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产业布局与结构产出增长

产业布局与结构产出增长

【摘要】:优化产业结构,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优化产业结构是发展区域经济的核心,发展区域经济是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

一、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

如何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引以为重视并需要进行认真思考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开展环境保护、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项最基础性工作。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两大任务。

1.优化产业结构与发展区域经济的关系

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优化产业结构,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所谓区域经济,是指特定地区国民经济总体的总称,发展区域经济,是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原有体制下产业结构中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与此同时,由于改革开放后,国家实施了有区别、有重点、有选择的不平衡发展战略,致使大量的资本、技术和劳动力资源流向沿海地区。东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在这一过程中,产业结构演进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开始突现出来,然而二者实际上是经济发展的两个不同方面,是资源优化配置总目标下的分目标。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要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还要表现为地区发展的均衡化、有序化。

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两个范畴。优化产业结构是发展区域经济的核心,发展区域经济是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迅速且地域广大、地区差异明显,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自然资源、人员、资本、技术、体制等先决条件的不同,产业结构规划最终要落在产业布局上,即不仅要确立重点发展的产业,还要比较各地区生产关系的优劣,选择最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某个或某些地区,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具体到一个工业部门来说,要实现部门结构的合理化,必须把发展目标落实到各个地区,合理规划本部门的地区布局。合理的产业布局,有利于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使工业生产接近能源和原材料的产地或消费区,从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从国家整体来看,有利于搞好经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2.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的现状

一般而言,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会推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而产业结构的及时优化、合理调整,又是经济总量获得新增长的必备条件。遵循这个规律,推动产业结构、工业部门结构进行相应调整,必然会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这也是产业结构政策产生的主要原因。要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合理化,有效地实施产业政策,就必须立足于合理地规划产业结构。进行产业结构规划,首要的原则是结合具体国情,摸清情况,认真分析。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作为国家整体的一部分,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与国家经济发展相协调,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应该符合国家整体产业结构的规划。这就需要形成地区主导产业,实现区域间合理的分工协作。作为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地区经济不仅要讲求专业化,而且要具备一定的整体性、系统性。重点表现在:它能够以地区主导产业为核心,把全区域内成千上万的企业组织成一个由生产、分配或技术联系起来的、部门间比例协调的、相辅相成的整体,最大限度地获得聚集经济效益。地区主导产业部门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它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实现分工合作,还有利于集中资源,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主导产业部门的发展能有力地带动地区、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例如美国匹兹堡地区的钢铁业、底特律地区的汽车业、休斯顿地区的石油业,既是地区经济的命脉,又是美国乃至全球重要的专业化生产中心。

3.确定区域主导产业的合理规划(www.chuimin.cn)

目前,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经济政策体系还不健全,特别是区域布局政策和产业政策不配套,致使产业结构演进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矛盾依然存在,有的方面还很突出,阻碍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我国调整了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了向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倾斜的资源配置格局。同时,产业结构政策也由过去的重工业优先发展型,转变为轻工业补偿发展型,轻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产业结构明显呈现出内地重、沿海轻的区域格局,即内陆地区大多是能源、原材料、重型机械制造等基础工业,东部沿海地区多为加工工业、轻工业。很大程度上使资源输出地区遭受了原材料、能源产品输出和轻工产品输入的双重价值损失。促使这些地区从资源开发、原材料或重工业生产为主向原材料及能源自给、轻型加工业生产为主转变。虽然这种转变在短期内、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增长,但却弱化了地区间的专业化分工,造成了严重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不仅使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出现地区封锁,严重影响了国内市场的统一和专业化生产的发展。例如在1979至1984年间,为了发展见效快、价高利大的加工业,各地区竞相盲目布局和重复引进,造成了生产能力的浪费;在1985至1988年间,为不使加工能力闲置,各地区竞相抢购原材料,造成了原料大战;1989年以后各地区为了保护自身利益,竞相采取了以贸易封锁和资源封锁为特征的市场割据。

4.优化产业布局

产业布局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其中决定区域竞争力与产业布局的先天条件及核心要素为区域因素,后天可以弥补的居于第二位的是区域政策因素。调整产业布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完善区域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区域经济的协调运行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障,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进行区域管理的有关行为和地方政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更是要在国家区域管理相关法律框架下进行,这是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区域管理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区域管理制度基础完善的重要内容。法律法规体系在区域管理的制度体系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主要职能是通过鼓励或限制性的措施,为区域内各经济活动主体的市场行为提供一个基本的活动框架和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区域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具有不同的层次:区域经济发展与管理法是区域经济发展与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具有最高的权威和地位;区域管理法规条例是区域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对中央区域管理的有关政策的落实做出具体安排部署。

(2)产业政策地区化。即产业政策要落实到具体地区,落实到具体的产业布局。国家产业政策扶植的产业,往往由于政策性优惠,成为高盈利行业,致使有的地区不顾自身资源状况盲目发展、乱上项目。“散、乱、小”的企业格局和过度竞争严重损害了整体效益。因此,为了发挥产业政策应有的作用,必须制定具体的规定或政策,明确地区发展的重点产业。具体到各大区域,东部地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在全面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和总体竞争力上,通过更为严格的土地政策和产业政策促使产业结构加快升级。中部地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放在优化总体发展环境上,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有关政策,进一步提升接受东部产业转移和外来投资的能力。西部地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放在稳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上,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东北地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放在区域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恢复上,积极促进资源性城市可持续发展,抓好振兴装备制造业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3)积极引导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东部地区的优越地理位置以及相对充裕的资金、人才和技术要素,为充分发挥集聚经济效益,减少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主要是在东部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就业。但目前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已经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甚至短缺的状况,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虽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就业岗位十分缺乏。因此,要解决这种劳动力与就业岗位分布之间的严重失衡状况,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适时调整国家产业布局战略,着重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推进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实现各地区工作岗位与劳动力分布的相互协调和匹配,促进其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样,就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沿海经济核心区加快产业升级,对到中西部和东北投资的外资和沿海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如土地、财政贴息和税收刺激等,积极引导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4)加强区际横向联合。区域间的横向联合,其根本动因在于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差异以及比较优势的存在。区域经济的横向联合,有利于突破生产力要素流动的行政性障碍。在条块分割的条件下,区域内企业难以借助区域外部的生产条件,来克服资金、技术制约。而横向经济联合将企业从某地区内孤立的一点变成了区域经济网络中的一个环节,从而使生产要素得以重新优化组合。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互利互惠原则出发,各地方政府应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按市场原则处理相互关系,组建企业集团;废除造成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的各种不合理的政策和规定,从税收、财政、信贷、计划、物资、外贸等方面,对促进横向经济联合的政策进一步加以完善;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合作各方的利益;巩固已有的区域经济协作组织,争取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形成开放型区域市场;较发达地区还应当主动通过产业转移、技术转让和联合、联营、合作等形式,促进和带动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资源与市场的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