的相关政策建议。研究思路如图1-1所示。
二、研究设计(www.chuimin.cn)
图1-1 本书研究思路
根据研究思路,本书共分7章。
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研究设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等。
第二章,国内外有关企业成长的理论研究。主要对国内外有关企业成长的经典理论进行回顾,并对中小农业企业成长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基础。
第三章,农业企业成长状况的描述。通过对近几年来中国及江西省农业企业,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的成长状况包括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并运用江西省农业企业调查数据对农业企业成长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从宏观上了解农业企业成长的状况和特征。
第四章,江西省农业产业化及农业龙头企业经营效率分析。运用江西省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区域农业龙头企业经营效率,研究资本、劳动和经营战略等因素对农业企业绩效产生的效应。
第五章,中小农业企业成长机理的理论假设。主要是在国内外有关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中小农业企业成长机理的理论模型,为实证研究提供基础。
第六章,中小农业企业成长机理的实证分析。主要运用江西省农业企业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中小农业企业成长机理模型,揭示中小农业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
第七章,中小农业企业成长的政策建议。主要是在本书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挖掘其蕴涵的政策建议。
第四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
本书综合运用企业资源理论,企业战略能力、创新理论和企业网络化成长理论以及有关企业绩效理论,提出了“竞争资源—战略能力—成长绩效”中小农业企业成长理论模型,并运用农业企业调查数据对该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其中,竞争资源包括企业家特质、网络关系和管理团队;战略能力包括战略制定能力和整合创新能力。
二、研究方法
(一)模型与变量选择
本书研究的核心是企业竞争资源、战略能力等相关因素对中小农业企业成长绩效产生的影响,揭示中小农业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其中关键问题是模型中涉及的企业成长绩效指标、相关影响因素变量的选择和操作性定义以及作用机理模型假设。本书研究内容中提出的有关变量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成长绩效指标体系是在文献研究以及农业龙头企业成长实践的基础上拟定的指标,在对相关影响因素产生效应进行评价时,限于模型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对相关资本、劳动力和金融扶持政策对主要财务绩效指标(客观绩效指标)产生的效应进行评价。而在农业企业成长作用机理研究中,根据已有研究结果,拟定的中介变量——企业战略能力则需要通过企业调研予以研究。
(二)变量的测量与处理
本书大量地运用了难以直接测量的诸如企业竞争资源、战略能力、企业家才能等潜变量,为此本书将运用李克特量表进行测量。对于企业成长绩效变量,由于涉及财务数据的敏感性和真实性,为提高测量的信度与效度,本书通过调查企业的财务和统计报表获得相关客观绩效指标,同时,在问卷设计中,将相关财务绩效指标转化为顺序级变量。为实证分析需要,扶持政策的投入资金情况以及其他财务指标可以采取以上方法将其转化为上述类似的顺序级变量。因此,本书在实证分析中将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上述变量的测量结果。例如,在评价扶持政策的效应时,运用客观的财务绩效指标。
(三)数据调查
本书数据来源于江西省中小农业企业调查数据。第一,关于农业龙头企业的规模界定,国家没有按照一般工商企业的规模标准进行大中小型规模分类,而是按照国家级、省级和地市县级进行划分,除了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有具体的划分标准外,对于省级企业,各省的划分标准不尽相同。目前,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注:中部地区标准低于东部地区)相当于中型工业企业的标准。因此,如果将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认为是大型农业龙头企业,那么省级以下农业龙头企业则属于中小型企业,中西部地区的省级以下农业龙头企业的规模更小。从发展阶段看,当前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大、组织结构健全,已经进入成熟期,很多已经成为上市公司或者正在筹备上市;而广大省级以下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规模较小、组织结构不健全,正处在创业成长阶段,因此,江西省级以下农业龙头企业可视为中小农业企业。本研究数据来源于江西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业统计报表,以及农业企业调查数据。
(1)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中小农业龙头企业成长绩效、企业经营战略、扶持政策、竞争资源、战略能力和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等情况,谈过访谈和调查研究扶持政策是如何对企业成长绩效产生影响的。
(2)调查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方法,从江西省472家省级和众多地市级中小农业龙头企业中抽取约200余家企业作为样本,调查2006—2011年相关数据。被调查对象包括农业企业高管人员、农业企业政府主管部门、财政和税务部门、农户。
(3)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成长绩效(产品销售增长、利润增长、员工增长、客户增长、研发投入增长、新产品开发数量增长、员工培训费用增长、带动农户数量增长、农民培训人次增长、带动农户收入增长等指标);扶持政策(科技支持、设施支持、项目支持、贷款贴息、税收减免和品牌扶持等政策);企业经营战略;企业家才能、竞争资源和战略能力等;中小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的农户情况调查(农户收入等情况调查)。
(4)调查方法:企业高管访谈、企业问卷调查、农户问卷调查、案例研究访谈;农业龙头企业政府主管部门,财政、税务和金融部门有关扶持政策的资料收集;企业相关财务统计数据的收集。有关问卷调查方面,首先,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文献制定调查提纲;第二,根据调查提纲进行实地访谈;第三,根据访谈结果设计问卷;第四,对问卷进行调查试测,修改问卷;第五,大样本问卷调查。
(四)数据分析
本书主要运用数量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其中,应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变量的维度结构;运用回归和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中小农业企业成长状况和特征;运用一致性检验方法对问卷测量进行信度检验,以检验被测量变量的相关问卷项目是否具有一致性。本书运用计量经济模型C-D生产函数评价相关资本、劳动力等因素对企业成长绩效产生的效应;运用DEA模型对区域农业企业经营效率进行评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中小农业龙头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
第五节 研究取得的进展与不足
一、研究取得的进展
在当今知识大爆炸时代,要想在理论研究中取得突破与创新实属不易,本书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运用江西省农业企业调查数据,对中小农业企业成长机理进行实证,在以下方面取得了研究进展,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中小农业企业成长的认识。
(一)理论研究上取得的进展
本书基于资源观的企业成长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和企业网络化成长等相关企业成长理论,提出了“竞争资源—战略能力—企业成长绩效”的中小农业企业成长理论模型,并运用企业调查数据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应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三大竞争资源对中小农业企业成长绩效的作用机制,揭示了中小农业企业成长的内在机理。
(二)在研究内容上得到了新的结论
本书运用DEA方法对区域中小农业企业经营效率进行了评价,运用双对数模型实证分析了资本、劳动和战略对中小农业企业成长绩效产生的效应,通过结构模型进行实证,发现企业战略能力在企业家特质、管理团队和网络关系对于成长绩效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例如,网络关系通过战略制定能力影响中小农业企业成长绩效,管理团队通过整合创新能力影响中小农业企业成长绩效,而企业家特质不仅影响中小农业企业战略制定,还对中小农业企业成长绩效有显著的作用。以上研究成果对于加深人们对中小农业企业成长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的不足
由于本人研究能力所限,加上获取企业调查数据的困难,本书在以下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一是理论模型的构建没有考虑到竞争环境、政府支持等因素的影响;二是模型基于企业竞争资源、能力来研究中小农业企业成长的理论逻辑本身有其局限性,因为,迄今为止,虽然有关企业成长的理论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尚未有公认一致的企业成长理论,企业成长理论呈现丛林现象,因此,按照某一种理论逻辑研究企业成长就不可避免地忽略影响企业成长的其他因素;三是由于企业调查的困难,难以获取可供研究的重要财务指标,使得本研究无法对一些有价值指标进行评价研究;最后,本研究结论能否概化到其他领域,需要进一步验证。
有关中小农业企业成长与扶持政策研究的文章
扶持中小农业企业成长是个系统工程,政府在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时,应该从宏观上、全局上和整体上建立系统的扶持政策,从产业发展、产业环境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介组织的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以及现代农业建设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制定扶持政策。政府应根据财力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逐年增加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专项资金,充分发挥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的激励、引导和放大功能。......
2023-11-30
第六章中小农业企业成长机理的实证分析第一节研究方法一、问卷设计本研究问卷设计流程如图6-1所示。图6-1问卷设计的流程图本研究的问卷设计主要围绕中小农业企业的三大竞争资源、战略能力与成长绩效关系及作用机制展开,要求问卷能够为研究内容提供所需要的有效数据,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2023-11-30
第三章农业企业成长状况的描述本章主要对中国及江西省近年来农业企业的发展成长状况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分析,为研究国家扶持政策与中小农业龙头企业成长绩效关系提供了宏观的背景资料。第一节中国农业企业发展现状一、中国农业企业发展现状概述中国历来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经济的发展。......
2023-11-30
第五章中小农业企业成长机理的理论假设第一节相关理论概述中小农业企业是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力量,其在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引导农户创业、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3-11-30
第二章国内外有关企业成长的理论研究企业成长完善的理论体系始源于西方学者,国外很多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都对企业及企业成长问题作了深入分析,逐步形成了企业成长的两大流派:一是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成长理论;二是管理学视角下的企业成长理论。市场规模和社会的分工程度是企业成长的重要条件。(二)新古典经济学下的企业成长研究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的研究主要在于它用价格机制来阐释一般竞争均衡理论。......
2023-11-30
另外储小平认为中国目前的职业经理人败德问题严重,法律保障不力,对于引进家族外继任者存在较大的顾忌。2001年9月4日惠普宣布与其竞争对手康柏合并。表20移交的对象从企业主对管理权移交后企业经营的绩效判断71.4%是理想的,28.6%是欠佳的。......
2023-11-27
第三章区位迁移对企业成长影响机理分析框架构建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本章重点阐述区位迁移对企业成长影响机理的框架,并基于这一框架进一步推理出企业迁移三个关键环节的内在逻辑。因此,本研究以此为逻辑起点,提出区位迁移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的五个前提假设。本研究重点关注在多中心产业集聚范式下,不同区域集聚优势的差异对影响企业区位决策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企业迁移行为的影响。......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