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哈萨克族婚礼歌曲多样性:文化研究成果

哈萨克族婚礼歌曲多样性:文化研究成果

【摘要】:do调式和sol调式是哈萨克族婚礼仪式歌中较常用的调式。旋律线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哈萨克族歌曲的旋律线多种多样,婚礼仪式歌亦不例外。哈萨克族婚礼仪式歌的旋律有模进、重复和变化重复等发展手法。

第二节 哈萨克族婚礼仪式歌多样性形态辨析

一、歌词分析

1.格律

哈萨克族婚礼仪式歌是用哈萨克语创作的,因为哈萨克语语音、语法、词汇方面的特点,所以对哈萨歌的格律具有内在的规定性。在语言的分类上,哈萨克语属于黏着语类型。(28)语法意义基本是通过词的附加成分来表示的,一个附加成分表示一种语法意义,此外,它的语音和谐、规律非常严格。哈萨克语的词由一个或几个音节组成,在一个词里有几个元音就有几个音节,哈萨克语的元音有:在句子里,绝大多数单音节词都可通过一定的语法变化而成为多音节。哈萨克语是一种没有声调的语言,多音节的词有轻重音之别,词的重音一般情况下在最后一个音节上。

哈萨克族民歌的诗行由一定数目的音节组成,音节又按一定方式组合成若干个单位,叫做音步。哈萨克族民歌的歌词多为四句一章,一般每行十一个音节,也有每行为五、六、七、八、十个音节的。在哈萨克婚礼仪式歌中,最常见的是每个诗行包括七个音节的民歌。

如[谱例19]《别塔夏尔》就是每行七个音节

img30

2.修辞

歌词中常用比喻、夸张、问答、直叙、映衬等手法形象地反映生活。借助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如动物植物、高山、河流、环境等比喻较为多见。

如:

你就要远走高飞了,我的宝贝,

那边对你来说是个新家,

到那里一定要尊重你的公婆,

你还是个幼苗,我会把你挂念。

如:

清高的新媳多美丽,

她的面容似皎月,

今天把新娘接回家,

懒惰的人不敢再怠慢。

……

哎,新媳妇啊,新媳妇,

我要为你揭开面纱,

你的婆婆把恰秀撒,

你的公公一直在期盼,

这一天幸福又欢快。

哎,新媳妇啊,新媳妇,

精明的头脑喜鹊像喜鹊,

白皙的皮肤像蛋清,

让你的马不要再回头。

如:

你是我们家的珍宝,

就像家乡天空的飞鸟,

你已经到了婚嫁的年龄,

我的心里多么的依恋不舍。

3.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是指作家、艺术家从生活素材的提取到孕育、创作成作品的一系列艺术思考活动。它涉及作品题材的选择和提炼、主题思想的酝酿和确定、形象体系的设计、整个作品内容的组织结构以及最恰当的表现形式的探索等。(29)哈萨克族民歌歌词的艺术构思共有虚靠实和实引虚两种。虚靠实即先虚后实的途径,也就是化情思为景物、以景托情的构思方式,其特点是,歌者基于一定处境产生了一定情感而需要抒发,运用一定景物来表达它,使这种抽象的情思物化。这是一个从主观到客观的构思过程,一种由内而外的构思方式。

如[谱例20]《阔鲁斯》

img31

实引虚,即先实后虚的途径,也就是触景生情的构思方式。其特点是,客观事物的某种特点触动了歌者的感情神经,使本来潜伏于歌者内心的感情得以激发和表露。这是一种由客观到主观的构思过程,一种由外而内的构思方式。(30)

如:[谱例21]《哈尔哈什》

img32

笔者对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30首哈萨克婚礼歌整理后发现,属于虚靠实的艺术构思的有13首,实引虚的有17首。实引虚的17首中10首是《别塔夏尔》。

4.押韵

哈萨克民歌中歌词的音韵是有规律的,常见的有倍歌韵,即每四行中的一、二、四行押韵;双生韵即一、二行押一韵,三、四行另押一韵;交叉韵即一、三行押一韵,二、四行押一韵。哈萨克族民歌非常注重押韵,因而歌词十分悦耳、易于上口。在笔者记录的婚礼仪式歌歌词中倍歌韵的例子较为多见,例如,谱例8的第一段歌词、谱例11的第一段歌词、谱例9的第二段歌词、谱例10的第一段歌词、谱例10的最后一段歌词等。还有的歌曲以每句歌词的句尾衬词押韵。

如[谱例22]《加尔—加尔》

img33(www.chuimin.cn)

由于每句歌词后面有节奏的呼唤“加尔—加尔”,因此“加尔—加尔”成为这种仪式歌曲的名称,在哈萨克族歌曲中以反复出现的衬词命名是非常常见的。

二、音乐分析

1.调式音阶

哈萨克族婚礼仪式歌的调式丰富多样,除了以五声音阶为基础构成的各种调式外,在旋律的风格和旋律的进行上还存在着与欧洲大小调体系相互融合的特征。旋律还常有降si的特征音出现,但一般是作为辅助音出现的。旋律建立在以do为主音调式上的歌曲,出现在歌曲尾部收束处的Ⅶ级音往往有明显的导音性质,即解决到主音的倾向,常采用一种特殊的七声音阶调式,它是在五声宫调式的基础上加上降si和si构成的。降si从上方给羽音以支持,成为羽音的辅助音,si从下方支持宫音成为导音,(31)如《加尔—加尔》。

do调式和sol调式是哈萨克族婚礼仪式歌中较常用的调式。其中do调式运用得最为广泛,数量最多,占总数的一半以上,sol调式、mi调式占四分之一,fa调式、la调式较少出现。在笔者调查的范围内未见到re调式和si调式的婚礼仪式歌。

2.曲调

(1)旋律线。旋律线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哈萨克族歌曲的旋律线多种多样,婚礼仪式歌亦不例外。从现有仪式歌资料来分析,其旋律线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形态:平稳式进行、波浪式进行、山峰式进行。

①平稳式进行:此类旋律运动幅度较小,主要采取级进的方式,因其音乐形象比较单纯,情感波动不大,故旋律线平稳流动,多用同度、二度、三度等音程进行。这种旋律线善于表现一种安静的、内在沉思般地情感状态。

如[谱例23](片断)

img34

②波浪式进行:有些仪式歌的旋律进行宛如连绵的丘陵,作波浪式起伏,音程关系多用二度、三度、四度等级进或小的跳进。这种窄幅旋律运动曲线,善于表达舒展、委婉的情感,带有较强的抒情色彩。

如[谱例24]《怨嫁歌》

img35

这类旋律进行在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婚礼仪式歌中最为常见。

③山峰式进行:这类旋律的主要特点是旋律线条运动幅度较大,常常以跌宕起伏的旋律线条将音乐推向高潮,常有四度、五度以上的音程上行或下行的大跳,犹如陡峭险峻的山峰。这类旋律进行善于表达悲壮的、宽广的、热情奔放的、激昂高亢的具有戏剧性冲突的情感。

如[谱例25](片断)

img36

这类旋律进行在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哈萨克族婚礼仪式歌中多见。

(2)旋律的发展手法。哈萨克族婚礼仪式歌的旋律有模进、重复和变化重复等发展手法。在笔者调查的婚礼仪式歌中模进的发展手法较为常见,它作为重复的一种特殊形式保留了旋律中的基本音程关系、节奏形态,在不同的高度上重复旋律具有进一步展开旋律的意义。

如[谱例26]《祝你们幸福》

img37

哈萨克族婚礼仪式歌中运用重复与变化重复的手法使一个简单的素材统一成一个完整的曲式结构。如[谱例16]《阔鲁斯》,旋律发展是由重复与变化重复手法相结合发展而来。

(3)音域。哈萨克族民歌的音域因不同类型而具有不同的宽度,“安”一类的哈萨克族民歌的音域宽广,演唱者可以尽情地表现卓越的技巧和洪亮的声音,在哈萨克族婚宴中独唱歌曲一般属于“安”一类。“月令”和“吉尔”音域大多不超过八度,但表现情感真挚动人,旋律的流动朴素自然,朗朗上口,具有博大而深沉的气质。这种音域特点在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婚礼仪式歌中也体现的十分突出。

表4-1 音域图表

img38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文列举的歌曲谱例和资料中的谱例音域在八度以内的婚礼仪式歌占86%,运用非常广泛。笔者分析原因有二:其一,哈萨克族婚礼仪式歌是以表达感情和教导为目的,音乐是为语言叙述而服务,所以不需要过宽的音域和过于复杂的旋律,过宽的音域会增加演唱的难度,影响到歌词的即兴表达。其二,婚礼仪式歌中,除了《别他夏尔》是请善于辞令的主持人唱,其他的几首《加尔—加尔》《森斯玛》《阔鲁斯》等都是家人唱的,平常百姓的音域自然会有一定的局限。

三、节拍和节奏

节拍、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之一。哈萨克族婚礼仪式歌丰富多变的音乐节拍看似非常复杂,实际上它与其歌词的格律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部分的节拍、节奏有着较强的规律性,而部分婚礼仪式歌又将游牧民族常用的散板转化为不规则的混合拍,或出其不意地变换强弱,使其形态更加丰富。2/4拍、3/4拍是主要节拍类型,其间也有5/8拍(2+3或3+2)等混合节拍。哈萨克族婚礼仪式歌中规则的节拍将一系列音高线条组织成一条非常有逻辑而又富有表情的旋律线,并且使之符合人的生理、心理及情绪的运动状态,从而使旋律委婉、悠扬、流畅,适合抒情;不规则的混合节拍又使民歌旋律明快、新颖,富于变化。

表4-2 节奏图表

img39

上表是笔者统计的哈萨克族婚礼仪式歌的节拍状况。2/4、4/4拍子乃是哈萨克族婚礼仪式歌节拍的基本形式,占二分之一。混合节拍,在婚礼仪式歌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舞曲性的3/4、3/8、6/8节拍在婚礼仪式歌中运用的数量较少,但它们丰富了仪式音乐的表现力。哈萨克族混合节拍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哈萨克语词汇的构词法是词根加附加成分,附加成分表示词根的语法意义,与词根的关系并不密切。哈萨克语言中构成词语的各成分的地位是平等的,这就使各音节在组合节奏时具有更多的可能性,而由音节组成的各音步之间,不同体系的节拍能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也就不足为奇了。(32)新疆哈萨克族指挥家哈布拉德老师认为哈萨克族混合节拍与哈萨克族的“地缘”有一定的关系:由于生态环境和生存依托的不同,生活在山脉腹地的哈萨克族以游牧为生产方式,逐水草而居。在草原文化机制影响下,哈萨克牧民对时间的概念并不是特别强,反映到哈萨克音乐中就是没有按时间严格划分乐句,混合节拍频繁出现。笔者调查发现,《森斯玛》《阔鲁斯》这类哭着唱的歌使用混合节拍的情况较多,这一方面与歌者即兴创作唱词有关,另一方面与哭唱者哭泣时受气息的影响,语言的拖腔变化有关;《别他夏尔》一般是固定节拍,很少出现混合节拍,因为演唱者常常是音乐才能高过他人,善唱的人,或是主持婚礼的熟手,可见受过训练的人演唱时节拍较稳定。笔者在各地调查的《加尔—加尔》旋律上略有变奏,但是节拍固定。

四、曲式结构

哈萨克族婚礼仪式歌经过长期发展,其曲式结构也积累了多种样式,既有常见的上下句体乐段结构,也有三句体或多句体乐段结构和一句体乐段。

1.单乐句一段式

一句体结构的乐段,是乐段中最简单的,也是乐段的特殊类型。它的规模相当于一个普通乐句,一般长度是4~8小节,内部可以划分乐节,也可一气呵成。在婚礼仪式歌中这一结构型的歌曲,往往以复乐段的形式出现。

如[谱例27]《别塔夏尔》

img40

此曲为七声宫调式,在短短的4小节、7度音程之内,构筑了一个下行迂回型旋律线。演唱时唱词不断变化,而旋律则不断地循环反复,形成了一个乐句的复乐段。

2.两句型一段式

在哈萨克族婚礼仪式歌中,有相当数量的曲目采用上下句构成曲式的结构形式,即两句型一段式。例如,前文中的曲例13《别塔夏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上下句就是呼应的关系。在哈萨克族民歌中,常常出现二部曲式结构或是带副歌的二部曲式,但在哈萨克族婚礼仪式歌中笔者未见到二部曲式结构的出现。

以上各种曲式结构也有伴有引子出现的。引子常常是呼唤性音调及歌词,而且这一类歌词往往是歌曲的衬词。它一般出现在曲首,或乐句的结尾,但也有很少一部分出现在曲中的情况。

呼唤的音调常采用属、主的关系,随着感情的需要还可以发展到四度、五度、六度、七度、八度等不同的音程关系。还有在呼唤音调中间加入经过音构成优美旋律的。

如[谱例28]《别塔夏尔》

img41

笔者归纳这种呼唤性音调产生原因有三点:其一,呼唤性音调是由牧民在草原上对亲人或是大自然的一切生物的呼唤声发展而来的。最初,它作为信息传递的一种手段,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适应方式,但当这种音响反复作用于人们的生活时,便逐步构成了歌唱音调。其二,婚礼上热闹的场面难免有些嘈杂,歌者的这一声呼唤可以引起听者注意。其三,这种呼唤性引子多见于即兴填词的作品中,这一声长长的呼唤已经使歌者想好了适合表达的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