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无观测资料地区的太阳辐射值是用气候学方法计算的。作物生长季节,日照时数为1405~1940h,北疆和东疆平原绿洲多在1700h以上,南疆多在1700h以下。日照时数最多月份,多数地区为7月,在300h以上,北疆多于南疆。......
2023-11-30
第二节 盐碱化形成的地形地貌因素
一、地质条件对土壤盐碱化的影响
新疆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化壳尚处于含盐风化壳阶段,即硅、铁、铝等的氧化物在风化壳中基本未发生移动。经洪水或经常性的流水作用,溶解度小的碳酸盐和石膏,首先在山前洪积扇或冲积平原的上部沉积,而易于溶解的氯化物—硫酸盐类,在洪积扇或冲积平原的中下部聚积。氯化物或硫酸盐—氯化物则在扇缘带及扇缘以下地区聚集,这样就使得新疆土壤不同程度地存在盐碱化问题。
二、地形对土壤盐碱化的影响
在洪积扇、大河三角洲、干三角洲或冲积平原的上部,河水通过渗漏,形成地下水,由于这里地形坡降大、土质颗粒粗、地下径流畅通、盐分不易聚集,因此土壤不容易发生盐碱化现象或盐碱化较轻。在洪积扇的边缘,大三角洲、干三角洲或冲积平原中下部,地表变得平缓,土质颗粒变细,地下径流不畅,地下水位高,土壤盐分向地表聚集,因此盐碱土大片分布。在新疆各大小盆地地形最低时,是周围地区的水盐聚集中心,多形成水湖,湖四周为矿物盐土。
新疆地形为“三山夹二盆”,山地气候湿润,降水充沛,是水资源的形成区,盆地中的河流多为环状向心水系。河流由山区向盆地汇水中心径流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岩相地貌带,其水盐运移规律不同。平原区处于干旱气候带,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水分在盆地低洼处蒸发而使其所携带的易溶盐积聚于土壤中。新疆这种地形与气候格局早在2200万年前就已基本形成。所以,新疆平原区土壤盐碱化广泛分布,且积盐时间悠久,现在仍正在进行。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的广大冲积和湖积平原均存在着这种“原生”或称为“残余”的盐碱化。新疆近50余年开垦的土地,有相当部分是这类“残余盐土”或“残余盐化土”,所以,新疆平原区不仅有因灌溉不当等而产生的“次生盐碱化土壤”,还有这类“原生盐碱化土壤”。(www.chuimin.cn)
1949年以前新疆的灌溉绿洲中耕地面积不大,1949年也仅为121×104hm2,灌溉引水量为160×108m3(占地表径流总量882×108m3的18.1%)。由于灌溉面积不大,农田可以有较大的选择余地,故灌溉农田主要分布于引水比较方便,土壤及水文地质条件均相对较好的地带,例如冲、洪积扇下部和扇缘溢出带以及沿河的低洼河滩地。由于土地利用系数低(一般小于30%),且保持相当比例的土地面积作为盐的宣泄地,即所谓的“干排积盐”。此阶段地下水和土壤盐碱化动态基本属于自然状态下的相对稳定阶段,灌区土壤盐碱化问题并不突出。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进行了大规模的开荒造田,新疆耕地面积迅速扩大。在20世纪50年代,水土资源大规模开发主要在古老的冲积平原,开发前地下水埋藏深度均较深(4~10m或更深),开发后,由于大水漫灌,渠系防渗极少,无排水设施,导致潜水位急剧上升(见表4-1),迅速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如安集海灌区中部,1955年至1962年地下水埋深由5.5m上升至1.5m,强盐化耕地面积由1487hm2增至2960hm2,从占总面积的24.2%增加到52.1%。随着表层淋洗土壤盐分的水入渗和潜水蒸发强度的加大,表层潜水矿化度由2.6g/L上升至29.5g/L。总之,这一时期土壤发生大规模的次生盐碱化,使相对平衡的绿洲生态环境受人为无序(无统一规划或规划不科学)开发的干扰,水盐处于一个失衡的状态。
表4-1 平原部分灌区地下水埋深变化情况统计表
有关新疆绿洲盐碱化研究的文章
其他无观测资料地区的太阳辐射值是用气候学方法计算的。作物生长季节,日照时数为1405~1940h,北疆和东疆平原绿洲多在1700h以上,南疆多在1700h以下。日照时数最多月份,多数地区为7月,在300h以上,北疆多于南疆。......
2023-11-30
第一节新疆绿洲气候的基本特征一、气候的定义与分类(一)气候的定义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通常温度、降水、风等气象要素是表述气候的基本依据。气候一词意为倾斜,指各地气候的冷暖同光线的倾斜程度有关。全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超过20℃。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在北美洲东南部及南美洲阿根廷东部地区及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分布。......
2023-11-30
对于新疆绿洲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有两个必然趋势:一是防沙,保护现有的植被;二是发展绿洲高效节水农业。但是,目前这些保护一方水土的荒漠植被已遭到严重的破坏,保护这些荒漠植被已刻不容缓。......
2023-11-30
而新疆是典型的干旱区,土壤盐渍化非常严重。现有耕地中,31.1%的面积受到盐渍化危害,其中80%的盐渍化耕地为次生盐渍化。现今,新疆部分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地表水大量引入灌区,造成河流断流或缩短,使盐分主要向灌区聚集,增加了盆地内部次生盐渍化的威胁。......
2023-11-30
在以色列、澳大利亚、印度和埃及等建有盐碱土研究中心,长期从事灌溉农业中土壤盐碱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和改良技术研究。2.我国土壤盐碱化治理技术的发展中国盐碱地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积累了一批丰富的资料和经验。......
2023-11-30
第一节盐碱化形成的气候因素干旱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母质含盐量高是造成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因素;次生盐碱化则主要与灌溉的快速扩张、不合理的灌排系统和土地利用不当有关。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及此,成为我国最为干旱的地区。如塔里木盆地在中生代和第三纪时期形成的莎车和库车两个拗陷区,受到海水多次入侵作用,沉积了深厚的含盐层,并大部分出露地表。各河流出山口后依次形成洪积—冲积扇、潜水溢出带和冲积平原。......
2023-11-30
第一节盐碱化土地的类型一、盐碱化土地的类型和分布盐碱土是地球陆地上分布广泛的一种土壤类型,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5%。盐碱地发生自然条件不同随地而异。河套和新疆等地区尽管在一些老灌区的次生盐碱化得到控制,但总体上,土壤的盐碱化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我国科学家也成功地研制出了一种可望将盐碱地变为“绿洲”的方法。......
2023-11-30
但目前制约新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表明一万年前的新疆人,已在天山南北和昆仑山前山一带开辟绿洲和自然作斗争。在新疆首次出现了白种人和黄种人的融合。......
2023-11-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