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的发生有着其必然性,近代日本侵略中国是历史的必然,而不是偶然的。1872年,日本绑架琉球国王,并强迫其承认是自己的藩王。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朝鲜。可见,抗日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其根源是深远的。如此崇高的历史地位就注定抗日战争对于现实的影响也是延绵不绝的,不是转眼即逝的。比如目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抗日战争的胜利所奠定的。......
2023-11-30
坚守育人为本信念传承百年兰大精神
王希隆 张克非 杨林坤
百年风云激荡,百年薪火相传;百年自强不息,百年桃李芬芳。2009年,兰州大学迈着她那坚实沉毅而铿锵有声的步伐,走过了辉煌灿烂的一百年发展历程。兰州大学以她百年一贯的低调实干,在中国教育史上铭刻出一串串闪亮耀眼的足迹。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致兰州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中所说的:“长期以来,兰州大学秉承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扎根西部,艰苦奋斗,形成了光荣的爱国传统和优良的校风学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兰州大学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前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成绩斐然,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为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历经一百年的陶冶和积淀,通过几代人的实践和升华,兰州大学培育出自身独有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内涵。这就是:“自强不息,争创一流”的奋斗精神;“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的治学风范;“勤奋、求实、进取”的优良学风;“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直面清贫、乐于奉献、淡泊名利、严谨治学”的人格风范;“勇于创新,独树一帜”的时代精神;“扎根西部,心忧天下”的社会抱负;“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是兰州大学由弱到强,发展壮大的真实写照,更是兰州大学生生不息,拼搏进取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证。过去、现在和未来,这种“育人为本,实干为先”的兰大精神都将一如既往地滋养并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兰大人蓬勃奋进、勇创新高。
时间的脚步永不停息,一百年已经成为历史,新的百年征程就在我们的脚下。总结历史,传承精神,激励斗志,再创辉煌,这是时代赋予我们当下兰大人的光荣使命。回顾百年校史,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特色办学,独树一帜”,“教学兴校,科研强校”,“勤奋立校,实干创校”,“人才为重,荟萃英才”五个方面兰大精神的内涵。兰大精神紧紧围绕育人为本的信念,构成了兰大精神的重要特质,在兰州大学的历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值得我们兰大人代代相传和不断发扬光大。
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兰州大学从其前身——清末的甘肃法政学堂开始,就与西北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清季的甘肃,素有“苦瘠甲天下”之说。近代,当沿海和中部已相继出现资本主义经济、文化,逐渐开始向现代社会转型时,这里却少有相应的变革,日渐恶化的自然条件、接连不断的天灾战乱、多民族和宗教之间的差异、经济基础的薄弱……都使甘肃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早期现代化进程远远滞后于东南地区,成为中国欠发达的地区之一。民国前期,中央政府对甘肃的“协饷”调拨断绝,省内大小军阀的割据及横征暴敛,鸦片种植泛滥,更使甘肃民穷财尽、苦不堪言。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创办发展高等教育,其艰难困苦是其他地方高校及后来的人们所难以想象的。师资、生源、经费的严重缺乏和不利的环境,一直是制约学校发展的最大障碍。从1909年到1949年的40年间,绝大多数情况下,学校艰难维持,只能保持几十名教师、上百名学生和专业设置单一的状况,很难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办学条件和水平等各个方面有大的发展和改善。即便如此,还经常陷入经费不继、拖欠教职员工薪资和学生因贫困而大量辍学的窘境。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在这种艰难,甚至是苦难的条件下,兰州大学前期的几代师生员工绝非消极应付、怨天尤人,而是咬紧牙关,克服众多困难,自强不息,支撑危局,不仅顽强地延续着学校的生命,并抓紧和利用抗战等一切机会,想方设法使学校在风雨中前行、发展。像蔡大愚、邓春膏、宋恪等校长,都尽其所能地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尤其是辛树帜校长,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使国立兰州大学在内战的炮火声中创造了快速发展的奇迹,在院系设置、师资力量、招生规模、办学条件等方面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1947年,教育部督学在视察甘肃教育的报告中所言,甘肃教育的优点在于“学风较为优良”“员生吃苦耐劳”。“甘省教育界人士向极清苦,自抗战以来,更为艰难,但献身教育工作人员,均能深体时艰,热心教理,埋头苦干,以是甘省教育在近数年来尚能向上发展,当厥功于此种坚忍之精神。学生方面,大多家境贫寒,亦尝能刻苦自励,蔚为风尚。”这种扎根在偏远落后地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样在兰州大学的历史上集萃升华,发扬光大。1951年4月,出生于江南,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回国的郑国锠先生和妻子仝允栩,毅然选择了到兰大工作。当时的兰州,“山是光秃秃的,没有一棵树,连草都不长;地上,高低不平,坑坑洼洼”;“市内没有像样的马路……交通工具是马车,黄河里漂流的是羊皮筏子”;“居民用水是从黄河里挑的,白天晚上经常停电,做饭烧的是大块煤砖,冬季取暖也用煤炭……晚上备课经常在煤油灯下进行”。这与国外和国内上海等大城市相比,该是多么大的反差啊!但郑先生的回答却是:“生活艰苦,不怕;没有条件,创造。”就是凭着这种精神,他和夫人在兰大一直工作至今,在艰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下,克服各种困难,潜心从事植物细胞融合研究和人才培养,做出重要贡献,承担全国细胞生物学教材的编写,并在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现在是中科院资深院士。郑先生和许多兰大师生的人生经历,既是对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兰大精神的丰富与发展,更是对这种精神的价值与意义做出的最好的诠释和证明。
二、特色办学,独树一帜
兰州大学是中国地理位置最西的一所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她有着“居一隅而雄天下”的远大抱负,实践着“扎根西部,服务全国”的无悔承诺,化地域劣势为发展优势,变地区差异为奋起动力,逐渐摸索出“特色办学,独树一帜”的发展思路,总结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办高水平大学的成功经验。
1945年12月,国民政府行政院第723次会议决定,将甘肃学院、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医学院兰州分院合并,组建新的国立兰州大学。之所以取名“兰州大学”,“意思是一个大学设在兰州,并不是专门为甘肃设立的,西北各省如甘、宁、青、新的人都可以进”。也就是说,国民政府从一开始就力图将这所设在兰州的国立大学,办成一所面向西北各省的全国性高校。西北地区的开发和建设需要大量人才,更需要建设一所好大学,提升西北高等教育水平,缩小与东南和沿海地区的差距。正如《兰州大学校训》中所说的:“兰州大学设立在西北要冲的兰州,是中国西北部的一个文化堡垒。兰州在地理上,当然还不算是中国的极边,可是以全国各大学的分布点来看,兰州大学在西北方面,实站在高等教育之极边。兰州大学是站在文化国防的最前线。”为筹办兰州大学积极奔走的辛树帜校长对此有深刻认识,他曾经对国民政府教育部官员说:“西北诸省为我国古文化发祥之地,亦今后新国运发扬之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国防价值于今尤重,文物、开发资源,实目前数年最重要中枢。此时特设兰州大学,意义盖极深远。”在当时的学科专业设置中,兰州大学已经开始把西北地区的历史、地理、民族、农学、医学等纳入到重点关注的视野之下,初步勾勒出特色学科发展的端倪。辛树帜校长非常钟情于祖国的西北大地,他将国立兰州大学的校园建筑都以西北地区的名山来命名,昆仑堂、积石堂、祁连堂、贺兰堂、天山堂等建筑物的背后都在诉说着这所大学“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的美好愿景。
如果以1946年8月,国立兰州大学的成立,作为学校百年历史前后两个时期的分界线,则可以清楚地看到:前期,学校只能是为了生存而奋斗;后期,却是为了实现自身作为一所重点大学的目标,努力探索、自觉奋进的过程。虽然,由于国家的帮助和重点扶持,使之与省内其他高校相比,获得了较多的资源和发展条件,同时也肩负了更多的责任、更高的要求;然而,与其他地区的同类型大学相比,地处相对落后区域的现实,又毕竟形成了许多不利的限制。因此,在相对落后的地区能否办成一所高质量、有影响的重点大学,怎样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和发达地区著名高校的独特办学之路?这可以说是从国立兰州大学成立那天起,就始终横亘在历任校长和几代师生员工面前的难题。兰大人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正在稳健地破解这道难题,并构建出兰大精神中重要的一环:独树一帜,勇于创新,走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正是凭借这种精神,学校一方面始终将“做西部文章”作为自己的基本战略,有所为,有所不为,千方百计在院系和专业设置、科研重点和主攻方向、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诸多方面,形成自己的优势、特色和话语权;另一方面,又绝不以西北的高校自框,满足于关起门来比高低,而是以世界的眼光和开放的胸怀,密切关注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目标和方向,不断强化与国内外的交流,用最新的科学理论、方法,研究、解决西部的课题,缩小与国内外学界的差距,加快重点学科的突破,倾全力培养优秀人才,为西部、也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得到各方面的广泛认可。
例如,上世纪50年代中期,留学归国的刘有成教授、从复旦等高校支援兰大的著名化学家朱子清教授及其高足黄文魁等,创立了兰大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并以西部特有中药材贝母、甘草等药用成分的分析和有机合成为突破口,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赢得了国内外化学界的关注。类似的事例还有许许多多。它们充分证明,虽然在很多客观条件方面,兰大不如别的高校,但兰大人却绝不固步自封、甘居落后,而是勇于知难而上、迎难而进,通过自身的加倍努力,去克服各种困难,在很多方面,创造出一流的业绩,为国家做出特有的贡献。也在全国教育科技界形成了一种引人关注的“兰大现象”,即在条件困难、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其基础研究、重点学科及其在国际重要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却能够在国内连续保持领先水平。
如今,兰州大学在学科建设上已经形成了两个优势:一是基础学科研究优势,二是特色学科研究优势。在化学、物理学、地理学、生命科学、数学、历史等领域有着坚实的学科基础和雄厚的科研实力,继续保持并发挥着兰州大学百年以来一直以基础学科研究见长的优势。另一方面,在功能有机分子化学、草业科学、冰川、干旱和半干旱气候与环境、风沙环境力学、磁学和磁性材料科学、民族学、敦煌学等领域办出了自身特色,走在了相关学科的前列。
三、教学兴校,科研强校
追溯高等教育的历史,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是创建于1097年的意大利波罗尼亚大学,至今大学已经有900余年的历史发展进程。而在这900余年历史中,在起初的700多年间里,大学的主要使命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为了实现这一使命,中外大学的主要手段就是教学。由此可见,教学是一所大学的兴校之本,立足之基。兰州大学历来重视教学工作,其本科生的培养和素质均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兰州大学之所以在中国教育界异军突起,靠的就是优秀的本科教学质量。
兰大教学质量上层次、上台阶,得益于江隆基校长对教学活动的高度重视。江校长有三句名言:一是“教学活动是学校的兴校之本”,二是“学校教育必须以教学为中心”,三是“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中经常的中心任务”。其教育思想的本质是尊重教育规律,重视教学质量,以育人为本。他在主持兰大校政期间,年年只提一个口号:提高教学质量。后人总结:他在这个问题上有定见,而后有定功。他认为培养人是学校的中心任务,教学活动是学校的基本活动,学校教育必须以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经常的中心任务。为此,要正确处理教学与政治的关系,教学、科研和生产劳动的关系,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要正确认识教学质量,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全面发展。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这些闪光的教育思想的实施,为兰州大学形成重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听课是江校长整顿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件法宝。当时在教务科工作的张开基回忆说:“1959年江校长来学校后不久的一天早上,我去文科楼上班,碰见江校长搬着一把椅子正等候在教务科门口。见面互道早安后,他和蔼地对我说‘看看课表,陪我听课去’。过了一个星期的又一个早上,江校长又一次等候在教务科门口,还是叫我陪他去听课。这样就形成了他每周深入课堂听一次课的制度,除他离校外,从未间断过。”
兰州大学文学院吴小美教授曾经有过被江校长听课的经历,并且受到了江校长极大的鼓舞。当时,吴小美曾经受到不公正待遇,有人借“教学大检查”之机命她作检讨。1964年年底的一天,吴小美像往常一样步入教室,忽然在教室后排看到了江校长那伟岸肃穆的身躯。吴小美以一种“豁出去”的勇气,镇定自若地讲完一节课。课后江校长走上前来对她说:“临时有点时间来听听课,没有事前通知,对不起!”这时吴小美真正慌乱起来,忙回答:“请校长提意见。”没想到她的课得到了江校长的赞许:“课讲得好!”吴小美回忆:“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走回宿舍的,只记得倒在床上痛哭一场,仿佛把一切困惑和委屈都释放了出来。既深感我们党和国家能多几个这样的教育家该有多好,又痛下决心,要好好干,不论遇到什么挫折,也要咬牙挺住。”
江校长对教学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有一次他声色严厉地批评某些中层领导,对上课迟到早退的教师不闻不问。他要求经常进行教学检查,教务处的干部要去听课,甚至要求干部有必要住到学生宿舍去,以便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他十分重视教学秩序,说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上级要求学生停课到校外去“做好事”,江校长通知各系,不允许停课,提倡课外“做好事”。这表明了他“教学为重,教育至上”的大原则是毫不动摇的。
在那个政治挂帅的年代,江校长却独具慧眼,高度关注并亲自抓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大对教学和实验课程的投入。由此形成了历任学校领导和教师、学生重视教学和学生培养质量的良好传统。长期以来,兰大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训练,强调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名教授为本科生讲基础课也是兰大多年来的传统。1978年以后,在兰大化学系“四大家”为本科生讲课曾引起过轰动。当时。刘有成主讲物理有机,朱子清主讲天然有机,陈耀祖主讲有机分析,黄文魁主讲有机合成,刘、朱,陈、黄都是赫赫有名的教授,刘有成、陈耀祖二人还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而且,化学系严格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实验课程的投入、课时和质量,其系列实验课程获得国家优秀课程奖;化学系学生的实验能力也是有口皆碑。兰大化学系学生报考国内名校的研究生,在复试时实验环节的出色表现,屡获“精湛”二字的好评。因此,每年都有许多兰大学生被保送或考入北大、清华等名校。
2007年初冬逝世的赵俪生教授,平生十分重视课堂教学。他知识渊博、过目不忘,年轻时学过外语、搞过文学翻译和创作,人生阅历又极其丰富,其文采、口才,在史学界是很少有的。在课堂上,任何深邃的理论问题、枯燥的历史史实和材料,他都能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讲得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即便如此,每次上课前,无论讲过多少次的课程,他都要在前一天闭门谢客,专心准备,充实教案,增加新内容、新观点;并将每次的讲课内容浓缩为几张小卡片,做到烂熟于胸,在课堂上,他又总是全力以赴,在对讲课内容驾轻就熟的同时,声情并茂,神采飞扬,使学生不仅汲取大量的新知识,而且深深地感受到语言艺术的魅力。常常是两节课下来,他的衬衣都被汗水所湿透。正是这种全身心的投入,学界同行对他讲授的“中国通史”课程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如华东师大历史系的王家范教授即认为赵先生是20世纪继钱穆先生之后,大学里教“中国通史”课程最成功的学者之一。
学校历史上这些名师们重视教学的敬业精神和良好效果,不仅使学生们受益良多,为学校赢得了声誉,而且为兰大的历史和精神、文化增添了熠熠生辉的内容,成为师生们永久的楷模。
1980年10月,在李政道教授发起组织的为美国哥伦比亚、哈佛等大学物理系招收研究生的全国联合考试中,兰大物理系学生胡青以268分取得第一名。1981年、1985年,在全国重点大学化学专业学生赴美研究生计划(CCP)考试中,兰大化学系学生倪锋、田家强先后取得第一名。他们和许许多多的优秀学生,是学校重视本科教学、确保教学质量的结果。2005年11月,兰州大学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获得优秀。走过一百年不平凡的岁月,兰州大学重视教学的历史经验留给我们深深的启示,兴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已经融入到兰大的文化血脉之中,并铸就了下一个百年辉煌的基础和动力。
如果将一所大学比喻为一只凤凰的话,那么先进的办学理念就是凤凰的聪慧大脑,学科建设是高昂的凤头,优良师资是雄健的凤身,教学和科研则是凤鸟的两翼。只有当一所大学紧紧抓住了学科建设这只凤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主体,围绕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那么这所大学就必定可以像凤凰一样展翅高飞,雄翱环宇。纵观世界大学发展史,自德国洪堡大学精神确立后,科学研究就成为大学追求的又一崇高使命。兰州大学始终把科研工作放到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科研强校”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自建校以来,兰州大学的科学研究硕果累累。1978年3月,兰州大学有25项科研成果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奖。1988年,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通告的第二次《学术榜》(内部稿)中,1985—1987年兰州大学在世界权威性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总数为111篇,在中国(含台湾)20所理科大学中排序第11位。据统计,兰州大学被SCI(《科学论文索引》)收录的论文,1992年、1993年连续两年在全国高校中居第三位;1994年居第6位。1995年11月,美国《科学》杂志评出中国13所最杰出的大学,兰州大学名列第6。
四、勤奋立校,实干创校(www.chuimin.cn)
兰大精神中最基础的部分,是她在一百年间所形成的“勤奋、求实、进取”的良好学风。这铸就了一代又一代兰大人共同的性格特征,也成为学校薪火相传的根本内容和贯穿过去、现在、未来的一条基线。
兰州大学学生的勤奋刻苦学习风气在全国高校中是出了名的。早晨读外语,晚上开夜车,图书馆前排长队,成为兰州大学校园中的三道靓丽风景线。即使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生活最困难的时期,兰大的勤学风气依然没有改变。中科院院士葛墨林曾经回忆自己在兰大求学时的经历:“虽然经济生活困难严重,我们学生有时不得不靠喝酱油膏冲水解饿,甚至有时吃树叶,但是校园内却有琅琅读书声。早晨起来读俄文成风,晚上开夜车做习题是常事,有一种蓬勃向上的朝气。”这种“勤奋立校”的精神激励着莘莘学子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如饥似渴地汲取学养,把自己做大做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2006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全国范围选聘158名后备人才,第一站就选择了兰大。实地考察后,他们将在兰大的预招计划扩大到了其总人数一半以上。之所以对兰大如此“另眼相看”,他们看重的正是兰大学生的踏实肯干和勤勉进取劲头。
兰大人不仅勤奋刻苦,还有一种实干拼搏的精神。这一点,从辛树帜校长创办国立兰州大学的过程中可见一斑。
刚建校时,兰州大学只有政法书籍和古籍4000多册。邓春膏校长掌校后多方筹集资金,每年都从拮据的经费中抽出一部分派人到上海采购图书,图书收藏的数量才开始上万。至1935年全校中文、外文图书达到了16 355册。十年以后,学校图书馆的中外文图书增加到44 261册。而同一时期,藏书量达20万册以上的已经有国立中山大学和国立北京大学两所学校,藏书10万册~20万册的大学图书馆有6所,5万册~10万册的有13所,接近5万册的有36所。很显然,兰州大学的藏书量在当时来讲是比较低的。故而,辛树帜校长把购买图书,充实图书馆作为筹办国立兰州大学的先期要务之一。
据著名学者吴相湘回忆,1946年6月,就在辛校长向教育部请示国立兰州大学建校方针及预算的同时,他“为争取时间,托请中央大学教授开示一二年级需要的西文书刊及仪器名单,即向上海订购。同时,每遇夜间有暇,即与我同往南京夫子庙一带旧书店选购国学书籍。旋又往苏州、上海各书肆选购。时京、沪、苏各书肆各种国学书刊、日本刊行中国考古历史专籍、敌伪时期刊物甚多,各国立大学忙于复员,还没有注意这些书刊,兰州大学乃捷足先得,图书馆藏书遂相当丰富”。
一个月后,辛树帜得到一个重要消息,南京、上海等地书局将要在7月15日联合涨价。这令他心急如焚,他立即给教育部长朱家骅写信,请求在兰州大学筹办经费正式下拨之前,预先垫发部分经费,以应急需。辛树帜对西北教育事业的执著深深打动了朱家骅,教育部答应预先垫支法币5亿元,用于兰州大学采购图书。拿到垫支款后,辛校长火速邀请沈其益、盛彤笙、黄文弼、吴相湘等学者,抢在图书价格上涨之前,分别到南京、上海等地各书局,为兰大紧急选购图书。8月底,这批图书、仪器装满200只大箱子,先由轮船从南京运至汉口,转由平汉铁路火车运至郑州,再沿陇海线西行,由火车、汽车历经艰险,一路辗转,于10月21日安全运抵兰州。
与此同时,辛树帜校长还向英、美等国订购科学期刊200余种,购得龙门联合书局影印出版的所有外文图书,并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将德国驻汉口机构波楼馆的德文图书1 000余册,也经教育部批准转赠兰州大学。1948年,他又从当时苏联驻兰州商务代办处购得俄文新书1 400余册。到1948年底,经过近两年的多方搜求,辛树帜校长共购得图书7万余册,使得兰州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增至12万册,藏书量较之前几十年翻了两番,一跃位列各大学前列。
“大学校长不爱书,不算真正好校长。”辛树帜虽然学的是生物学专业,但他从小就养成了爱书的良好习惯,终生嗜书如命,把书籍看得重于一切,很舍得花钱买书。据说有一次去上海,他看中了一家古旧书铺,几乎一下子把书铺的书全买了下来。这哪里是一般意义上的买书啊,分明是“盘书”“卷书”。辛树帜到兰大后,把“卷书”的传统带到兰大,他经常派人到南方“卷书”,一旦打听到哪家书店欲转让,马上把所有的书都盘下来,全部席卷到兰大。即使出现多个复本,他也在所不惜。因为他深知学校地处偏僻,学生得书不易,所以对各科重要教本以及国学基本用书,尽量多备复本,以免好学之士有向隅之叹。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为兰州大学图书馆写的《积石堂记》一文中对此有特别记述,称赞辛树帜“高瞻远瞩,知树人大计,必以师资及图书仪器为先。既慎选师资,广罗仪器,更竭其余力购置图书。京沪陇海道上,轮毂奔驰捆载而来者,大椟数百事。未几,国民党挑起内战,陆行阻绝,又曾以飞机运之。两年之间,积书十五万册,轶出他人数十年之功,卓然成西北巨藏矣”。
办一所好的大学,首先要有一批大师,其次也要有大楼。辛树帜校长深知,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只有筑好凤巢,才能闻得凤鸣陇原。
在甘肃学院时期,萃英门校区只有85座建筑,老旧平房275间。国立兰州大学建立后,随着师生规模的扩大,原有的这些破旧平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师生员工对教学、科研和生活的需求。因此,尽快扩建新校舍,也就成为当时学校的燃眉之急。
辛校长指出,学校的基建工作必须优先解决教学和实验用房。三座教学楼、一座可作礼堂用的大教室迅速由蓝图转变为现实。1947年7月,三座教学楼的奠基典礼隆重举行。辛校长一生热爱西北的名山大川,遂将三座教学楼分别命名为天山堂、祁连堂、贺兰堂,并作《三山堂记》曰:“立上庠,邦之央。作三堂,育元良。萃彦英,自四方。建边疆,固金汤。瞻天山,瞻贺兰,抚祁连,追前贤,横且坚,亿万年。”经过5个月大奋战,三座大楼于11月初竣工,此时正值国立兰州大学建校一周年,校园内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随着图书库藏的迅速增加,学校将至公堂开辟为阅览室,并在观成堂基址上建设二层楼的图书馆新馆,命名为“积石堂”。顾颉刚先生在《积石堂记》中记载:“群策群力,旦夕不懈,用能于金融波动之际,百日而功成,此不可不记以章之者也。”拟作大礼堂用的中山堂建成后,仍然无法容纳全校师生集会,学校遂决定再建一座多功能大礼堂“昆仑堂”。
昆仑堂设计为飞机状造型,预示着国立兰州大学的崛起和腾飞。整座建筑面积共3 600平方米,内设1 800个座位,27间教室,是当时兰州大学,也是全甘肃省最大的建筑。1948年9月,昆仑堂开始动工修建,到11月中旬,主体结构完成。然而此后,由于国民党的大溃败和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急转直下,导致经费中断,昆仑堂的建设不得不搁浅。《昆仑堂碑记》中说:“发大愿,起大信,以赴大事者,树帜先生立大任重,不避讥谤,以导于先;校中同仁齐一心志,忍饥耐寒,以随于后。”在当时物价飞涨,校款枯竭之际,辛校长倍历辛苦,多方筹集,终成夙愿。顾颉刚先生慨叹:“然则是堂也,一砖一木之间,固皆涂有血汗涕恞在焉!”他勉励后来学于斯者,应当感念前辈创业之艰辛,并铭记“当知屋宇可得而毁,惟此‘为之于不可为之日’之精神,则永永不可磨灭者尔!”
“勤奋、求实、进取”,朴实无华,但却平实厚重,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勤奋,是成功之母,“业精于勤”,是古今中外最普遍的常理;求实,既浓缩了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又体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和笃实践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人生态度;进取,则是永不止步的努力探索、攀登和开拓、创新,不断超越现状和自我,争取事业更大的成功和人生的更高目标。兰州大学历来以“勤奋、求实、进取”作为自己的学风和对所有师生的一致要求;通过长期的精心培育,将之融入无所不在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陶冶、影响所有的兰大人,成为兰大学子身上醒目的共同特征和文化基因,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长期以来,一代代兰大人因此而受益;同时,他们又都在实践、丰富和发展着这种优良学风,使之愈久弥新,与时俱进;而兰大师生中无数的佼佼者,都在以自己的成功和贡献,为其增光添彩,昭示出母校“勤奋、求实、进取”学风的重要及其永恒的内在价值。
五、人才为重,荟萃英才
人才是办好大学最关键的因素和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在西部高校,吸引、留住优秀人才,尽快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更是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务,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给予更多的重视。在兰大历史上,辛树帜、林迪生、江隆基等老校长,都在凝聚、爱护人才方面做出了榜样,产生了重要影响。由此,也形成了兰大爱惜、重视人才的优良传统,并受到其后学校历任领导的高度重视。
“揽天下英才而用之。”辛树帜校长在筹建国立兰州大学时,首先千方百计搜罗、引进各学科的优秀人才来校任教。他聘请自己的老朋友、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为首任历史系主任。当时,顾先生正受聘为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任中国边政学会等许多学术团体的负责人,还与朋友合作开办出版机构,编写、出版历史教材和史学丛书,难以脱身;而其妻小又都在沪上,亲友们也大多不同意他远赴兰州。为了促使顾先生来兰大任教,辛校长一次次函电相邀,并利用每次赴南京开会、办事的机会,拜会、宴请,当面邀请。据《顾颉刚日记》记载,仅1947年初到次年6月一年半时间,辛校长和他之间的函电往还就有20多次,辛校长赴沪、宁拜访、宴请他6次,还在1948年初提前寄去赴兰差旅费200万元。1948年6月初,因多种原因,兰大发生学潮,出现少数甘肃籍学生围攻、殴打个别外省籍师生的惨剧,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正是在这种特殊情况下,顾先生毅然接受辛校长的邀请,搁下手头的工作,于6月17日只身飞赴兰州;21日,即开始给学生上课,并看望、慰问受伤的师生,帮助学校恢复了平静。随后,顾先生在兰大执教的半年间,辛校长时相往还,多方关心,使他能安心从事教学和研究。以顾颉刚先生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和师资的引进,使得兰州大学一时间声名鹊起。
由于当时兰州尚未通火车,生活条件很差,延揽人才较之陕西武功的西北农校难度更大。许多著名专家教授虽然仰慕辛校长的人品、学品、博大胸怀和高度的事业心,但是考虑到西北的实际困难,又都不愿意前往兰大任教。他就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聘请短期讲学、客座讲授等办法,先后延请到顾颉刚、石声汉以及中央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到兰州大学授课。同时,辛校长还缩短暑假,延长寒假,利用夏季兰州气候凉爽,是避暑胜地的有利条件,先后礼聘裴文中、方壮猷、郑集、朱炳海等名师在暑假期间到兰州大学集中讲学。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兰州大学师资少、专业单一、学术水平和知名度不高的现状,辛校长还利用自己交游广、名望高等优势,尽最大努力聘请名师到兰大任教。从1947年7月到1949年下半年的3年时间里,在兰州大学任教任职的著名教授有董爽秋、孔宪武、程宇启、陈时伟、段子美、乔树民、盛彤笙、水天同、顾颉刚、冯国瑞、沐允中、吴文翰、左宗杞、杨浪明、王德基、张德粹、张怀朴、闻人乾、张舜徽、史念海、杨英福、唐家琛、李德麟、于光元、乔树民、张查理等。一时名家荟萃,群贤毕至,学风浓厚,盛极一时。当时兰州大学流传着这样的歌谣说:“辛校长办学有三宝,图书、仪器、顾颉老(指以顾颉刚为首的一批知名专家教授)。”
在尊重人才方面,江隆基校长堪称后世大学校长的楷模。1964年金秋,江隆基作为中国教育代表团团长访日归来,在学校大礼堂举行了一次访日报告会。主席台上秘书送来一把椅子,请江校长坐下讲。可是江校长却执意不肯,他亲切地对全校几千余名师生说:“平常总是坐着讲,今天我要站着讲。”这是为什么呢?大家猜不到原因。只听江校长接着说:“我首先向大家讲一件我遇见的小事。在日本访问期间,日本东京大学校长请我去演讲。这位校长已经70多岁了,可他和他的学生们都是站着整整听了我两个小时的演讲。当时,我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呢?那位老校长说,‘你是教育专家,又是中国教育代表团团长,我们尊敬教师,所以我们要站着听’。”说完江校长稍稍停顿了一下,又以洪亮的嗓音说:“今天在座的有的已经是专家教授,更多的则是未来的专家教授,为了表示对知识、对知识分子的尊重,我要向日本同行学习,今天我要站着讲!”江校长话音刚落,整座礼堂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当江校长讲到“应该把教育当成强国之本”时,礼堂内外再次响起大海浪涛般的掌声。据旁听那次演讲的李云龙校友回忆,“那一天,大家高兴极了,激动极了,为祖国而刻苦学习的决心自然更大了”。
20世纪60年代初,买一块国产手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德语课的申文林老师没有手表,为了便于掌握时间,就在班上宣布了一条土政策“请课前先到的学生把手表放在讲桌上,下课后再来取走”。没想到,这条土政策对前来听课的江校长也同“适用”。江校长来得早时,也同样取下表来放在讲桌上,供申老师使用。后来,商业局发给江校长一张购表证,他马上把这张购表证送了申文林老师。申老师非常感动,但他知道江校长的表也破旧了,就说:“江校长,您的表已经很旧了,这张购表证还是您用吧。”江校长恳切地说:“我的表虽然旧了,但还可以用。你没有手表,教学很不方便,还是你拿去用吧。”1965年,教育部决定将南开大学的核物理专业和放射化学专业合并到兰州大学,两个专业的师生一起来到了兰大现代物理系,邱陵教授就是当时从南开调到兰大的教师之一。当时国家经济生活困难,江校长想尽办法,多方面照顾这批师生的生活,他特地给邱陵教授送去了一张松木制成的擀面板。这看似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用品,在当时却是非常难得的。小小一张擀面板,饱含了江校长对教师的深情关怀。
有人评价江隆基校长,具有“革命家的气质,学者的风度和教育家的建树”,是党内屈指可数的领导型教育家。他从人格上尊重教师,珍惜他们的辛勤劳动,充分理解和支持他们所从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广泛地团结教师,察纳雅言,平易近人,做教师的知音;尤其是当教师处于困惑,甚至危难之际,他总是给老师们以同情、保护、帮助和支持。因此,江校长的光辉形象已经深深刻印在每一位兰大人的心目中,并且代代相传,流之永远。也正因为学校历史上有幸遇到了一些这样的好校长,兰大才能在当时相对特殊、困难的情况下,从四面八方积聚起一批各个专业的优秀教师,形成了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局部环境场和很强的凝聚力,从而为学校的长盛不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历史原因和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了西部人才大量流失的不利局面。受此影响,兰大仅1983—1985年间便向东部流失111名教师。其中60%是具有高、中级职称的。面对新形势下人才流失的严重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校即不断采取措施,想方设法留住和吸引人才,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和扶持。2004年,学校又出台“萃英人才建设计划”,投入专项资金,着力引进、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培养、支持200名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500名青年骨干教师。这些举措产生了明显效果,基本保持了师资队伍的稳定,帮助大批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使学校的人才状况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据统计,目前学校有在职教职工4 221人,有专任教师1 799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职397人、副教授等副高职833人,博士生导师327人,两院院士10人(含双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6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83人次,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这些优秀人才是兰州大学下一个百年腾飞的主力军和坚强柱石,他们齐聚“萃英门”下,必将创造兰大新的辉煌。
对于地处西部的兰州大学来说,如何培养人才服务于西部,如何吸引人才发展于西部、创业于兰大是未来发展建设中必须长期直面的重要课题。用事业留人、用情感留人、用待遇留人,最重要的,是用尊重人才、和谐奋进的校园文化感动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我们只有吸引和培养一大批高水平人才服务于兰州大学,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才有可能引领和推动学科的发展,落实育人为本的信念,成为兰州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不到西北不知道中国之辽阔,不见胡杨不知道生命之辉煌。在中国西北的广袤大地上,兰州大学犹如一株高昂挺拔、屹立不倒的胡杨树,历经百年风雨,愈发雄姿傲立,卓然不群。人们常说“钟灵毓秀,地杰人灵”,背靠巍巍皋兰山,在母亲河黄河臂弯里成长壮大的兰州大学,孕育出一代代栋梁之才。重山的雄浑沉稳,大河的奔流直前,塑造出百年兰大“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精神品格。“河山迤逦如画,桃李萃英多娇。”百年的追求,百年的奋斗,百年的辉煌,都源自那绵亘历史时空的百年忠贞坚守与传承。
胡锦涛总书记在贺信中的殷切希望让兰大人为之震撼和振奋。他“希望兰州大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突出自身特色,提高办学质量,为推动西部大开发、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殷嘱托和深切期盼下,有着百年光荣历史和深厚精神积淀的兰州大学,一定能秉承“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弘扬“勤奋、求实、进取”的优良校风,立足西部,面向国际,屹立于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之列。
有关史苑育英集:兰州大学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探索与研究的文章
抗日战争的发生有着其必然性,近代日本侵略中国是历史的必然,而不是偶然的。1872年,日本绑架琉球国王,并强迫其承认是自己的藩王。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朝鲜。可见,抗日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其根源是深远的。如此崇高的历史地位就注定抗日战争对于现实的影响也是延绵不绝的,不是转眼即逝的。比如目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抗日战争的胜利所奠定的。......
2023-11-30
其次,动员全院教师,通过多种渠道,帮助毕业生联系工作。日常生活中,由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全程式就业指导”。......
2023-11-30
课堂教学与历史想象能力培养杨红伟合理的想象是插在思想之上的翅膀,能使思想飞得更高、更远,也能帮助人们有更生动、更深邃的认识。以下,笔者仅结合自己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谈谈对历史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意义,敬请方家指正。实际上,吐蕃王室扶植佛教,不过将之作为斗争工具,即打击苯教与奴隶主贵族联盟的工具。......
2023-11-30
当前历史学本科专业的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探析——以兰州大学历史学本科专业为主的研究张克非兰州大学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985”综合性重点高校,其历史学本科专业,至今已设立64年之久,担负着培养优秀学生,造就高素质历史学专业人才,率先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任务。学院申报的多个本科教学改革和研究项目获得兰州大学和甘肃省的立项支持。其三,国家人才工作、教育改革对优秀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及新要求。......
2023-11-30
国家目标与人才培养——关于敦煌学研究生培养环节的几点体会郑炳林研究生培养特别是博士生培养国家目标是什么,我的理解有这样几个层次:第一,培养的研究生的研究水平代表本学科最高研究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壮大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的队伍,而且要保证兰州大学培养的人才在敦煌学界占有一定的优势。......
2023-11-30
兰州大学建设国家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高等教育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其中第三个建设内容为“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经过严格评审,2008年我校历史文化学院王希隆教授负责的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入选,这对兰州大学的文科建设无疑是巨大的支持和鼓励。......
2023-11-30
关于历史文选教学的一些思考邱锋一从现今大学历史系开设的专业基础类的课程来看,大致是可以分成两个主要方向的:一个方向是中国古代、近代和现当代史以及世界古代、近代和现当代史之类的课程,合起来也可以称为“通史”课;另一个方向则是由《古代汉语》《历史文选》《历史原著导读》之类组成的课程,看似驳杂,其实也不妨笼统地叫做“读史”课。......
2023-11-30
凡此等等,无疑有助于通史教学水平的提高。通史教学与研究是培养通识的重要途径。因为对整个中国历史缺乏理解,有关中国史学的认识难免出现偏差。中国通史教学要做到“通”,必须改变目前将通史视为断代史的拼凑这种局面。......
2023-11-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