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哈萨克族民间音乐主要以五声音阶为基础构成各种调式,但同时也存在着与欧洲大小调体系相融合的特征。......
2023-11-30
第一节 哈萨克族婚俗概述
婚姻是得到习俗或法律承认的一男或数男与一女或数女相结合的关系,并包括他们在婚姻期间相互所具有的以及他们对所生子女所具有的一定的权利和义务。(1)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之间的结合逐渐形成某种规范,并在此基础上,逐步产生了相应的婚姻制度和特定的习俗。婚礼不仅仅是向社会宣布男女的结合,而且表明男女双方维系家族的生殖功能的合理性。对于哈萨克族这样一个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来说,历史和经济状况决定了生活中再没有比一个新的社会基本单位的诞生更重要的事情了。因此,哈萨克族风俗中特别看重男女婚礼。
一、哈萨克族婚姻缔结的各种方式
哈萨克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具有游牧文化特色的婚姻习俗,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婚礼仪式歌。哈萨克族婚姻实行氏族外婚一夫一妻制,氏族内通婚必须相隔七代以上。哈萨克族还认为同吃一母奶长大的孩子就算不是亲兄弟姐妹,也不能通婚。过去买卖婚姻盛行时,在哈萨克族还有“安明格尔”制,即收继婚制度:妇女死了丈夫,如果要求改嫁,一定要优先嫁给亡夫的兄弟,如果没有兄弟,也只能嫁给本部落的成员。(2)哈萨克族婚姻是终身的,一经缔结婚约,便不能随便解除。在特殊情况下,如果离婚,子女全部归于男方,如果丈夫提出离婚,妻子可以带走结婚时带来的嫁妆。
在过去,哈萨克人的婚姻大多数是由父母包办的,属明显的买卖婚姻。缔结婚姻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财礼的多少,在过去的哈萨克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话“美丽的姑娘值八十匹骏马,一个人生下几个女儿,就可以成为一个大巴依(即大地主、大富豪)”。如今,这种不良的习俗和观念已有了很大转变,但现在哈萨克人的结婚择偶仍然十分讲究门当户对。另外,男方家庭还特别注意女方的母亲,他们有句谚语:“母亲是女儿的影子,母亲好,女儿也一定错不了。”按照哈萨克的习俗约定,同一部落特别是七代以内的近亲不能通婚。哈萨克族的结婚仪式十分隆重,结婚前都要举行一系列走访和喜庆娱乐活动,氏族部落内的任何一家婚事都像自家办喜事一样要热情参与、欢乐与共。婚礼这天,男女双方以及双方的歌手都要唱许多约定俗成的婚礼歌,其中新娘在最后离开父母家人时,要唱与父母亲人的哭别歌。姑娘出嫁后,第一次回娘家,娘家还要给姑娘送一份厚礼,有条件的一般要送100只羊,15匹马,条件差的也要尽力而为,有所表示。哈萨克族结婚后的男女在日常生产生活上的分工是十分明确的,属于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通常情况下,哈萨克族缔结婚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抢婚
抢婚,乃是母系时代哈萨克部落先民,在族外婚制下的一种通过抢劫妇女而缔结婚姻的形式。它主要是作为战争的伴随物,或者是在用正常手段难以获得妻子时采用的一种非常手段。(3)哈萨克族叙事诗《萨里哈与萨曼》就是抢婚的故事。这一古老的婚俗虽已消失,但笔者在阿勒泰地区调查发现婚礼中仍然保留着象征性的抢婚习俗。新郎前来迎亲时,新娘的女友便把新娘团团围住,于是,迎亲的新郎和陪同前来娶亲的小伙子们,便只好将新娘“抢走”。新娘因为要从故乡和亲人身边离去一直在哭泣,另外这也是对抢婚适当的反抗。此外哈萨克族结婚时还有在迎亲队伍的必经之路上系一根绳子,用以拦截迎亲队伍的习俗,当迎亲的队伍经过时系绳的人就索要喜钱,如果不给就不让新人通过。还有在婚礼中男女方亲戚朋友间展开的弹唱竞赛、赛马、马上角力、姑娘追这些娱乐活动都是具有一定争夺反抗之意,这些都是哈萨克族现代婚礼中抢夺婚习俗的遗留。
2.买卖婚
新中国成立前哈萨克族的婚姻是赤裸裸的买卖婚姻,青年男女在自己的婚姻问题上没有自主权,而是由父母包办。近现代哈萨克族地区的家庭婚姻制度,主要是在封建经济基础上实行的聘礼制。娶亲实行聘礼这一做法,就新郎来说,聘礼是一种善意和尊重的表示,还可能是一种用以表现自己养活妻子能力的证明。在更多情况下,聘礼是作为对于女儿出嫁为其家庭造成损失的一种赔偿,或者是对于女儿出嫁前女方家庭付出的抚养费用的补偿。(4)这种婚姻的缔结方式,是以财物为代价的,显然是一种买卖婚姻制度的变体。贫困的牧民由于经济原因无法给孩子娶亲,所以流行一种“换门亲”的婚姻形式,即两家互换女儿作为自己的儿媳,双方都不收彩礼。以亲换亲的习俗与一般的买卖婚姻并行。(5)哈萨克族的“安明格尔”制度也是买卖婚姻制度的延伸。在哈萨克族的观念里,妻子是男方用牲畜换来的,是属于本氏族家庭的财产,因此,对它具有一种所有权,“安明格尔”是一种财产继承转移的变异形式,它继承、维护了原有的亲族系统,使人力、财力不致外流。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取消了这种不合理的婚姻制度。
3.入赘婚
入赘婚,又叫“从妻居”,也是一种古老的婚姻习俗。一般是在只有女儿没有儿子时,特别是只有一个女儿的情况下,女方父母要求男子婚后随女儿同他们共同生活。入赘的女婿并不遭人歧视,这种婚姻形式主要是解决赡养老人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婚姻形式也很少见了。
4.舅表婚和姨表婚
舅表婚即娶舅父的女儿为妻,哈萨克族认为外甥有娶舅父女儿的优先权,舅表婚是亲上加亲。这种婚姻形式较为节俭,在经济收入一般的牧民家采取这种婚姻形式的人家为数不少。(6)姨表婚即姨表兄弟姐妹互为婚姻。舅表婚和姨表婚必须是不同氏族间的通婚,同一氏族间是绝对禁止的。在笔者的调查中,未见到此种婚姻缔结方式,但阿勒泰地区志编撰人之一黄尔汗老先生说他近几年曾在阿勒泰地区参加过此类婚礼。
5.自愿婚
自愿婚也叫私奔婚。一般是女子没有征得父母同意或是在违抗父母意愿情况下自行嫁给自己的意中人,这种婚俗含有对封建家长制包办婚姻、买卖婚姻的反抗。然而,这些私奔成婚的女子,往往是自由恋爱。
近代哈萨克族婚俗则较为自由,实行男女青年自由恋爱,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大事,但他们通常还是会征得或说服父母同意。除本民族青年之间可以通婚外,有很多哈萨克族男女青年也与其他民族的人通婚,如:维吾尔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蒙古族、汉族等。(7)在哈萨克族地区还曾经流行过“指腹为婚”,或是在小孩一两岁的时候就给其定亲。20世纪50年代以后,哈萨克族人民经历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思想觉悟不断提高,自觉执行婚姻法,实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一夫多妻、“安明格尔”、买卖婚姻等不合理的陈规陋习已从哈萨克族的婚姻观中逐步退出。(8)
二、哈萨克族婚礼仪式的程序
(一)婚礼仪式前状况
1.说亲仪式
哈萨克语称为“库达拉苏(kudalasu)”。当男方家长看中姑娘,或经亲友介绍认可的,或由男子相恋后得到家长同意的,男方的父母亲会请一位有威望的人到女方家说亲。经协商双方同意后,商定订婚的日期。(9)
2.订婚仪式
哈萨克语称为“乌勒特热托依”,意为从此把两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订婚仪式是哈萨克族婚礼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一仪式在女方家进行。男方父母及亲戚带一匹马及其他礼品前往女方家订婚;女方家要宰羊款待男方家人,宰羊时忌宰黑羊,要宰白毛或黄毛羊,以图吉利。(10)在订婚仪式上,双方家人共坐,喝茶、喝酒,吃肉及其他食物。饭后,女主人给男方客人端来一盆酸奶,其中放上煮熟的羊尾巴油和羊肝,搅拌均匀后,由女方的妇女喂给每个人,这时,男人们要给喂食的女人一些礼物,如果不给,她们就会把酸奶涂到客人脸上取乐,客人不能躲避,以表示同心庆贺。仪式上还有一些象征性的取悦活动,如女方妇女趁男方客人不注意时,把客人的衣角缝到地毯上;或是把客人中较年轻的男性拉出帐篷推到河水里。若没有河,则是事先挖一个坑,里面灌满水,把男客人推进去。这是哈萨克族对水崇拜的一种表现,他们认为经过踏水之后,婚约不得反悔了。(11)订婚仪式上双方父母会商定彩礼数,仪式结束后,男方家长就开始积极地准备彩礼。
3.吉尔特斯仪式
当男方把女方要求的彩礼备齐后,就要举行“吉尔特斯”礼,哈萨克语“吉尔特斯”意为送给女方的各种结婚用品。举行“吉尔特斯”礼一方面是邀请诸亲观看给女方准备的彩礼;另一方面是参加的亲戚也会带来一些礼物,添到已经准备好的彩礼里,使彩礼更为丰富。不过衣物、裙子、头巾等各样彩礼个数都必须为奇数,偶数是被忌讳的。男方主人会在这些吉尔特斯里包裹一些糖果或布块之类的小东西,在举行吉尔特斯礼的这天,席间从妇女中选出一名剪开捆好的“吉尔特斯”,人们一起抢拿主人事先包好的糖果和布块,希望可以沾染到喜气,自己家也能有这样的喜事,然后将“吉尔特斯”挂在毡房里,供大家观看。(12)
4.送彩礼仪式
举行完吉尔特斯仪式后,男方会通知女方选定送“吉尔特斯”的日子,是日,新郎及家人便带上彩礼前往女方家。女方大摆筵席,宴请男方家的客人。当新郎和家人离女方家还有500米左右时,新郎下马回避,不同父母亲戚一起进岳父母的家门。这时女方的父母在自家门口迎接男方来客,同时新娘的嫂子带一伙年轻妇女和姑娘把新郎接到家门口,此时岳父母在门口迎接他,岳母向新郎抛洒“恰秀”(13),祝福新郎和新郎家人幸福。抛洒在地上的食品很快被围观的人们捡走,大家认为这是吉祥之物,吃了可以幸福。新郎被请进毡房后,一般与年轻人同坐,新娘是要回避的。席间,岳父或长辈要让新郎吃羊的胸脊椎骨,象征男女如同羊肋骨相连一样相亲相爱。晚上新郎与其家人留宿时,新郎会被单独安排一间毡房,夜深人静时,新娘的嫂子会把新娘带进新郎的毡房。此时,新郎要送新娘嫂子重礼,以感谢她成全之美。第二天吃过早饭后,女方选择几位有威望的妇女剪开男方带来的彩礼,大家检验这些礼品是否符合女方家的要求,同时评判女方要求的彩礼是否符合男方家的经济实力。另外男方还要给女方的父母、兄弟、姐妹赠礼品,同时以牲畜数计算女孩母亲的喂奶费,连同女方家宴请宾客需要的羊,一并赠还女方家。送彩礼仪式结束后新郎就可以随意的来往女方家。这次仪式实际就是初婚仪式。(14)
(二)婚礼仪式过程
哈萨克族婚礼仪式一般定在牲畜全部交纳完毕之后举行,时间多在秋季,由出嫁仪式和迎亲仪式两大部分组成的。出嫁仪式是在新娘家完成的,迎亲仪式是在新郎家完成。
1.出嫁仪式
新娘在出嫁仪式前,由父母和阿吾勒(awul)(15)老人选定主持人,然后由主持人选定结婚举行的时间和地点。与此同时,新娘的嫂子陪同新娘到亲朋好友家辞行,并且邀请他们参加自己的婚礼,这个仪式叫“塔尼苏”。(16)在举行婚礼的前一天,新娘家要请一位有威望的老人为新娘做“巴塔(bata)”(17),祝福新娘幸福。然后宰杀牛、羊、马,招待新郎和男方家接亲人员。新娘本氏族部落的人听说喜筵消息,即使没有接到邀请也可以来参加喜筵。饭后,便开始欢送新娘的弹唱活动了,这种对唱通宵达旦,气氛热烈。有条件的人家在女儿出嫁仪式中,会举行相当规模的娱乐活动,有赛马、叼羊、姑娘追、阿肯弹唱等。第二天正式举行婚礼时,要唱一系列的婚礼歌。
婚嫁歌是伴随着哈萨克婚礼仪式程序所唱的歌,它是婚姻仪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内容直接反映着哈萨克的婚俗。
哈萨克婚嫁仪式按照仪式程序和唱歌的内容,主要有:“喜事序歌”、“萨仁”、“加尔—加尔”、“哭嫁歌”、“劝嫁歌”、“揭面纱歌”等。哈萨克族各部落婚礼仪式程序及其相应的歌大体一致,但也有细节上的差别。喜事序歌是婚礼的起始歌,在哈萨克语里用“托依巴斯塔尔(tojbastar)”表示,其含义为“喜庆的事开始了”。歌者往往要用快乐的语言即兴唱出婚礼热闹的场面,希望主家热情的招待来宾,祝愿主家喜事盈门、吉祥如意,并宣布婚礼的开始。喜事序歌通常是邀请民间歌手或喜欢唱歌的年轻人歌唱,多为即兴的歌,但也有习惯的词句被人们普遍使用,如以下歌词:
肥壮的带头羊引领着羊群,
这灵物在群养前一路逞强;
赶上了喜事的幸运小伙子,
照老规矩给喜庆大典开场。(www.chuimin.cn)
……(18)
“萨仁(sara en)”可译为汉语里的调,是一种宣叙式的民歌。所谓“萨仁”并非特指与婚礼仪式相关的歌,一般说来,指直接或间接讲解一定的道理,表述某种思想,具有一定含义的歌。(19)婚礼仪式上的“萨仁”歌在嫁女仪式开场以后的当天演唱,歌唱者是陪新郎来接亲的两名小伙子。婚礼上的“萨仁”歌是唱给新娘听的,新娘在毡房中听到“萨仁”歌时就坐进床幔里哭泣起来。
萨仁歌从比斯米拉(20)唱起,唉—乌克—阿乌,
唱毕斯米拉是千年老礼,唉—乌克—阿乌;
你不要悲伤,你不要哭泣,
请让我把新郎介绍给你,唉—乌克—阿乌;
让我开始述说你的夫婿,唉—乌克—阿乌,
你不用抱怨自己命不济;唉—乌克—阿乌;
你父母也曾是小伙、闺女,
从那时候就有这“萨仁”曲,唉—乌克—阿乌。
……(21)
嫁女仪式上的“萨仁”以说明事理为主,具有劝嫁的内容。在这个意义上说,“萨仁”是一种劝嫁的嫁女仪式歌。当喜事序歌结束后,人们还沉浸在喜悦当中,这时一首婚礼“萨仁”歌把大家引向主题:送女出嫁。
当歌唱着萨仁的接亲人临近嫁娘所在毡房的时候,男方改换曲调,唱起了“加尔—加尔(dзar-dзar)”。“加尔—加尔”是一种男女对唱形式,哈萨克语“加尔”是情侣、恋人的意思。“加尔—加尔”歌词往往是表现男方劝新娘出嫁,诉说婚后的幸福生活和大家对新人美好的祝愿,有其固定的传统曲调。
如[谱15]《送嫁歌》
当小伙子们唱着欢快的“加尔—加尔”的时候,新娘的嫂子和伴娘及陪同新娘的妇女们用“加尔—加尔”或“毕克木(bikim)”曲调与男方对唱,她们一方面向男方诉说新娘心中的忧伤,另一方面安慰新娘。她们唱道:
水面漂浮地柳条哪有重量。(毕克木)
我在父母地娇生惯养下成长,(毕克木)
虽说婆婆是他人的父老也是我的父老,(毕克木)
哪能比得上我亲爱的父老尊长。(毕克木)
哭嫁歌在哈萨克语里用“森斯玛”来表示,直译为汉语意思是“哭出来的歌”。新娘离开家前,由阿吾勒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婆婆把陪伴新娘坐在床幔里的四个媳妇或姑娘披戴的头巾盖在新娘的头上,这时新娘就开始哭诉起来。哭嫁歌是一种痛苦的悲咽,它的曲调抑郁而低沉。
如[谱例16]《哭嫁歌》
如[谱例17]怨嫁歌
新娘在唱完哭嫁歌后,最终要去婆家之前,要同父母、哥嫂、弟妹们一一歌别,同时还要跟乡亲、故乡告别,此为远嫁歌或告别歌,哈萨克语称为“阔鲁斯(kФris)”。在这种哭别歌里,同父母、哥嫂、弟妹的哭别往往较多的显示出惜别的深情;此外还要向故乡的山水、草木告别,甚至是向自家的门框哭别。(22)
家门前长满牛蒡草,
请你留住我把,门框,
我的心都已经碎了。
如[谱例17]《劝嫁歌》
唱完劝嫁歌后,新娘由哥哥或弟弟扶上马,带上父母为其准备的嫁妆,由母亲、嫂子以及弟妹跟随男方迎亲队伍,把新娘送往婆家。新娘上马后,一般不让回头看,意思是不要过于眷恋家乡,要一心一意跟随丈夫生活。驼嫁妆的骆驼的缰绳上系两块布,哈萨克语称“图叶姆仁得克”,译为汉语即骆驼鼻子上的环。在送亲路上经过某个阿吾勒时,这个阿吾勒的妇女就要招待大家喝茶、吃东西,之后被允许解下布块。在路上还会遇到牧民拉起绳子索要喜品,新娘一行唱完歌,馈赠了礼品后方可被放行。(23)
2.迎亲仪式
迎亲仪式哈萨克语称为“克灵推斯如托依”,在男方家举行,比起新娘家送嫁的悲伤气氛,这边因为阿吾勒增加新成员而喜庆热闹。新郎把新娘迎到离家还有一箭之遥的地方便策马回家报信,新娘则在此处等待婆家的迎接。此时,新郎的嫂子带一群年轻的女孩去迎接新娘子,将姑娘从自己的坐骑换到新郎家的马上,而姑娘的马上系一块手帕,由姑娘的近亲骑上,以手帕相赠,以示感谢。新娘被迎到毡房门口,等待多时的婆婆手端“恰秀”,向新娘抛洒,祝福欢迎新媳妇。待公婆及长辈入席后,才能把新娘领进屋,之后,新郎家招待远路上来的亲家喝茶,吃手抓肉、包尔萨克等。(24)婚礼开始时,首先要举行揭面纱仪式揭去新娘的面纱。担任揭新娘面纱的人一般是风趣幽默、口齿伶俐的男子,他手拿拴着彩色布条的木棒,一边挑起并抖动新娘的面纱,一边唱《别塔夏尔》(揭面纱歌)。新娘随歌者歌词的指引向公婆及男方长辈亲戚行礼。别塔夏尔属于即兴唱的歌,但有固定的套路,特别是因为要说教,所以有许多相对固定的套句。(25)
如[谱例18]《挑面纱歌》(26)
揭面纱仪式结束后新娘要向炉火内倒油(清油或羊油),油燃起来时在座的人都口念:“火娘娘、油娘娘,给我们把福降。”哈萨克人认为火是家庭的恩人、明灯,具有生命和某种神秘的力量,故虔诚的称为“火娘娘”。婆婆在火盆腾起的烟上烤一下手,然后在新娘脸上摸一下,此外,还要共喝一碗毛拉念过经的水,哈萨克人认为同喝一碗水之后就再也不能反悔了。接着,新娘被安排坐在刚宰的羊皮上,接受长辈们的祝福,这个仪式是祈求新娘婚后生产顺利。
3.婚礼后的仪式
(1)结婚后第一天等婚礼全部结束,新娘已经正式成为新郎家的一员。结婚后第一天早晨,新娘一定要早起,然后把毡房天窗上的活动毡“吞度克”拉开。这样做一方面是要告诉大家新娘很勤快,起的非常早;另一方面是提醒大家记得从今天开始新娘已经是家庭的一员了。新娘嫁过来第一天还要给家人倒茶,自此,她已经完完全全融入了新家,被大家认可了。(27)
(2)回门仪式。姑娘出嫁后,第一次回娘家的时间由新娘母亲邀请并且婆婆同意的基础而定,新娘、新郎二人带一些礼物,一起回新娘母亲家住几天。娘家也要给姑娘送些礼物,富裕的人家送马和羊,经济较差的人家也要给一些日用品和少量的牲畜。
有关哈萨克族民族音乐文化研究的文章
我国哈萨克族民间流传着不胜枚举的民间乐曲,涌现出数不胜数的以音乐为职业的“阿肯”。哈萨克族的音乐已渗透在该族人民生活的各领域,乐曲与歌词之数量是难以胜数的。实际上在哈萨克族各地民间广为流传的还有10首阔恩尔。冬不拉乐曲是哈萨克族民间乐曲中最大的音乐珍品。一般认为,哈萨克族民族民间器乐曲从内容上可分为四大类。......
2023-11-30
笔者认为,在当今中国对哈萨克族民歌分类法研究中,新疆民族音乐理论家韩育民先生的研究方法值得注意。在民间,哈萨克族对民歌有着自己的称谓,一般习惯将民歌分为“安”和“吉尔”两大类。......
2023-11-30
诗歌与音乐的结合,形成了哈萨克民族音乐文化的主体。哈萨克民族音乐的精髓在于它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对自己命运的思索。民族音乐文化是哈萨克族传统民族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哈萨克族是一个酷爱音乐、能歌善舞的游牧民族共同体。......
2023-11-30
第一节哈萨克族音乐文化形式哈萨克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素有“骏马和歌是哈萨克的两只翅膀”之说。哈萨克民间音乐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特色,在民族文化艺术中占有显著地位。在民间,哈萨克族民间音乐按照传统可分为“安”和“奎依”两大体系。对唱在哈萨克族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几乎所有民间盛会、嫁娶婚礼、节日喜庆等都要举行对唱。每年一度的盛大的“阿肯弹唱会”是哈萨克草原上的重大传统文化娱乐集会。......
2023-11-30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哈萨克民歌风格特点形式,与哈萨克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性、地理环境、劳作方式等密切相关。总之,哈萨克族民歌音调散发着浓厚的牧歌气息,形成了独特的草原风格和个性。......
2023-11-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