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初执教鞭谈:与学生共同进步

初执教鞭谈:与学生共同进步

【摘要】:与学生共同进步——初执教鞭谈感言么振华2010年3月,我初执教鞭。尽管如此,作为教师队伍中的新人,初次走上讲台,还有机会执教中国古代史课程,我的心情一开始就是兴奋而忐忑不安的。一学期下来,完成了中国古代史后半段的教学任务,总算是暂时松了口气。后来得知宋老师很年轻,顿觉惊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她达到了镇住学生的目的。

与学生共同进步——初执教鞭谈感言

么振华

2010年3月,我初执教鞭。人生一路走来,学业上算是顺利的,当然也做过好多老师的学生。老师们或庄重威严,说话掷地有声;或和蔼可亲,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或才华横溢,让人不自觉地钦佩;或妙语连珠,活跃了课堂气氛;或朴实无华,用真诚感染学生……他们成了我无形中的榜样,无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

尽管如此,作为教师队伍中的新人,初次走上讲台,还有机会执教中国古代史课程,我的心情一开始就是兴奋而忐忑不安的。早就知道中国通史课是出了名的难教,非大家不能为也,所以我难免紧张,为此我花了不少心思备课和制作课件。一学期下来,完成了中国古代史后半段的教学任务,总算是暂时松了口气。伴随着学期结束的是思考和总结,本来作为新人有些羞于将想法和盘托出的,只是出于新人都是个体的,抱着也许有的东西或能共享的心理,才斗胆借此机会,不揣浅薄谈一点儿我自己的想法和体会,衷心希望能够得到诸位前辈的指教。

初次讲课,我基本上算是尽了力,同学们大多承认这一点。凡事情你认真去做,总会有收获,即便是失败的教训,也是以后的借鉴,也许这是新教师必须面对的。我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把握不好进度,开始讲得比较细,并挑选了几个视频穿插其中,以增加同学们的感性认识。到学期中间的时候,轮到讲五代十国,这部分内容相对单薄,为了加深同学们的印象,我将他们分成了15个小组,每组讲述一代或一国。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增强,许多人跃跃欲试,但弊端也是明显的,就是学生没有经验,占用了好几节课时,影响了后面的进度,以致明清部分的讲课时间明显缩短。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讲课方式方面的,事后我意识到对待学生应宽严适度,宽严结合。因为宽松不足以树威,太严则会显得不近人情,最好是该严的时候严,该宽的时候宽。此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其中的火候和分寸要靠经验的累积。初中时有一位宋小慧老师,多年来一直记得她初次教我们的情形:留着整齐的刘海,完全遮住了额头,将身体包裹在一件肥大的草绿色军装中,讲课时一脸严肃,不苟言笑。这让我根本看不出宋老师的确切年龄,也不知道她是初次任教,甚至很长时间里一直以为她是位中年教师。后来得知宋老师很年轻,顿觉惊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她达到了镇住学生的目的。也许是觉得如此伪装自己太过压抑,以我的性格和经历来讲,偏于单纯简单,而且,我开始就存着不让自己的学生落入千人一面的可悲境地,从此出发,我采取的是本色示人的方式,对学生一贯和蔼可亲,不摆架子,希望他们都能自由吸收空气和雨露,自由发展。当然必要时,必须像园丁一样为他们这些嫩树修剪枝丫。如此态度,好处在于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感,学生们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很自由,有的学生也敢于和我讲些真心话,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动态,便于指导。但后来缺点也显示出来,就是一些懒于学习的学生,未免懈怠,有时课堂纪律显得有点散漫,后面的学生也有听不清课的时候。以上这两个问题,都是我以后在实践中应该加以改进的地方。

除此之外,也有一点儿想法和心得,我想也许可以和大家分享。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个管理学方面的案例: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花岗岩石材公司(Granite Rock Company)自1900年成立之初,一直关注的就是账本底线,不仅员工,而且顾客都感觉到它是一家缺乏灵活性的、集权的、官僚作风严重的公司。当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布鲁斯·沃尔普特(Bruce Woolpert)意识到官僚作风在扼杀这个公司时,1986年,公司开始变革。改变传统的总裁在最高层、与顾客接触的员工在最底层的组织结构图,将它从上到下反过来,顾客成为组织的最高层。并努力做了三件事:一是所有员工都来讨论现行的组织结构,除了不合法或不道德的调查外,公司对顾客进行访问;二是进行问卷调查时,请顾客根据书面要求对公司进行评级,从A往下直到F;三是公司给予顾客不向公司付费的权利,公司特别声明:“如果你对公司的服务或建筑服务不满意的话,便无需付费。”这使得公司必须非常重视工作中的失误,并因此取得长足进步。相反,许多公司面临倒闭,却不明白原因就在于缺少倾听大多数顾客的抱怨。而正因为花岗岩石材公司在1986年给予顾客拒绝付费权的这项重要决策,把它推上了1992年“Malcobn Baldrige”美国国家质量奖的领奖台。

这个案例说明:自下而上的沟通,能够帮助我们做好工作,因为这样容易发现问题,自然工作容易改进和提高。当然,前提是我们必须付出自己的努力和热情。不管出于何种原因,缺乏自下而上的沟通,有时会造成巨大的损失,2003年“非典”的爆发应该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案例。当然这也受制于中国传统“报忧受罚”风气的影响,值得庆幸的是,经此事件,现在中国已有明显改观。

闲话少叙,之所以提到上面这个案例,是为了说明我的一个做法。在中国古代史课程结束后,我利用最后一节课的剩余时间,让同学们写下对这门课的意见、建议或想法,我甚至用给他们平时成绩加分的措施加以鼓励。当然,结果证明:并不是学生提的意见都是合理的,也不是合理的你都有能力改进,但我的目的在于,起码我们可以借由学生的角度明确自己前进和改进的方向,做到知己知彼。教学毕竟是一个双向互动的活动,没有学生的能动参与,老师的教学效果就会相应削弱得多。建立起畅通无阻的交流机制,这样做对自己反而是最安全的,有助于师生信任和满意度的提升。对于意见,我们应按照毛主席所说的,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唯如此,才能做到教学相长。

虽然心里明白道理如此,但是作为新人,这样做毕竟有点儿危险,让人有些忐忑不安。但我还是决定这样做,我让他们具名写意见,而且写得好的平时成绩加一分,一般的加半分,没写的不加分。提到分数学生们很兴奋,几乎全都写下了自己或多或少的想法。我想自己之所以如此做,可能是为了集思广益,还有就是我是该班的班主任,我对他们相对比较信任,也感觉到自己身上承担着对学生的责任和来自学生家长的期望。之后,我鼓起勇气认真看了同学们的意见。有的意见不止一个人提,这应该是引起注意的,比如我上面提到的讲课进度的控制问题;有的意见大家持相反的态度,如我上面提到的讲课方式的问题,这可能是个人的欣赏角度和风格不同;还有的同学希望我讲课增强信心,放松一些,此点的改进需要讲课准备充分,课堂实战经验增多,也就是在增强实力的基础上增强底气。在众多的意见中,我还看到了个别的表扬意见,这是对我的鼓励。事后,我将全班近60名同学的意见汇总,归纳成几类,同时结合老教师的分析和我自己的想法,我感到还有待加强的问题包括:(www.chuimin.cn)

(1)上课时可以适当留一些讨论时间,以便大家交流,同时增加同学们的上课积极性。这个需要在掌握课堂进度的基础上进行。

(2)讲课时多提一些具有发散性、启发性的问题,供同学在课堂上讨论,乃至争论。好处是可活跃气氛,增广见闻,共同学习进步。对老师的要求是要注意时间掌控,发现值得讨论的问题,提高驾驭、控制课堂能力。

(3)适当讲一些史学研究方法,对有兴趣的学生来讲,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讲课时可以穿插一些学习方法介绍,这点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比较有效,可以讲讲怎样读书、怎样做好课外读书笔记,如何查资料、分析史料,如何读书、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等。

(4)注意讲课节奏、语速,让同学们有消化的时间。课堂时可以对讲课重点稍作提示,重要处可以给学生留出记笔记的时间。这需要老师注意控制讲课速度。

(5)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使课堂按自己的思路走。

(6)同学讲课锻炼部分,有的同学建议保留,虽然有的同学觉得占用时间较多。这个部分我个人的意见是可以适当保留,但必须不能偷懒,就是必须建立在老师控制指导之下,做到扬长避短。

(7)可侧重多讲一点历史理论知识和深层的分析,加强对史学前沿的介绍。如果时间允许的话,重要问题可分专题讲解。

(8)有同学提议课件大家分享,资料分享,而且可以创立班级制的交流平台,来进行这项工作。这个想法可以逐步来做。

此外,还有一点,就是有的同学希望讲课时教师能做更全面的讲解,有的则希望做重点讲解,不要面面俱到,意见正好相反,这个就必须由教师个人依特长和班级情况自己控制了。事后,就提意见一事也跟两个同事讨论过,他们没有特别认可,但我还是觉得比较可行。虽然看到这么多意见,心里会有些不舒服,但没有看到,并不证明学生就没有意见。当我看了上述的花岗岩石材公司的案例之后,我确认自己的做法是对的。尽管作为一位新老师,在教学内容上有不熟悉、教学经验上有不足,教育方式上有疑惑,但知道和明确问题所在,已经是在往正确的道路上走,而不是相反。我自然不愿意做一名讳疾忌医的教师。而且,这些意见,让我觉得很有收获,而像有的学生向我提议的“凶一点,课堂纪律会好点”,从中我也感到学生的可爱,激起了我的责任感。

最后,我还有一个体会就是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和班主任,一定要公平,真正地去爱每一位学生,不管他们出身如何,要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将来考虑。因材施教,不仅应该体现在教学上,也应该体现为一种教育态度,一种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法。用心做老师会比较辛苦,但决不会乏味,因为学生在不断进步,学生也不断地走出又走进;做老师只要你愿意,就永远可以和学生共同进步,也可以和学生一样保持自己的年轻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