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地方行业高校土木工程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产教融合难以深入、校企协同难以落地、符合学校定位的专业标准不够明确等问题,基于OBE理念,构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OBE理念探索适合土木工程专业产教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工程教育面向社会需求,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有着显著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2023-08-25
关于世界史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李玉君
加强和改进世界史教学,培养既具有广阔的世界眼光又具有扎实的历史知识和专业理论的世界史人才,以适应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需要,适应全球快速一体化发展的需要,这已是我们世界历史与国际关系研究所教师的共识。近十几年来,我所全体教师在改进世界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是也还存在许多不足,有些问题是过去认识到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改进或改进不大,有些是过去没有认识到今天有所认识。以下就是我们对世界史教学继续进行改革的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关于课程设置
1.进一步加强专业外语教学,夯实学习和研究世界史的基础
掌握专业外语是学习和研究世界史的必备条件,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对于世界史的学习和研究而言,专业外语的作用类似于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古汉语。没有对专业外语的熟练掌握和准确理解,就无法了解学术前沿相关动态,无法直接阅读档案文献、资料专辑,仅仅依靠译文开展研究如同吃别人剩下的馒头,会使我们的世界史研究滞后于别人或使研究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下去,更难以形成独到的见解。一句话,没有扎实的专业外语基础,就没有真正的世界史研究,从本科阶段起就应该使学生牢固树立这种观念,形成这种习惯。因此我们必须格外重视专业外语的学习,开好这门课程。
在具体教学中,应该谨慎选择教材。应以历史档案、历史文献或西方原版著作为主,也可选择那些讲述在世界历史进程中起到转折作用或有重大意义的事件的文章,这样既可以掌握原生态的资料,有利于开展学术研究,又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和热情。对于任课老师的选择,应坚持以世界史专业出身的教师为上。只有专业的老师才能带出专业的学生。设置专业外语课程,目的就是要使世界史的学生能够尽快熟悉原始外文,并能阅读外文文献,养成习惯,达到快速阅读的目的。
另外,关于加强专业外语教学的问题,国内一些大学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一些学校根据世界史专业的特点,不仅将外语教学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而且还开出多种语言的课程供学生选择,有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等等。为了更新教学内容,有些学校大量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或直接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讲学,得到了国内世界史学界的一致好评。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参考的。在以英语为主的教学中,我们也要鼓励学生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并注重加强与外界的交流,除了聘请专家学者讲学,还要积极利用网络等资源,以弥补日常教学的不足。
2.进一步重视选修课的设置,激发学生开展研究的兴趣和建立开展研究的条件
在现有的世界史基础课设置框架下选修课的配置显得非常重要。以前主要由于师资力量所限,我院世界史选修课的开设一直比较薄弱。选修课的开设状况和中国史无法相提并论。随着近几年世界史青年教师的大力引进,我们开设选修课已经没有人才制约。所以现在在保证世界通史教育的同时,加大开设力度和合理配置选修课已成为可能。
首先需要继续加强西方史学史的教学。西方史学史是历史专业学生一门不可或缺的必修课。西方史学史在20世纪有了长足的发展,史学观念发生很大变化。新史学提出历史学是研究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研究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学问,并提出使用多学科方法研究历史的主张。这些见解很有意义。20世纪新史学在西方影响巨大。缺少对西方历史科学发生与发展历史的了解,就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史学人才,难以认识和构建我国的世界史研究体系。从20世纪90年代我们就开设了这门课程,随着历史学科的不断发展,也要求这门课程始终关注前沿动态,不断革新,因此也要求我们继续加强这一课程的教学研究。
其次,世界史文献资料检索。这门课程主要内容应包括:第一,世界史图书资料的选择。现在世界史方面的书籍浩如烟海,要告诉学生如何选择并建议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哪些书籍、资料。第二,世界史外文资料的查找。要让学生了解我院有哪些外文资料,国内国外外文图书资料馆藏现状,如何检索、阅读和下载。第三,世界史网络资源的利用。伴随数字化、网络化的高速发展,信息载体和传播模式更新,网络资源十分丰富。但网络资源存在良莠不齐、资源的知识密度不一、知识层次和涵盖面不同等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地获取网络信息资源呢?主要可通过访问专业网站、查询专业的数据库、网上数字图书馆等途径来获得。这就需要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耐心讲解。所有这些都是世界史学习和研究必不可少的手段。
再次,国别史、专门史、专题研究。对于一些世界史研究中的关键问题、重点内容,不是靠通史课一笔带过或者简单叙述可以解决的,例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法国大革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等等问题可以开设专题研究;国别史,如英国史、法国史、美国史、日本史、俄国史、德国史选修课的开设对于推动世界史研究意义重大;同样,对于与现实有密切联系的焦点问题,如民族主义、现代化、全球化、文明冲突、遏制战略等等,对学生会有极大的吸引力;问题的不同侧面或角度也可以或也应该成为关注的焦点,如经济史、外交史、政治史、政治思想史等等。通过选修课这一平台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世界史知识,深化世界史理论,开阔学术视野,激发思想火花,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二、关于教学方法的改革(www.chuimin.cn)
教学方法问题看似小事,实际上是直接关系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大事。倡导民主、对话、开放的教学方法,在多元文化社会中意义重大。面对多元文化,老师不应该再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而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与鉴别,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评判答案。这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不能以一种文化霸权的心态,压制不同意见,应该真正平等地善待来自同学的不同观点,尊重同学的价值判断。不能像以前一样,强求学生信奉什么不信奉什么,应该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批判意识、开拓的勇气。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教学中进一步处理好课程内容的重点和一般、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在过去十几年的教学改革中,针对历史院系高年级基础课的特点,我们曾经尝试以基础课程专题化讲授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具体说就是采取专题与一般内容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呼应,有详有略的教学方法。从实践中看,也收到了较好效果。但是这样做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希望按部就班讲授,根据教材的章节进行学习;有些学生认为专题讲授好。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水平,兼顾各个学生群体的利益。基础课毕竟是基础课不是选修课。于是我们尝试在讲课时,先进行概括,例如讲世界现代史,我们把从20世纪初至1945年二战结束这段历史用现代化这一理论把它贯穿起来。首先把20世纪初至1945年这段世界历史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予以定位,再把20世纪初至1945年这段历史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特点加以概括。针对现代化的不同特点把世界众多国家加以分类,同时进一步分析概括出不同类型现代化国家之间及其内部的基本矛盾。基本线索、基本矛盾理清之后,再进行讲授。重点事件详讲,一般的一带而过,点到为止,兼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我认为这种讲授效果较好,既不平铺直叙,又有所侧重,又讲清楚了基本线索,基本理论及历史发展趋势,照顾了重点与一般、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总之,由于世界史学科内容广泛、视角众多,且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无重点地全面讲授,要能把握课程重点和方向,善于总结,采取有重点、有概括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探索和知识梳理,使得学生能够对知识有宏观的把握和微观的理解。
2.不断完善课堂讨论
十多年来我们已有多位教师坚持不懈的开展课堂讨论。开展讨论前让学生先写论文,然后安排时间讲授论文并开展讨论,用这种方法,作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实践证明,通过搭建这一平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使教师及时地发现学生在知识方面的缺陷和错误。这种做法改变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教师站在讲台上高谈阔论,学生则坐在下面洗耳恭听,忙于笔记的局面。这些措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具体如何组织课堂讲论,在以往的教学改革论文中已有阐述,这里不再赘述。但是在组织课堂讨论时,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解决。过去的班级学生不多,二三十人左右,每个同学用10分钟左右阐述自己论文的基本论点、论据,利用两次上课时间就可以完成讨论。现在的班级四五十人,占用上课时间过多,影响教学进度,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我们现在尝试采取的做法是集中围绕几个问题开展讨论,观点相近的内容找一代表来发言,不强求每一个学生发言。
实践告诉我们组织课堂讨论,教师一定要精心安排、事先检查学生论文准备情况。对讨论的内容教师一定要作深入、全面的了解,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灵活控制局面,适时加以引导。
尽管进行课堂讨论,学生撰写小论文会遇到很多困难,其中主要是资料不足,参考书难以找到,影响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但我们认为,通过这样的学习和锻炼,当他们有机会获得充分资料后,一定会写出好的文章。
3.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
考核不仅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察,也是一种激励、引导机制,反映了我们的人才观。过去学生的考核成绩仅仅涉及排名以及奖学金的评定。现在考核成绩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内和对外保送研究生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职业选择、人生前途,影响到人才培养的大问题。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不容小觑。多年来我们已经侧重于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学生的考试成绩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由平时成绩和撰写论文、课堂讨论方面产生,另一部分由期末闭卷考试产生。在评价总成绩时,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这一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另外还应进一步改进期末考试的试题内容。可以适当加大分析、论述试题的比重,对高年级学生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适当减少考察记忆性知识试题的比重。我们需要的是知识面广、分析能力强、写作水平高,而不是靠死记硬背老师讲课内容取得高分的学生。
4.鼓励跨专业研究
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过去的事情的一门学问,涉及面广,需要利用经济学、人类学、人口学、心理学、社会学、国际政治学等学科的方法进行研究。因此应鼓励学生走出专业,跨院旁听其他院系的课程。这样既可以开阔视野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理解。
总之,世界史教学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定会使我院的世界史教学与研究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有关史苑育英集:兰州大学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探索与研究的文章
针对目前地方行业高校土木工程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产教融合难以深入、校企协同难以落地、符合学校定位的专业标准不够明确等问题,基于OBE理念,构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OBE理念探索适合土木工程专业产教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工程教育面向社会需求,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有着显著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2023-08-25
(三)课堂教学实施课堂教学实施的变化是第二轮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变革课堂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状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解决在第一轮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课堂教学实施变革的思路是借鉴“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高校课堂教学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形成适宜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课堂教学模式。......
2023-08-21
对于学前儿童游戏课程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先理解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再来研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最后分析学前儿童游戏课程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按照此思路进行探讨。为了实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合理设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2023-08-21
无论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还是在实践知识的教学中,始终应培养学生对学前儿童游戏的观察、组织实施、介入指导的反思能力。标准强调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按照标准的要求,以“精要”“更新”“实用”为原则,整合、充实现有的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的教学内容。所以学前儿童游戏课程在考核学生学业水平时,也应该有理念、知识、能力三方面的内容。......
2023-08-21
中华文化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富矿,以儒家伦理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其中,以“恕”道为枢机的德性思维,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规定,必将能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益参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儒家伦理;德性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08-25
王凤秋政府职能转变后,校长应从战略决策、资源筹划、内外协调、信息管理、开拓创新五个方面强化管理职能。学校逐步摆脱了对政府部门的依附关系,主体地位得到了显现,校长的管理地位得到了提升,其管理职能也在作用方向上发生了改变。校长要抓教育教学,也要抓创收,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后赋予校长的新使命。......
2023-08-15
游戏是幼儿园基本活动,在重视游戏对儿童发展独特价值的时代背景下,学前儿童游戏课程作为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课程,势必会有更多的学前教育专业高校教师关注该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使其在培养合格进而卓越的幼儿园教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23-08-21
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的内容,主要来源于在学前儿童游戏研究领域研究时间较长,较权威的国内学者已出版的关于学前儿童游戏的著作或教材。理论篇涉及学前儿童游戏的概念、特征、分类、影响因素以及国内外儿童游戏研究的理论流派与发展历史;实施篇涉及实施的原则、任务、分类指导与评价。......
2023-08-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