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生态河道建设和农村沟塘综合整治,改善水生态环境。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大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快坡耕地综合整治,积极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禁止破坏水源涵养林。济南市是水利部确定的全国第一个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河湖湿地水生态系统质量状况得到改善,水功能区达标率明显提高,全社会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2023-06-25
五、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区管理
我国是“巨大生物多样性国家”,素有“世界植物王国”之称,有维管植物近三万种,种子植物两万五千七百种,植物和脊椎动物占世界种的70%,是北半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归根结底体现在对人类的有用或益性。人类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达到一目标,关键是要保护好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该系统的核心就是生物多样性。我们应用一种可持续性的方法使用、理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公平分享使用基因资源得到的益处。[4]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首先在于它是可供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即生物资源,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再加上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资源。
但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动植物资源濒临危险,我国的生物物种已在急剧减少,长期以来,生物资源一直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为了人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增强公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以期达到人类和环境协调发展。目前,中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受威胁情况。
1.我国生物多样性特征分析
我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2005年的调查表明,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脊椎动物6347种,分别约占世界总数的10%和14%,陆生生态系统类型有599类。然而,由于人类缺乏对生态价值的认识,长期以来实行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为代价来获得短期或局部的利益,生物多样性受到各种形式的威胁。目前,我国有濒危或临近濒危4000种-5000种的高等植物在受危,占整个物的15%,天然林在减少,而生物多样性主要集中在天然林里,约有400种野生动物处于濒危段。例如产于内蒙古的野马已灭绝,东北虎、大熊等珍贵野生动物的数量也不断在减少。野生植物濒危物种增多。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直接降低生物圈的平衡调节能力,对人类危害极大。
我国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归结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面积森林砍伐、火烧和农垦;草地过渡放牧和开垦。由于人类各种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人口激增导致人类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开发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这就破坏了各类自然生态系统,丧失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而减少了野生物种数量。由于人们不加节制的砍伐,垦荒和自然或人为的火灾,使原来的大种群变成一个个碎裂群,继而又恶化成小种群,造成生物栖息地的丧失和片断化,最终导致种群的灭绝。
其次,环境污染的恶化。环境污染是指人为因素使环境质量不断恶化,从而干扰了人类的正常生活,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甚至是潜在的不利的影响。造成环境污染的人为因素主要可分为物理的(噪声、振动、热、辐射及放射性的等),生物的(微生物、寄生虫等)和化学(有毒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三个方面。其中化学污染的数量大、来源广、种类多、性质互异,它们在环境中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位置又各不相同,污染物彼此之间和污染物与其他环境因素之间也还有相互作用和迁移转化等。造成环境污染的具体来源,既与工农业生产、能源利用和交通运输有关,又与城市的恶化膨胀、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和盲目地大面积改造自然资源的等有关。环境污染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因此,可以说环境污染对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化学污染、旅游、农药的大量使用等等,改变了物种生存环境,导致物种灭绝。
再次,资源过度开发。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以及滥采滥捕,导致某些物种濒临灭绝;对树林的过度开垦和采伐,带来严重的水土流失;对草场、牧场的过度放牧,使沼泽和草地自然生态恶化;对生物的过度利用,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对水资源的掠夺式利用,埋伏下新的生态灾难。目前,尤其是世界珍稀野生生物走私,是仅次于毒品和军火的第三大国际性走私活动,每年走私逾50亿美元。对动物实施灭绝性危害的手段进行狩猎、捕捞,对甘草、麻黄等中草药的大肆挖采,导致我国的草原退化、沙化严重。森林滥伐现象严重,从1981年我国开始进口木材,1988达29.69亿美元的进口额,成为世界第二大木材进口国。
最后,外来物种的入侵。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即在其自然分布范围以外或在没有直接或间接引入或人类照顾之下而不能存在)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被入侵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缺乏自然控制机制,人类进入的频率高等特点。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与国外的经济贸易、交流等全球化活动的增强,使得外来物种通过有意引进和无意入侵的机会增大,由于外来物种缺乏其自身生长的天敌,数量爆增,导致对本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使原有生物的生存条件恶化。例如,云南滇池约有10余平方公里的水面被凤眼莲覆盖,盖度达100%,群落多样性几乎为0,原有十多种植物灭绝,相继威胁到水生动物的生存,水生动物由60年代以前的68种减少了一半,鱼类从15种降至5种。
此外还有生物资源的过分利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无控制的旅游,全球气候变暖;多种干扰的累加效应等。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www.chuimin.cn)
针对我国目前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几项最主要原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和措施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和完善。
首先,重新构建立法目的,不断完善法律体系。一方面,就我国已有的相关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而言,许多法律仅仅是为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而不是以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另一方面,法律体系表达失序。许多相关的法律保护规定分散在不同的效力层次和不同的法部门中,立法形式大多为行政法规或国家政策,立法层次低。因此,必须在重新构建立法目的的基础上,对整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规范进行重新清理,修改和废止与现实情况不相适应的部分,重新编纂法律,完善整个法律体系外,还必须界定执法主体,理清各自权责,完善执法体系,大执法力度。
其次,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其目的在于保护关键物种、特有物种,濒危物种等的主要栖息、繁殖及活动区域,以期达到保护物种本身和保护物种的生存环境的目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制定发布了一系列资源保护和利用的专门法律法规,如《森林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2000年,国务院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这是一个综合的生态保护纲领性文件。纲要提出了重要生态功能区、资源开发区和生态良好区的三区生态保护战略。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6年4月国务院又召开了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进一步明确了环境保护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提出了环境保护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和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指导方针。从我国保护特殊环境的法律实践看,特殊区域生态环境主要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三类。1956年我国在广东省肇庆市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开始了自然保护区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关自然保护区的立法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除《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对特殊区域环境保护作出规定外,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专门的关于自然保护区的法规和行政规章。主要有《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等。
国务院制定的《自然保护区条例》是自然保护区保护和管理方面的综合性法规,它对自然保护区的原则、建设、管理和相关措施作了全面的规定。我国对于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管理,除《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法规中的原则规定或相关规定外,还专门制定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在特殊区域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另一种比较常见的是国家公园。国家公园实际上是介于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之间的一种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方式,它既有保护生态系统的作用,又兼有娱乐、教育、科普等功能。随着近几年旅游活动的增温,游客的增加和活动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为了加强这方面的管理,除规划旅游路线,修建游览道路,设立旅游禁区,科学制定生态旅游环境容量,高峰期实行限额控制等各项措施外,还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游人的生态环保意识,提高导游的业务素质,借鉴近几年发展“休渔期”收到的良好生态效益,在各个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公园之间根据各自系统物种内不同物种的特性轮流设立“禁游期”(可以是一到数月)。通过设立“禁游期”,使其内的生态环境、动植物物种有一个休养生息、自我恢复的过渡期,这样才能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第三,加强自然的开发保护力度。按照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客观生态规律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人类要走可持发展道路,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持续性是先决条件。实行森林资源的限额采伐,采伐量不超过森林自然生长量,伐后的更新面积不少于采伐面积。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者应依法向政府支付相应的税费,补偿因利用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损耗和损害,因养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而获益的人,也应适当交纳补偿费。另外,积极支持和保障群众生态组织参与生态保护活动,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监督管理制度,如公布举报电话,鼓励公众对破坏生态环境的单位或个人进行检举。
第四,加强外来物种的安全管理。外来物种入侵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不仅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威胁着全球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入侵物种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公众、科学家、社会团体和政府的普通关注。对于生物入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入侵物种的预防、控制和本地种的恢复方面这三方面的工作,除了需要公众团体的协作、科学家的研究以外,更离不开国家政府部门的关注和支持。西方国家如美国克林顿总统的2000年财政年度预算,建议给防止外来物种的基金增拨2.880万美金,其中包括抵抗外来害虫和疾病的基金,以及加速对恢复栖息地和生物综合治理害虫政策的研究基金。随着我国加入WTO所带来的经济贸易领域的更广泛的开放,物种入侵问题在将来可能会变得更加严重,我国政府也应及早制定对入侵品种管理的对策,加大治理外来物种入侵对我国农作物生产、果园、草坪、环境和对本土生物多样性所造成的严重危害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在预防方面,加大入境农产品等进口商品的检疫力度,防止外来物种无意传入外,对作为有用物种引进的外来物种,应建立外来物种引进的风险化评价制度。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力度,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严禁野生动植物的商品交易,对批量使用以野生动植物为原料的商业化生产,必须建设人工种植物或养殖基地,严格控制外来物种的入侵,外来种入侵必须严格风险评估,对转基因生物的环境释放应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
【注释】
[1]国家环境管理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环境管理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455页。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666页。
[3]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7年,第14页。
[4]参见《二十一世纪议程》第十五章。
加快生态河道建设和农村沟塘综合整治,改善水生态环境。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大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快坡耕地综合整治,积极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禁止破坏水源涵养林。济南市是水利部确定的全国第一个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河湖湿地水生态系统质量状况得到改善,水功能区达标率明显提高,全社会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2023-06-25
(三)治理的措施左宗棠在西北的开发与建设活动,实际是其善后措施的一部分。左宗棠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口号,但他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需要出发,统筹西北全局,实施开发大计,其建设措施中包含了许多可以称之为治理生态环境的举措,不容忽视。1.植树造林,改造环境指挥军民栽种行道树和护路树是左宗棠绿化甘肃的主要政绩,也是治理西北环境的第一步。“植治”和“水治”都是防治风沙的有效措施。......
2023-07-20
据此,社区矫正的任务主要有:1.正确执行刑事判决、刑事裁定和暂予监外执行决定。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管制、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放在社区内进行矫正,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完成对他们的刑事判决、刑事裁定和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的正确执行,并通过对他们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促进其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这是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成为守法公民的重要举措。......
2023-07-27
)盖即秦孝公十八年,商鞅于秦国颁行标准量器一事。这是商鞅变法中关于统一度量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变法的重要年代。《秦本纪》《魏世家》《商君列传》《六国年表》均谓商鞅虏魏公子卬之役在马陵之战次年。见晁福林:《商鞅史事考》,《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3期,第123—124页。故这里我们以古本《竹书纪年》的记载为准,认为商鞅击魏及虏魏公子卬一事应在前341年。......
2023-11-22
轻松的散步加上柔和的腹部按摩,可促进胃液的分泌和胃的排空,可增强肠胃道功能,对于消化不良和胃肠道慢性病患者有利。7.摆臂散步健身法。此种散步法适宜于肩周炎、上下肢关节炎、慢性气管炎、肺气肿以及患有呼吸系统慢性病的人。美国物理学家乔治·弗拉叶尔教授探明了细雨散步有利健康的见解。现代医疗气象研究认为,雨中散步有许多晴日散步所不及的特殊健身作用。......
2023-11-08
推广运用PPP模式,依托丽水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剑瓷、石雕、木玩等特色资源优势,谋划建设一批基础性、产业性、创新性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持续推进丽水摄影、巴比松油画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兴办文化企业。......
2023-06-22
(三)分闱乡试左宗棠以“兴教劝学”为己任,在对传统教育的改革中,奏请陕甘乡试分闱,可以算是其振兴甘肃教育的一项重大的举措。甘肃自1663年从陕西划出建省以后,在二百一十多年内与陕西合闱举行乡试,闱所设在西安。左宗棠分闱乡试的改革,在当时科举制度的没落阶段,已不符合整个时代的潮流,但在人才缺乏、经济文化落后的甘肃和西北仍不失为一项有积极意义的开发措施。......
2023-07-20
河流面积减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对河流生态系统影响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点源污染是指城市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不达标直接排入城市河道的污染,涉及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和排水系统。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严重影响城市河流的水质,水质是河流生态系统恢复的核心内容。因此,控制城市污染对恢复河流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2023-06-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