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内容界分与实质:全球化的影响

内容界分与实质:全球化的影响

【摘要】:本文就是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对全球化内容的界分及对全球化实质的反思。发展中国家的主流看法为,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体和主导的,其实质就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的全球化,这是一场有利于西方国家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全球化。

全球化的内容界分及实质

何 为

【摘要】本文基于社会运行的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全球化的内容界分为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人的全球化和生态全球化五项内容,并以此为框架对全球化的实质进行了反思,指出全球化的实质是多样化与一体化的统一。

【关键词】全球化 内容 实质

所谓全球化的内容就是指全球化的对象,换言之,就是全球化要“化”什么,或者要把什么“化”为“全球”性存在。关于这一问题,理论界的认识远没有达到一致。因此,反思这一问题,对于理解和应对全球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知道,社会运行就其内容而言无非是两个关系的运行,其一是人和人的关系的运行,其二是人和自然的关系的运行。全球化作为社会运行形式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其社会内容也必然是两个关系的全球化。人和人的关系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关系的全球化、政治关系的全球化和文化关系的全球化;人和自然关系的全球化则表现为在一定自然环境下的人的全球化和在人的一定作用下的生态环境的全球化。因此,全球化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五个基本方面的全球化,即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人的全球化和生态全球化。本文就是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对全球化内容的界分及对全球化实质的反思。

一、经济全球化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目前有两种典型看法:第一,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的主流看法为,目前世界范围内展开的经济全球化实质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化,全球经济通过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使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从而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我国理论界也不乏此种观点。第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的主流看法为,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体和主导的,其实质就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的全球化,这是一场有利于西方国家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全球化。[1]

这两种看法在逻辑上均陷入了形而上学的片面性之中,只看到了“一体化”的一面,而忽视了“多元化”的一面。经济全球化只是经济活动及其规则的一体化,但经济主体及其利益依然是多元的。这是因为市场始终需要具有特色的主体以满足人的多样性需求。经济全球化即人的、企业的、地区的、民族的利益多样化与世界市场法则、交往、经济活动运行规则的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是民族等主体多元化的一体化,这就犹如企业、地区多元与国家经济一体的关系。事实上,没有多元就不可能有一体,没有一体亦无所谓多元,多元是一体之内的多元,一体是多元基础上的一体,二者是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的。联合国原任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先生在纪念联合国成立50周年大会的致辞中指出:全球一体化与全球分裂化是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主要挑战。人们对全球一体化已是耳熟能详,却时常有意无意地忽视全球分裂化的事实。其实,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与全球经济的分裂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两个相互密切关联的基本趋势,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二者互为因果,对立统一。当我们憧憬经济全球化的时候,绝不能对全球分裂化视而不见。[2]

其实,经济全球化在事实层面上的表现也是一体化和多样化的并存。首先,一体化主要表现为经济活动的一体化和经济运行形式及其操作规则的一体化。目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本质特点,是经济生产活动超越了狭隘的民族界限,在空间和时间以及内容和形式上都实现了世界的一体化。这表现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包括生产、交换、消费、分配以及组织、协调、管理等各个方面。在人类历史上,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第一次真正具有了“世界历史”的意义。对此,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作了具体的论述。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这样写道:“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3]市场经济是规则经济,既然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世界市场一体化,那么也就伴随着经济操作规程的一体化。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所制定的一系列法规,从事实层面上表明了经济操作规则已经和正在全球一体化。其次,多样化主要表现为经济主体及其利益的多样性、民族发展模式的特色性和经济活动的国族化和区域化。世界经济是具有不同利益的多元主体参与的经济,不论这些主体是以跨国公司的形式,还是以国家或民族的形式,抑或是以区域联合主体的形式出现,都无法抹杀主体的多元化。不同主体发展模式的特色性,在全球化的今天事实上已经越来越彰显出来。

二、政治全球化

全球化并不仅仅是发生在经济领域中的事情。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拓展,客观上也必然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全球性政治机制和文化条件,从而必然会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引发政治的和文化的全球化问题。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的多元一体化实质决定了政治全球化的实质——多极一体化。

首先,从宏观的历史进程分析,目前人类所处的发展阶段在政治上只能表现为多极一体化。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已经和将要经历潜在多极化、多极一体化、无极一体化三个大的阶段。潜在多极化阶段是指各种独立起源的人种以群体、氏族或部落、地缘国家或传统民族国家等形式孤立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里,整个人类世界是非单一的、多极的,但没有现实地发生整个人类因人的活动和交往而形成的联系,即没有出现任何层次上的全球一体化,所以,所谓多极也只是处在潜在的状态上。多极一体化阶段是指民族国家出现以后到民族国家彻底消灭之前的这一阶段,在这一阶段里,人类社会出现了全球范围的联系,人的活动和交往出现在全球范围内,世界一体化现实地表现了出来,但进行世界一体活动和交往的主体却依然是民族国家及其衍生物,即民族国家和民族国家联合体以及民族国家内部形成的阶级、集团、组织、实体等的超民族国家主体。这些主体因地位、作用、性质的不同显示出世界的多极化,但因其又进行着全球性的活动和交往而显示出一体化。无极一体化阶段是指由于人类自身能力的加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形成了以自由个体为主体的全球一体性活动和交往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里,民族国家及其衍生物所形成的主体已经消亡,多极的数量已经达到了极限,形成了实质上的无极化的整个人类一体化。可以看出,第二个阶段的实质是多极一体化,因此目前发生着的全球化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政治领域和其他领域均表现为多样一体化。

其次,政治多极化是由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和经济的市场运行机制所导致的,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本身是一个具有内在差别和充满矛盾的体系。在民族国家范围之内,可以通过政府干预形成控制市场体系的内在差别和矛盾的有效机制和方式。但是在市场体系向全球拓展时,其内在差别和矛盾也必然超出民族国家的解决能力和起作用的范围,成为诱发国际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冲突的深层根源。市场经济是法制化的经济形态,没有基本的市场秩序,市场体系随时都有可能被市场中的主体的任意性所瓦解。同样,如果说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成为全球经济的共同运行机制,那么这个过程本身客观上就需要形成能够使全球化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得以健康运行的世界性经济秩序。而在全球范围内,目前则并不存在着一个超越一切民族国家的、有能力建构和维护世界秩序的国际政治体系,更不存在能够使这种政治体系有效地发挥作用的国际性机构。目前已经存在的国际性和区域性组织,都是作为协商、协调与合作组织来发挥建构和维护世界秩序作用的,而非具有强制性制约能力的政治组织。[4]可见,没有多极的民族国家或民族国家联合体的参与,就不可能产生适合经济全球化要求的世界政治新秩序。另外,全球市场的一体化,使全球性问题突显。全球性问题无论从其根源、作用、影响和其治理上看都已经超越了任何国界,也超越了任何单个国家的能力。在这些日益严峻而紧迫的问题和挑战面前,民族国家之间的平等、民主的协商成为客观的需要和必然,多边的联合行动、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全球公共规划,并建立相应的国际机制和制度,成为全球治理的适当方式和途径。因此,建立在国际制度基础上的更加平等和民主的国际政治新秩序是全球化进程的逻辑需要与必然结果。[5]

再次,政治一体化即超民族国家的全球性治理机构的产生,是克服全球性自由市场弊端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的双重性(效率伴随不公平)决定了市场经济是需要治理的经济,而对市场的治理必然导致政治一体化。目前运行的全球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进程中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推动经济市场化,发展高科技,倡导国内民主与法治观念等,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全球化又使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扩大到全球,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在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转化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资产阶级及其国家追逐自身利益的矛盾、各国经济的有序管理和全球经济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跨国公司内部的有序管理与世界生产的无序状态之间的矛盾、全球生产无限扩大的倾向与全球消费市场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的激化,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全球性的经济失衡、危机与社会动荡。[6]没有一体化的全球治理机构的产生,这种危机和动荡将会把人类推向毁灭。因此,经济全球化客观上必然要求超越民族国家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有能力建构和维护世界秩序,有能力协调地区之间、国家之间利益冲突和文化冲突的政治机制。这种政治机制真正着眼于人的基本权利和人类的共同利益,并有充分制约一切民族国家违反公认基本权利和人类共同利益的行为,使全球化最终成为利益共享和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哈贝马斯就曾提出“超越民族国家”的设想。这个设想就是建构一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跨国经济的政治共同体”或“国家共同体”,将民族国家的某些职能转让给这个共同体,以便通过“负有世界义务的国家共同体的有约束力的合作过程”[7],来解决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维护世界和平与人权。尽管哈贝马斯的设想在今天看来有许多不切实际的地方,但其主张也是富有建设性的。有一点是很清楚的,不管建构全球性一体化政治机制面临多少困难,但没有完备的全球性一体化政治机制,就不可能有完备的全球性市场体系,就不可能克服目前市场体系内在差别和矛盾所诱发出来的严重问题,因此形成这样一种政治机制,应当说,就是全球化进程的基本走向[8]。政治多极化并不必然排斥一体化,这犹如不同利益甚至对抗利益的多阶级、多集团可以统一于同一民族国家之内一样。经济全球化不应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应是有目的、有引导的协调、合作的过程。把多元的经济主体协调起来,需要统一的政治主体,所以,政治一体化是自由市场弊端克服的必然要求,它能够使多元主体在互补合作中共同发展。

最后,在事实层面上,政治全球化是由两极对立格局逐步向一体化和多极化的统一过渡的过程。冷战结束后,两极对立格局已经不复存在,世界正在过渡出一体化和多极化相统一的全新政治格局。其中,政治一体化的过程表现为政治法律规则的一体化,政治制度、设施、组织的一体化,政治(治理)主体的一体化。政治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为世界性政治主体和组织机构对全球性事务的管理。近年来,诸如联合国这样的全球性论坛,在解决地区冲突、促进社会及环境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际贸易领域,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制定国际贸易规则和解决国际贸易冲突的正式机构。其他一些国际性论坛和经济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清算银行,在国际金融危机处理和国际银行业监管等方面的职能和作用也有所加强。[9]法律全球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真正全方位地开始实践法律全球化是在二战结束之后。目前,《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已成为一部公认的世界性法律。[10]可见,法律的全球化是伴随经济的全球化而产生的,这也说明政治全球化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当然,新的全球性治理机构的产生必然对传统的民族国家治理方式提出挑战,迫使其进行权力让渡,但民族国家的权力让渡并不意味着对权力的放弃。本文的看法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点:(1)民族国家的权力让渡是必然的,这是由市场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决定的。全球化时代的几大重要发展趋势对民族国家的作用及地位都构成了挑战。这些趋势主要包括:第一,信息通过全球通信体系迅速传播,不断形成全球性的文化和价值认同。第二,随着市场全球化,国家经济中的跨国经济实体增多,其结果是民族国家规范其自身经济的能力下降,国际性组织的影响和重要性增强。第三,经济对环境的影响导致人们对加强国际合作的支持,以全球市民社会取代民族国家的呼声越来越大[11]。(2)让渡意味着以新的方式实现权力,实现对市场的干预。民族国家对权力的让渡并不是对自身权力的放弃,因为它的权力会通过全球性治理机构实现,全球性治理机构通过民族国家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之所以要建立全球性治理机构也是因为民族国家无法以原有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权力。因此,那种因惧怕权力丧失而拒绝权力让渡的“民族主义情怀”不过是杞人忧天的非理性心态。

三、文化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表现为文化多元化,的确符合事实,但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因为它是用孤立、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的必然结果。只有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本文认为,文化全球化,在内容上表现为人类统一的主体文化的确立,民族文化的边缘化;在形式上表现为民族文化的恒久性。文化实质上是人化,人的存在的一体化和人类全球交往的一体化,必然产生一体化的人类共同文化。随着经济、政治等的全球一体化不断展示和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全球一体化的确立,也必然决定和形成全球一体化的文化。随着民族性、地域性的逐渐消退,民族文化也自然会被逐渐边缘化。因为,文化的全球一体化是以人的交往的全球化为基础的。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民族的表征,但由于民族的形成是因为特定的人群长时期在某一特定地域生活的结果,当在人类把地球变成一个小小的村落的时候,特定的地域事实上已经不可能存在了,所以首先是民族的区别会逐渐消退,与之相伴随,文化的趋同会逐渐代替文化的差异。虽然,目前看来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的根本消除似乎是不可能的,但至少可以说消除差异的趋势是必然的。而文化的普遍价值是体现在文化理念层面人类共同的目的指向和价值理想,它代表着人的“类”的需求与进步,是人类自由向度的体现,从人类现代化的历史实践看,在文化的普遍价值的引导下,人类社会生活正在经历诸多共同的实践课题,如市场经济日益成为现阶段资源配置和社会发展的共同选择,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与实践,政治民主化、反对腐败、维护人权、开展广泛的国际交往、融入国际秩序等日益成为人类共同的政治实践内容,网络文化、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大众消费文化等正体现着人们越来越多的共识。可以预测,这些共同性内容会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而拓展,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深化。[12]人类始终生活在同一块大地上,这种共同的生存环境,可能是人类在价值层面达于普遍性思维的客观物质前提。当人们形成一种人类存在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意识时,就有可能和必要达成全球性价值立场的相对一致,从而形成某种程度上共享的人类文化价值观。但由于文化的民族性形式本身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因此它也会恒久地被保留下来。尽管文化同质化的现象是明显的,但到目前为止,并不存在着一种完全的全球同质的文化。相反,与同质化趋势同时发展的还有文化的异质化。这种异质化实质上就是文化的民族性特征。文化的同质化与异质化的矛盾也就是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矛盾,它表现为,一些生活方式、文化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共同接受的同时,某些文化上的民族差异性乃至对立不仅没有被消除,反而比以往更加明显或突出。[13]

主体文化的全球一体化与民族文化的多元化是统一的。文化多元与文化一体事实上也完全是可以统一的,这就犹如中华文化就是多民族、多质文化的统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就是说有了自己的个性和身份才有了立身之地;同时,越是世界的才越是民族的,就是说,能够吸纳世界、交流世界,包括碰撞世界的文化才是活的文化。封闭的文化独特则独特矣,但最后只能进博物馆[14]。文化认同包含民族文化和人类文化的双重认同。文化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特征,全球化过程彰显了文化共性与个性的联系、冲突、转化、融合,基本上全球化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化共性不断拓展和丰富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个性化的过程,从而构成文化进步的动力和主线。在全球化过程中,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大众文化与个体文化等多重矛盾既冲突又融合,反映了当代人类文化进步的基本内容和一般过程。因而文化冲突和融合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进步过程的两种显著的现象,文化研究的使命就是把冲突引向融合[15]。马克思也指出,由于物质生产实践扩展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精神生产也必然是这样。“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6]从理论上讲,任何文化不但具有民族性、区域性,也具有潜在的人类性、世界性。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不断地引起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摩擦或斗争,但另一方面也使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这就造成了一种现实可能性,使各民族在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成果的同时,也使自己民族的文化成为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构成,从而使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其民族性和人类共同性的有机统一。如果有些文化是全人类所共有,那么这种文化的表现形式、表现风格也往往是民族的,而引进、学习外国、外族的先进文化,也必须扎根于民族的土壤中,使其民族化。

四、人的全球化

人的全球化即普遍而广泛交往的人的生成,其实质是个性化的社会化或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人的发展的普遍性并不排斥多样性,而是人的丰富多样的发展。人只有在不断的普遍而广泛交往的社会性活动中才能更加充分地展示自己个性化的价值,同时,只有充分展示了的个性价值才能得到人类社会的普遍认同,才能实现人的更大程度上的社会性。

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既是全球化的基础又是全球化的产物。世界的多样化发展,是人的多样性发展的社会条件;世界的一体化发展,是人的社会性发展的社会条件。马克思说:“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17]他在批判施蒂纳时曾经指出:一个人的特性的发展状况,并不决定于施蒂纳,“而是决定于世界交往的发展,决定于他和他所生活的地区在这种交往中所处的地位”。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个人的思想,揭示了近代以来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特点及其必然趋势,对于我们认识当前全球化以及全球化进程中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18]。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对象性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一方面,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从而把自然界内化为自己“无机的身体”和有机的本质;另一方面,人改造对象世界的实践活动,又不断地推动人的历史由狭隘的民族存在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随着人的对象性活动的这两个维度的扩展,人的本质力量必然不断地得到提升,每一个人也同时日益成为世界性的公民。

人的全球化的最深刻的前提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发展表现为人的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这是通过人的生产和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而实现的。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是人与人之间全球性社会关系的建立,它使个人进一步摆脱了对狭隘的民族、地域的人际关系的依附,使人的社会性、普遍性进一步提高,使人的活动的独立自主性不断增强。经济全球化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竞争,竞争的普遍、充分发展,有利于人的竞争能力、生产能力的提高。经济全球化扩大了投资的选择空间,使人力、物力等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转,灵活配置,这对于人的广泛流动、对于人的能力的合理运用,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全球化是由新科技革命推动的,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实质上是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科技创新和扩散,有利于提高不同民族、国家人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人的发展。全球化还是社会的多样化发展,可以为人的多样性发展创造条件。在当代,不同社会发展模式、不同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使整个世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推进,不但不能消除这些差别,而且恰恰要通过世界的多样化发展而为自己开辟道路。各种文明的繁荣和发展,对人的多样化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人的发展的普遍性并不排斥多样性,而是通过多样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人的自由解放的进程是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相统一的。人的自由解放程度与人的对象性活动的发展程度是统一的,人只有在对象性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功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和解放,因为自由是以认识和驾驭必然为必要条件的,而对象性活动就是认识和驾驭必然的过程。全球化就是人的对象性活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表现。由狭隘“地域性的个人”向“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转化,既是人类社会的一次重大的历史性飞跃,也是人的自由解放的进程一次重大的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19]“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0]又说:“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21]马克思的话表明,社会关系越丰富,人的本质就越能得到全面的体现。狭隘的社会关系只能压抑人的个性,造成人的畸形发展,而全球化的表现形式——世界性的交往会打破民族、地域的局限性,大大充实、完善个人的社会关系,使人过着多方面的生活,使个人解放和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五、生态的全球化

造成生态全球化的根源是生态问题的全球化。造成生态问题全球化的原因是,由于人类交往的全球化,现实全球化的资本主义性质和市场化的经济运行模式,以及工业文明的全球性推广。历史上,人的交往的全球化是一个逐渐孕育、生成和全面化的过程,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全球交往最终变成了现实,所以,人类交往的全球化和全球化的资本主义性质是合二为一的过程。而资本主义发展所借助的市场经济形式又把个体利润至上原则推向了极端,人们不择手段地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和眼前利益,使生态环境成了最大的牺牲品。当资本主义走向全球后,生态问题也随之走向全球,出现生态问题的全球化现象。

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类对生态规律的漠视而引起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扭曲和错位。人类为了自身的需求和享受,不顾自然的承受力(自然资源的存量极限和生态秩序的最大容忍度),向自然进行掠夺性的索取,以及对自然环境进行不负责任的破坏。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自然生态的失衡和紊乱。生态危机在人类早期并不存在,甚至在工业革命之前也不明显。工业文明使人类蓦然发现了自己强大的本质力量,发现了自己能与自然相较量的资本。的确,人的类特性的根本特征,是自身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就是说,人的本性就是在自觉的实践中将人的目的、计划、蓝图变为现实的存在。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自然成为人的工具和依赖。但是,人对自然和对自身的认识并不是很容易就达到科学的程度,因此人类对象化的活动往往会有偏差。在工业文明时代后期,这种偏差就是过度对象化,对象化的行为超出了对象自身的承载能力。这样,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的本质力量发生了异化。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使人们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对自然界的支配能力,并开始滥用人对于自然的开发能力,使本来有益于人类的自然反过来惩罚人类。特别是工业革命后,向自然进军成为人类力量的象征。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增强人类的力量,而人类也肆无忌惮地榨取自然。如果说,20世纪以前的生态危机是局部的、自然尚可承受的危机,那么,当代生态危机则是大规模的、全球性的、威胁着整个人类生存的危机。[22]可见,生态问题的全球化是工业文明的全球性发展的产物,是人类交往的全球化所导致的作为整体的人类的本质力量过度对象化造成的,是人的类本性异化的产物。

生态问题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是,全球性的空气污染;世界性水源危机;森林的全球性退却;全球生物物种的不断减少;地球臭氧层变薄。西方工业化开始以来,由于生产的发展,全球各地经济上的联系日益密切,并逐渐出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之交通的发达和国际交往的频繁,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日益成为实际的存在。特别是现在人类面临的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大气污染、海洋污染、人口爆炸、资源枯竭、森林面积日益缩小、沙漠面积日益扩大等等,都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问题;都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能够解决的,而必须依靠全球、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来解决。[23](www.chuimin.cn)

生态利益的多元化与生态保护的全球一体化应该是统一的。所谓生态利益即生态环境对人带来的好处。由于各民族所处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同样的生态环境对它们造成不同的影响,这样,各民族的生态利益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生态利益的多元化是不争的事实。生态保护的全球一体化,即全球生态意识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由于生态问题的全球化,使得任何孤立的主体都无法独立完成对全球生态的保护,因此必然要求全人类形成统一的生态意识,要求全人类对生态保护实行全球一体化。环顾全球,环境保护运动在当代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

现在的问题是,明明人们都知道环境的恶化是对谁都不利的,恶性竞争对谁都是没有好处的,可民族本位的境界却使得谁也不肯在竞争中主动退让,谁也不肯在保护环境方面承担一些责任和义务,哪怕大家共同遭受损失。各个民族国家都在竞相现代化,把经济搞上去,把军事搞强大,都怕别人来侵略自己,都觉得很不安全,可这不安全到底是谁造成的?根子究竟在什么地方?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照这样发展模式搞下去,即使各国都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最终能持续多久?所有这些问题,在民族本位、民族主义的思维框架中肯定是得不到合理的解决的。因此,必须超越现在盛行的人们都认为是正当合理的民族主义立场,从人类共同主体的高度来反思既有的文明方式,确立一些全人类的价值观念,重新认识和规定生活幸福的目标及其所需要的条件,重新审视人类发展的道路[24]。如何把多元利益与保护一体化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问题,本文无意为此开出“万丹灵药”,但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前提是清楚的,即必须通过民主协商,形成统一的、兼顾各方利益的全球生态治理规则,以及得到普遍拥护和广泛参与的生态治理主体。

总之,全球化的内容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人和生态五个基本方面,各方面之间又发生着一定的联系,而每一方面的实质都表现为多样化与一体化的统一。

作者简介:何为,男,1963年生,广西南宁人,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注释】

[1]谭荣邦:《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命运》,2001年11月24日《光明日报》。

[2]房宁:《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与进程》,《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4]阎孟伟:《全球化的实质、进程和走向》,《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李怀义:《全球化与国际格局多极化》,《理论前沿》2003年第23期。

[6]田启波:《矛盾与解析:全球化的哲学反思》,《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7]哈贝马斯:《超越民族国家?》,贝克等:《全球化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

[8]阎孟伟:《全球化的实质、进程和走向》,《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宿景祥:《全球化、区域化——多极世界中的协调与对立》,2001年12月27日《光明日报》。

[10]陈晓枫,汪进元:《论法律全球化与中国法律的发展》,2001年9月14日《光明日报》。

[11]初育国:《试论民族国家的演进及现状》,《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12]邹广文:《全球化进程中的哲学主题》,《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3]郝立新,张伟:《唯物史观视野下的全球化——兼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王蒙:《全球化浪潮与文化大国建设》,2002年1月9日《光明日报》。

[15]参见田丰:《文化进步论——对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的哲学反思》,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18]李淑梅:《马克思世界历史和世界历史个人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3页。

[22]李明华:《生态文明对主观价值论的颠覆》,《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23]徐春:《处于全球化悖论中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马俊峰,李志红:《全球化与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