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陕西省轻工产业结构调整的十二五战略研究

陕西省轻工产业结构调整的十二五战略研究

【摘要】:对陕西省轻工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一、陕西省轻工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一)轻工产业发展的现状1.总量情况“十一五”期间,陕西省轻工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但总体而言,轻工业总产值占陕西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依旧较小,仅为2.37%。全省95%的轻工企业资金紧张,81%的企业流动资金严重紧张。资金不足是陕西轻工业缺乏发展后劲的根本原因。三是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对陕西省轻工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

一、陕西省轻工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轻工产业发展的现状

1.总量情况

十一五”期间,陕西省轻工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4.28亿元,实现利润18.37亿元;全省工业缝纫机、日化、造纸、印包、家具及装饰等轻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为255.82亿元,“十五”末增长40.75%。

2.分行业情况

陕西是造纸术的发源地之一,造纸工业历史悠久,是轻工业的一个支柱产业。2010年末,造纸及纸制品业完成产值66.28亿元,同比增长17.5%,机制纸及纸板产量86.63万吨、纸制品产量34.56万吨。家具制造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十一五”末,家具制造业完成产值7.36亿元,同比增长34.2%。室内装饰业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2010年末,室内装饰业年装饰工程量达到360多亿元。塑料制品产业2010年末完成产值98.96亿元,同比增长80.7%,产量达到72.81万吨。

3.区域分布情况

多年的发展积累,形成了以关中为主,陕南、陕北为辅的轻工产业布局。“十一五”期间,全省轻工业总产值累计达到1314.4亿元,其中关中1135.54亿元,陕南128.7亿元,陕北50.16亿元。

4.企业品牌培育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进,全省轻工业已涌现出一批产值过亿、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2010年末,全省工业缝纫机、日化、造纸、印包、家具及装饰等轻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00余家,其中1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1家。企业品牌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不俗成绩,全省轻工行业已经拥有“标准”、“开米”、“庆安”等中国名牌3个,“标准”中国驰名商标1个,“法门寺”、“福乐”、“格瑞派”等陕西名牌21个。

5.科研创新情况

目前,全省轻工行业已建立技术中心7个,占全省工业行业技术中心的1.3%。全省轻工的研发水平不断提升,科研成果和专利产品大量涌现。一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人才培养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取得明显成效。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轻工产业经济总量小

“十一五”末,陕西省轻工业总产值达到264.28亿元,比“十五”末增长267.57%。但总体而言,轻工业总产值占陕西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依旧较小,仅为2.37%。

2.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

从产品结构看,初加工产品居多,精深加工产品较少,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偏低,科技含量低,同质化现象突出,品种结构不尽合理,名牌产品少,国际知名产品更少。从企业结构看,规模小而散、市场竞争力不强问题仍较为突出。此外,生产企业流通方式单一,管理成本大,经济效益差。从区域结构看,关中、陕南、陕北发展不平衡,陕南、陕北发展相对滞后,行业集群效应不明显,便于协作、便于供产销成龙配套的产业园区较少。

3.人才缺乏,“产学研”作用难以发挥

缺少高素质、有战略目光的企业管理人才和有一定设计水平及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这种现象在民营企业中表现更为突出,骨干人员流动性大,企业技术水平起伏不定,品牌难以提升,给做大做强带来困难。除个别企业外,大多数企业同大学、科研机构关系松散,“产学研”作用难以发挥,科研成果不能尽快产业化。

4.装备落后,研发薄弱,自主创新能力差

轻工行业技术和装备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有一定差距,整体研发能力不强,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率低;一些关键领域对外技术依赖度高,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5.投入不足,产业发展缺乏后劲

全省轻工业中小企业多,基础较差,历史包袱沉重,企业自筹资金的能力有限。全省95%的轻工企业资金紧张,81%的企业流动资金严重紧张。受资金困扰,一些企业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对技术改造、结构调整、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研究等所需资金无力筹措,发展无从谈起。资金不足是陕西轻工业缺乏发展后劲的根本原因。另外,大项目少,吸引投资和带动力不强也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6.资源利用率低,污染问题严重

轻工行业生产的集约化、资源再利用、循环生产、清洁环保水平普遍较低,企业节水、节能、污染减排任务压力巨大。近几年来,虽然全省轻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治理资金不足,造成大部分企业的治理技术落后,运行费用高,不能做到稳定达标运行。

二、轻工业发展趋势展望

(一)我国轻工业发展趋势

在我国,轻工业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全国1/4的轻工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已经成为全球轻工产品的重要制造基地。当前,我国在稳固确立世界轻工业生产大国地位的基础上,正在努力实现由大到强的新跨越。今后一个时期,主要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多数轻工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生产集群化趋势明显。由于轻工业市场开放程度高,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多数产品产能总体供过于求,市场竞争加剧。为增强配套能力,发挥协同效应,降低生产成本,轻工业加快向集群化方向发展。二是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国内轻工业进一步深化布局调整,沿海先进省份轻工业的制造环节将进一步向中西部有条件的地区梯度转移,并逐渐由零散式转移向集群式和链式转移的方向发展。三是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原料结构更趋于多元化、节约化和可持续化;产品结构更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向多层次、个性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生产技术向创新、节能、环保迈进;设计、研发、营销更趋于高端化和全球化。四是出口在轻工业中仍占重要地位。轻工业是我国出口的传统优势产业,沿海地区以出口导向为主的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

(二)陕西省轻工业主要行业发展趋势

1.造纸行业

陕西省造纸行业,目前纸张及纸板消费量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但纤维原料成为竞争焦点,环保问题备受关注,基本形成了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预计未来5到10年,陕西省造纸工业仍将处于发展增长期,但企业将向着集约化、高档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低碳经济仍将代表造纸行业发展的趋势。

2.塑料制品行业

陕西省塑料制品行业目前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行业内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类型日益丰富。预计未来5—10年,农用薄膜、塑料管材和型材、包装材料等产业用塑料制品仍然是行业发展的重点,管材、建材、压延制品、薄膜、包装材料等生产将逐步向规模经济方向发展。

3.日化行业

2010年,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产值继续稳定增长,月产量增加明显,总体增长有所恢复。抗衰老护肤品、儿童护肤品、男女通用的护肤品等受消费者青睐的特色护肤产品发展前景向好。绿色环保合成洗涤剂将成为洗涤剂企业发展的重点。

4.家具及室内装饰行业

未来一段时期,陕西省家具及室内装饰产业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以品牌为核心的家具专业化生产逐步形成,物流成本将成为家具产业转移的决定因素。而装饰产业则向着新材料、装饰产品的工业化等方向发展。

5.印刷行业

由于中高档包装装潢印刷品远不能满足配套产业发展的需求,未来十几年,预计将以年均12%左右的速度增长。产业将由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低效的技术及装备加快淘汰,产品结构将向多样化和中高档方向发展。

6.工艺美术行业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收藏热的升温、住房条件的改善,工艺美术产品将继续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未来工艺美术行业将向市场进一步细分、与生活联系更密切、与高新技术结合更广泛和产业集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关天经济一体化”宝贵机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扩大内需、就业优先为政策取向,以振兴传统轻工业为起点,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提升全省轻工行业发展的总体规模和水平。按照“产业发展集群化,集群发展园区化”的思路,促进全省轻工业形成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链式发展模式。提升造纸、塑料制品、日化等3个产业竞争优势,培育壮大工业缝纫机、印刷与包装、家具及室内装饰、工艺美术等4个特色产业,培育发展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优势品牌和产业基地,形成空间布局“一核、一带、三群”、产品结构高中端为主、传统与特色轻工产品搭配的产业发展格局,建设西部地区最大的创新型、绿色环保的轻工产品制造中心。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主导与政策推动相结合

充分利用市场对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作用,吸收各类投资,推动各种生产要素向全省轻工行业流动。发挥政策扶持和引导作用,促进资金、技术、人才向轻工业适度转移,推动轻工业整体结构优化升级。

2.坚持特色产品主导和优势产业带动相结合

充分利用全省特色资源优势,以优势资源为核心,依靠科技创新、质量标准建设、品牌建设等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势品牌。围绕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产品和优势行业,加大技术改造、品牌整合和市场开发力度,培育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陕西轻工业产业体系。

3.坚持产业集聚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相结合

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按照生产要素市场就近辐射、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快产业链式发展,培育一批轻工产业集群。积极采用高新技术,重点推进装备自主化和关键技术产业化,提升传统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轻化产品,强化品牌优势,做强龙头企业,提高轻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4.坚持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www.chuimin.cn)

严格环保准入门槛,鼓励“绿色产品”研发、生产,加快造纸、日化等行业技术改造步伐,淘汰高耗能、高耗水、污染大、效率低的落后工艺和设备,降低物耗能耗,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四、轻工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

(一)造纸行业

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推进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重点发展水果套袋纸、电池隔膜纸和捻线纸等特种用纸,提高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推进产品向高档化、品质化发展。鼓励造纸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工艺、以非木纤维为原料,加快单条10万吨/年及以上的纸浆生产线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强化节能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废水处理和白水、中段废水回用技术水平,减少资源的消耗。

(二)日化产业

坚持发展环保型液体洗涤剂、洗衣粉、肥皂、表面活性剂等系列产品,发挥品牌优势,提高全省洗涤用品知名度。重点发展特色功能表面活性剂及新型助剂,大力推广应用绿色表面活性剂,实现绿色功能性产品产业化。大力发展全省美容美发化妆品产业,借助省内高校及科研院所中医、生物方面的科研技术优势,重点开发中医及生物美容、护肤、化妆、保健、洗发护发等特色日化产品。支持化妆品企业加大品牌培育资金投入,发展连锁经营,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品牌连锁企业。

(三)包装产业

进一步优化包装产业区域布局,发挥关中包装产业集群优势。继续支持西安印刷包装产业基地的建设,加快招商引资,聚集行业资源,加大宣传力度,逐步实现入区企业集团化、加工生产专业化、基地产业规模化,打造西北最大的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加快包装行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鼓励技术创新,加大对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力度,促进循环经济和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大幅面彩色包装印刷产品,以适应现代产品包装图标标准化的要求,鼓励开展高新、数字印刷技术及高清晰度制版系统开发与应用。

(四)塑料制品产业

重点发展功能性塑料棚、地膜,开发光转换塑料棚膜、高保温塑料棚膜、高光效可驱虫塑料棚膜等高功能棚膜;发展生产节水用塑料喷灌、输水管道以及微灌、滴灌等农用器材;扩大塑钢门窗、装饰材料及防水材料等的生产规模,并向标准化、系列化、配套化及高档化方向发展;加强生物可降解塑料及其系列产品的开发、生产与应用。整合塑料编织企业优势资源,重点发展高阻渗包装材料、无菌包装材料、热灌袋包装材料,微波炉加热及耐蒸煮的耐热性材料,保鲜包装材料、粮食储运的防霉、防虫包装材料等食品、药品包装材料以及水泥化工产品包装材料等。工程塑料重点发展汽车、家电、电子产品配套用塑料制品,积极开发电力、邮电、通讯用塑料电缆料、穿线管以及为信息、邮电、通讯、机械、国防工业配套的各种高科技塑料制品。

(五)家具与室内装饰产业

鼓励家具企业设计创新,促进家具向智能化转变;继续加大对实木家具的投入,同时支持板式家具企业开发并应用新型木材替代材料。培育企业专业化生产,针对不同消费类型,将家具分为办公型、酒店套房型、宴会餐厅型、民用套房型等。加快家具卖场的合理布局,吸引行业一线品牌入驻,提升家具卖场档次。重点加快中国原点新城、西北家具产业园、杨凌家具产业园三个工业园区的建设,使陕西家具形成稳定的研发生产基地、原辅材料配件采购供应基地。

(六)工艺美术产业

要依托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和工艺美术技术,大力发展唐俑制作、安塞农民画、凤翔泥塑、鱼化陶哨、凤翔罩金漆器、榆林剪纸、蓝田玉雕、凤翔木版年画、耀州青瓷秦腔脸谱、华县皮影、石版画、石雕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构建并完善定边、靖边“剪纸艺术之乡”、户县“民间绘画之乡”、绥德“石雕产业园”、清涧“石版画产业园”等集生产、原辅料配套、创新培训、销售展示、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工艺美术特色产业园区。在保护传统民间艺人的同时,加快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形成创意人才辈出、技师队伍素质提高、各类人才配置合理的人才队伍。重点发展室内陈设品、馈赠类礼品、仿古工艺品、旅游纪念品、青铜器类、花画类、剪纸类、陶艺类、金铂类工艺品,以及以旅游景点和人文景观为题材的雕塑类工艺品。

(七)工业缝纫机及轻工机械制造产业

工业缝纫机的发展要以标准集团为龙头,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创新研发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要重点提升产品性能,发展机电一体化、电脑控制及无油化为特征的特种缝纫机系列,做好特种、专用工业缝纫机的文章。支持轻工机械制造企业开展先进制浆、造纸设备开发与制造,高效节能缝制机械(采用嵌入式数字控制、无油或微油润滑等先进技术)及关键零部件开发制造,用于制笔、钟表等行业的多工位组合机床研发与制造。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丰富产品品种,提高产品产量,加强企业品牌的宣传力度,把企业做大做强。

五、陕西省轻工业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

以市场需求和资源要素为依托,充分利用陕西省在交通、运输等方面的优势,对现有资源有效整合,推进轻工产业向园区化、集群化、链条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一核、一带、三群”的空间布局。即以西安为核心,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形成轻工业经济发展带,构建关中、陕南、陕北三大产业发展群,实现陕西省轻工业全面、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实施西安“核心”发展战略

西安具有得天独厚的工业经济发展禀赋,多条公路、铁路、管线交汇于此,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信息枢纽;是西北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具有多所高等院校与国家、省重点研究院,人才资源储备丰富;是西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工业基础建设良好,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发展迅速,工业园区建设形成规模,产业集群趋势明显;是西北重要文化中心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要以西安为轻工业发展的核心,继续发展造纸、印刷及包装、塑料制造、工业缝纫机,家具及室内装饰等优势产业。要充分发挥西安在轻工业发展中的核心带动及辐射作用,直接带动咸阳、渭南等市县轻工业的发展,间接带动宝鸡、商洛、汉中、铜川等市县轻工业的发展,辐射带动安康、榆林、延安等县市轻工业的发展,在全省轻工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

(二)实施“一带三群”协调发展战略

抓住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发展机遇,发挥陕西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的区位优势,结合全省轻工业的发展现状,建设轻工业经济发展带。轻工业经济发展带要以西安为龙头城市,以商洛、咸阳、杨凌区、宝鸡等市县为主要节点,建设形成以造纸产业、家具及室内装饰产业、包装及印刷产业、工业缝纫机产业为主,以工业园区建设、产业集群化为导向的产业密集带。“三群”指关中产业分布群、陕南产业分布群和陕北产业分布群。关中产业群以西安为龙头,以周围的咸阳市、兴平市、渭南市、华阴市、铜川市、宝鸡市等9个主要城市组成,重点建设形成造纸产业、家具及室内装饰产业、包装及印刷产业、塑料制品产业、工艺美术产业、工业缝纫机及轻工机械制造产业等产业分布群。陕南产业群以汉中市为中心,以安康、商洛等主要市县组成,重点建设形成家具及室内装饰产业、工艺美术产业等产业分布群。陕北产业群以榆林和延安为主,重点建设形成家具及室内装饰产业、工艺美术产业、塑料制品产业、日用硅酸盐产业等产业分布群。

(三)实施轻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战略

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均衡发展

调整轻工产业结构,解决轻工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对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增长速度快、发展前景好、符合市场需求与资源要求的行业要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产品技术低、附加值低、不符合市场需求、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停滞的行业要予以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升级生产技术,推进产品更新换代,寻求行业新的增长点。要确立造纸、塑料、包装及印刷产业在轻工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保证其快速发展。要加大对家具及室内装饰、工艺美术专业、日化产业、工业缝纫机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其发展速度。要加大行业及区域间的关联互动,实现资源合理有效的互补,促进产业内的均衡发展。

2.加强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完善产业内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加大自主创新投入的力度,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内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加强产业内科技研发人才的培育。改善“产、学、研”关系松散的现象,充分利用全省科研基础方面的雄厚实力,推进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进程,促进产业技术环境升级。要支持有实力、有技术的企业加快推进生产技术、产品技术的进步,鼓励发展有条件的企业成立技术中心。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

3.优化产品结构,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产业集群化

要改善产品结构,加快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品档次高、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造纸行业、塑料产业、日化产业、印刷及包装产业要改变现有的产品档次低的现状,丰富产品品种,走高档化、多元化发展道路;工业缝纫机产业要加速产品自动化进程,向国内外高端市场进军;家具制造及室内装饰产业要紧跟市场的需求,向高档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工艺美术产业要体现陕西文化特色,进一步向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要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圣龙纸业、奥辉纸业、法门寺纸业、陕西印刷厂、西安新华印刷厂、万裕高科文化产业(集团)公司、好猫实业、唐都制品、永丰塑业、秦兴塑料、凯迪克森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的引导带动作用,推进行业内企业的共同发展,促进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的方向发展。

六、保障措施

(一)明确指导思想,加强组织领导

要明确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方向,抢抓机遇,加强引导,贯彻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任务。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保障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开发方向的贯彻落实,抓好发展规划的制定、监督、检查和实施。要成立专家小组,对产业的发展提出科学的建议及指导,协助做好科学决策。要加强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协调工作,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处理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

(二)合理地实施宏观调控,优化产业布局

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统筹兼顾国家和本省经济结构调整的全局需求,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目标,科学掌握宏观调控的力度,实现并保障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以期通过资源合理配置逐步消化和淘汰过剩与落后产能,最终形成一个合理、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布局。

(三)坚持以政策为导向,优化产业投资环境

落实国家、省、市对轻纺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适度转移发展力量,确保轻工业振兴目标的实现;落实国家对轻纺工业的信贷政策,充分发挥各类地方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加强对商业银行信贷投入的引导,加大对轻工重点领域、主导产业和重大项目的信贷投入;鼓励担保机构为轻工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加快建立健全以轻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各级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资金注入和风险补偿制度、信用评级制度、风险控制和损失分担制度以及行业自律与维权制度。

(四)完善人才机制,优化人力资源开发环境

树立发展新理念,抓紧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加快建设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加速高层次科技人才开发。创造建立科学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鼓励人才自由流动,多方面吸引和留住人才服务陕西;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和人才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分配、激励机制。

(五)强化产业安全体系,优化产业的整体质量

政府要完善并执行行业准入制度,严格遵守国家产业相关政策,对生产规模不达标、生产技术不合格、生产配套设施不完善的企业要坚决要求其整改;避免盲目招商引资,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多方面认真核查申请企业的准入资格;推动产业生产装备的更新换代,加强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与消化能力,促进产业技术水平的进步,实现产品生产高效化、标准化;要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推进产品质量资格的认证步伐。

(六)推进技术革新,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统筹现有科学创新、关键技术自主创新、重大系统集成创新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系统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形成一批由技术创新突破带动的、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大力支持产业技术联盟,搭建公共服务、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区域核心竞争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技术的研究开发,大力推行无公害、少污染、低消耗和清洁生产等技术,坚决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七)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倡导低碳生产

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其在产业发展、技术进步、标准制定、贸易促进、行业准入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政府相关部门要引导并支持行业协会切实做好行业自律、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开展合作交流、组织招商引资和企业培训等工作。要坚持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企业治污与社会治污相结合,倡导低碳生产,积极推行节能减排,实现轻工重点行业排放总量控制下的经济增长。

课题组组长:冯俊华

课题组副组长:王涛

课题组成员: 张龙 福静

参考文献

[1]陕西省统计局编:《2010陕西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2]国家发改委编:《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年版。

[3]国务院办公厅编:《轻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2009年版。

[4]陕西省政府编:《陕西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纲要》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