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说,只有打破精神上的枷锁,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人。老师应该启发学生回到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如会思想的芦苇,即使被大风肆虐,也是秋天中的风骨。如果自己与自己不能握手言和,又如何教出精神圆满、情感健全的人呢?鲁迅先生一直在黑暗中呼唤,有时候,呼唤变成梦呓,甚至诅咒。我也曾经怨恨鲁迅先生,他的鬼气渗进我的骨髓,剥夺摇曳心底的微弱希望,让我对这个世界抱以彻底的怀疑和全盘的否定。......
2023-11-30
马海波
【内容摘要】在中国当代作家中,张承志对于鲁迅精神的继承是最具代表性的。他们都属于中国文学“刚性生命叙事”的大家族,都具有反叛、怀疑与独立的精神品格。因此,将张承志与鲁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或许不失为一种更“切近”的解读方式。本文将以张承志写的关于鲁迅的三篇文章为基础,试图来谈论他与鲁迅之间的关系,以及由他们所延续的一种极具反叛与独异美学因素的中国文学之传统。
【关键词】张承志 鲁迅 刚性生命叙事 精神承继
从鲁迅到张承志,似乎承续着一条中国文学“刚性生命叙事”的脉络。他们都是激情的浪漫主义的后人,充满了冒险、孤独与反叛的气质。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一直都被认为是理解鲁迅精神气质的一个最深刻的捷径,它是一种“绝望”或“死”的艺术。如果说,鲁迅在包括《野草》在内的文学作品内呈现了一个不受规训的思想个体,那么,张承志则是在自我的姿态下呈现了一种试图挣脱一切成规的文学。他们二者在文学精神的层面上具有某种家族性的相似。
张承志很早便在文字中生发出对鲁迅的崇敬和信任。如果不看张承志所写的三篇关于鲁迅的文章,单看他们二人的文学创作及其所承载的精神,或许读者就可以理解张承志为什么会对鲁迅情有独钟了。从早年创作的小说《旗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开始,到之后的《北方的河》,张承志就以其浪漫、热烈、放浪不羁的写作风格在文坛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张承志与鲁迅都是属于“鬼才”型的文学家,他们与中庸、委身、妥协等词汇是毫无干系的,至少在精神层面是如此。笔者暂且将这种誓死捍卫“自我”的行为,称为文学家特有的“精神洁癖”。或者说,张承志与鲁迅他们是一类宁肯在绝望与孤独中“沉沦”或“边缘”下去,也不愿意与善意的平庸为伍的人。或许是自1949年之后,甚至更早,整个国家对于鲁迅的政治化与功利化的解读,使得张承志认为应该有人站出来替鲁迅说说公道话了。1991年,张承志写了第一篇关于鲁迅的文章,或者把这说成是献给鲁迅的文章更合适一些,因为文章的题目就是《致先生书》,这“先生”专指的就是鲁迅。在这篇文章中,张承志体会到死去的鲁迅仍然是孤独的。张承志说:“他(指鲁迅——笔者注)身边纠缠着那么多无聊至极的异类,如成群苍蝇在纠缠一具死骸。1991年的我突然觉得应当站出来了,应当有人将心比心,以血试血。”①因为精神气质的相似,因为都具有深刻、纯粹的品性,所以张承志这种想要守护鲁迅的某种东西的情感便是一种发自他心底深处的自然流露。张承志守护的鲁迅,应该是他自身对于鲁迅精神的个人体悟,这与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鲁迅解读对鲁迅的“守护”不同,后者守护的其实是一种意识形态下不容触犯的价值观念,而张承志的守护则更多地表示他对于后者的一种怀疑与逃脱,以及对自我体验与思考独立性的捍卫。
以阶级意识来理解鲁迅,是长期以来中国人对鲁迅的一种浅薄、狭隘与偏执的误读。这种情况一直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有所改观。然而,即便整个社会的思想环境变得较为宽松,人们的思维方式却依然停留在僵化、教条与陈旧的惯性中无法挣脱。张承志在1991年对于鲁迅的理解,可以说独具文学家特有的敏锐性与深刻性。
张承志对鲁迅的信任应该说是彻底的。或许是为了突出他对鲁迅的热爱,因此,在文中他列举了一些其他的作家作为对比的例子,比如沈从文、林语堂等,他认为这些作家都比不上鲁迅。然而,作家因为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差异与不同,不能简单、生硬地将他们放在一起进行类比,比如将鲁迅与沈从文放在一起比较就是不可取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可比性,甚至有可能会落入陈旧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之中。但是,如前文所述,张承志对鲁迅的热爱是一种精神气质之间的相似而产生的深沉吸引。所以,如此决绝地认同鲁迅,恰恰符合张承志作为一个浪漫式作家的精神气质,如同拜伦一样,他们都具有一种敢于认同的勇气,而这种精神性格的形成总是伴随着选择性的排斥与吸引才渐渐走向独立的成熟。
在张承志那里,鲁迅思想与精神的边界与内容进一步被扩大和深化了。张承志意在通过精神的探究,来重新找出一条解读鲁迅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就是如同“竹内鲁迅”式的,将鲁迅的“毒”深深植入自我的精神深处,以此达到一种浸入骨髓的体悟,即张承志自己所说的:将心比心,以血试血。
旷新年曾说:“张承志和鲁迅是二十世纪两位交相辉映的文学大师和‘真的勇士’,不仅在对待文学的态度上,而且在社会时代的处境上,他们两人都极为相似。更重要的是,他们最终同样因为‘直面惨淡的人生’而放弃了虚构性的文学创作。”②因此,将张承志与鲁迅放在一个精神家族的谱系内进行解读与分析,不仅不是一种牵强,或许更能够进入他们二者精神的深处,以及从他们的精神承续中体察中国文学的一条“刚性生命叙事”的传统。
经过了喧嚣的20世纪90年代,大部分人对于鲁迅的心态,开始渐渐平静了下来。人们不再动不动就用“时代”、“阶级”、“民族性”等宏大且空泛的词汇去与瘦削的鲁迅进行碰撞,而是换成以温热的“人心”去慢慢体会鲁迅真实的温度。许多东西在岁月的流逝中渐渐回到了“本初”,一些以谩骂鲁迅为生的人得到了自己的名气,一些以炒作鲁迅为业的人也获得了富足的利益,剩下的也只有一个历经风雨仍然岿然不动的鲁迅的孤独身影。张承志似乎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因此,1999年2月,在人类即将步入一个新世纪的时候,他写下了第二篇致鲁迅的文章——《再致先生》。在这一篇文章中,张承志谈到了鲁迅所讲过的一句话:“伪士当去,迷信可存”③。虽然鲁迅并没有对这句话有过详尽的阐释,但是他的一生的行动都是在与伪士为敌。他说:“确实,伪士无定义。但伪士以权威变成了规矩方圆,变成了一种体制。他们愈多地晋升为中国文化之大师,这个文化便日益萎靡无望。更有吹鼓手充当宣传机器,上下师承,汇为一党,鲁迅为之命名:是为智识阶级。”④鲁迅的深刻性之一,就在于他对“构筑”中华文化主体的儒家思想的虚伪性进行了深度的批判。因而,鲁迅的一生是最不被人理解,然而却也是被大加“利用”的,尽管这些“利用”大部分都是偏颇的。如果说是张承志继承了鲁迅的批判性,不如说,朽腐的中国文化中还尚存有一条微弱却又不失韧劲的“刚性”血脉。如果要追溯源头,那么最初的要算是庄子与屈原了,除此之外,还有汉代的司马迁及其在《史记》中所记述的那些“游侠刺客”,以及明代的李贽等。鲁迅自己在文章中对魏晋名士以“退隐”的方式来与当权者抗争之精神的钦佩,就是最好的说明。因此,在本质意义上,鲁迅称得上是一位反叛者,一个与权威话语对抗的知识分子,一个甘愿忍受孤独与绝望的文学家。
时至今日,鲁迅的批判性仍然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难得与宝贵的精神富矿。针对各种“伪士”与所谓的“文化大师”,张承志批评说:“他们的一股味儿,和他们营建的一种透明温厚的霸道,程度不同地人们多少有所感触。在中国,谁遭遇了中国智识阶级的贫血气质、伪学、无节,以及下流的动作,谁就能接近鲁迅先生的本质。”⑤张承志同时认为,一个“一边是凄惨的民众的血,一边是丰腴的上流的‘趣’”⑥的社会或者民族是无望与可怕的。而一旦智识阶级如果没有同情底层的心态和独立的批判立场,那么就会真的成为鲁迅所批评的“智识阶级”了。张承志认为一个供养的全部是“伪士”的民族,只能陷入无望与可怕的境地,其文化也是荒芜的。当鲁迅与张承志被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阅读的时候,恰恰说明我们缺少的正是像他们这样的“志士”。
2002年8月,在拜访了鲁迅的故乡绍兴之后,张承志写下了第三篇追思鲁迅的文章——《鲁迅路口》。在这篇文章中,他更多地谈到了鲁迅与秋瑾、徐锡麟以及陈天华等革命牺牲者的关系,并深度挖掘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所遭遇的事件对于其一生文学活动的影响。
张承志的思想具有他个人的体系,因而,他对于鲁迅的认知,不管是之前的《致先生书》与《再致先生》,还是后来的《鲁迅路口》,都延续着他对于鲁迅“深度共鸣”又带有强烈的“原创解读”的特征。当张承志发现秋瑾与徐锡麟的故居与鲁迅的故居只相隔不远时,他说:“站在路口上,我抑制着心里的吃惊,捉摸着这里的线索。”⑦的确,当时鲁迅留学日本时,他的这两位同辈同乡也去了日本,他们不会不认识,鲁迅对于他们二位为了革命被杀的事件不会没有任何感触。因此,循着这一条“线索”,张承志认为,鲁迅的小说《药》中所描写的被杀的革命者“夏瑜”,难道不是“秋瑾”的工整对仗吗?这种近似于“索隐”的探究方式确实为声称已深谙鲁迅的研究者带来了不小的震动。对于徐锡麟被清兵抓去挖心而食的悲惨,使得鲁迅在他的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小说《狂人日记》中就提出了“吃人”的主题。这难道不是明显的线索吗?对于陈天华以死来维护自尊的民族心,难道没有获得鲁迅感同身受的痛苦与同情吗?这些同辈的牺牲者,如同一个个浓重的影子时时被鲁迅带在身上,因此,他才会不敢有半点松懈,不敢让死去的秋瑾嘲笑自己没有血性。因此,张承志说:“称作差别的歧视,看杀同乡的自责,从此在心底开始了浸蚀和齿咬。拒绝侮辱的陈天华、演出荆轲的徐锡麟、命断家门的秋瑾——如同期的樱花开满后凋零的同学,从此在鲁迅的心中化作了一个影子。这影子变做了他的标准,使他与名流文人不能一致;这影子提醒着他的看杀,使他不得安宁。也许就是这场留学,造就了文学的鲁迅。”⑧
鲁迅是一个更能承受“黑暗”的人,或者说,他的一切写作都始于“黑暗”。在一个混乱的时代,当许多人都满足于舞文弄墨的“趣”时,只有他看到了无数的“死亡”与“悲惨”,因此,将鲁迅的笔理解为“匕首”是恰当的。而在这个时候,还在谈论“纯粹文学”的人,一定是无聊且“气质粗俗”的人。况且,到底有无真正的“纯粹文学”至今仍然是一个不能给出确切答案的问题。(www.chuimin.cn)
鲁迅所选择的“文学”,与其他人所理解的文学是不同的。他更多地趋向于一种隐忍的反抗。鲁迅一直都对当权者是不抱任何希望的,在1924年到1925年的女师大风潮之后,面对“三一八”惨案,鲁迅在《空谈》中批评官府说:“他们麻木,没有良心,不足为言,而况是请愿,而况是徒手,却没有料到有这么阴毒与凶残。”⑨鲁迅真正关心和珍惜的是那些无辜的青年。他反对这种无辜的“送死”,而如果真的要革命,则必须有这一种在危急关头的“隐忍”的力量。而这种态度,却常常被许多对手视为其软弱的证据。在革命的年代,鲁迅仍然是一位清醒者,虽然与论敌有激烈的论战,但是他与临死前写下冷静又恳切的《绝命辞》的陈天华一样,都是胸怀大激烈的人。张承志认为这种“胸怀大激烈的人,恰恰并不过激。”⑩
或许,张承志将鲁迅文学道路的初始与这三位牺牲的革命者联系在一起的确有某种合理性,然而,鲁迅之所以选择走上文学的道路,还有更多复杂的缘由。但是,将这三位革命者作为出发点来谈论鲁迅,仍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探究鲁迅的独特方式。就如同张承志所说的:“抛开徐、秋二同乡的影子,很难谈论鲁迅文学的开端。……只不过,两人牺牲于革命,一人苟活为作家。我想他是在小说中悄悄地独祭,或隐隐或吐露一丝忏悔的心思。”⑾
在《鲁迅路口》的最后,张承志从鲁迅的自省甚或忏悔中反观当今中国的知识分子,提出了更加深刻的批评。一百年前,日本人批评中国留学生的话语——“特有的卑劣,薄弱的团结”,在一个世纪之后,仍然被信奉犬儒哲学的中国人一次又一次无休止地重复着。因此,张承志说:“或者,一部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这种侏儒的思想,不断战胜古代精神的历史。但是,作为一种宣布尊严的人格(陈天华)和表达异议的知识分子(鲁迅),他们的死贵重于无数的苟活。由他们象征的、抵抗和异议的历史,也同样一经开幕便没有穷期。过长的失败史,并不意味着投降放弃。比起那几枝壮烈的樱花,鲁迅的道路,愈来愈被证明是可能的。”⑿的确,张承志站在现今的中国,自身仍然践行着鲁迅的精神。因此,正如旷新年所评论的那样,他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鲁迅之后的又一位作家。
张承志认为鲁迅开创了一条抗争与质疑的道路。然而笔者还要强调一点的是,鲁迅在批判中国文化自身的同时,也将那些深藏于其中的“刚性”特征的“精华”吸收与承继了下来。或者说,中国文化有其自身“悖论”的特性,而生存于中国文化中的鲁迅,也是一种“悖论”的存在。鲁迅对封建礼教对于人个性的迫害与压抑深有体会,因此,他认为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形成的是一个“吃人”的历史。然而,在中国思想史上,却还是有少数一部分人为了捍卫自我的“个性”,与残酷的社会现实进行着种种的抵抗。鲁迅对于这一部分人充满了崇敬与向往的心态。因此,不能把鲁迅从中国思想史的长河中“隔绝”出来理解,而是要从中国文化的自身出发去解答为什么中国会出现鲁迅这样的文学家的问题。鲁迅在开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批判意识”的进程之中,也对于中国文化中的“刚性”品格进行了承继。换一句话说,鲁迅也是一位践行者,一个中国文化自身的“刺客”,而一种文化的时时“蜕变”与“更新”,就必须得有这样的批判者与否定者的出现。如此,这种文化才能更加充满活力,更有自足性。并且,张承志还认识到鲁迅第一次以自身的行动探究了知识分子的意义,可以说,鲁迅“对着滋生中国的伪士,开了一个漫长的较量的头”⒀。这样一个头一经开启,或许将会一直伴随着“伪士的浸蚀”而变得愈来愈强韧与长久。在现今的作家中,张承志是继承了鲁迅精神的一位最突出的文学家。
“墨书者,我冥冥中信任的只有鲁迅。”⒁这是张承志在《静夜功课》中说的一句话。窃以为,在中国,只要还有无耻、轻薄的“伪士”,那么鲁迅与张承志所具有的知识分子的批判力与文学家所特有的深刻气质将会在未来被愈来愈多的人所“信任”。
注释:
①张承志:《荒芜英雄路•清洁的精神》第74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
②旷新年:《张承志:鲁迅之后的一位作家》,《读书》第29页,2006年第11期。
③原文出自于鲁迅的《破恶声论》,张承志在《再致先生》一文中引为“伪士当去,迷信可留”,实为讹误,应为“伪士当去,迷信可存”,本文以鲁迅原句为准。
④⑤⑥《再致先生》,《读书》第109页、第109-110页、第108页,1999年第7期。
⑦⑧⑩⑾⑿⒀张承志:《常识的求知》第171页、第173页、第176页、第176页、第178页、第180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⑨鲁迅:《空谈》,《鲁迅全集》第三卷第27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⒁张承志:《静夜功课》,《风土与山河》第93页,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有关绍兴鲁迅研究(2015)的文章
鲁迅先生说,只有打破精神上的枷锁,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人。老师应该启发学生回到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如会思想的芦苇,即使被大风肆虐,也是秋天中的风骨。如果自己与自己不能握手言和,又如何教出精神圆满、情感健全的人呢?鲁迅先生一直在黑暗中呼唤,有时候,呼唤变成梦呓,甚至诅咒。我也曾经怨恨鲁迅先生,他的鬼气渗进我的骨髓,剥夺摇曳心底的微弱希望,让我对这个世界抱以彻底的怀疑和全盘的否定。......
2023-11-30
张学义1974年,西北大学创办(试刊)《鲁迅研究年刊》,至今已40余年。但是由于《年刊》在中国新时期鲁迅研究事业上的特殊贡献,人们至今仍常常提及它和怀念它,它作为少有的鲁迅研究方面具有年鉴性质的大型刊物所留下的空白一直没有被填补。②遵照毛主席学习鲁迅的教导,我们创办了《鲁迅研究年刊》。纵览《年刊》创刊号和1975、1976年合刊,该刊借批林批孔的幌子办鲁迅研究的擦边行为特征,非常明显。......
2023-11-30
8月24日,他被杀于安庆狱前,年仅24岁。鲁迅二姨父母郦拜卿、鲁莲的女婿。两人往还虽多,但后来鲁迅对他的印象并不好。1926年6月中旬,鲁迅胃病发作,挚友许寿裳对此甚为关心,立即请侄子许世瑾到鲁迅寓所诊治。7月9日晚,“季巿邀往大东食堂夜餐,同席钦文、广平及季巿之子侄三人”,其中有许世瑾,这也是他出现在《鲁迅日记》中的最后一次。......
2023-11-30
10月15日下午,绍兴鲁迅纪念馆滨海塞纳省雨果博物馆友好博物馆签约仪式在绍兴鲁迅纪念馆贵宾室举行。这是绍兴鲁迅纪念馆继与希腊卡赞扎基斯博物馆、丹麦安徒生博物馆缔结友好馆后又一力作,也是绍兴鲁迅纪念馆开门办馆、走向世界的又一举措。绍兴鲁迅纪念馆馆长陈斌向法方介绍纪念馆概况。愉快的交流活动结束后,绍兴鲁迅纪念馆和滨海塞纳省雨果博物馆代表正式签约缔结友好博物馆。......
2023-11-30
吴作桥今查得2005年版《鲁迅全集》若干文意、文本之误,现补正如下。《全集》于此处应设注,说明鲁迅在此处一时之失误,这对读者是有益的。《全集》此文本与许寿裳抄本,实与鲁迅文本的此日日记有异。据《全集》“说明”,这里方括号前的字为误字,方括号中的字是正字。一是《全集》乱改鲁迅文本。⑦《全集》编注者将原文文本之“芬闌”改为“芬兰”。鲁迅致萧剑青的340109信收《全集》第十三卷中。十分明显,此340109信当是360104信之误认。......
2023-11-30
本文就以《三闲集》为例,选择《三闲集》初版本,鲁迅生前出版的最后一个单行本,1938年《鲁迅全集》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鲁迅全集》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鲁迅全集》本,以及《三闲集》所收文章的初刊本,鲁迅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按:《三闲集》中仅有《辞顾颉刚教授令“候审”》一篇有手稿)等,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鲁迅全集》本为底本进行汇校。上述三处初版本均同05年全集本。......
2023-11-30
我们期待着,今后我们仍能以鲁迅先生和藤野先生的友谊精神为基础,进一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加深中日的友好交流,使中日两国之间的纽带更牢固!时任绍兴鲁迅纪念馆副馆长的张丽君应邀出席了纪念仪式并发言,此为发言稿。......
2023-11-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