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吴登昌一、“十一五”陕西省工业经济的显著特点(一)工业经济发展实现了新跨越一方面,发展速度历史最快。与“十五”相比,工业经济总量增长了2倍多。与“十五”末相比,能源化工产业规模增长了2.24倍,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达到46%,成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支柱。产业发展集群化、集群发展园区化正在成为陕西工业经济快速推进的新模式。......
2023-11-30
围绕经济转型 做大做强铜川市工业经济
一、 “十一五” 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是铜川工业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优的时期。五年间,铜川新型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互动并进,工业经济快速平稳增长,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十一五”圆满“收官”。
1.工业经济持续增长,总量质量双双提高
“十一五”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6亿元,比“十五”末增长2.52倍,年均增长28.5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4.48亿元,比“十五”末增长2.8倍,年均增长30.61%;实现利润15.2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1.56倍,年均增长65.8%;实现税金15.48亿元,比“十五”末增长2.68倍,年均增长29.8%。工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53.5%,比“十五”末的46.4%提高了7.1个百分点;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
2.工业投资突飞猛进,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投资累计150多亿元,比“十五”增长2.4倍,年均增长27.7%。五年来,成功引进了第一家央字号企业华能铜川电厂,投资45亿元于2007年底建成了一期2×60万千瓦项目,二期2×100万千瓦项目正在做前期工作。铜川声威水泥公司是铜川市建市以来招商引资最大的民营企业,先后建成了2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第3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已开工建设。旺旺集团自2002年9月正式落户铜川市以来,13条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年产值达2亿元。并力争再用三年时间,使旺旺铜川总厂产值达到10亿元。总投资5.23亿元、年销售13亿元以上的陕汽铜川汽车零部件加工基地项目2008年12月在新区开工建设。“十一五”期间,一大批产业项目异军突起,奠定了铜川加快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基础。
3.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煤电百亿目标实现
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加快。按照“扶大抑小、适应环保、延伸开发”的产业调整政策,实施了小煤窑资源整合和大矿井技术改造,全市煤炭产量由“十五”末的1450万吨提高到2000万吨。按照“上大关小、治旋关立、集中煅烧、分散研磨”的思路,积极推动水泥产业优化升级,淘汰落后水泥产能478万吨,陆续建成了秦岭等5条符合国家环保政策的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还有3条生产线正在建设,6条生产线正在做前期工作。全市水泥年产能1700万吨以上,几乎相当于整个“十五”期间五年的实际产量。以铜川铝业公司为龙头,2007年10月完成了投资近12亿元的环保节能技改项目,生产能力由8万吨提高到25万吨。破解了陶瓷行业萎缩不前的难题,已建成天博等5条墙地砖生产线,被称为第四代陶瓷的陶板生产线也已落户铜川,建筑陶瓷产能达到1700万平方米。
在改造提升、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发展电力电源、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等新兴产业。华能铜川电厂一期2×60万千瓦项目2007年底建成投运。国电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抓紧进行,届时铜川超过一半的煤炭将实现就地转化。装备制造业发展异军突起,矿山机械、管件设备、汽车零部件等具有比较优势。台湾旺旺食品、佰度公司非油炸方便面、凯维葡萄酒、棋智核桃露等一批食品加工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医药产业以陕西丰禾制药公司、陕西方舟制药公司为龙头,形成金诺匹林、金诺卫宁、格列齐特胶囊、方舟氟欣、方舟脑宁等一批名牌产品,成为铜川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且潜力巨大。电力电源、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等非资源性接续产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30%。2010年,全市煤炭和电力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2.5亿元,煤电百亿元产业集群目标已经实现。
4.注重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初步形成
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铜川市注重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节能减排降耗,以项目为依托,推进产业间的协作配套,基本形成了煤—电—铝—水泥联产联营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煤炭优势资源的多层次转化增值,促进了产业间的良性循环。在高瓦斯矿区实施了煤矿瓦斯发电项目,建成了西北第一座矿井瓦斯发电厂;实施了水泥窑尾余热发电、清洁燃料水煤浆生产、煤矸石等综合开发利用等项目。同时,所有新上工业项目都采用了先进的节能、降耗、治污技术和工艺,电解铝吨电耗降低10%,生产效率提高10倍,污染物排放降低50%;水泥熟料煤耗节约了20%,粉尘全部达标排放,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目前,铜川市已有东昌公司、秦岭公司、铜变公司和中星公司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企业有10个陕西省名牌产品,数量占到全省的3.35%,高于经济总量占全省2%的比重。
5.走内涵发展之路,园区集聚作用明显
按照“大集团引领、集群化发展、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的思路,规划建设了新区南部、坡头、黄堡、董家河4个市级工业园区和惠塬、王家河、顺金、彭镇4个县级园区。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决定》,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性举措。特别是由陕煤化、陕有色投资150亿元建设的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一批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市级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速达到26.83%,承载项目、聚集产业的作用已经显现。同时,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拉大了城市骨架,形成了“北市区—黄堡—董家河—耀州区—新区—坡头”的大城市框架,使城市规划区面积由原来不足30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1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居住人口39.9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5%,人均公共绿地8.1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96%,燃气普及率72%,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70%,垃圾处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8%和45%。
6.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工作稳步推进
铜川市信息基础设施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已形成了以光纤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辅、立体交叉、覆盖全市的通信骨干网络体系。交换机总容量60多万门,数据端口5万多个,网络覆盖率达到98%以上,比“十五”末提高了8个百分点。互联网带宽40G,用户总数5万多户,是“十五”末的5倍。全市建成移动基站615个,移动电话超过66万部,是“十五”末的3倍。有线电视用户12万多户,新区已全部转化为数字电视,其他区县部分地区实现了数字化,数字电视用户超过6.9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8.62%,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9.69%,比“十五”末提高了7个百分点。信息技术在各行业普遍应用,农村信息化服务站全面建成,电子政务迅速发展,社会信息化建设同步推进。
(二)存在问题
1.工业增长仍依赖于资源消耗
铜川市四大支柱产业——煤炭、水泥、电解铝、发电行业均为资源性行业。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持续发展难度加大。
2.工业发展空间狭小,承载能力有限
目前,铜川市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但铜川仅有3882平方公里,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发展所需的土地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非常有限,加之国家对项目审批门槛提高,土地等刚性政策愈来愈严,使得一些项目难以落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源转化、大项目引进。
3.节能减排压力沉重
铜川市现有产业减排任务重,产业发展受到限制,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增大。
4.资金短缺影响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
以今年一季度为例,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72.66亿元,贷款余额87.08亿元,存贷差高达185.58亿元。工业企业贷款特别少,大部分只是转贷,新增几乎为零,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
(一)发展机遇
1.面临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西部大开发将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区域布局优化、体制机制创新,实现由“打基础”向“兴产业”的战略转变,为全市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面临城市发展定位调整提升的历史机遇
铜川被列为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全国资源型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试验区成员城市,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十二五”期间,《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规划》、《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铜川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全面实施,为铜川加快城市转型、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3.面临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
在国内经济结构深刻变革和产业分工加速调整的新形势下,东部沿海地区资本与产业加速向西部地区转移的态势日趋明显,为铜川全面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4.面临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机遇
铜川是连接关中经济区与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交通枢纽,是西安市通向陕北的“门户”城市,尤其在西铜第二条高速通车后,铜川将融入西安半小时经济圈,西铜同城化发展将给铜川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风险挑战
1.国内外竞争更加激烈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面临结构性战略调整,各国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的竞争将更趋激烈;国内各地越来越呈现出全面开放、竞相发展的格局。铜川经济欠发达依然是基本市情,发展不足依然是突出问题,全面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竞争力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2.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任重道远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接续产业发展慢,节能减排压力大,能源、土地、水等重要资源偏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
3.宏观经济环境对工业经济带来一定冲击
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比去年更复杂,特别是不断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加大了企业成本,对工业经济运行带来压力。推动经济增长的几大动力,投资、出口、房地产等可能出现下滑趋势。如何调整产业方向,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应对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将成为全市工业能否继续稳步上行的关键。
三、“十二五”工业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
(一)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速增效、富民强市为主题,以打造养生保健、生态休闲城市为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为主线,走扩大内涵创新发展之路,继续实施项目带动、工业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做大规模、做强产业、做优品牌”的要求,按照“依托资源、突出特色、彰显优势、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思路,大力发展煤电、铝业、水泥和接续产业四大产业集群,着力打造陕西重要的能源化工、西北重要的现代建材、西北重要的铝工业和全国知名的果业和农产品加工四大基地,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实现全市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提速发展的具体思路:一是依托资源优势,做强做大传统产业。加大对传统资源性产业的改造升级,持续不断地上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带动一批企业做强做大。二是加大招商力度,重点围绕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光伏照明、养生保健等非资源型接续产业,精心策划包装项目,推动全市工业结构调整。三是推进西铜同城化,按照产业互补、错位发展的思路,主动接受西安产业带动、产业配套和产业辐射,努力把铜川建设成西安的能源基地、现代建材基地、优质果品加工基地、养生保健基地。四是加快园区建设,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着力推动八大工业园区建设,使其真正成为产业聚焦区、投资洼地和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二)发展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环保要求,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安全发展并重,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坚持优势互补原则 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进一步壮大传统支柱产业,提升发展质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非资源型新兴产业,加大发展力度,做大总量,提速增效,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3.坚持产业融合原则 围绕西(安)铜(川)同城化建设,加强产业对接,接受产业辐射,实现错位发展,依托西安经济优势,形成与西安对接互补的产业配套、产业融合。
4.坚持集群化原则 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引导关联度紧密的产业向工业园区集聚,依托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聚集效应显著的产业集群。
5.坚持自主创新原则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6.坚持企业改革原则 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为重点,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奋斗目标
“十二五”全市工业经济的奋斗目标是实现“三个翻番”:即全市工业总产值翻一番,突破500亿元,力争达到590亿元,年均增速20%;工业增加值翻一番,突破200亿元,力争达到252亿元,年均增速18%;工业投资翻一番,引进实施80多个重大工业项目,完成工业投资350亿—400亿元。
支柱产业产能实现扩张,煤炭产能力争达到2500万吨,水泥产能力争达到3000万吨,电解铝产能达到55万吨,铝深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
四、“十二五”工业发展重点(www.chuimin.cn)
(一)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1.能源产业
加强资源管理,推进资源整合,按照“大煤保大电、大电促发展”和“煤电铝一体化”的思路,抓开发,促转化,提效益,以铜川矿务局大型矿井和西川、照金、秀房沟、白石崖、柴家沟为重点,打造一批安全高效的主力矿井。同时,抓好冶平、丰邑、司南等煤矿建设,稳步提高煤炭产量。加强矿产勘探、大地测绘等工作,力争深层煤、油页岩、油气等矿藏资源勘探取得重大成果,为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延长煤炭产业链条。重点发展煤炭的深加工与转化利用,主动承接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和西安周边地区化工产业链延伸,大力发展煤层气液化和煤焦油、聚氯乙烯(PVC)等煤化工产业下游产品,完善提升化工产业链。
坚持以煤发电,打造陕西电网重要的电源节点。加快华能铜川电厂二期2×100万千瓦、国电一期2×35万千瓦、董家河园区4×3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国华30万千瓦风电和华能新能源30万千瓦风电等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进一步推广洁净能源技术,发展煤矸石电厂、瓦斯电厂、煤层气发电等项目。稳步实施煤炭液化工程,完成德源30万吨水煤浆生产基地项目;扩大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应用范围,完成蓝亚1.2万千瓦秸秆发电项目建设。到2015年,煤炭产能达到2250万吨,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80%以上,力争发电装机规模达到500万千瓦以上、煤电增加值突破80亿元。
2.水泥产业
加快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继续做好“五小”企业关停,腾出空间,大力发展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进一步调控和优化水泥粉磨站项目规模,让含碳量低下去,含“金”量高起来。
以产业集群的方式,优化公共资源和产业要素配置,提高水泥产业集中度,加快6条日产4500吨熟料生产线和窑尾余热利用项目建设步伐,形成以秦岭、声威两大水泥集团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构建具有铜川特色的水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使全市水泥循环产业链和循环技术走在全国前列,打造水泥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建材物流业,推动水泥产业的生产模式由库存型向订单型转变。
积极发展与水泥相关的节能环保型建材新产品,延伸水泥产业链,提升产业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积极发展普通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低碱水泥和早强型水泥,适度发展油井水泥、道路水泥、白水泥等特种水泥,水泥散装率达到50%。在目标市场周边发展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水泥建筑构件等水泥延伸产品。使全市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总产量的90%,高端产品产量占总产量的60%。到2015年,全市水泥产能达到2800万吨,增加值达到48亿元。
3.铝业
加快铝业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建设,按照循环经济模式,实现铝产业链的多部类延伸。实施30万吨电解铝、30万吨碳素、20万吨铝深加工等铝上下游延伸项目,实现由初级产品向精深产品的战略转型。
发挥区位优势,主动与周边城市形成产业联动,实现优势互补。以延长铝产业链为重点,发展高档复合型材、连铸轧型板线材和铝基复合材料等深加工产品。建设高品质多用途的铝合金项目,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建设氟化铝项目,应用于陶瓷行业。
到2015年,全市电解铝和预焙阳极产能分别达到55万吨和34万吨,铝工业增加值突破80亿元,建设 “煤—电—铝—水泥”联产联营的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打造西北重要的铝工业基地。
4.陶瓷产业
做大陶瓷产业,实现陶瓷黏土的就地转化。加快铜川骊山建材公司、天博陶瓷公司年产900万平方米等墙地砖项目建设,建成陶瓷产业孵化基地,实现规模扩张。
依托耀瓷文化品牌,主动承接东部陶瓷产业转移,重点做好陶瓷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大力发展适用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新材质、新品种和高附加值建筑陶瓷,完成100万平方米陶瓷挂板生产线、大鹏陶瓷墙地砖生产线和天博陶瓷釉砖生产线改造项目。
实行陶瓷区域品牌战略,全面提升耀瓷的市场影响力。做大做强墙地砖产业,发展陶板、波形屋面瓦产业,不断拓展陶瓷日用品、工艺瓷、琉璃瓦、电瓷和陶粒沙产业,实现陶瓷行业多元化发展。
到2015年,全市建筑陶瓷产能达到3000万平方米,增加值超过8亿元。
(二)加快发展接续产业,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1.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以陕西东风车桥传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现有产品和陕汽新区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为依托,通过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打造“中国名牌车桥”,形成驱动车桥主打品种突出、系列化配套的格局。
专用设备制造业:以铜川煤矿机械厂为重点,充分发挥技术装备的优势,立足皮带输送机、刮板输送机、矿用绞车、矿用单体支柱、系列矿用隔爆型开关制造,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形成集制造、机加、安装、维修为一体的煤炭机械设备制造体系。
管件设备和水工清污设备:以陕西煤炭建设公司管件设备厂为重点,以卡箍式柔性管接头、水工清污设备、精密铸件为基础,以电力、煤炭两大市场为主攻方向,扩大管件接头产品、水工机械设备产品、精密铸锻造产品的生产规模和自营出口,把铜川的管件设备和水工清污设备做大做强。
输变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以铜变集团、铜川电瓷公司等企业及其产品为基础,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扩大110KV级及以下配电设备产品的生产规模,做到“专、精、特、新”。积极寻求与优势企业的合作,依托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发展。
通过引进实施一批项目,培育具有行业先进水平和发展潜力的企业,形成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装备制造业格局。到2015年,装备制造业产值超过30亿元,实现增加值10亿元。
2.扩大医药产业规模
依托耀州区省级孙思邈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按照GAP标准规范,采取“公司+科研+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有步骤、有重点地抓好黄芩、党参、丹参、天麻、柴胡等品种的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宜君县中药材产业大县和省级中药材药源基地的建设步伐。
以丰禾、方舟等制药企业为龙头,推进中药材的研究开发、规模种植和成药制造的基地化、产业化。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占有率。积极开发以孙思邈养生为主要内容的医药保健产业。把握省内知名药企进军中药领域的契机,发展“订单药业”,实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中药饮片加工产业化项目,培育10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中药饮片产业化生产线,年产中药饮片1万吨以上。
到2015年,全市医药产业实现增加值4亿元以上。打造集中药规范化种植、新品种研发、药质检测、流通交易为一体的现代中药产业示范区。
3.大力发展食品工业
发展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依托旺旺、绿想、祥云、棋智、凯维等企业,建设服务西安的果菜食品供应地。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发展苹果、核桃和玉米等农产品的深加工产业,加快国际名酒庄生态观光园区等项目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重点实施铜川旺旺集团食品三期、祥云3万吨果醋生产线、味冠5万吨酸可乐饮料生产线、恒元公司年产2万吨马铃薯淀粉项目、宜君年加工10万吨杂粮项目等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及李华葡萄酒年产3000吨干型葡萄酒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主要农产品加工率达到40%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加值达到10亿元。
4.做大做强纺织服装业
加大纺织行业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以非公有制经济为支撑,以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产品开发、市场开拓为重点,加快轻纺产业发展步伐。着力实施三鑫纺织3万枚纱锭200台喷气织机、鑫源纺织的3万枚纱锭200台喷气织机以及多元公司1万枚纱锭等重点项目,使全市的纺纱装机达15万枚纱锭。整合服装产业,打造铜川服装产业龙头企业,力促做大做强。着力培育名牌产品,打破对外加工单一结构,形成研发、培育、生产、推广的服装业体系,使一批特色品牌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到2015年,全市纺织服装工业产值达10亿元,实现 25万纱锭、500台布机的产能。
5.发展培育化工业
依托铜川煤炭、油页岩资源基础,按照“高标准、集约化”发展思路和循环经济的要求,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重点实施年产8万吨纳米碳酸钙项目、年产60万吨复合肥项目;加快年产72万吨活性炭项目、宝润公司生物制油项目和浩涛公司年产30万吨镍铁项目进度,加大油页岩项目开发利用和石油勘探力度,力争铜川石油化工取得突破性发展。通过项目招商,政策支持,引进多种门类的化工企业,到2015年实现产值40亿元。
6.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生物柴油、光伏产业、LED光源生产、光源封装及应用产品产业化项目为依托,促进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及制造业的发展。以西安建大中星材料科技园为依托,重点发展高分子复合材料、耐磨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技术及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抢占新兴产业技术高地,提升产业化水平。发挥兰芝、麟字、秦煤等企业在新区南部工业园聚集优势,在大力发展工业动力、民用电源的基础上优先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绿色电源、新型光电源,构建西部大型光电源生产基地。到2015年,力争实现新兴产业的规模化、低碳化和高附加值。
五、对策措施
(一)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工业提速发展,关键在项目。有项目才有希望,有投资才有后劲,必须持续不断地上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带动一批企业做强做大。紧盯中省产业政策和投资重点,逐年排出一批带动性强的重大工业项目,加大推进力度,保证在建项目按期建成,力争新项目尽快开工。围绕油母页岩开发、煤炭就地转化、风力发电开发、油田勘探等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策划包装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确保工业投资保持强劲增势。加大对传统资源性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水泥产业要促使凤凰日产5000吨水泥和声威日产2500吨特种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尽快建成,再新开工秦岭第二条,声威三、四期、新川一、二期和惠塬水泥工业园区等多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通过实施4×35万千瓦煤矸石发电、华能铜川电厂二期2×100万千瓦和国电热电联产等项目,加快煤炭就地转化和多层次利用增值,变“挖煤卖煤”为“发电输电”,为西安输送清洁能源,并保障本市铝业、水泥等高载能工业的健康发展。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接续新兴产业
要紧扣铜川市作为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关天经济区次核心城市、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试验区成员城市等大好机遇,在推动传统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重点围绕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光伏照明、养生保健等非资源型接续产业,精心策划包装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不动摇、不舍力地抓好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推动全市工业调整产业结构。力争到“十二五”末,二产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由现在的61.3%调整到59%;接续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
(三)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工业园区是发展工业经济的重要平台,承载着全市工业科学转型、提速发展、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重任。各工业园区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不同,产业侧重点也不同,通过引进投资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产业带动能力较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较好的产业或项目,着力打造新区、坡头、董家河和黄堡四个市级和惠塬、顺金、王家河、彭镇四个县级主业突出、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工业园区,使八大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增速6—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市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真正成为产业聚焦区、投资洼地和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同时,要紧紧围绕国家和省上重点行业振兴规划,立足铜川市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推动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煤电、铝业、水泥和接续产业四大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全市区位、资源、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按照产业互补、错位发展的思路,积极融入西安大都市圈,主动接受西安产业带动、产业配套和产业辐射,努力把铜川建设成西安的能源基地、现代建材基地、优质果品加工基地、保健养生基地。
(四)加强工交运行调度
加强对重点企业和重要生产要素的组织调度,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外部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铜川铝业、华能铜川电厂、铜川矿务局、秦岭水泥、声威建材等企业满负荷运转,拓展市场空间,扩销提效。建立重点区县信息快速反应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防范经济运行大起大落。定期召开全市工业经济调度分析会,提高解决运行中存在问题的综合处置能力,增强研判经济形势的前瞻性。继续实行领导包抓负责制和工作目标责任制,突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新兴产业的帮扶,分类制定落实措施,加强工作推进。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全力加强工交生产调度,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实现提速发展。
(五)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
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以企业管理科学化、研发设计合理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产品流通和市场开拓高效化为切入点,以项目为载体,以典型示范企业带动各行业信息化建设,引导更多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和改造传统产业上互动发展。每年选择1—2户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示范企业,实施一批信息化示范项目,重点培育,重点支持,注重推进,力争到“十二五”末使全市工业化和信息化工作达到深度融合。
(六)加大财政金融支持
目前,投资仍是全市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十二五”工业经济提速发展也需要更多资金投入来激活。因而,要想方设法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筹划成立工业投资公司,设立工业发展基金,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扶持重点产业发展,为中省扶持资金配套并为重点企业提供贷款贴息。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企业上市融资。同时,加大跑部进厅力度,帮助企业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为工业经济提速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七)抓好安全生产
坚持不定期的重点检查和全面督促,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要部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全力确保全市地面工业企业无重大伤亡事故。
(八)抓好队伍建设
以深入开展 “为民服务零距离”活动为契机,重点做好千名干部下基层、下企业包项目活动。实施“千面旗帜引领工程”,全面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继续完善区县政府、工业园区和企业主管部门工业经济三级责任部门的年度考核体系,分解目标,细化责任,夯实制度,严格奖惩。
课题组组长:梁均社
课题组成员:李中林 邵旭朝
有关陕西省“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研究的文章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吴登昌一、“十一五”陕西省工业经济的显著特点(一)工业经济发展实现了新跨越一方面,发展速度历史最快。与“十五”相比,工业经济总量增长了2倍多。与“十五”末相比,能源化工产业规模增长了2.24倍,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达到46%,成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支柱。产业发展集群化、集群发展园区化正在成为陕西工业经济快速推进的新模式。......
2023-11-30
通过一些关键问题的“拷问”,推销员试图控制并操纵潜在客户,直到客户做出“我同意”的承诺。按照这一检验表,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你就不会再被看做是一个推销员了。而销售方案常常意味着一个“圈套”。这个常用的圈套已被使用的如此频繁,使潜在客户警惕万分。直到达到他预先设定的某个“点”以前,他不会披露真实价格。......
2023-12-03
我把这些问题仔细看了一下,觉得先生的疑问都是集中在一个“做”字上面。这是当然的,因为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也是集中在“做”之一字。不如此,便不是在劳力上劳心,便不是做。做什么事便用什么器官。中国教育的一个普遍的误解是以为:用嘴讲便是教,用耳听便是学,用手干便是做。我们主张教学做是一件事的三方面:对事说是做,对自己之进步说是学,对别人的影响说是教。这是教学做分家。......
2023-11-23
学者们从理论到实践论述了“对话”的价值和意义,借助这些理论,企业积极尝试、创新,制定出适合培训对象的培训策略和模式,推动着企业人才建设稳步向前。......
2023-08-12
②锅中放清汤烧沸,下入羊肉、山药与枸杞子煮熟,下入西兰花再次煮沸。③所有原材料均煮熟后调入盐、味精和鸡精即可。②把鸡与红枣、枸杞子、姜丝一同放入锅中,大火煮沸,然后将适量的料酒倒入锅中,小火炖1个小时,至鸡肉烂熟后,用盐调味即可。因此,本品对营养不良、血亏、虚弱者有很好的食疗功效。②把川贝母、胡椒粉、姜丝、陈皮放入鱼腹中,封口。......
2023-08-10
在创业型大学,若以经济指标作为指针,则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21世纪以来,随着创业型大学理论[1]的引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兴起了一批创业型大学。当前,要让更多的传统型院校转型为创业型大学,并且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与支持,必须将社会贡献度作为教师转型的重要指针。......
2023-10-05
2015年8月,荣登《中国制造企业协会》主办的“2015年中国制造企业500强”榜单,排名第34位。2020年4月,公司入选2019年中国进口企业200强。截至2019年,公司共有17户法人实体企业、9户参股单位,总资产424亿元,归母净资产121亿元,在册员工约1.2万人。2004年2月,云南省国资委成立,对贵研履行出资人职责,贵研作为云南省34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之一纳入省国资委管理。......
2023-08-20
做国王和做乞丐的故事我们不是为钱乞讨,不是为饭乞讨,我们今天成功“乞讨”的是自我成长。但是轮到“做乞丐”的那天,其中有一个学生就说:“老师,我这辈子也不可能是乞丐,没必要去体验做乞丐的生活。”虽然,“做国王”“做乞丐”的体验比较挑战孩子的极限,但是在情商生活化的话题下,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的情景可以帮助孩子体验不同的人生境遇,从而提高社会生存力——也就是所谓的“社商”。......
2024-01-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