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商洛市工业率先突破发展:陕西省十二五研究报告

商洛市工业率先突破发展:陕西省十二五研究报告

【摘要】:关于商洛市工业率先突破发展的思考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行业,对于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与陕西省内外发达市区相比,商洛市工业发展水平仍然落后。商洛要在陕南三市中实现率先突破发展,必须率先发展工业。

关于商洛市工业率先突破发展的思考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行业,对于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商洛市紧紧依托境内丰富的矿产和生物资源,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富有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全市大力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了现代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兴产业为支柱的特色鲜明、经营机制灵活、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的工业化格局。但与陕西省内外发达市区相比,商洛市工业发展水平仍然落后。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商洛要在陕南三市中实现率先突破发展,必须率先发展工业。

一、商洛工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随着商洛市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已成为商洛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其地位不可替代。

(一)工业总量快速扩张,质量效益持续改善

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68.78亿元,是“十五”期末的5.14倍,年均增长38.7%;实现增加值47.56亿元,是“十五”期末的4.86倍,年均增长37.2%;实现销售收入130.74亿元,是“十五”期末的5.8倍,年均增长42.2%;利润总额6.4亿元,是“十五”期末的1.95倍,年均增长14.3%;税金总额6.61亿元,是“十五”期末的3.8倍,年均增长30.3%。2010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列全省第一。(见图1、表1)

img60

图1 “十一五”期间规模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年

表1 “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单位:亿元、人、吨标准煤/万元

img61

(二)工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主导地位持续提升

“十一五”以来,商洛市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先后引进比亚迪、中金、国电、延长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来商投资,培育了商洛炼锌厂、大西沟铁矿、西部鑫兴、洛南九龙、山阳五洲、尧柏秀山、商洛比亚迪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建成了一批年产值过亿元的重点企业,工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对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持续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市全部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82.2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4倍;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从2005年的16.3%提高到2010年的22.6%,提高6.3个百分点。工业在二产中的比重由46.3%上升到54.7%,与此同时,工业还带动服务业、农业建筑业的全面发展。工业经济对财政增长和促进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三)产业调整步伐加快,优势产业不断壮大

“十一五”以来,全市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五年共实施重点工业项目168项,完成投资119.5亿元。商洛炼锌厂、洛南九龙公司、山阳五洲钒矿、丹水建材水泥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通过实施技改工程,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矿产建材初步实现了向现代材料的转型升级,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70%以上。现代中药稳步发展,盘龙、香菊、必康、欧柯、泰华等5户重点制药企业有41个剂型、167个品种通过了GMP认证,“盘龙牌”盘龙七片(酒)、“东秦牌”香菊片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产品,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绿色食品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以核桃、板栗、茶叶生猪、肉鸡等加工为主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金丝源牌”核桃油和花生油、“博汇牌”核桃软糖、“双山牌”商南乌龙茶和商南泉茗等一批产品获省名牌产品称号。

(四)规模企业不断增多,大型企业作用突出

积极实施“两大两化”战略,至2010年底全市规模企业达到141户,比2005年的97户增加了44户。产值超亿元企业25户,其中商洛炼锌厂产值过26亿元,商洛比亚迪产值近10亿元,大西沟铁矿产值近8亿元,九龙公司、柞水宝盛公司产值过6亿元,西部鑫兴、尧柏龙桥、必康、盘龙公司等4户企业产值过3亿元,商南豪迪、山阳五洲、香菊、朝阳金丝源、秦岭钼业等5户企业产值过2亿元,柞水金正等10户企业产值过亿元。

(五)园区建设进展顺利,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被列为省级工业园区,规划的10条循环产业链有5条开工建设,其中2条初步建成。10个县域工业集中区入园企业184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8户。商州区荆河生态工业园区、洛南县陶岭工业园区、丹凤县工业集中区、商南县工业集中区、山阳县工业集中区、镇安县绿色食品工业园区、柞水县盘龙生态产业园区等7个园区,先后纳入全省100个重点县域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以洛南西部鑫兴和洛南九龙公司为龙头的钼材料、以山阳五洲矿业公司为龙头的钒材料、以商洛炼锌厂为龙头的锌材料、以陕西大西沟铁矿为龙头的黑色金属和以盘龙、香菊、必康公司为龙头的现代中药等产业集群,工业整体规模、产业集中度、配套能力、技术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总量偏小,竞争能力弱

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22.6%,低于全省45.1%的平均水平。近五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一直徘徊在0.9%至1.4%之间。与同处陕南的安康、汉中相比,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只有安康的66.9%、汉中的39.9%。2010年底,全市规模工业企业141户,仅占全省规模企业总数的3.2%。无一户税收过亿元的企业。与兄弟地市相比,大集团、大企业数量少,带动作用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二)产业结构层次低,技术创新能力弱

产业结构目前以矿产资源的采、选、冶和对农产品的初加工为主,优势资源转化深度浅,产业链条短。多数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上中游,处于下游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品、名品、精品很少。高新技术企业少,高科技型人才匮乏,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机制尚未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全市制药企业取得药品批号205个,属自主研发的只有24个,占11.7%。品牌意识不强,全市获陕西省名牌产品称号的仅有10个产品,无国家级名牌产品。

(三)企业融资困难,资金制约严重

一方面,全市金融企业少,资本市场尚未发育成熟, 随着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提高和各商业银行放贷权限的上收,对项目贷款形成较大壁垒。另一方面,全市属国家级贫困地区,自身财力弱,调控扶持能力不强。

(四)外部环境压力增大,不利于工业发展

面临发展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的双重约束,工业可持续发展压力较大。

三、商洛工业发展优势

(一)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拥有较为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矿产采选业、冶炼化工、医药制造等方面的设备和技术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并创立了“秦锌牌”锌锭、“东秦牌”香菊片、“盘龙牌”盘龙七片(酒)等一批知名品牌和产品。大多数企业通过一系列改革、改造,内部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期间,商洛火电厂、柞水大西沟铁矿开发、特色工业项目区等一大批重大新建、续建项目都将陆续开工建设,将为全市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秦岭三大著名矿田中的小秦岭矿田和山镇柞矿田部分或全部位于商洛。截至目前,全市已发现矿种50余种,产地350处,已探明并列入陕西省矿产储量表的矿种42个108处。市内有铁、钼、钒、钾长石、金红石等大中型矿床46处,其中柞水大西沟铁矿是全国唯一尚未整体开发的整装矿山,钒矿远景储量位列亚洲第一,钼矿储量位列全省第二、全国第三,具有较大的潜在价值,是我省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的接续地。(www.chuimin.cn)

(三)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

商洛有2300多种生物,林特土产资源1324种,野生纤维、淀粉、油料等植物260种。现有林地面积1800万亩,活木蓄积量2154万立方米,是陕西木材主产区之一。核桃、板栗、柿子产量居全省之首。中药材1119种,其中大宗名贵药材20种,总藏量2000万公斤以上,年收购量450万公斤,有“天然药库”之美誉,是陕西中药材主要产地,具有开发绿色食品和生物医药的潜力。

(四)具有区位比较优势

商洛位于秦、豫、鄂三省交界处,是陕西的东南门户;随着西康铁路、西合铁路的建成,三条高速公路的贯通以及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全市的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已成为关天经济区连接东中部地区的交通枢纽,特别是商洛市商州、洛南、丹凤、柞水纳入国家规划的关天经济区,形成了较好的区位优势。

(五)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政策进入深度实施阶段,国家关天经济区规划对商洛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国家扶持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商洛可从中享受诸多优惠政策。二是省委、省政府对加快陕南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关于加快陕南突破发展的决定》,扶持陕南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实质性措施将陆续出台。三是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市委、市政府在不断深化市情认识的基础上,探索形成了一条日臻成熟的工业发展思路,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工商企业培植壮大骨干财源的意见》、《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商洛突破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加强重大项目建设的决定》,为今后的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市重视工业、支持工业和发展工业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工业强市”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四、商洛工业率先突破发展的思路与目标

“十二五”时期,商洛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商洛突破发展的决定,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调整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发展壮大现代材料产业,改造提升绿色食品、生物医药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全力打造全国现代材料工业基地、西部现代中药基地、优质绿色食品基地和全国尾矿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基地,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20户,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900亿元,增加值达到260亿元,比2010年翻两番,占全市GDP的40%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675亿元,年均增长31.9%,增加值达到185亿元,年均增长31.2%。工业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累计超过900亿元。培育一批产值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

五、商洛工业率先突破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一)解放思想,坚定发展工业的信心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只有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才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对于商洛来说,只有发展工业才能解决财力弱的问题,才能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要想实现商洛率先突破发展,就必须率先发展工业。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一盘棋”和“大工业”的理念,坚定发展工业的信心,理清工业发展思路,唱响“产业兴市、工业强市”的口号,形成“大办工业”和“办大工业”的浓厚氛围。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加快工业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统一思想,凝聚发展合力,为全市工业经济突破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理清思路,突出工业发展重点

要结合市情,科学制定和实施“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着力推动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步伐。一是培育壮大现代材料工业。加快矿业资源整合和循环开发利用,推进新能源材料、有色金属材料、钢铁材料、化工材料等产业快速发展。二是改造提升绿色食品、生物医药产业。运用先进实用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和新产品研发,提升整体实力。支持医药企业扩大生产能力,建设知名的中药研发和生产基地。加快推进核桃、板栗、茶叶等系列产品开发和品牌整合,建设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三是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大科技资源整合力度,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推动产业从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发展与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产业升级的有效结合,抢占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四是依托全市工业基础和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研发服务、管理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探索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

(三)集中力量,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工业园区是一个地方工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今后,商洛要集中人力、财力,全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以优惠的条件和开放的思想吸引更多的企业入住工业园区。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完善园区功能,对进入园区的企业加以引导和规范。对工业园区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做好规划和环境监测工作,避免工业遍地开花、资源浪费、无序竞争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发生,体现出工业的“聚集效应”。

(四)协调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近年来,通过对外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省有色、中金、比亚迪、延长、龙钢、尧柏等大企业、大集团入驻商洛,改变了传统工业格局,提升了商洛工业形象。要以更加开明的胸怀和战略眼光,立足于“联大靠大选优”原则,推动招商引资再上台阶。建立招商引资的激励机制,对大项目做到一个项目、一个班子、一笔经费,加强项目跟踪、协调、服务,确保项目引得进、建得成、效益好。积极探索招商引资的有效办法,采取上门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工业经济发展水平

坚持走“高效、节能、生态、环保”之路,促进工业企业由“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一是着力打造循环经济产业核心聚集区。认真实施《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以打造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基地为目标,加快推进10大循环产业链和循环经济20个标志性工程建设,促使太阳能光伏、高储能电池、氟化工、钼材料、钒材料、锌冶炼等10大产业集群发展。二是着力推动循环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型企业和生态工业链,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重点改造提升100个循环经济骨干企业,引领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从原料、中间产物、废弃物到产品的循环,形成企业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资源循环式利用、区域循环式发展格局。三是着力建设循环示范企业。要积极推进商洛炼锌厂循环经济试点,启动建设县区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和企业试点,培育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重点行业和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要加快发展环保等新兴产业,推动企业之间的产业整合和物质能量优化集成,加快金、钼、钒、铁、锌等尾矿综合利用,把商洛市建设成全国尾矿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六)创新机制,营造工业发展的宽松社会环境

环境是生产力、是资源、是财富,是全市工业发展的后发优势所在。没有良好的工业发展环境,工业强市也就无法实现。要以产业聚集区为重点,努力建设“政策的洼地”、“服务的高地”、“诚信的宝地”、“创业的福地”,在全市上下营造一种谈工业、重工业、服务工业、重商、亲商、安商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社会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企业家的观念,营造适宜于工业发展的良好人文环境;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排忧解难,献计献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大财政对企业技术革新、新产品开发、品牌建设、技术创新投入的扶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鼓励和引导作用。

课题组组长:陈双洲

课题组成员:杨春华 李传伟

参考文献

[1]邱东、杨仲山:《当代国民经济统计学主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商洛市现代材料基地建设规划》。

[4]《商洛市矿产资源开发规划》。

[5]《2001—2009年商洛年鉴》。

[6]《商洛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