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归□于周庙[5]。[1]1924年出土于陕西凤翔县。又名周公东征鼎、豐伯鼎。[2]于征,即远行。[3]东夷即成周以东的夷人。豐伯、薄姑二国为东夷之强者。[5]“归”下一字从示,其上像以手持物祭祀,疑读作盩,实即“饮至”之“至”。[6]饮秦饮,第一个饮字作动词,饮用之意,第二个饮字用作名词。......
2023-07-07
馆藏一斑
周玉儿
绍兴鲁迅纪念馆馆藏文物精品《红梅立轴》,为民国著名金石学家、书画家顾鼎梅所绘。这幅《红梅立轴》,纸本。纵95.5厘米,横45厘米。图绘红梅一株,绿梅隐约点缀,其中红梅主干盘曲而上,冲出画外,又于树梢处折回,上下呼应,气脉相通,笔断而意周。枝头缀满花朵,或初绽花蕾,或含苞欲放,或残美点点,正侧偃仰,千姿百态,与铁骨铮铮的枝干相映照,琼葩含露、清气袭人,颇有一番情意。画面以水墨绘枝,点笔染花,圈花点蕊,生动地体现了寒梅冰肌玉骨之美。
《红梅立轴》
《红梅立轴》有题、跋两处。顾鼎梅将题选在画面右上方。跋在右下方,为友人后题。从顾鼎梅题词中和友人所题的跋中不难看出,乙酉年(1945)八月中秋,七十有一的顾鼎梅在杭州整理旧藏时受到友人郑锦轩协助,他特绘梅花图以赠,并赋辞以记,“古稀喜见太平时,春到寒梅开满枝。信笔挥来万花朵,纸窗影密月来迟”。1945年中秋,时值日寇投降,古稀老人顾鼎梅用蓓蕾竞绽、热烈宣告春天来临的梅花,来象征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抗战精神和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内心的欣喜之情。作品有钤印三方,题诗结尾处的“顾燮光印”、“鼎梅画梅”,与左下方“鼎梅七十后作”,在画中起到了点缀、提醒、补空的作用。整幅《红梅立轴》运笔遒劲有力,构图疏密有致,枝条穿插,富有韵味,书法隶中带篆,饶有古趣,与画相得益彰,实为众多梅花图中上乘之作。
《红梅立轴》作者顾鼎梅(1875—1949),名燮光,字鼎梅,号崇堪,别署非儒非侠斋,浙江绍兴人。顾在清光绪年间考取廪贡生,青年时代随父顾家相去江西萍乡受业于鳌洲书院。光绪二十四年(1898),在萍乡主编《菁华报》传播维新思想。顾鼎梅早岁从政,后漫游大江南北。他博雅好古,善书法,工花卉画,尤好金石碑版之学,长期在河南、陕西一带进行古物调查,收集金石拓本。足迹所到,致力精勤,探讨甚富,与众多金石学家是知己好友。顾鼎梅生平著作颇多,其中以《梦碧簃石言》影响最大,此书可谓是叶昌炽《语石》之后,最脍炙人口的金石笔记了。20世纪30年代,顾鼎梅曾协助王子余编纂《绍兴县志资料》,搜集、整理人物志稿。(www.chuimin.cn)
说到顾鼎梅,还和鲁迅有过一段神交呢。翻检《鲁迅日记》,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在临时政府教育部供职期间,为给日后的“读碑”、“录碑”、“校碑”做充分的准备工作,1913年前后,他开始大量购求拓片,频繁出入北京的琉璃厂、小市等古玩商店,托亲朋同事四处搜购拓片。其中,1917年3月20日,鲁迅通过许寿裳转托顾鼎梅购得河朔石刻拓本30种48枚。是年5月16日收到顾鼎梅寄赠自辑《琬琰新录》一本、石印《元显魏墓志》一枚。翌年6月3 日,鲁迅又得到顾鼎梅通过徐以孙寄赠残石拓片九枚。1918年鲁迅开始研究“吕超墓志”,对年代久远、字迹漫漶的一块残缺不全墓志(仅存百余字),鲁迅考证出了它的时代和吕超情况。同年6月25日,他在《北京大学日刊》第一七一号“文艺”栏上发表了《新出土吕超墓志铭考证》一文。1919年,它又印入顾鼎梅的《吕超墓志拓片专集》,题为《南齐〈吕超墓志〉跋》,末署“绍兴周树人跋”。
顾鼎梅潜心研究金石碑刻,以“金佳石好楼”命其斋名。他还喜藏书,储于他的“非儒非侠斋”和“金佳石好楼”中,编撰《金佳石好楼碑帖书籍目录》。顾氏生逢晚清“西学东渐”之世,时人多谈西学,《增版东西学书录》和《译书经眼录》是顾鼎梅编纂的两部晚清新学书目。两书在编纂体例、类目设置方面创见颇多,尤以所编书籍提要为价值最大。在《增版东西学书录》中,顾氏称赞《地学浅释》(英国地质学家赖尔著,中译本共三十八卷,出版于1871年。)这本书透发至理、言浅事显,且译笔雅洁,堪称善本。而《地学浅释》也是青年鲁迅在南京求学期间对他启迪影响很深的一本书,他曾用工整的小楷对全书清抄一遍。1903年,鲁迅参照南京读书时学的地质基础知识,在《浙江潮》发表了一篇在当时非常有影响力的有关地质学综述性长篇论文《中国地质学略论》。
同时,顾鼎梅对古代书目亦有深研。编辑书目多种,其中金石目录有《古志新目初编》、《古志汇目》、《河朔金石待访目》、《河朔新碑目》,并著有《两浙金石别录》、《书法源流考》等。《古志汇目》以年代先后为序,收录周秦至元的墓志三千余种,著录内容包括墓志名称、年代、出土地点及收藏地。鲁迅也有收藏目录的爱好,从1959北京鲁迅博物馆编的《鲁迅手迹和藏书目录》中可以看出,鲁迅收藏的目录可以分为线装书目录、金石目录等五种类型,其中,金石目录中就有顾鼎梅的《古志汇目》。
目前,我们没能找到顾鼎梅与鲁迅见面交往的史料。但两人在金石碑刻史上、藏书目录史上却留下了令人神往、沁人肺腑的一页。在金石学家、书画家、藏书家、目录学家和绍兴乡贤顾鼎梅诞辰140周年之际,谨记此文以表达对顾先生的一份敬仰。
有关绍兴鲁迅研究(2015)的文章
公归□于周庙[5]。[1]1924年出土于陕西凤翔县。又名周公东征鼎、豐伯鼎。[2]于征,即远行。[3]东夷即成周以东的夷人。豐伯、薄姑二国为东夷之强者。[5]“归”下一字从示,其上像以手持物祭祀,疑读作盩,实即“饮至”之“至”。[6]饮秦饮,第一个饮字作动词,饮用之意,第二个饮字用作名词。......
2023-07-07
红梅傲放六盘山——记自治区劳模、泾源县下寺村党支书童玉梅师迅“干旱山沟沟连沟,黄土山像和尚头。种地要到山上头,撒籽三升打一斗。”下寺村的变化离不开一位叫童玉梅的妇女。毛遂自荐领头人1954年,童玉梅出生在六盘山包裹中的泾源小县,从小聪慧要强的这个回族女儿,16岁就担任队长和妇女主任,20出头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时还是下寺村普通农民的童玉梅一直思索这个问题。......
2024-08-08
智能投顾是人工智能与传统的专业投顾相结合的产物。智能投顾在近年来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大数据和计算力的提升,其优势在于降低了投资门槛,吸纳了更大规模的投资群体。智能投顾的局限在于,凡涉及认知层面的东西,人工智能多少有点措手不及。......
2023-07-05
夏代方格纹铜鼎1987年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通高20厘米,口径15.3厘米,底径9.8—10厘米,壁厚0.15厘米。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方格纹铜鼎虽然铸造还较为粗糙,但却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且有明确出土地点的铜鼎。方格纹铜鼎局部放大图方格纹铜鼎线图铜器的出现一直被人们视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这件夏代铜鼎为二里头遗址的铜器增添了新的品种,是二里头遗址已经具有文明时代基本内涵的明证。......
2023-11-29
《鼎卦》就是寓鼎言政。《鼎卦》的内卦为巽,巽为木;外卦为离,离为火。利于倒出秽物,这象征母凭子贵而得为正妻。鼎煮食物,有养贤之意。鼎为三足,又有稳重之象。全卦六爻,均以梦象为占。求筮者梦见鼎耳脱落,占其凶吉。此爻以六五、上九爻象、爻位为据。......
2023-10-30
为了不辜负顾先生的良好愿望,我们和他紧密合作,携手共进。他的理想正由他的二哥顾国华先生在实现。1992年7月,顾国华先生和北仑区签订了建造宁波修造船厂的意向协议。同年9月,顾国华先生之子顾建纲率公司有关人员一行15人,与宁波市领导和有关单位负责人就该项目进行了论证。我相信,宁波修造船厂肯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像其他大项目一样,屹立在北仑这片热土上。......
2023-09-27
打开艺梅的这本作品集,我感到十分惊喜。我想说,这是艺梅舞台劳作的成果,是迄今为止的一次不大不小的“小结”,也是她重新扬帆、再度起航的信号!艺梅已经成为一位带着泥土芬芳的,也带着现代气息的设计者。踏进校门后,艺梅的成果是创作与教学的“两果”相结合的成果。艺梅的作品,可以给学子们以启迪。为此,《李艺梅舞台设计作品选》的出版是值得庆贺和高兴的。它将是艺梅艺术旅程中的“驿站”,回首和展望并存的“驿站”。......
2023-07-15
民国初年超山宋梅,韩一飞供图福王赵与芮是宋理宗皇帝的胞弟,因理宗无子嗣,过继了福王儿子孟启为太子,赐名禥,赵禥继位后,世称宋度宗。是年十二月,亭子在古宋梅西首建成。此诗中即确认此古梅树与赵宋王朝之关系,意指这株宋梅正是宋室遗物。其联意是说超山的宋梅与北宋林和靖所种植的孤山梅花同属宋代,如亲眷一样。此联意是说超山这株宋梅和绍兴宋六陵之上的古老冬青树一样,见证着皇朝兴衰存亡,以此来寄托对故宋的怀念。......
2023-11-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