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翻译课程定位与发展情况:全国翻译专业教学现状

翻译课程定位与发展情况:全国翻译专业教学现状

【摘要】:其核心是翻译课程板块,语言课程和百科知识课程是为学生最终获得翻译能力和翻译素养服务的。截至2013年7月,全国共有106所高校获得教育部批准,试办翻译本科专业学位。截至2011年12月,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高校已达159所。

5.2翻译课程定位

具有独立学科地位的翻译本科专业应培养何种规格的人才,是关系到学科专业定位是否准确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人才培养是否具有社会适应性的大问题。何刚强指出,翻译系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应明确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在本科阶段(就招生规模而言,这个层次是目前我国翻译系科(专业)的主业)应完全以翻译实践为主,也就是说完全以“术”为主。在研究生阶段,教学与培养方案原则上应理论与实践并重,并可根据各个学校的传统与特色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选择侧重点。到了博士生阶段,培养与授课内容则应完全以理论研究为主,即便是应用性研究的博士论文也应建立在宽广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只有把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三个层次明确定位,按要求实施培养计划,一个翻译系科(专业)才谈得上有可能去谋划学科的扩展或发展。

当代社会的学科发展越来越快,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各学科领域的知识、科技发展异常迅速,作为个体的每个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和运用现代社会的全部知识和技术。穆雷(1999:164)将外语专业本科翻译培养目标定位为以培养翻译人才为目的的“翻译教学”;而鲍川运(2003)则认为:“现在的情况应是教学翻译,即翻译课程是作为学习外语的一种方法,尽管客观上起了一定的翻译训练作用,但是由于其课程设置及训练时间,与以培养专业翻译为目的的翻译教学有着质和量的差别……”“我国高等院校的翻译教学实质上仍然是外语教学的一部分,未形成独立的学科教学的格局。”(张美芳,2001:145)目前,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大,在“相当一段时期,大学外语院系本科仍将是中国翻译人才的主要来源”(鲍川运,2003:48),而专门培养译员的教学机构却寥寥无几,各地的翻译院系总共不过十来所,而且大多是刚刚建立,一切处于摸索之中,这与中国1000多所庞大的高校教育机构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从总体上看,本科翻译专业课程可以设置三大板块,即语言课程板块、翻译课程板块和百科知识课程板块。语言课程以培养学生对母语与外语语篇的感知、理解、欣赏、比较、使用的能力和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为目标;翻译课程则要以翻译的理论、知识、技巧、方法和学生的双语转换能力为目标;而百科知识课程应以传授各相关学科专业的知识、理论和原理为目标。这三个板块作为整个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有主有次,互相联系、互相支撑。其核心是翻译课程板块,语言课程和百科知识课程是为学生最终获得翻译能力和翻译素养服务的。学生的翻译能力和素养是由从学习三大板块课程中获得的知识、能力等相互融通、综合作用、内化而成的。以翻译通才培养为目标的课程设置,应力求全面、系统、有开放性,在突出翻译课程的同时,更应当注重百科知识课程的宽广度,文、史、哲、经、法、管等人文社会科学和理、工、农、医等自然科学的不同领域都要有所涉及。而以翻译专才培养为目标的课程设置,则应该具体、实用、有针对性,在打好母语与外语语言基础并获得扎实的翻译理论素养和过硬的翻译技能的前提下,在百科知识方面可以不必面面俱到,应根据不同学校的培养目标有所侧重。

翻译专门人才的培养与传统外语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有根本不同:

第一,教学目标:外语教学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这里的“译”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语言教学手段,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外语语法、词汇,或用来检查学生外语理解和表达水平,作为增强学生外语能力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标。

翻译教学目标则是建立在学生双语交际能力基础之上的职业翻译技能训练。翻译教学从职业需求出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知识、百科知识(尤其是国际政治、经济法律等)和翻译技能训练(包括翻译职业知识)。

第二,教学内容:外语学习主要训练学生学习语音、语法、词法、句法等语言基本知识,基本不涉及语言的转换机制,而只是用单一语言去听说和表达。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能讲外语的人虽然能流利地用外语表达其本人的思想,但不一定能胜任翻译工作的原因。

翻译教学则主要是训练学生借助语言知识、主题知识和百科知识对原语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并用另一种语言将理解的信息表达出来,这些专门训练包括译前准备、笔记方法、分析方法、记忆方法、表达方法、术语库的建立等等。双语转换机制还涉及语言心理学、认知学、信息论文化等多种学科。

第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外语教学需要的是良好的外语交际环境,以便利用各种手段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www.chuimin.cn)

翻译教学需要的是双语交际环境、特定的交际人、交际主题,包括翻译用人单位的需求等。翻译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能阐述或掺杂译者自己的观点,而是要忠实地表达讲话人/作者的想法或信息。因此,需要利用各种可能的手段训练用一种语言理解信息,用另一种不同的语言表达相同的信息。这些需要大量的翻译实践才能够实现。

翻译作为一门职业,无论是兼职还是全职,专业化程度高,应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中文基础和至少通晓一门外语,还要具备一定的语言学、翻译学知识,同时还要具备广博的其他学科(如经济、管理、法律、金融等)知识和实际翻译操作技能。翻译专业学位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其培养目标是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目前,国际上大约有270多所高校设有翻译的教学与研究项目,大部分侧重培养职业口笔译人员。2006年,我国教育部“教高[2006]1号”文件公布了首批于2005年度获准设置四年制本科“翻译”专业的院校,这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第一次批准在高校设立本科翻译专业,培养翻译专业人才。截至2013年7月,全国共有106所高校获得教育部批准,试办翻译本科专业学位。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的翻译人才。截至2011年12月,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高校已达159所。2007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3次会议以全票通过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MTI),并于同年3月30日颁发了《关于下达〈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学位[2007]11号”文件)。2012年9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通知》(教高[2012]9号),在整体上大幅度减少本科专业总数的情况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把翻译作为“比较成熟、布点较多、稳定性好、共识度高的专业”之一列入了基本目录。翻译专业学位教育培养目标是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重点培养口笔译实践能力,其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

在非学历翻译专业教育中,翻译教育也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包括以获得各种口笔译证书为教学目标的培训和考试。由于口译人才奇缺,1995年6月,上海率先设立了面对中高级口译人才的口译证书考试,通过者可以获得《上海市外语口译岗位资格证书》。2001年1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举办“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National Accreditation Examinations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NAETI),以外语专业人才的翻译技能考查为特点。2003年12月,国家人事部和中国外文局联合推出了“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hina Aptitude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CATTI),随即取消了初、中级翻译职称评审,以职业资格证书代替了职称,把翻译证书考试提到了国家级,使之全面正规化、行政化、职业化。综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的翻译专业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从本科到研究生、从学术型到应用型、从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的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其整体发展体现了职业化的特点和趋势。

结合当今中国内地翻译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而言,翻译教育可以借用逻辑学概念,划分为归纳型模式和演绎型模式两种。归纳型模式,重视在教育过程中及各教学环节中进行先期性语言知识、语言能力、语言技能和翻译实践积累,由积累上升到经验总结,由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归纳。演绎型模式,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及各教学环节中进行先导性理论指导与方法训练,根据理论与方法,根据示范性案例,进行典型性、操作性、模仿性实践。归纳型模式,是一种着眼于长期效应的教育模式,是一种以长期教育行为为基础的模式。演绎型模式,是一种着眼于短期效应的教育模式,是一种建立在短期教育行为上的模式。

传统教育往往选择归纳型翻译教育模式,以期培养学者兼译者型高级翻译人才,或者说培养未来的翻译家。但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大众高等教育压力的增大、国际化社会对译员数量要求的增长,使经济省时的演绎型模式大受青睐。在这种背景下,现代教育往往选择演绎型模式,以培养大量的、不同层次的译员。同时,教学模式也受西方语言学发展的影响,演绎型模式在不断变化,从“翻译方法技巧讲授+翻译实践”型,到“翻译理论讲授(+翻译方法技巧讲授)+翻译实践”型,演绎性越来越强。

传统的英语教学的理念,即以语言教学为主,在学好基础英语的基础上再加少量的其他知识即可。非外语专业翻译课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好、专业精通、外语基础扎实、听说读写译各项综合技能过硬、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和科技翻译人才。《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翻译能力提出了基本和较高两个层次的要求。其要求就是:能借助词典将难度略低于课文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笔译速度达到300英语词(CE3-4)至350英语词(CE5-6);能借助词典将内容熟悉的汉语文字材料译成英语,译文达意,无重大语言错误,译速为每小时250汉字(CE3-4)至300汉字(CE5-6)。大纲虽然就翻译速度作了具体的规定,但从其他方面来说则显得比较抽象概括,如翻译材料的难度、题材、译文的质量要求等等。加之没有译的技能的具体展开,使得教学实践缺乏明确的指导,从而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对于如何开展和提高中国翻译教学,不少学者对此展开了探讨(罗选民,2001、2002;扈明丽,2002;邬姝丽,2002;蔡基刚,2003)。学者们达成了以下共识,即:无论采取何种翻译教学形式(如翻译选修课、科技翻译课、翻译必修课、写译课等),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包括口译和笔译能力。而翻译教学也正在从传统的教学翻译向翻译教学转变,也就是说,翻译教学不再是作为语言学习的手段存在于商务英语教学中,而是作为一种教学的目的而存在。

因此,高校外语教学改革首先应当转变教育观念,明确翻译的培养目标,充分认识到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制定明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大纲,逐步把翻译教学纳入整个商务英语教学,将翻译基本知识和方法技巧系统地加入到商务英语教学中,加强英汉语言特性和文化对比的教学内容,全面深入学生对不同语言的认识,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避免出现为考试而学习的急功近利的现象。从英语专业发展的方向来看,目前翻译课程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教育界的一致认可,但仍缺乏具体的相关要求的统一标准,如在翻译能力的要求上作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通过考虑生词量、文章的篇幅、文章的题材等几方面来规定翻译材料;并就译文的质量,制定相关的翻译标准作统一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