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血脂自我康复:解除心理障碍,促进疾病恢复

高血脂自我康复:解除心理障碍,促进疾病恢复

【摘要】:第十章解除心理障碍,促进疾病康复避免情绪波动,以积极的心态应对不良情绪是导致血脂升高的因素之一,相反,乐观平和的情绪是维持血脂稳定甚至降低血脂的方法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的情绪、性格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特别是高脂血症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皆属于这一范围。除了反复引发心血管疾病外,过度忧虑、激动、发怒等情绪也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

第十章 解除心理障碍,促进疾病康复

避免情绪波动,以积极的心态应对

不良情绪是导致血脂升高的因素之一,相反,乐观平和的情绪是维持血脂稳定甚至降低血脂的方法之一。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的情绪、性格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特别是高脂血症合并冠心病、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皆属于这一范围。

专业机构曾经调查了117例高脂血症合并冠心病患者,其中70%的患者情绪波动较大,大部分人具有急躁、爱发脾气、雄心勃勃、做事认真、竞争性强、富于情感、固执己见、急欲求成等特点。医学证明,情绪易过分起伏者的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明显升高,血小板聚集力增强,去甲肾上腺素含量较高;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情绪越是过分波动,心脏动脉受累的支数愈多,狭窄程度愈高。

除了反复引发心血管疾病外,过度忧虑、激动、发怒等情绪也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情绪过分波动,可能使交感神经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从而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耗氧量增大,甚至冠状动脉痉挛,在这种情况下,极易诱发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

由上可知,情绪过分波动既可以引起心血管疾病,又可以加剧病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有些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退休后,在坚持服用药物,以及维持现有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情况下,血脂浓度有了明显下降,甚至逐渐恢复正常。动物实验结果也证实,对已形成高胆固醇血症的实验动物,每天给予安定药物并经常抚摸,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明显减少。由此可见,防治高脂血症,也不能少了心理调养。

高脂血症患者应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思想上正确对待,情绪上保持乐观,精神上排除消积因素,多了解高脂血症的一些知识,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自觉主动地进行治疗调养,使血脂控制在正常水平,自觉症状得以改善,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冷静沉着

黄帝内经》主张“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在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时,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开口说话时,应当放慢语速,哪怕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说出来,也胜过炒豆子一般噼里啪啦,后者会令情绪变得更激动。

冷静沉着还应做到少与他人争执,除非是牵扯到原则性问题,对于非原则性的问题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就过去了,何必太较真?它只会令你钻进死胡同出不来。如果容易遇事慌张的人,平日最好不要参加对抗性质的比赛活动,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优美的音乐、欣赏风景和读有益精神的书籍上,陶冶情操。

遇事沉着冷静而不浮躁,能做到沉着,则需要调息法。气功调息法是练功的重要环节和方法,它是应用意念去改变呼吸的节律、频率和深度,即“自觉地意守呼吸或调控呼吸”,以达到和气养生的目的。

1神息相依调息

第一阶段:数息

一吸气默数一数,一呼气再默数一数,也可—个呼吸默数一数。数到十再从头开始。待可自然数数而无杂念,且呼吸逐步深、细、匀、长,可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随息

不再数呼吸,意念随着气息而出入。一吸气,意念随着进去;一呼气,意念随着出来。将精神集中在呼气和吸气之间的停顿上,当能够将意念和呼吸完好结合后可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观息

此时体内气充足,精神高度集中,可观察、体察体内气息的出入、运行情况,以至皮肤的呼吸情况。

2脐轮调息法

选取舒适坐姿,目似垂帘,留有一线光线,内视肚脐深约二寸处。吸气,意念围绕整个肚脐的平面左下右上旋转,呼气时右下左上。

如调息时目现光芒,这时需要安心继续调息,不可分辨光芒大小强弱。如果光球如拳头大,则须在旋转时逐渐令其缩小,直至比脐轮稍小。

3体内十字中点调息法

选取舒适坐姿,假想体内自身体正中线(从百会到会阴)与两臂平伸时中指尖相交成一十字。吸气时意念想十字中点,使气从十字的端头向中心合拢,呼气时意想气从十字中心向四端放散。调息时如果一下做不到四端向中心合拢、放散,也可以先从两头向中间进行。

4大呼大吸调息法

选取舒适坐姿,用鼻子充分呼吸,或用鼻子充分吸气,用口深远呼气,一呼一吸间要尽量延长时间。呼吸时应发出声音,声音从小到大。

平心静气

《黄帝内经》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脏腑组织器官及其生理活动都依赖于“阴平阳秘”。保持平衡,首先要做的就是心平气和。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对人体生命活动起到主宰的作用,保持平静的心情,可以使“神”有所藏。五脏六腑在心的协调下,令生命活动变得有序,气机运行顺畅,最终使体内的阴阳趋于平衡。因此,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做到心平气和。

1读积极向上的书

读书能够陶冶情操,但并不是所有的书都能修养身心,如果总是读一些内容比较悲观的书籍,就会受到一些不好的影响。相反,如果阅读积极向上、自我励志方面的书,虽然并不一定会对自己的生活有太大的影响,但至少会在精神上得到鼓励,情绪也会更积极向上,而不是消极应对。

2经常大笑

大笑可以疏气通经,从而带来身心的放松和快慰。现代医学也认为,大笑可以令心情愉悦,对改善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十分有益。当然,“大笑”并不是无节制地狂笑,狂笑容易因过度通气而造成呼气性碱中毒,使情绪激动。下面介绍一套安全有效的大笑方法。

先饮一杯温水,滋润口腔、喉咙。慢慢吐净全身浊气,充分吸吸气,同时放松身体。接着稍微提肛,发出笑声、吼声,时间以将体内浊气吐净为度。重复上述动作三次,放松身体,让整个身心完全恢复宁静

重新吸气、提肛,从丹田部位将笑声发出来,时间可根据个人情况而定。放松片刻,自然呼吸数分钟。重复上一动作,意想笑声从足底升起,进而牵动全身。放松整个身体,缓慢呼吸,再喝一杯温水。

3静息吐纳

吐纳应掌握六字气诀,即嘘、呵、呼、呬 、吹、嘻,它们分别对应肝、心、肺、脾、肾和三焦。

自然站立,两脚略为分开,与双肩同宽;昂首、挺直颈部,含胸拔背,腰胯保持放松状态,两膝微微弯曲,保持全身肌肉放松,呼吸自然、顺畅。练习时采取腹式呼吸法,先呼后吸,呼时读字,并提肛缩肾,将体重移至足跟。每个字读六遍,稍微停下来,休息一下,帮助全身状态恢复自然。

(1)嘘(xū)。读时两唇微合,稍微用力使双唇紧绷,舌尖向前伸并微微向内缩,上下齿留有微缝。读时呼气,双脚大趾头轻轻点地,两手轻轻地放在小腹上,男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然后慢慢抬起,双手手背相对,经过胸口慢慢抬起到与双肩水平处。将两臂张开向上,于身体两侧分开,手掌保持斜向上状态。两眼反观内照,随着呼气的动作尽可能的将眼睛瞪大瞪圆。从吸气到呼气的过程中,双臂保持屈状,两手经额脸前、胸腹前慢慢地下落,自然下垂于身体的两侧。此动作重复六次为一遍,每做完一遍进行一次调息。

(2)呵(hē)。读时口半张,腮部稍微用力,舌头顶着下齿,舌面下压。

读时呼气,双脚大趾轻轻点地,双手手掌心向里,轻轻放在小腹上,从小腹处前抬起,慢慢移至胸部两乳中间时,向外翻掌,然后慢慢上托至眼部。从吸气到呼气的过程中,翻转手心向额脸部,经额脸部、胸腹慢慢向下,自然下垂于身体的两侧。此动作六次为一遍,每做完一遍进行一次调息。

(3)呼(hū)。读时撮口如同管状,先将舌放平,然后向上微卷,用力前伸。读时呼气,双脚大趾轻轻点地,两手轻轻放在小腹上,从小腹处慢慢前抬起,手掌朝上,抬到脐部,左手外旋上托至头顶,右手内旋下按至小腹前。从吸气到呼气的过程中,左臂向内旋转,保持掌心向里,从额脸前下落;右臂向内回旋,保持掌心向里,然后向上移动。双臂在胸前相互拥抱,右手在里,左手在外,双手向内旋转,然后向下按,移动到腹前后,双手自然垂落于身体两侧。此动作交替做六次为一遍,每做完一遍进行一次调息。

(4呬)(si)。读时双唇稍微向后收,张开唇颚,上下齿相对,舌尖轻轻抵住下颚。读时呼气,两手轻轻放在小腹上,从小腹处慢慢抬起,保持掌心向上,移动到两乳处时,保持水平。将两臂向外旋转,手心向外翻转成立掌,手指指尖对着咽喉,展开左右臂。等到呼气结束时,两臂自然下落垂于身体两侧,此动作六次为一遍,每做完一遍进行一次调息。

(5)吹(chuī)。撮口,靠唇发出音。读时呼气,双脚十趾抓地,足心处弯曲,离开地面。两臂慢慢提起,绕着身体长强、肾俞穴向前划弧,然后经过体前抬至锁骨处保持水平,两臂撑圆,作抱球状,两手指尖相对。

身体向下蹲,保持身体正直。两臂自然下落,呼气尽时两手落于膝盖上部。呼气尽,随吸气之势慢慢站起,两臂自然下落垂于身体两侧。此动作六次为一遍,每做完一遍进行一次调息。

(6)嘻(xī)。微微张开双唇,舌头稍为向后缩,舌尖向下。读时呼气,每只脚由里到外的第四、五趾点地。两手自然抬起,呈捧物状,经过腹至两乳时保持水平。两臂向外旋,手心向外翻转,后向头部托举。两手心向上转,指尖相对。吸气时双手五指分开,经过头部顺着身体两侧慢慢落下,同时引气至足四趾端。此动作六次为一遍,每做完一遍进行一次调息。

难得糊涂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和渡边淳一的“钝感”指的内容实际上是相同的,它们都是一种心神保护能力,即在面对不平之事、不快之事时刻意地划出一个空间,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画地为“牢”,将讽刺、嘲笑、嫉妒、激动等伤神耗心的情绪拒之门外,从容面对人生百态、悲欢离合。

当然,这种“糊涂”并非简单成事,而是需要一种“悟”来引导。“顿悟者寡,渐悟者多”,只有大彻大悟之人才能够使自己的灵性得到升华,因此才谓之“难得”二字。对于普通人来说,大彻大悟的境界很难达到,但至少应当在生活、工作中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不过分苛求他人、苛求自己,不去斤斤计较,不过分敏感,不过分思虑。

清心寡欲

清心寡欲,即心清则静,静则养神。寡欲则心安,心安则体健。简单来说做到“四忘”。

1忘年

始终保持心态的年轻化,不必过多在意自己的年龄,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保持一颗“不老心”。

2忘形

适时忘掉自己的地位、身份、成就,以平常心面对他人。即使对方超过自己,也不以己为耻,活出自我,活出健康

3忘怀

不念往日荣辱,不计他人恩怨,不计自己得失,内心保持恬淡、自适状态。

4忘利(www.chuimin.cn)

仁厚寡欲者寿,《黄帝内经》也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想要长寿健康,一定要做到清心寡欲,即不依恋身外之物,无心纷争,淡泊名利,不刻意追求地位、金钱和名誉。

乐观平和

《灵枢·本脏篇》载:“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其中“志意和”指的是情志的正常变化,如遇喜事开心笑、偶尔伤心流泪或生气,只要偶尔为之,对健康并无害处。可是,如果情志长期处于阴晴不定的状态,就会“喜怒不节,则伤脏”(《灵枢·百病始生篇》),成为治病的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人工作不顺,整日感觉气质消沉,为了接待客户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在心里告诉自己要快乐起。结果他发现,自己真得不再忧郁了,心情也很快好起来了。这正是心理学中的自我暗示法,暗示能在心里模拟出一个快乐的情境,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1用肯定句进行自我交谈

“我一定能坚持治疗”,“我的病没有什么大不了”……这些积极、肯定的措辞有助于提高自我信心,摆脱疾病带来的自卑心理,同时还能对生理机能产生积极影响。

2将心理活动用语言表达出来

当你面对某种较重要的场合时,如果过于紧张,甚至出汗,此时不要过分压抑这种情绪,而是深呼吸数次,然后对自己说出现在的感受,如“我很紧张”、“我出汗了”……能使紧张的心情得到释放。

3学会自嘲

自嘲不同于自轻、自贱,适当自嘲可以缓冲矛盾,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还能使他人对你有一个重新认识。

4把每一次失败当作最糟的和最后的一次

挫折、失败是人生旅途上不可避免的,在自己不顺时不妨告诉自己:“这已经是最糟糕的了,不会有比这更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挺过这一关,就一定能开阔天空,柳暗花明。”这可以帮助你在心里建立起安全感。

5时刻提醒“忘却”不好的事情

失败的教训固然重要,但不能将其始终放在心底,在认清教训后就要积极地鼓励、提醒自己,如:“下次我这里再仔细一些就能成功了”,“我再抓紧点时间就没有问题”等等,尽量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引导。

6将不快转移到别处

在工作之余,不妨放松一下大脑,唱歌、读轻松的书、适度运动、高声朗读都可将不良情绪和过大的压力驱逐,令精神振奋。特别是音乐,它经常作为精神疗法的主要辅助手法。

7做“白日梦”

“白日梦”被大多数人视为“不切实际的做梦”,但在心理学家看来,偶而做做积极的“白日梦”有益身心健康,提高情绪。快乐的心情自然可以缓解压力,产生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并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

安神定志

木克土,肝克脾,脾胃伤多由肝气旺盛引起;肝又主怒,肝气旺盛则肝郁气滞,使人变得易怒,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例如,有的人一生气就喜欢吃很多东西,而且食物经常偏向肥甘厚味,肥甘厚味的食物,不仅容易造成血脂升高,还易使精神亢奋,使肝气更加旺盛,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要想改善高血脂体质,患者在心态上应安神定志、舒缓情志,即使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一定要左右三思,不要为图一时之快而毁了自己的健康。舒缓情志、保持良好情绪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欣赏优美动听的音乐

音乐种类不拘,只要节奏舒缓、旋律优美、风格隽秀,不管是古典乐曲、民族音乐,还是轻音乐都可舒缓情绪。

2跳舞

在音乐的伴奏下,充分舒展肢体,既起到运动的效果,又能使心灵得到洗涤,还是痰湿体质者精神养生的一种自然疗法。

3欣赏花卉

在伺弄花卉的过程中,欣赏茂密的枝叶、娇艳的花朵,嗅到清雅的花香,唤起美好的记忆和联想,在不知不觉中改善情绪。

4经常大笑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大笑能够让精神得到松弛,并且在大笑的过程中还可提高肺脏功能,清除呼吸系统的异物,防止痰湿阻肺,以达到治病养生目的的一种自然疗法。

5清除思绪

选择舒适、安静的环境,避开任何可能干扰思绪的因素。

以最舒服的方式坐下或躺下,松开任何紧绷的衣物,赤足。闭目,深远的呼吸,将意识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可以是一个美好、平静的字,也可以是一个安静的想法、场景等,尽量持续5~10分钟。期间如果出现其他思绪,可放松,然后深呼吸,再试一次,直到成功清除多余思绪位置。做完以上练习之后,伸展身体,充分呼气,直至感觉将体内之气吐净。

清除思绪的进阶是“放得下”,即“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勿把忿恨耿耿于怀”(孙思邈)。学会放下可以增强心理弹性,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任何大起大落。

克制冲动

肝火炽盛型高脂血症患者,体内实火较重,表现为爱生气、易着急,无论大事小事动辄发火、发怒。这也是这一类型患者易患心脑血管疾病等急性病甚至猝死的重要原因。因此,高脂血症患者尤其是肝火炽盛型患者在心态上应当以克制冲动,即学会制怒。

所谓制怒,并非是将怒气压制在心理,而是采取各种方法将其引导出去。制怒的方法很多,但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

1转移怒气

将注意力从发怒的因素中转移到其他物品上,如听听音乐,看一场温馨或搞笑的电影,做一做锻炼等,将怒气都发泄出去。相信这样做之后,怒气就会消减了大半。

2学习修身养性的文化

读佛学书籍并不一定是要皈依佛门,而是要从佛学中学会制怒的方法。

3给自己一点时间

发怒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发怒?这件事值得发怒吗?发怒后有没有影响?当你思考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时,情绪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平复下来;当你回答问题时,又是在自我反省,在考虑这三个问题的过程中,人的情绪实际上已经渐渐平复下来使人明白,发怒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心平气和地面对才是解决的问题的王道。

4练习瑜伽、太极拳

瑜伽和太极拳具有静神而动形的特点,能够令精气归神、稳定心神,在将怒气制约在吐纳之间。原因是瑜伽和太极拳要求应当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自己的动作上,不管外界情况如何都应当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用心去感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通过与身体进行交流和沟通,感受身心合一带来的奇妙感受,从而让心态更加恬静,不再为怒气所扰。

心胸开阔

人的良好心态就是心胸开阔,豁达大度,这也是我国的一些百岁以上的老人的长寿秘诀,根据他们介绍的长寿经验,以下五乐是养生保健的妙法。

所谓“五乐”,是指进取为乐、助人为乐、苦中求乐、知足常乐、自寻其乐。

1进取为乐

《易经》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在实现理想过程中不断完成一个有一个目标,能够使人产生成就感,自然会有一种由衷的快乐。

2助人为乐

心理学家发现,关爱他人并乐于助人的人,心理健康程度很高。这是因为在帮助他人时,人们常常较少关注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沮丧,忘却自身不快。在帮助他人后,又会在心灵上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感。

3苦中求乐

清代著名养生家石天基提出,人应“常存安乐心”。常存安乐心,就是要在苦中求乐,在逆境中觅快意。这样一来,才能不被挫折、困难压倒,并理智进行分析,找到解决之法。

4知足常乐

欲望是促进人前进的动力,但无穷的欲望却会给人带来负面影响,如追求一个过大的目标,在没有实现后会造成很大的失望。所以我们应当控制欲望的生长,时刻告诫自己,只要没有虚度光阴,比过去进步,成就是大是小并不重要。

5自寻其乐

自寻其乐就是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例如,养成乐观的人生态度,养成谦和忍让、大度包容的性格。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娱乐活动,如听音乐、看戏剧、读诗词、做游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