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持政府组织适度规模,完善编制立法约束机制的前提是完善政府组织编制立法。再次,在完善政府组织编制立法时,要正确处理政府组织层级与管理幅度之间的关系。为此,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省、自治区、直辖市即省级政府组织数量来扩大中央政府管理的幅度,取消地区建制,实现四级政府管理体制,减少和规范政府厚度;另一方面,要通过减少一级政府组织机构的数量,缩小该级政府管理幅度。......
2023-11-30
八、政府组织适度规模的构建途径
国际上公认的衡量政府组织适度规模大小的标准有三个主要指标:财政预算指标,即财政预算占GDP的比例;政府就业指标,即政府就业人员占社会就业总人数的比例;人口指标,即公务人员、政府支薪人员与社会总人口的比例或与辖区人口的比例。[1]但是,也有人提出,应当以税收为单一指标来衡量政府组织的规模问题。例如,2004年9月在香港召开的“亚洲国家中政府的功能”学术研讨会上,与会的俄罗斯代表在题为《政府的最优规模》的演讲中,就用税收占GDP的比例考察了政府组织的规模。他在比较了几十个国家政府组织规模和经济增长比率的关系后,发现太小的政府组织规模不利于经济增长,但太大的政府组织规模同样不利于经济增长。因而,在理论上应该存在着一种最恰当的政府组织规模。[2]
国内学者关于政府组织规模评价标准的讨论,是与我国政府组织机构改革的行政实践活动紧密相关的,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至今的几十年内,对此问题的讨论一直是公共管理学界的一个热点。但是,国内学者也没有提出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标准。例如,有些研究者以经济学为视角,认为政府组织适度规模应从“政府和市场互强”的角度来考察:首先,政府组织规模与政府组织能力呈正相关关系。政府组织的能力越强,其边际成本就越低;而边际收益越大,政府组织的规模就可以相应地扩大。其次,政府组织规模与市场能力呈负相关关系。一个国家市场能力越强,政府组织的作为就越弱,政府组织规模也越小。最后,政府组织规模取决于政府组织和市场的总体均衡。政府组织规模在经济上没有绝对的度,政府组织规模应根据政府组织能力和市场能力来调节,研究政府组织规模要有一个动态的视角。在政府组织和市场共同发展的进程中,政府组织规模不断地由动态的调整趋向动态的均衡,也就是确立适当政府组织规模的动态之路。[3]实际上,这种基于“政府—市场”二元格局对政府组织适度规模所进行的研究,仍然有过于抽象之嫌。有些研究者则主张,评价政府组织规模应当包括四个标准:政府与市场的耦合度;政府对资源的支配度;政府支出的约束度;公共物品的供给度。[4]此观点也遭到了一些研究者的质疑。他们认为,尽管上述指标为思考政府组织适度规模指明了方向,但其明显的缺陷是“未明确指出其科学合理的限度”,所以,“这种解释只能说是一项原则”。他们从公共治理理论的视角,提出评价政府组织适度规模的核心指标应该是政府组织职能问题。“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范围,政府对资源的支配,政府支出规模,政府对公共物品的供给,实际上都与政府职能有关,因而,对政府规模适度性的衡量,可以从政府职能的界定入手,其理想状态是保证政府与其他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的分配上保持相对均衡。”[5](www.chuimin.cn)
我们认为,评价政府组织适度规模的标准应当基于一种总体性视角:既要确定政府组织规模质的标准,又要确定政府组织适度规模量的标准,只有将二者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考察,才能比较全面地反映政府组织适度规模的全貌。同样,构建政府组织适度规模也必须坚持质和量两方面的标准。那么,在现实情况下,应当如何构建中国政府组织的适度规模?
有关政府组织适度规模研究的文章
为了保持政府组织适度规模,完善编制立法约束机制的前提是完善政府组织编制立法。再次,在完善政府组织编制立法时,要正确处理政府组织层级与管理幅度之间的关系。为此,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省、自治区、直辖市即省级政府组织数量来扩大中央政府管理的幅度,取消地区建制,实现四级政府管理体制,减少和规范政府厚度;另一方面,要通过减少一级政府组织机构的数量,缩小该级政府管理幅度。......
2023-11-30
(三)动态创新原则社会总是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对政府组织职能及其规模的需求往往具有明显的差异,客观上要求政府组织不断转变其职能、调整其规模,以适应、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社会环境的变化不居和公众对政府组织需求的多元化,都要求政府组织将创新视为一项公共管理基本职能,以竭力提升政府组织的公信力和回应力。......
2023-11-30
(二)准确定位政府组织职能政府组织是一个静态组织结构和动态组织活动过程的有机系统。这意味着政府组织应当将其职能严格限定于一定的范围之内。同时,政府组织职能的变革与创新也意味着政府组织公共管理权限的改变。......
2023-11-30
新公共管理主义主要是从行政效率视角来论述政府组织规模问题的。政府组织规模包括内在规模和外在规模。政府组织的内在规模,是指政府组织的职能和行政权力的结构及其范围,主要包括职能规模和权力规模。然而,讨论政府组织规模还需要掌握两个理论抓手。一是政府组织的产生及其职能问题;二是政府组织所处的现实环境问题。与此同时,政府组织规模既是历史的,又是具体的,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23-11-30
(三)明清时期的官僚规模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一王朝,建立于1368年,灭亡于1644年,先后经历了17个皇帝,277年。承宣布政使司的设立为取消中央中书省作了准备。朱元璋采取残酷杀戮的手段以解决权力斗争。明成祖后,内阁大学士逐渐受到重用,权力日重,成了事实上的宰相。清朝是以满族为主进行统治的朝代。1.明清时期政府组织机构中央政府组织机构。清朝设军机处,是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
2023-11-30
相应地,组织理论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1.虚拟组织理论虚拟组织与传统的实体组织不同,它是围绕核心能力,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与全球组织进行互补、互利的合作,合作目的达到后,合作关系随即解除。[17]虚拟组织的含义。......
2023-11-30
(一)政治学研究途径政府组织规模的政治学研究途径起源于对权力的研究。由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在概念上达成一致并不容易。官僚制理论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在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中,政府组织中权力的获取、行使无一不是为政府组织目标服务的。在同一政府组织内部,权力被分配给不同的职能部门,并且同一部门中权力通常被分配给具体的个人。政府组织权力的纵向结构,与政府组织的纵向分工是紧密联系的。......
2023-11-30
管理思想的百花争鸣,对于组织理论的发展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组织理论主要有:权变—系统组织理论、组织决策理论、管理过程学派的组织理论。权变理论以开放系统观为基础,考察的对象主要是组织的外部环境。西蒙认为,组织就是作为决策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决策过程是西蒙组织理论研究的重点。此外,西蒙还提出组织影响理论。......
2023-11-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