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前的1853年,美国海军舰队驶入江户湾,向日本官方递交美国总统的国书,给日本带来前所未有的骚动与混乱。随着日本欧化风潮的发展,社会发展已经背离了维新的初衷,走向歧路。在日本帝国大学期间就已经显示出优秀的才学。在松山中学工作一年后,又转到熊本第五高等学校(高中),在熊本他加入好友正冈子规创办的俳句学会,与夏目镜子结婚,长女出生,看似生活充实,但漱石并不满足。......
2023-11-30
1914年,漱石在作品《心》中塑造了一个因利己主义而走向自杀的人物形象——先生。写完《心》之后,在漱石与弟子们的周四聚会上,他就生与死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说自己不想自杀,能活着就尽量活着。虽然讨厌生的苦痛,勉强地活着直到死更珍贵。一个人选择死不是悲观而是厌世。他认为痛苦的生不如幸福的死,这与他的生死观不矛盾。漱石对待人生绝不悲观,人生来有自身的弱点,所以要珍惜生命。漱石的晚年作品,主要探讨生与死的问题,在随笔《在玻璃窗户的里面》中,他对有过一段痛苦遭遇的女士,回答了“是生好还是死好”的问题。漱石认为,死比生可贵,死是过着不愉快生活的人所能达到的至高无上的境界;同时,他又按照千百年来形成的习惯执着于生,继续生活下去。
他在给一个青年的回信里表达了类似的生死观:
我认为意识是生命的一切,但不认为意识是我的一切,即使死了仍有自己。而且认为死后才能还原为自己的本来面目。我现在不想自杀,恐怕只要能活就活下去,并在生活过程中像普通人一样发挥自己生就的弱点。因为我认为这就是生活。我厌烦生的痛苦,同时最厌烦从生转到死的更厉害的痛苦,所以不想自杀。另外,我选择死不是悲观,而是厌世观。悲观和厌世的区别,我想你也知道。我不想在这个问题上打动别人,即不希望以自己的力量使你这样的人具有和我一致的看法。可是你有相当的思考力和判断力,如果得出和我同样的结论,也是没有办法的。我看到你的信,既不特别吃惊,也不特别高兴,毋宁说是悲哀的。想起像你这样的年青人在思考这类问题,我感到非常可怜。然而,你若和我同样认为死亡是人最幸福的归宿,我便不觉得可怜,也不觉得悲哀,反而十分高兴。[36]
漱石让《心》中的主人公“先生”自杀,但作者本人并不想自杀。他心灵深处有一种生理和精神上进退维谷的困境。弥补生理和精神的对立,让本来的自我死而复生,但难以忍耐选择死的痛苦。那么人应该选择怎样的生之道为好呢?这就是漱石“则天去私”的积极人生观形成的背景。“则天去私,圆融洒脱地应对世事,是先生多年以来思考的问题。这表现在,他对人的利己主义异常敏感且为此苦恼。先生的作品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来表现利己主义的危害,晚年的作品对这个主题逐渐深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晚年作品表现宗教意识,其目的也是为了去私欲,这不仅仅是艺术描写的问题,也是先生的生活准则。”[37]这是安倍能成的《追忆漱石》著作中的一节。“则天去私”标志着漱石人生的最高追求,同时也是他的文艺理念。漱石在对弟子们谈到“则天去私”时说,如若自己再次站在大学讲坛,他希望给学子讲“则天去私”的文学观。漱石特意提到了《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他认为作品的主题,对比描写与反讽的艺术特色、心理刻画等方面都值得借鉴。漱石晚年还提出了道破他整个文学创作实质的名言“是伦理性的,才是艺术性的;真正艺术性的东西,必须是伦理性的”。[38]
1916年10月9日的周四聚会上,松冈让记录了漱石和弟子们交谈有关“宗教问答”的内容,这和“则天去私”不无关系。漱石谈到人要顺其自然,提出了“柳绿花红”一词,举例说,假如看到自己的女儿一只眼睛失明了,也能平静地看待。[39]弟子们听了漱石的这一番话,反应是“先生太残酷了”。但是漱石想说的,不是控制感情,也不是感情迟钝。任何事情像“柳绿花红”那样保持本来应有的样子,哪怕是很残酷的事情也不觉得大惊小怪。他指出:“大凡真理都是残酷的。”并继续回答说:“人经过相当程度修行的话,会到达那种精神境界,但肉体的法则,是很难实现精神上的完全觉悟。即使在头脑中能够克服死的惧怕,但临到死时还是厌恶死,这就是人本能的力量。”有弟子问先生:“悟道会被本能打败吗?”漱石的回答:“并不是那个意思。由此看来,那完全是由个人控制的事吧。在这点上是需要修行的。表面上看这样做就是逃避,实际上是人生中最严肃的态度。”[40]当然,漱石并没有认为自己达到了“则天去私”的境界,也不是简单地表现这种境界,这是漱石晚年的个人追求。在“宗教问答”中,漱石对于松冈让所问的“自力”问题,他回答说:“自力也好他力也好,那都是佛教味十足的用语,两方面的界限好像非常分明,实际上容易误解。”[41]漱石有时主张通过自力的修养而不是他力,例如“志向于道”等似乎是指禅道,而“按照自然,遵循普遍的大我”的表现,可以认为是他力的救助。在漱石的观念中,自力和他力两者兼有,即依照他力行动,依靠自力修养,但“则天去私”的自力和他力的关系以及“天”的内在性和超越性等问题都不是很明确,或许“则天去私”也是漱石未完的思想。松冈让在他的《漱石先生》一书中写过这样的话:“关于‘则天去私’论,众说纷纭。通常都是解释为去掉小我,遵从大我。我感到那样的解释并未完全表达出本意。”就是说,漱石的“则天去私”含有去掉小我遵从大我这种追求,但问题是所谓的“大我”又是指什么?他认为漱石的“大我”指崇高的人格观念。[42]
漱石晚年再度关心起东洋文化。1916年1月1日《朝日新闻》连载的《点头录(一)》中,漱石谈到唐代赵州和尚61岁开始志向于道,直到120岁谢世前向众人传道。然后他说:“人的寿命不是自己期待的那样,根本不能预测。我虽然多病,但离赵州(和尚)初发道心还早十年,即使活不到120岁,我认为尽我余生而努力,还能做点贡献。因此,在我天寿的许可内,要学习赵州和尚,专心致志做事。模仿古代佛教人士和长命都不是自己的本意,羸弱的身体,更让我感恩我未来的时日,希望尽我所有的天分。”[43]还有漱石对良宽书画的爱好。良宽无论书画还是汉诗,都呈现出一个澄清、高洁的世界,尤其是良宽的汉诗,无视韵律自由自在地表达,朴素的格调、孤独的情致,并且不乏伦理要素,对自然的描绘也是独具特色,达到伦理和自然的统一。漱石追求“则天去私”思考着如何去私时,良宽追求的精神给了他很多启迪。漱石晚年的《路边草》和《明与暗》与良宽的影响分不开。“漱石晚年‘则天去私’的“天”与良宽的‘自然’有些类似”[44]。若是“则天去私”中,把“去私”看成“开悟”的话,去私也就没有必要。正因为人的私难以去掉,所以才有去私的必要。良宽作为禅僧,一生也是在难以去私和想去私这一矛盾中痛苦着,漱石也是如此。
“则天去私”被多数评论家当作一个佛教用语来理解,不可否认佛教思想对漱石的影响,而且“去私则天”一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亲鸾晚年的名言“自然法尔”。“自然法尔”和“则天去私”都主张去掉人为的“技巧”,信赖“自然”的天理。“自然法尔”中,“自然”即“法尔”,“法尔”即“自然”,两者意义相同。不加任何人为造作的、处于自然的、完全他力的状态,跟老庄的思想相似,是在无我的世界中看众生,不分彼此,自然流露出来就是慈悲。“自然法尔”和“则天去私”两者的共通性并非偶然,与儒教、老庄思想和禅宗影响分不开。“则天去私”中“天”等于“自然”,“是内在的‘自然’,同时也是作为救助者的一种超越性的‘自然’”。[45]但是,漱石“则天去私”的世界,并不是表意上的人格实在者,如“遵从大我”、“遵天命”等,这些只是漱石观念的认识。
“则天去私”的含义丰富,它还蕴含着基督教精神。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中体现出的基督教观“是一种积极的、行动的基督教”,“与破坏性的自私自利相对立的,依据耶稣,乃是一种相互帮助、相互给予、相互奉献、相互爱护、相互宽恕的基本态度。这种积极的爱的基督教使人发生改变。它不仅具有一种个人的维度,而且也具有一种政治—社会维度……是一种建立在每一个人的精神尊严之上的平等;是一种克服现代人的疏离和孤独的博爱。”[46]漱石“则天去私”的追求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追求极为类似。漱石晚年多次对他人提到的关心入道,如1913年10月5日漱石给和辻哲郎的信中表达自己“志向于道”。“我现在关心的是入道问题,即便是淡然的言辞,但愿望是强烈的。没有热情就难以入道。”[47]此种情况下的道,并不意味着是宗教的生活方式。但毫无疑问,漱石拥有严肃的求道心。“则天去私”观念就是他的道心的体现。《约翰福音》开篇就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真正的宗教是给某人幸福的东西,是那种唯一在尘世中永远赋予人真正生存、价值和尊严的东西。”[48]“人类不是注定要受苦受难的,然而,在尘世的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只要他自己愿意,他就可以随时随地分享尘世间的和平、安宁与极乐,从而降临到他的头上。但这种极乐不能依靠外力,也不能借助这种外力的奇迹,而是必须用他自己的双手亲自抓住它。”[49]这和漱石对宗教的认识相同。漱石在1916年10月6日做汉诗说自己“非耶非佛又非儒,穷巷卖文聊自娱”,此汉诗表明他不是倚靠某种宗教,同时也正说明漱石受东西方多元宗教的影响。
“则天去私”理论亦是漱石自然观念的发展,包含了人性的“自然”。这是漱石思想的重要内容,此种意义的“自然”是指本应如此的状态及事物固有的、内在的规律性。这种对人本身的自然性的探讨贯穿于作者整个文学创作过程,成为其作品永恒不变的主题。漱石的小说《明与暗》,就是这种心态下的作品。漱石在他的作品中是如何阐释他的“则天去私”的呢?他最后未完作品《明与暗》给了我们启示。高见顺指出:“‘则天去私’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漱石放弃人间救助的悲愿。”在《明与暗》的结束部分,登场的新女性人物清子,真诚、纯洁、质朴无伪,是作者钟爱的形象,是漱石“则天去私”观念的艺术形象。《明与暗》中虚荣心盛的阿延耍尽心机,受到作者的批评和嘲讽。自1915年,漱石追求一种“无我”境界。在漱石这一年的京都旅行中,对招待他的津田清风和他的妻子谈到“无我”一词。他的观点是“无我”并非放弃了“自我本位”的立场、否定自我的存在,而是抛弃自我中心,“既发展自己的个性,也要尊重他人的个性”。
漱石倡导“则天去私”,就是追求人的纯洁无瑕、优雅平和,它是美德,是仁慈。辜鸿铭的箴言可以对“则天去私”做一个绝好的注脚:“人,只要做到无私和仁慈——那么不论你是犹太人、中国人还是德国人,也不论你是商人、传教士、军人、外交官还是苦力——你都是一个基督之徒,一个文明之人;但假若你自私和不仁,那么即使你是全世界的皇帝,你也是一个乱臣、贼子、庸人、异教徒、蛮夷,乃至残忍的野兽。”[50]在黑暗现实面前,在信仰危机时代里,“则天去私”观念充分展现了晚年漱石对精神救赎的渴望:去私向善,人人相爱,这些是建立理想社会不可或缺的道德准则,也是人类走向自由和精神救赎的必由之路。
[1] [日]西田几多郎:《善的研究》,何倩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72页。
[2] [日]西田几多郎:《善的研究》,何倩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76页。
[3] [日]佐藤泰正、吉本隆明:『漱石の主題』,春秋社1986年版,第282頁。
[4] [日]夏目漱石:《心·路边草》,周大勇、柯毅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309—310页。
[5] [日]夏目漱石:《心·路边草》,周大勇、柯毅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407页。
[6] [日]柄谷行人:『漱石論集成』,平凡社2001年版,第45頁。
[7] [日]竹盛天行編:『夏目漱石必携Ⅱ』,学燈社1982年版,第84頁。
[8] [日]夏目漱石:《夏目漱石小说选》上册,张正立、赵德远译,湖南人民出社1984年版,第467页。
[9] [日]夏目漱石:《明与暗》,林怀秋、刘介人译,海峡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10] 转引自[日]佐藤泰正:『夏目漱石論』,筑摩書房1986年版,第384頁。
[11] [日]夏目漱石:《明与暗》,林怀秋、刘介人译,海峡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12] [日]夏目漱石等:《日本随笔选集》,周祥仑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165页。
[13] [日]夏目漱石:《明与暗》,林怀秋、刘介人译,海峡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51页。
[14] [日]夏目漱石:《明与暗》,林怀秋、刘介人译,海峡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418页。
[15] [日]夏目漱石:《明与暗》,林怀秋、刘介人译,海峡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231页。
[16] [日]夏目漱石:《明与暗》,林怀秋、刘介人译,海峡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347页。
[17] [日]夏目漱石:《明与暗》,林怀秋、刘介人译,海峡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351页。
[18] [日]夏目漱石:《明与暗》,林怀秋、刘介人译,海峡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82页。
[19] [日]夏目漱石:《明与暗》,林怀秋、刘介人译,海峡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82—184页。
[20] [日]夏目漱石:《明与暗》,林怀秋、刘介人译,海峡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71页。
[21] [日]夏目漱石:《明与暗》,林怀秋、刘介人译,海峡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72页。(www.chuimin.cn)
[22] [日]夏目漱石:《明与暗》,林怀秋、刘介人译,海峡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69页。
[23] [日]夏目漱石:《明与暗》,林怀秋、刘介人译,海峡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77页。
[24] [日]夏目漱石:《明与暗》,林怀秋、刘介人译,海峡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79页。
[25] [日]夏目漱石:《明与暗》,林怀秋、刘介人译,海峡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365页。
[26] [日]夏目漱石:《明与暗》,林怀秋、刘介人译,海峡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368页。
[27] [日]夏目漱石:《明与暗》,林怀秋、刘介人译,海峡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369页。
[28] 何乃英:《〈明与暗〉——夏目漱石创作的新突破》,《日语学习与研究》1992年第4期,第38页。
[29] 网址:http://book.kantsuu.com/200912/20091223105730_168571.shtml。
[30] 李国棟:『魯迅と夏目漱石——悲劇性と伝統』,明治書院1993年版,第199頁。
[31] [日]幸德秋水:《基督何许人也——基督抹杀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98页。
[32] [日]夏目漱石:《明与暗》,林怀秋、刘介人译,海峡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372页。
[33] [日]夏目漱石:《明与暗》,林怀秋、刘介人译,海峡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388页。
[34] [日]竹盛天行編:『夏目漱石必携Ⅱ』,学燈社1982年版,第155頁。
[35]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资料1919—1949》,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87页。
[36] 转引自http://sakuran.bokee.com/5826104.html
[37] [日]佐古純一郎:『夏目漱石論』,審美社1978年版,第92頁。
[38] 李国栋:《夏目潄文学之脉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6页。
[39] [日]松岡譲:『現代仏教』,現代仏教社1933年版,第103頁。
[40] [日]佐古純一郎:『夏目漱石論』,審美社1978年版,第97頁。
[41] [日]水川隆夫:『夏目漱石と仏教——則天去私への道』,平凡社2002年版,第172頁。
[42] [日]佐古純一郎:『夏目漱石論』,審美社1978年版,第95頁。
[43] [日]竹盛天行編:『夏目漱石必携Ⅱ』,学燈社1982年版,第6—7頁。
[44] [日]佐藤泰正、吉本隆明:『漱石の主題』,春秋社1986年版,第251頁。
[45] [日]水川隆夫:『夏目漱石と仏教——則天去私への道』,平凡社2002年版,第174頁。
[46] [德]汉斯·昆、瓦尔特·延斯等:《诗与宗教》,李永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57—258页。
[47] [日]竹盛天行編:『夏目漱石必携Ⅱ』,学燈社1982年版,第84頁。
[48] [德]费希特:《极乐生活》,于君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3—35页。
[49] [德]费希特:《极乐生活》,于君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61页。
[50] 辜鸿铭:《东方智慧》,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5页。
有关疯狂与信仰:夏目漱石研究的文章
明治维新前的1853年,美国海军舰队驶入江户湾,向日本官方递交美国总统的国书,给日本带来前所未有的骚动与混乱。随着日本欧化风潮的发展,社会发展已经背离了维新的初衷,走向歧路。在日本帝国大学期间就已经显示出优秀的才学。在松山中学工作一年后,又转到熊本第五高等学校(高中),在熊本他加入好友正冈子规创办的俳句学会,与夏目镜子结婚,长女出生,看似生活充实,但漱石并不满足。......
2023-11-30
作为一名脆弱的女性,被笼罩在男权制的迷雾下,唯一获得权利与自由的方式就是丢弃自己的生命。画工内心已经怀疑眼前娜美由于一系列的变故而失去了清纯之心。当宗近告知藤尾小野将要和小夜子结婚的消息后,她虚荣心受到伤害。他通过对藤尾自杀的描写,深刻批判了她的利己主义和虚荣心。漱石对藤尾的批判是彻底而毫无妥协的。漱石极为痛恨女性虚荣,不让她们得逞,甚至置于死地。[18]这是漱石对恶女的严厉惩罚。......
2023-11-30
在这一时期,日本文坛诞生了夏目漱石和森鸥外两位文学巨匠,他们被称为日本近代文学的两座高峰。这些作品文笔优美,抒情气氛浓郁,被认为是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之作。......
2023-11-30
开展社会史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民族学开展的民族社会调查,使历史学认识到民族社会史研究的重要性。社会史恢复历史研究对象的完整性,从而促使历史研究真正采用全面综合分析方法,这样始可对历史作出整体判断。社会史的研究,还能给予历史学有血有肉的阐述。社会史研究的第二个意义在于能为移风易俗与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开展社会史研究也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2023-07-02
1905年漱石创作的第一部小说《我是猫》,是针砭时弊的讽刺文学作品,一举博得喝彩。哥儿是一位与世俗对立的刚直不阿的青年,他肯定自己的正直和坦率,抨击媚俗、虚伪狡诈和飞扬跋扈。耿直、纯洁的哥儿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的众生相、教育精神的失败、人类灵魂的龌龊。漱石认为教育精神就是扫荡卑鄙、轻浮、粗暴恶习,提倡高尚、正直精神的同时,培养自由意志。......
2023-11-30
对漱石来说,他的文学出发基于:人生就是自己,自己就是人生。他把创作与学理、人生观与文学观,诸如此类不即不离的二元概念统合起来,可以这么说:求心与求道的姿态贯穿了漱石的全部文学作品。真正的文学是人间学,漱石的文学出发,从审视自我开始。......
2023-11-30
“余裕”是漱石提出的文学主张。西方式的分类是浪漫派小说、写实派小说和自然派小说等,而他主张将小说分为“余裕”和“非余裕”两种。[2]漱石在提出“余裕”文学主张的前一年发表了小说《草枕》,作品中提倡“非人情”文学观,这也正是作者所主张的“余裕”文学的前奏。[3]这是关于人生与艺术的一段精彩表述,蕴含作者所持有的独特“非人情”文学审美趣味,简言之,“非人情”就是引导人超脱世俗的文学观念。......
2023-11-30
漱石1907年4月在《朝日新闻》发表了《文艺的哲学基础》,提出“真”、“善”、“美”、“庄严”四个文艺理想。在审美理想与审美表达的统一中成全一部完美的艺术作品。事实上,漱石“非人情”的文学本质上也是抗争的文学。“自由”已经不是一个单纯为表面的自由所专用的词汇了。凡是不为我们所需要的文艺,无论施加多大的威压和强制,我们也有决不盲从的自信和决心。也正是基于此种意义来预见今晚集会所产生的非同一般的重大影响的。......
2023-11-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