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新疆绿洲盐碱化土地类型探究

新疆绿洲盐碱化土地类型探究

【摘要】:第一节盐碱化土地的类型一、盐碱化土地的类型和分布盐碱土是地球陆地上分布广泛的一种土壤类型,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5%。盐碱地发生自然条件不同随地而异。河套和新疆等地区尽管在一些老灌区的次生盐碱化得到控制,但总体上,土壤的盐碱化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我国科学家也成功地研制出了一种可望将盐碱地变为“绿洲”的方法。

第一节 盐碱化土地的类型

一、盐碱化土地的类型和分布

盐碱土是地球陆地上分布广泛的一种土壤类型,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5%。仅我国,盐碱地的面积就有3300多万公顷。在山东省的黄河三角洲地带,每年新增加的盐碱地达6000多公顷。大量的土地因此而荒废。

我国盐碱地主要分布在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内陆地区及滨海地区,由于盐碱地的影响使得土壤板结与肥力下降,农作物吸收不了养分而阻碍了它们的生长。

盐碱地发生自然条件不同随地而异。有的土地早已盐碱化,而有些地区的土地原来没有盐碱化,但由于生产措施不当,造成土壤积盐或盐碱加重。就新中国成立后土地盐碱化发展的历史与趋势看,可以分为3个阶段。

(1)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由于不合理的开垦荒地和发展灌溉农业,土地盐碱化面积增加,1958~1978年间,中国有660万hm2耕地退化为次生盐碱土。中国在60~70年代建设了很多大型灌溉工程,对提高灌区土地生产力和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各灌区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次生盐碱化现象。

(2)从70年代开始,国家和各省开始大力治理盐碱地,停止一些不合理灌溉,完善排灌配套工程,以及采取生物和农业技术措施等,使灌区地下水位得到控制,到80年代,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盐碱土面积约减少一半左右,盐碱化程度也发生很大变化。河套和新疆等地区尽管在一些老灌区的次生盐碱化得到控制,但总体上,土壤的盐碱化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3)80年代后期,由于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再加上干旱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使人们对次生盐碱化发生的警惕性放松,导致排水设施破坏,华北和东北平原土地盐碱化的危险性增加。西北、东北西部和内蒙古等地区,由于人口压力,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不注意排灌工程的配套、用水的管理和调节,土地盐碱化面积仍在不断扩大。从中国土地盐碱化程度、发展趋势、次生盐碱化发生的危险性以及对21世纪中国食物需求安全性和世界食物贸易的影响等方面,考虑中国土地盐碱化防治问题远比其他国家迫切。

二、盐碱化土地的影响

绿洲是干旱区人类生存的场所、经济活动的核心区,一切社会财富的载体。没有绿洲就没有干旱区的人类,也没有干旱区的经济社会,也就没有干旱区的历史和未来。绿洲是干旱区特有的非地带性植被景观,是干旱区生态与经济过程关系最密切、最复杂的地带,也是生态稳定性保持与经济高效发展矛盾最突出的地带,研究绿洲生态系统建设的理论和方法是干旱区生态建设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绿洲是与荒漠相伴生的一种景观类型,它随荒漠大致呈条带状集中分布于地球的南北。由于在绿洲分布的干旱区地域之内潜藏了许多还未为世人所认识的自然之谜以及大量的后备自然资源,因而在工业化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伴随着自然资源稀缺程度的加深,国内外学者都对干旱区自然资源、环境及开发利用进行了大盘研究,并正吸引着更多的研究者来关注这一领域。

我国科学家也成功地研制出了一种可望将盐碱地变为“绿洲”的方法。绿洲在世界各大洲几乎都有分布,以亚、非两大洲最为集中。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绿洲广布,人工绿洲(以下简称绿洲)出现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长时期以来,并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直到20世纪末在中国才兴起一股绿洲研究之风,从而使干旱区的研究别开生面,并将成为其主流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新疆绿洲的类型、面积和分布

1.新疆的绿洲

可以说,中国绿洲研究之风是从20世纪80年代孕育、90年代兴起来的,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就现有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学者在绿洲研究领域的工作,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世界同类研究中都是名列前茅的。早在20世纪40年代,周立对新疆哈密绿洲的形成、历史变迁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随着新中国建设事业的需要,从50~80年代,国家组织了各种大型考察活动,开展了干旱区农、林、牧、水等资源调查、评价、开发工作,虽其并未直接以绿洲为主旨,但各方面的工作都对绿洲有所涉及,这为以后的绿洲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基础。

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开发建设,我国西北干旱区的绿洲大幅度扩大。如新疆目前的绿洲面积是1949年的3倍多。绿洲成为干旱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和进一步向荒漠区开拓的根据地。只占国土面积4.11%的绿洲聚集9%的人口,绿洲的兴衰已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www.chuimin.cn)

2.新疆绿洲的分类和面积

绿洲的分类一般多从人类活动的干预程度、时间序列、地形部位、经济功能或利用方向等不同角度划分。按人类活动干预程度可划分为天然绿洲和人工绿洲,有的还指出了准绿洲的存在;天然绿洲一般按所处地貌类型划分为河谷绿洲、冲积平原绿洲和湖滨湿地绿洲;人工绿洲按功能方向划分为农业(农村)绿洲、城市绿洲和工矿绿洲。

新疆干旱区面积占全新疆总面积的73%,其中绝大部分是戈壁、沙漠和沙漠化的土地,自然环境严酷,不适合人类生活和居住,绿洲是唯一能抗御干旱气候环境的适合人类生活和居住的特殊生态环境系统。新疆绿洲面积虽不及土地总面积8.22%,却承载了干旱区95%以上的人口。新疆人工绿洲面积只占土地总面积的3.73%。而它的生物干物质产量达到0.82亿t,占全疆生物干物质总量36.4%。因此,绿洲作为新疆各族人民集聚繁衍的区域,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人类生存发展需要一个和谐、高效、稳定的绿洲,绿洲可持续发展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唯一方式和途径。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区,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和塔塔尔族世居新疆,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新疆绿洲的稳定与发展,对于全国民族团结政治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疆是我国国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地区,西部是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西北部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东北部是蒙古,西南与阿富汗和克什米尔地区相邻,边境线长达5600km。自从历史上西汉年间中央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管辖军政事务以来,新疆历来是我国的西北屏障,新疆的兴衰安危一向为国人注目。因此,开发新疆是开发大西北的重要组成部分,绿洲又是新疆人民生活和生产的主要基地,开发新疆的核心是绿洲。新疆在经济上具有国家资源、能源基地与后备库的重要战略地位。目前新疆已建成或正在建成具有全国意义和西北地区实际意义的石油煤炭化工、有色冶金基地,以及棉花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基地、甜菜生产基地、瓜果生产基地、畜牧业基地。新疆95%以上的人口及工农业生产总值聚集于仅占新疆国土面积8.22%的绿洲上,因此,新疆社会经济的实质是绿洲社会经济,新疆生态、经济的核心在绿洲,绿洲发展的趋势决定着新疆的发展方向。

绿洲地处干旱荒漠区,与荒漠系统具有对立统一性,其存在发展的境况与荒漠系统的扩展唇齿相依,绿洲总是随着荒漠系统的渐变或骤变,处于动态演变之中。因此,绿洲规模发展必须协调与荒漠的关系,否则,绿洲化与荒漠化会交替出现,而且荒漠化的速度会比绿洲化速度快。

全疆绿洲现有面积与绿洲适度面积基本相符,但区域差异明显,南疆和东疆区域绿洲现有面积仍分别比适度面积多60.58万hm2和7.10万hm2,北疆区域绿洲面积在现有基础上还可适度扩大57.52万hm2

3.新疆绿洲的形成与影响

综合自然及社会人文要素,借助于遥感等技术手段,应用地理相关分析法、环境本底法以及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新疆典型绿洲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新疆绿洲具有物质、能量及信息融合的高效性,景观模式的明显性,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等特征,新疆绿洲的形成与演变是自然与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条件决定着新疆绿洲的景观格局和规模,地貌条件决定着绿洲的宏观部位,人文活动决定着绿洲的演化方向,建立新疆绿洲的防护保障体系,实行绿洲的综合监控与管理,加强绿洲的基础设施建设,对维持绿洲的生态安全和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新疆是我国绿洲分布最广、绿洲类型最齐全的省区。绿洲是荒漠中有可靠水源供给、草木繁茂或生产发达、人口聚集繁衍的生态地理景观。绿洲是干旱区人类长期开发经营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在我国干旱地区,人口、经济活动和社会财富绝大部分都集中在绿洲区域。

适宜绿洲规模与绿洲承载力研究表明,绿洲规模取决于水资源截取利用水平。地表水孕育一定面积的绿洲,地表水引用的空间变化还制约着绿洲的分布形态。80年代中期,新疆曾计算绿洲水资源的承载力,也计算过绿洲土地承载力、人口承载力。计算绿洲水资源承载力受到格外重视。

在新疆这样一个地大物博的地方,与八国毗邻,自古以来战略地位十分显著。在倡导可持续发展与西部大开发的今天,新疆不仅具有保障国家安全与稳定的政治意义,而且还成为重要的资源、能源基地,对我国今后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而新疆95%的人口与工农业产值集中在仅占国土面积8.22%的绿洲上,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实质上就是新疆绿洲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绿洲处在严酷的干旱环境中,决定了绿洲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极易朝着荒漠化方向演化,从而导致绿洲环境变迁、生态系统全盘崩溃,楼兰等古绿洲的消亡就是事实,当前,绿洲也普遍面临着诸如水体面积减少、沙漠化加剧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地实施绿洲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新疆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对新疆绿洲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全面深入的研究,才能为今后的发展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思路与规划。

从80年代起由新疆资源综合考察队历经10年的土地详查得出,新疆绿洲总面积135714km2,其中人工绿洲面积61905km2,天然绿洲面积为73809km2,绿洲包含了河谷绿洲、平原绿洲和湖滨湿地绿洲,“人工绿洲”包含农业、农村绿洲、城镇绿洲和工矿绿洲,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则包括耕地,但不含旱地、园地、人工林地、人工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平原水库、坑塘和各类渠道等。新疆是我国绿洲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省区,分布受地貌结构、水系格局和人类活动历史的制约。绿洲呈大分散小集中、环盆地、沿山前的格局而分布。新疆绿洲主要分布在天山南北麓、昆仑山、阿尔金山北麓、伊犁谷地和额尔齐斯河流域,并且基本展布于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的周围。由于新疆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水系分散而规模小,各类河流冲积平原、山前冲洪积平原与三角洲、湖滨平原广布而分散,因而绿洲在盆地周围散布,西北半壁绿洲远大于东南半壁,宏观上南疆绿洲呈菱状展布,北疆绿洲呈“丁”字状分布。南疆绿洲面积可占全疆绿洲总面积的56.6%,而北疆和东疆绿洲分别只占全疆绿洲面积的37.6%、5.8%。从北疆的奇台到南疆的策勒划一条直线,把新疆分成西北与东南两个半壁,其面积相当,但绿洲面积西北半壁约占全疆绿洲面积的80%。由于绿洲比较分散,谈及规模一般划为绿洲点(块)、绿洲片(区)和绿洲群。新疆绿洲总面积约占全疆面积的8.22%,此外山地系统占39%,平原荒漠系统(不包括绿洲)占52%,三者大致构成1∶4∶5的比例。“三山夹两盆”的地貌特点决定了新疆绿洲处在山地与荒漠的包围之中,山地、绿洲、荒漠相互依存、协调发展,形成干旱不可分割的自然环境。因此,绿洲是干旱环境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新疆绿洲区位条件差主要反映在绿洲分布的分散性,使得绿洲社会经济易形成封闭的小体系。

由干旱环境及其产生的物质条件,决定了绿洲的形成条件与自然特点,绿洲形成于径流影响下的地貌部位,水的多少直接决定了绿洲的规模;干旱区径流的特点决定了绿洲分布的分散性;环境与形成条件的相似性决定了绿洲虽然分散,但在资源上具有雷同性。新疆绿洲所处的干旱环境是白垩纪晚期开始形成并逐渐发展到第四纪已比较稳定,现在的干旱环境与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并不说明它是一成不变的。末次冰期以来,干旱气候地貌下气候干湿冷暖的交替波动一直存在,而这种气候变迁是通过水分的变化影响径流从而达到对绿洲影响。

综上所述,盐碱土地对自然生态环境、人们的生活生产、农作物的产量和经济收入等等各个方面都有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平原,不论面对哪种类型的盐碱化土地,都要加强治理措施,以减少损失。新疆绿洲对新疆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态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保护绿洲是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