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说,“如果敌人来了,我们就走,如果敌人顺沟过去,我们就在这里住下。”两人勘察地形后,把一个排分成两个梯队,陈少连带18人组成第一梯队,占据原支队政治部驻地的杨岭崂湾前的制高点;其他人组成第二梯队,部署在原支队司令部驻地王家湾后的山顶上,分成两个梯队进行阻敌。不久,敌人发起了第二轮进攻。“我们阻击了一天一夜,又是下大雨,敌兵现在才进王家湾。”古远兴说,“我们可以撤离了。”......
2023-11-30
9.点名、缴枪和识字
在毛泽东的教育下,“井冈双雄”袁文才、王佐摆脱了绿林习气,完全加入毛泽东领导的革命队伍,农民自卫军与第1团一起战斗、生活。1927年12月下旬,井冈山的红色武装决定打掉给井冈山带来不少威胁的遂川恶霸地主肖家璧的靖卫团武装。
部队开始运动后,一天晚上,警通员们和毛泽东住在朱砂冲下面一个村庄宿营。龙开富在河边放哨。
突然,他看见一只老虎,急忙打了一枪。特务连连长以为敌兵来了,立即带领部队跑了出来。谁知准备战斗时,却不见敌兵。连长弄清楚情况后,非常生气,立即集合部队,开始“点名”,要“修理”龙开富。
此时部队还时不时有动手打人、拳打脚踢的现象,战士都害怕“点名”,因为一“点名”,就要挨整了。结果,龙开富被连长“点名”,站了出来。连长说他乱放枪,大发雷霆。警通排排长挨了尅,也骂他。班长也跟着骂他不争气,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龙开富这次“点名”,差点被枪毙,可谓是死里逃生。
事后,毛泽东不知怎么知道了此事,说:“这还了得呀!阶级兄弟呀!”立即吩咐李根勤说:“把连长叫过来。”
然后,毛泽东与特务连连长耐心地进行谈话,强调要发挥士兵委员会的作用,在军队中要实行民主制度,规定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等等。经过教育,连长认识了自己的不对。
随后,毛泽东要求部队进一步落实三湾改编定下的各项制度。
1928年1月5日,工农革命军打开了遂川县城。
龙开富正如毛泽东所说的,举着扁担参战了。这时部队规定:缴步枪一支赏银洋一块,缴驳壳枪一支,赏银洋两块,缴重机枪一挺赏银洋五至十块。在战斗中,龙开富缴了好几条枪,也得了好几块赏银。为此,他高兴地告诉毛泽东。
毛泽东听后,却认真地说:“我们是革命队伍,不准这样,主要是鼓励战士的情绪。”
没多久,部队就将这个物质奖励的规定取消了,改以精神鼓励、口头表扬为主。
遂川县城占领后,县工农政府建立起来了。战士们在宁冈、遂川周围开始发动群众,建立革命组织,党的影响日益扩大。
2月18日,工农革命军和袁文才、王佐的自卫军又攻克宁冈县城——新城,全歼赣敌一个营。
两战之后,毛泽东在宁冈大陇将袁文才、王佐的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2团,袁文才任团长,王佐为副团长(实际上由王佐带兵)。同时,成立了宁冈县工农政府。
至此,毛泽东在茶陵、遂川、宁冈三县建立了红色政权,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界的“工农武装割据”基本形成。
在这期间,前委机关还是随部队一起行动,龙开富挑着“整个前委机关”,毛泽东到哪,他也到哪。毛泽东爱读书,每到一地住下来,忙完了军政上的工作,再晚也要在灯下看看书。龙开富多了一个心眼:不管到哪里,就设法去找报纸或书籍。开始,他不得法儿,大街小巷都是和他一样大字不识的文盲,哪里有什么报纸书籍呢?慢慢地,他有了经验,专门到地主、权势人家去找。
每当他找来了书报,毛泽东大为兴奋,在清油灯下看到半夜,第二天又把作了记号的报纸,交给谭政他们看,还当面称赞龙开富说:“你收集的这些报纸,对我了解湘赣两省的政治形势很有作用!”
龙开富当了毛泽东的“书童”,自己却一个字也不识,找报纸分不清是新报纸还是老报纸,看到书籍,也不知道毛泽东要不要,见着就往皮箩里一扔挑回家,有时忙碌一天弄回来的居然是一大堆学生们的练习本。毛泽东发现了他的这种“费力不讨好”的窘境。一日,他重提当初答应教他学政治、识字的承诺说:“小龙啊!干革命,不光要会打仗,还要能识字啊!”
“没有先生,我读不了。”龙开富说。
其实,他想去学马列主义,学政治,但不想去学文化、识字。毛泽东说:“我当你的先生,有空就和小杨、幺六一起来学识字。”
“就学马列主义吧,我不想学文化。”龙开富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毛泽东说:“要懂得马列主义,就得学文化,不然你如何去看懂马列主义的书?看不懂马列主义的书,怎么能懂马列主义呢?”(www.chuimin.cn)
毛泽东的话,让龙开富豁然开朗了。
以后,毛泽东不管工作多么繁忙,都抽出时间教他和杨梅生、李根勤学文化、学政治。为了节省笔墨,毛泽东在地上用木棍写,然后教。可光能认字还不行,必须去写。纸张很缺乏,毛泽东就把抽完的香烟盒收集到一起,拆开,裁成像扑克牌大小的四方块,耐心地把着三人的手,用毛笔一笔一画地写上一个字,一个字一个字地教。
学习写字,大多是在毛泽东休息的时候或者晚上,一般人不知道,李根勤还对杨梅生、龙开富乐滋滋地说:“嘻嘻,我们悄悄地干。”
随着时间一长,龙开富感受到在毛泽东身边的“好处”,完全爱上了挑夫、书童工作。收集报纸、挑担子,他样样行,可毛泽东的文化考试,他却比不过杨梅生和李根勤,常常在两人之后背榜。这让他好不恼火,直埋怨自己脑子笨。
一次,龙开富挑着担子随部队行军。有人和他开玩笑说:“小龙,哪里有书童不识字的?”
龙开富边走边说:“哎,识字如何,不识字如何?”
“不识字,就不配当呗。”
这下龙开富急了,立即把担子撂下说:“你说吧,写什么字。”
“就写书童的书吧。”
龙开富当场就用扁担在地上画起来了,然后问道:“你看是不是它?”
这个战士哪里“看”得出来呢?只好红着脸说:“我也不识字,认不出。”
龙开富生气了:“你自己不认识字儿还考我!”气呼呼地把皮箩挑上肩头,快步往前走了。
可是,他挑着担子走着走着,一会儿就想通了,主动慢下来,等着那位战士上来,然后和气地对他说:“你有空的时候来找我吧!”
“干吗呀?”这位战士以为他还生气呢。
“你有空的时候,我有空的时候,我教你认字。”
“好啊!”
谁不想能识字断文呢!这位战士见龙开富要教自己识字,正求之不得,高兴地答应了。
这件事情被毛泽东知道了,表扬了龙开富,并且说:“你们行军走路的时候,把我写给你们的字挂在背上,你当先生,学生在后面,就可以一路念书了!”
这个办法真好,龙开富不仅可以教战士们识字,而且以前自己总记不住的字通过去当先生教其他战士,反而学会了,记住了,毛泽东搞文化考试时,比杨梅生、李根勤识的字都多,几乎是百分之百的认识,就是毛泽东昨日教的新字,他一个都不会忘记。李根勤十分惊讶,找到龙开富问道:“你咋进步这么快?”
龙开富也不隐瞒,把自己的方法一说,结果,杨梅生和李根勤也学着龙开富的样儿,在行军途中开始“收徒弟”,“带学生”了。
谁知,没过几天,杨梅生和李根勤就挨了谭政的尅。谭政批评哥俩说:“你们和小龙不同,他的任务是负责文件、书籍,你们是负责警卫毛委员,当特务员。在行军途中,坏分子随时可能出现,你们教人家识字,万一出现紧急情况怎么办?!”
杨梅生、李根勤立即缩头了。以后,两人只在宿营休息、没警卫任务时“带徒弟”了。
有关毛泽东的红色卫队的文章
毛泽东说,“如果敌人来了,我们就走,如果敌人顺沟过去,我们就在这里住下。”两人勘察地形后,把一个排分成两个梯队,陈少连带18人组成第一梯队,占据原支队政治部驻地的杨岭崂湾前的制高点;其他人组成第二梯队,部署在原支队司令部驻地王家湾后的山顶上,分成两个梯队进行阻敌。不久,敌人发起了第二轮进攻。“我们阻击了一天一夜,又是下大雨,敌兵现在才进王家湾。”古远兴说,“我们可以撤离了。”......
2023-11-30
结果,围攻三日不克,前委不得不放弃攻打计划,主动撤出战斗。吴光荣指着毛泽东告诉陈昌奉说:“那就是毛委员。”“有!我就是被土豪逼出来的。”“你们是干啥的?”“我们是来当红军的!”陈昌奉站起来,没了刚才“讲故事”的神气,小声地说:“我没念过书,不会写字。”又转过脸对陈昌奉说:“你有什么不明白的事,就问他们。”可毛泽东却很少叫他。一天,毛泽东洗了脸,问道:“陈昌奉,你怎么老坐在那里不动呀?”......
2023-11-30
没等叶剑英说完,毛泽东便打断了他的话。毛泽东似乎一触及这个问题马上就起了“连锁反应”,并且“反应十分剧烈”。毛泽东没办法了,这才不得不搬进了中南海。7月中旬,一天晚上,毛泽东睡的比较早。毛泽东从内心不想“照办”这些规定,可对此也无办法。毛泽东听了他的解释,无奈地说:“噢,你很遵守纪律呢,是不是我在香山批评了你,就胆小了!”突然,中央警备团传来一个惊人消息:“毛主席失踪了!”......
2023-11-30
鲁迅艺术学院正式成立后,江青要求上鲁艺。翟作军闻声,走了出来,江青于是灵机一动,写了个条子,说:“你送给毛主席。他准我进去,我就进去,不准我进去,我就不进去。”江青回窑洞,写了一封回信,没把信封好,就大大方方地交给翟作军。江青听后,对李讷说:“噢!长得细细高高的个子。我和你爸爸结婚时,每次你爸爸要他送信来,我不回信,他就不走。”......
2023-11-30
受到追杀的中国共产党决定绝地反击。这个“以武力夺取政权”的思想,是毛泽东面对蒋介石等人的大屠杀而深刻思索的结果,同时也代表了此时多数主张武装革命的中共领袖们的思想,获得了众人的支持。在会议选举表决时,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8月12日,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回到湖南。18日,在长沙近郊沈家大屋参加新改组的湖南省委会议,讨论、制定秋收暴动计划。“少废话,带到团部审问!”......
2023-11-30
经过蒋介石和毛泽东同意,双方定于10月10日在桂园举行纪要签字仪式,毛泽东随后将返回延安。“李少石同志从沙坪坝返回时,遭到国民党宪兵枪击!生命危险,人已送去医院了。”张治中答应着手调查。随即,龙飞虎和陈龙增加了房子内外的暗哨。李少石被杀的消息传开后,重庆引起极大震动。进步人士闻讯后,纷纷表示愤慨,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的政治事件。事后,戴笠等人经过反复查证,基本弄清了案情的来龙去脉,这不是一起政治暗杀事件。......
2023-11-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