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陕西省产业转移思路及模式选择

陕西省产业转移思路及模式选择

【摘要】:陕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路和模式选择承接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地区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后来居上的重大战略举措。综合分析外省区市在陕投资情况,珠三角、长三角是陕西省产业转移的主要策源地。“十一五”期间,全省承接产业转移领域显著拓宽。

陕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路和模式选择

承接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地区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后来居上的重大战略举措。步入“十二五”,全面实施战略规划目标,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省,必须寻求切实可行的承接产业发展路径。

一、陕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及特征

近年来,得益于政策及区位综合优势,陕西省承接产业转移速度加快,承接规模加大。从表1-1统计分析,“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利用外资68.2亿,年均增长23.5%;引进外省投资五年内连续跨越1000亿元、2000亿元两个大台阶,从2006年的42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414.9亿元,年均增长54.7%。具体分析陕西省承接产业转移趋势特征呈现如下:

表1-1 2006-2010年外省区市在陕投资项目状况

img30

数据来源:陕西省商务厅《2006-2010年外省区市在陕投资合同项目统计汇编》

(一)关中经济区成为主要承载区

从图1-1分析来看,外省区市在陕西省投资主要集中于西安、咸阳、宝鸡、渭南、榆林,其中西安占全省同类投资的1/3以上。2010年,三大区域在全省承接产业转移总规模占比大体是:关中地区占76.6%,陕南地区占13.3%,陕北地区占10.1%。

img31

图1-1 2007-2010年外省区市在陕11市区投资变化图 资料来源:陕西省商务厅

(二)珠三角、长三角成为主要产业转移的策源地

如图1-2所示,2010年外省区市在陕投资当年到位资金24148亿元,其中到位资金排在前三位省区市依次为:北京800亿元、广东260亿元、上海220亿元。综合分析外省区市在陕投资情况,珠三角、长三角是陕西省产业转移的主要策源地。

img32

图1-2 2010年外省区市在陕投资分布 资料来源:陕西省商务厅

(三)产业承接领域呈现多元发展态势

“十五”以前,制造业一直是陕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领域,在全省承接产业转移总额中占比高达70%。“十一五”期间,全省承接产业转移领域显著拓宽。如图1-3所示,2010年,外省区市在陕西省产业领域投资分布中,制造业占30.6%,房地产占21.7%,电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占15.3%。制造业“一骑红尘”的格局已经逐步打破,制造业、服务业及能源产业竞相承接转移的格局逐步形成。

img33

图1-3 2010年外省区市在陕投资产业领域分布图

(四)各类产业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

目前,陕西省拥有国家、省级开发区32个,县域工业集中区100个。各类产业园区已经成为承接商业资本和产业转移的第一阶梯。据统计,2010年全省国家和省级开发区共与外省区市签约合同项目1200个,实际到位资金1100亿元,占当年外省区市在陕投资(当年到位资金)的45.5%。其中,“西安五区一港两基地”、宝鸡高新区、杨凌农业高新示范区、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已经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洼地”,吸纳和聚集区域60%以上要素资源,成为承接产业转移主要平台。

(五)服务外包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方式

近年来,陕西省凭借丰富的文化教育、科研资源优势承接软件金融、物流、教育培训等生产性服务外包业,已经初步形成特色鲜明服务业集聚区。西安高新区正在成为承接软件产业聚集区,西咸新区正在成长为承接制造服务业聚集区,浐灞新区正在成为承接金融商务聚集区;曲江新区正在成为承接会展旅游聚集区。

二、承接产业转移的绩效及问题

(一)成效显著

承接外来资本及产业转移弥补了全省建设资金缺口,优化调整了全省产业结构,促使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

1.区域跨越发展势头明显,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据1999—2010年发展数据分析,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1487.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021亿元,增长了5.7倍,经济年均增速超过12%,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由第22位上升到第17位。全省财政收入由1999年的106.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388亿元,增长了21倍。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非农产业占比不断提升,由1999年82.1%上升到2010年的90.1%。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05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2.7倍、1.9倍。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物流会展和金融业发展势头强劲,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明显提高。

2.区域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产业错位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据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关中、陕南、陕北三大区域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已经由1999年72.5∶11.2∶13.3调整为2010年63.7∶12.1∶24.2,区域协调发展态势显著增强。目前,全省区域特色产业错位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关中地区形成高新技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及旅游产业为主的产业格局。陕北地区形成以能源化工为主导,装备制造等关联产业跟进发展的产业体系。陕南地区形成以新材料中药材、绿色食品、矿产资源加工为特色的产业格局。

3.经济增长方式显著转变,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加快

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了陕西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了全省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主要体现为:一是产业集群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全省积极引进和打造大公司、大集团,目前已经形成以延长、长庆、神华、陕煤、陕汽、西电、陕西有色等龙头企业为引领,产业园区为依托的能源化工、重型汽车制造、输配电设备、机床工具、航空航天、有色金属等产业集群,截至2010年底,全省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已经实现工业增加值3000亿元,占到全省工业增加值70%以上。二是区域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引进高端人才和区域创新人才,加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陕西省以TD-SCDMA技术、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无线局域网络安全国家标准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依托各类产业园区已经实现产业化,并形成了多项国际标准和100多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智能化、敏捷制造等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冶金制造、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已经开发出一批高附加值拳头产品,培育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关中经济区正在向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迈进。三是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引进资金、技术,嫁接改造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坚决淘汰落后产能。陕南循环经济功能区、杨凌示范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循环经济试点取得显著成效,全省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突出问题

总体来看,承接产业转移有力地推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科学审视,陕西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走的仍然是一条外延式扩张道路,过分注重承接产业“量”的扩张,对“质”重视得不够,反映在经济发展上,突出表现如下特征:

1.经济内生能力较弱,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潜在威胁仍然较大

从全省产业结构分析来看,目前,传统产业仍然占90%以上,高技术产业不到10%,而且高技术产业多以贴牌(OEM)为主,主要依靠吸纳IT产业转移,产业创新能力较弱。目前,全省参与全球化产业分工的比较优势仍然集中在劳动力、土地和矿产资源等方面,相对而言,资本、技术、知识要素的供给不具有比较优势,尤其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总体偏弱。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省除了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等资源性行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位次有所提高外,其他产业位次呈现下降趋势,企业及其品牌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影响力较弱,经济内生支撑作用不明显。

2.产业转移呈现非常态化分布趋势,区域协调发展受到挑战

如表2-1统计显示,2010年,西安承接产业转移规模量占全省34.7%,而承接量最小的铜川仅占1.1%,杨凌占1.7%;关中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规模占全省76.6%,陕南占13.3%,陕北占10.1%。同时,由于陕南、陕北产业转移要素成本、商务成本远远高于关中经济区,因此陕南、陕北承接来的产业常常会二次转移,向关中特别是向西安聚集,而关中向其他区域转移的则相对较少,这样势必加剧新的不协调。

表2-1 2010年外省区市在陕11市区投资合同项目汇总表 单位:万元

img34

3.陕西省产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仍处于价值链低端,核心竞争能力较弱

现代工业是一条环环相扣的价值链,包括研发、设计、制造、组装、采购、库存、营销、运输等环节。在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技术含量不同,所包含的价值也就不同。一般说来,研发、设计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较高,制造其次,而组装加工环节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最低。在全省加工制造业中,通过外商投资和国际化生产建立的生产基地和生产环节,多数还属于中低技术和劳动密集型的生产,主要是搞贴牌加工生产,进行模仿、组装,处于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体系的低端环节,研发、制造等产业链的中高端环节往往不掌握在我们手中,相当部分加工贸易产品的要素报酬较低。加上跨国公司研发和品牌经营两端的挤压,陕西省产业附加值很小,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中价值链低端。

(三)制约因素

1.物流成本较高

物流服务是企业生产性服务链上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生产实现其及时性、低成本、弹性化具有重要保障作用。西部大部分省区市由于远离沿海港口,公路、铁路出海路程较远,加上缺乏保税物流园、保税港、保税区,物流成本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以及其他外向型产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全省物流整体规模较小,物流方式单一,多是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供应商,缺乏一体化服务供应商,物流基地、物流项目还多处于规划之中,现代物流发展滞后。陕南三市由于深居秦巴山区,相对省内其他区域交通运输状况更差,物流成本更高,因而在承接产业转移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2.综合配套能力不强

全省工业门类齐全,已基本形成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电子通讯、食品医药等支柱产业,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但是产业整体实力仍然较弱,缺乏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特别是电子通讯、食品医药等领域缺乏龙头企业强力带动、配套企业相互衔接、关联企业紧密对接的完整产业链。许多投资商反映,转移企业难以找到合适配套企业,一些当地的产品或原料常常达不到转移企业的要求,企业所需的零配件仍需要到东部地区或国外采购,这必然增加企业负担,抵消转移企业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成本方面的优势。以机床工具为例,企业主要分布在宝鸡和汉中地区,数量不少,但相互支撑弱,本地配套企业装备水平差距较大,省内配套率仅为10%至35%。陕汽是陕西省过百亿龙头企业,而区域配套率不足30%,大部分核心零部件要从东北及沿海发达地区购进。

3.政策支持不到位

国家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按照西部地区不同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阶段,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方针,促进西部地区尽快发展。而现行政策多是考虑发展的共性,忽视差异性,“一刀切”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常常会出现“东部得病西部治”现象。如产业扶持政策多是强调技术领先、规模超大性、能耗较低、配套到位,而西部多数省区市优势特色产业规模较小、能耗技术尚需逐步达到要求,加之财力有限,配套不到位,这样势必导致“望政策兴叹”,一些优势特色产业得不到扶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特色优势很难发挥。当前关中—天水经济区已经跃升为国家重点开发地带,而税收、土地、转移支付等方面“含金量”较高的政策却是少之又少。陕北是国家重要的能化基地,资源开发对当地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大;陕南是国家南水北调重要水源地,国家划定为循环经济功能区;陕北、陕南为国家作出较大贡献,然而国家层面的相应经济反哺、生态补偿政策措施却远远没有到位,“口惠而实不至”必然对承接产业转移造成影响。

4.产业园区承接能力有限(www.chuimin.cn)

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而西部省区市多数产业园区容量较小,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单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发展数据来看,西北地区有六家国家级经开区,开发区平均规划面积为7.9平方公里,西安经开区面积较大,也只有12.5平方公里。而环渤海地区经开区平均规划面达到34平方公里,是西北的4.3倍;东北老工业基地平均29.3平方公里,是西北的3.7倍。再就开发区GDP均值比较来看,2008年,西北开发区仅相当环渤海的12.7%,珠三角的12.3%。产业园区先天规划容量有限,再加之竞争无序,最终导致承载产业转移的能力有限。

三、承接产业转移思路选择

按照“积极接轨、优势互补、突出重点、梯次推进”思路,以观念、机制、交通和市场对接为前提,以产业协调、产业关联和市场统一为核心,以政府推动和政策协调为保障,以改革发展为动力,努力消除与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转出地经济运行机制上的差异和地区壁垒,形成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具体地讲,要做到五个结合。

(一)将承接产业转移与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相结合

要充分发挥全省自然资源、存量资产和科技教育等比较优势,重点引进对产业聚集和开放型经济贡献度大的骨干企业和重大项目,着力抓好能源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特色矿产资源开发与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承接,特别是承接劳动密集型与高附加值产业、加工贸易和服务外包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航空航天、重型汽车、输变电、工程机械、机床工具、有色金属加工、现代医药等产业集群。

(二)将承接产业转移与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相结合

要善于向承接来的产业学习,包括技术、管理、营销等等。同时,要在引进、消化、吸收、模仿的过程中加强技术积累,加快创新体系建设,逐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三)将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为指导,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项目。不能因单纯追求短时间的经济利益而饥不择食,盲目引进污染严重的企业。对于有污染但不得不发展的产业,承接同时应加快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的步伐,将负效应降低到最低程度。在承接以优势资源为依托的产业时应改变某些不适当的开发方式,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产业转入地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工作,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将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聚集区建设相结合

结合全省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建设规划,通过产业转移,拉长优势产业链,形成上下游产业配套体系,提升专业化产业园区水平,加快各类产业聚集区建设。

(五)将承接产业转移与政策机制创新相结合

在遵循产业布局和产业转移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政府要因势利导,创造条件,通过搭建平台、政策支持等措施,推进产业有序梯度转移。

四、承接产业转移模式选择

产业转移模式的正确选择是产业转移成功的关键。结合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实践,借鉴吸收先进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做法,在今后产业转移中,可重点选择以下模式。

(一)资源利用型模式

资源在空间分布的不均等是导致处于不同区位要素收益差异的重要原因,而要素收益的差异会引起要素在空间上的转移并引发产业转移。因此,从提高上游供应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上看,制造企业贴近原材料供应地是一个较优的选择方案。陕西省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电力等资源优势已经成为吸引资源利用型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从2010年外省区市在陕西产业转移项目来看,60%以上的项目都是资源利用型项目。该模式成功的关键点在于特色优势资源与项目的正确对接,着眼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今后资源性项目承接中要更加注重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及节能环保要求。

(二)产业链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同一商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过程被片断化,呈现出以不同企业或机构为主体的链条结构,即为产业链。由于不同的产业链环节具有不同的附加价值,从承接产业链方式来看,可概括为:参与产业链环节分工、截取高附加价值环节、弥补关键环节缺失、打造完整产业链、延伸创新产业链等。从近年外省区市在我省产业转移项目来看,多是围绕我省能源化工、航空航天、输配电、汽车及零部件、电力电子等优势产业集群,通过上下游产业链拉伸,做大做强,逐步壮大成为推进区域跨越发展的动力引擎。该模式成功关键点在于:制定详细的产业链招商方案,同时要着力营造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吸引龙头企业及其配套企业加盟。

(三)市场开拓型模式

企业选择到市场需求比较大的地区选址,在经济学里被称为“本地市场效应”。这不仅可以缩短产品生产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增加市场信息的反馈,有利于再升级。由于陕西省具有综合区位优势,对西部市场的辐射力强,在陕投资设点可以达到降低运输成本,抢占西部市场作用。目前,西安顶益、人人乐、苏宁电器、美国沃尔玛超市、西安电信西部呼叫中心等企业在西安设立总部,正是基于拓展西部市场的战略需求。该模式成功关键点在于: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政策框架和服务体系等“软实力”。

(四)“飞地”模式

“飞地模式”是指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飞出地”方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隶属的“飞入地”方的工业基地,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经济模式。该模式有利于解决投资、招商、管理瓶颈,实现产业资源跨区整合。而最大制约在于这种模式由于牵涉到省市的政府,有许多政策性问题需要国家支持。构建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是维系“飞地”长效发展的关键。目前,陕西省西安高新区同安康生物科技园构建对口帮扶互动平台;西安咸阳两市联手构建西咸新区,还有一些产业园区与外商构建“台湾工业园”、“日本工业园”等,正是“飞地”模式的成功应用。今后在推广应用“飞地”模式中,要充分考虑到飞入地的资源优势、飞出地的需求,制定翔实可操作的对接方案。同时,要加大政府间合作,创新政策体制,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五)成本驱动型

产业趋利性及资源环境约束迫使发达地区企业、产业客观上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低廉,资源约束相对宽松,再加之国家政策的支持,这就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营造了相对“势差”。然而,同处西部的省区市较多,拥有的“势差”大体相同,在吸引“成本驱动型”产业转移上,西部省市区之间更多的是一种竞争关系。只有寻求差异化战略,才能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营造独特优势。

五、承接产业转移政策建议

(一)依托优势资源,积极承接精深加工产业

全省资源富集,特别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及其他矿产资源得天独厚,是承接产业转移最大的优势。但总体加工利用水平低,缺乏精深加工,有的甚至是直接卖资源、卖原料。要坚持以资源换产业,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在资源富集的地区加快建设资源性开发园区,在集聚省内相关资源开发性企业的同时,吸引和承接东部地区能化、矿产资源深加工的企业进入园区,发展下游产品,提高资源转化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

(二)创意包装招商项目,提升承接项目对接的有效性

项目对接与否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先决条件。要创意包装招商项目,不断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有效性。实际操作中,可以按照如下路线策划包装招商项目:一是龙头企业项目,围绕龙头企业拓展整机、零部件、原材料及静脉产业链包装项目;二是产业集群项目,围绕优势产业集群,拓展原材料、零部件、最终产品产业链条;三是综合市场项目,围绕大型市场拓展原材料市场、零部件市场、产成品市场、互补件市场;四是城市功能项目,进一步拓展提升市场服务、基础设施、教育科技、要素提供的项目。

(三)加大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

一是加大优势产业链自身配套。具体地讲,关中要围绕航空航天、汽车及零部件、输配电、机床工具、石油钻采、有色加工、绿色食品、现代医药、新型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基地建设,构建主导产品上下游产业链。陕南要围绕矿产资源、绿色食品、中医药、农林特产、生态旅游构建主导产品上下游产业链;陕北要围绕煤油气盐化工、红色旅游构建主导产品上下游产业链。二是加大生产性服务配套。在研发设计与技术检测领域,重点建设研发设计中心、知识产权中心、技术交易平台、测试测量等公共服务平台;在经营组织服务领域,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构筑物流设施、信息和政策平台,发展人才培训、会计审计、管理咨询、工程咨询服务业;在制造业信息服务领域,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数字通讯、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数据服务、信息化工程策划、承包、监理等服务;在融资服务领域,大力推进信托投资、证券投资、保险业务、基金管理业务创新;在商贸会展领域,大力发展广告服务、市场调查、法律服务、营销服务、会展创意产业。同时,切实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重点依托西安高新区软件新城、西安经开区创意产业园、西安国际港务区、咸阳空港产业园、宝鸡陈仓物流园以及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三是加大公共服务配套。要加大中心城市、县区、优势产业园区星级酒店、著名教育医疗机构、购物、休闲娱乐场所的建设,大力提升公共设施配套能力。四是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大力实施关中城际铁路、西安铁路枢纽、地铁工程,省际高铁、公路网工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枢纽工程、陕北—陇东—关中的石油、天然气管道、核心产业园区路网的对接和内部道路的改造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着力构建快捷、高效的交通管道网络体系。积极实施渭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宝鸡峡、泾惠渠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有效缓解产业发展水资源瓶颈制约。加快实施关中干线光缆环形结构、网络工程、产业园区数字化工程等重大项目,形成有线、地面和卫星三位一体的信息传输网络,推动资源共享、共用。

(四)强化产业转移组织领导,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目前,全省已经成立承接产业转移组织机构,在新的形势下,要进一步强化承接产业转移的组织领导,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当前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承接产业转移各级网络体系,特别是加大省部联系、与国内外发达地区政府、商会的联系,积极探索和建立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企业为主体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二是着力推进以优势产业园区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工作,制定《陕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三是建立重大招商项目协调制度,加快编制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转移指导目录,选准承接的重点产业和承接点。

(五)推进资源整合,大力提升产业园区综合承载力

一是整合现有开发区、工业园区,形成规模集聚效应,促进集约发展。按照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产业集聚为特征,主导产业规模优势明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环境优美为指导方针,推进优势资源错位整合,提升产业园区专业化水平。二是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鼓励支持优势产业园区按市场运作方式,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公司,实行综合开发,滚动增值,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推进园区上规模、上等级、上水平。三是依托优势产业园区,探索构建“飞地经济”。积极探索“总部+园区”、“龙头+基地”、“引进税收分成”等“飞地经济”模式,探索在综合条件较好的产业园区设立“飞地”,吸引外省区市优势企业、大型市场资源来陕西省发展。同时,鼓励引导关中地区一些资源加工企业在陕南、陕北等市县建立“前店后厂”,辐射引领区域协调发展。

(六)加大政策支撑力度,引导产业有序转移

一是加大国家层面协调力度。在现有的体制下,企业的搬迁,必然会影响到迁出地产值、税收等各地政府十分看重的指标性因素变化,输出资本的收益率还不足以弥补产值、税收流失到异地的损失。因此,应当建议国家把推进产业转移与承接纳入东西部经济合作范畴,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二是加大对西部大开发重点地带支持。争取将关中—天水经济区纳入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统筹建设规划,重点支持。支持西部大开发重点地带新建开发区、保税物流基地,同时要支持拓展优势产业园区土地规划面积。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议设立国家级产业转移专项资金,对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产业转移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等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将西部地区资源性特色优势产业纳入产业重点扶持目录,设立区域差别扶持政策,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鼓励支持企业跨区整体收购国有企业,被收购企业原有的不良资产,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予以核销,非经营性资产准予剥离。四是提高金融支撑力度。建立协调机制,搭建融资服务平台。支持榆林、延安等地开展民营融资试点工作。在西部大开发重点地带开展绿色资本市场建设试点工作,加快碳金融产品创新,实现低碳经济和金融创新的双赢。设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积极指导和帮助转移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或在“创业板”上市、在“新三板”挂牌,扩大融资渠道。鼓励发行城投债、中小企业集合债,推进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市场化改革,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全面推行“代建制”。五是给予用地扶持。创新工业用地计划分配方式,实行差别供地机制,确保成长前景好、投入强度大的企业以及低能耗、低污染、效益好的转移企业用地。鼓励企业提高项目容积率,对建设多层标准厂房的,给予一定的配套设施补偿费。深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工作,完善土地使用“双向约束”机制,确保企业用地合法合规,促进按时开竣工、按期投产达效。

课题组组长:田力

课题组副组长:任国 宁亚楼

课题组成员:吴刚 罗永刚 王方宁 曹林 王晓娟

参考文献

[1] 冯飞:《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研究》,载《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10月17日。

[2] 李想、林峰:《海峡西岸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问题研究》,载《中国集体经济》2007年第10期。

[3] 史耀媛、张秀君:《产业转移: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新思考》,载《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5卷第1期。

[4] 马静芳、熊曦:《承接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载《当代经济》2008年第2期。

[5] 李俊林:《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研究》,载《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6)。

[6] 庄晋财、吴碧波:《西部地区产业链整合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研究》,载《求索》2008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