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三化”当代特点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当代特点的研究,是一个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顺应时代和历史潮流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同样需要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回答时代发展和历史条件变化提出的新问题。......
2023-11-29
冯开甫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四川南充 637009)
【摘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高校应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在文化强国战略中坚持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信;重视外国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自新自强;抓好先进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自觉自行;强化核心价值教育,培养学生自审自笃,奋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关键词】文化强国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2)。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在文化多元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充分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精华,把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大学生们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之中,成为支撑他们追求理想、爱国奉献的强大力量。为此,在文化强国战略中,高校怎样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认为要做好四个方面的文化教育。
一、坚持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信
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又包括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融会了中国大地上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包含高尚的精神、纯洁的良知、深厚的情感、强大的凝聚力,而且包含深刻的哲理、历史的认知、丰富的经验和伟大的创造力。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但在近代,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落后于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不少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强烈批判。然而,经过一个历史阶段的剧烈动荡和深入探究之后,我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及其所包含的民族精神,不仅凝结成了它的过去,也可以滋生出新的未来。尤其是其中所包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精神品质,对于我们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起着其他方式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胡锦涛指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3)五千多年来,它已经完全融化在中国人民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里,积淀为一种遗传基因,成为民族心理的一部分,构成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殊品质。
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去熏陶、影响未来的社会精英。为此,一要树立文化自觉的教育理念。高校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对学生成长的作用,自觉担负传统文化与新文化整合和传承的重任,把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落到实处。从教育内容设置、环境建设、实践机制和制度保障等多方面入手,保证教育的实际效果。二要让大学生懂得正确鉴别、科学审视、区别对待传统文化。毛泽东同志说:“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4)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优良传统,也有糟粕、不良传统,而事实上精华与糟粕、优良传统与不良传统往往交错在一起,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既要反对文化虚无主义,也要防止文化复古主义。三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来帮助大学生亲近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5)。高校在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抓好文化实践活动。运用一切手段为大学生全方位地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一切条件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在课外参加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课堂内外结合中感受文化自尊,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建立文化自信,在文化认同中形成科学的、正确的文化审美与文化价值观。
二、重视外国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自信自强
世界文化丰富多彩,多彩的文化表现了人类多彩的精神文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数千年来,众多的民族在世界的大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根据不同的特征,把这些文化分成不同的类型,每种文化都覆盖一定的地域范围,也都拥有相应的民族或种族。在当今众多类型中比较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是西方文化。19世纪以来,西方工业文明和现代文化在世界上占据着主导地位。西方文化是以希腊罗马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这是欧洲的传统文化,所以又叫欧洲文化。受这一文化熏陶的地区主要是欧洲,然后是美洲。随着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兴起和传播,西方文化的存在已经远不局限于欧美,事实上已经成为被世界许多地区所接受的文化。
文化与政治、经济密切相关。西方社会的真实面貌既体现于政治和经济,也体现于文化思想。西方文化在过去的发展中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宗教哲学等领域,都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财富。西方文化的积淀反映西方精神文明的内涵,它包括西方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宗教意识、审美观,以及社会风习等。西方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文化土壤,孕育了马克思主义。这些宝贵的财富不仅是欧洲的,同时也是世界人民的。这些精神的产品是超越了国家界线,超越了民族的界限,体现了整个人类的智慧。胡锦涛指出:“必须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博大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6)。因此,我们必然要加强对西方的了解,必须认识和研究西方文化。
重视大学生的外国文化教育,主要就是重视进行西方文化的教育。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影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客观对待西方文化。在西方文化中有着许多熠熠闪光的东西,也有着不少晦暗的东西,是精华与糟粕,进步与落后并存的。我们应该采用一种客观的、宽容的态度对待西方文化,以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前进发展为标准,避免用我们自己的文化、道德、价值观作为标准、去衡量、判断异国文化,避免拒绝任何西方文化的狭隘民族主义态度。
第二,要有“拿来主义”理念。“拿来主义”一词是鲁迅首倡的。鲁迅的拿来主义主要论点今天仍然适用。他认为,对待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既不能采用“闭关主义”,与世隔绝,也不能采用“送去主义”,卑躬屈膝。那些因“害怕”而“烧光”,因“羡慕”而“大吸”,都是愚蠢而错误的行为。他认为真正的方法是要辩证地否定,即“扬弃”,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拿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进行自我更新,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过去我们拿来,今天我们仍然拿来,只要拿得不过头,不把西方文化的糟粕和垃圾一并拿来,就是好事,就会对我们有利。我们要用西方文化中进步的因素给青年学生以理论熏陶,同样能激励大学生为实现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
第三,要正确对待中西方的文化冲突。当前,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势作用,许多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设定为敌对的双方,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其实,文化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文化一旦产生,立即向外扩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交流”。但是,“交流”不是完全和平的。由于价值观、历史观等的不同,在文化交流中发生文化冲突是很正常的事,不同的文化的交流和冲突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之一。客观地看待中西文化交流史能够引导我们思考和寻求中西文化会通和融合的新途径。大学生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捍卫者,也应该是外来文化的借鉴者和批评者。他们应当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中西文化冲突,对国家的文化强国战略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
三、抓好先进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自觉自行
在众多的文化当中,哪些是先进的文化,哪些是落后的文化,站在不同的角度,人们就会得出不同结论。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7)根据毛泽东对文化的论述,我们认为,先进文化是先进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因而文化的先进性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的文化,在不同的民族、国家具有空间和时间的相对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先进文化反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政治,并赋予特定的时代内涵,体现着时代的精神。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8)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当代中国的体现,它有社会主义理想价值的导向,有科学的理性,有人文的关怀,有民族大众的坚持,还有胸怀世界的情怀。它反映着中华民族生活的整体风貌,是中华文明的活的灵魂,是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先进文化的内容,是那些能够及时反映生产关系不断适应和充分体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紧跟时代潮流,积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人类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文化。在文化现象中,我们不能说传统的就是落后的,现代的就是先进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凡是那些能够熔铸和激发国家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能够提升国民素质使之奋发向上的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及其文化载体,都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致力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现状决定了全国人民当前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那些凡是有利于这一理想实现的文化因素都属于先进文化的内容。先进文化的“先进”更加突出时代性,更加强调从社会现实条件出发向前发展的趋势及其要求。
抓好大学生的先进文化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自觉学习先进文化的观念,使之成为先进文化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实践者。为此,高校对学生进行先进文化的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主动以党的文化自觉引领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自建党以来,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正是有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我们党才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着旺盛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走上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高校要有强烈的文化担当,高扬党的文化理想,树立党的文化形象,切实承担起历史责任,以党的文化自觉历史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观念,使大学生自觉成为党的文化的倡导者。
第二,要以自觉的文化使命感激励大学生从思想上不断提高自己。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9)。人们需要通过文化来启迪心智、认识社会、获得思想上的教益,也需要通过文化来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依归。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要恪尽对党和人民的承诺和责任,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并激励大学生从思想上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在学好先进文化的同时自觉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www.chuimin.cn)
第三,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引导大学生把先进文化积极运用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接受新生事物快,自强创新意识强,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高校作为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尽一切可能作好对大学生的先进文化教育工作,增加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使他们对现实存在的文化具有敏锐发现,能积极进行优劣选择、扬弃更新、拓展升华、传承发展,在实践中提升运用和驾驭先进文化的本领,成为先进文化的忠实实践者。
四、强化核心价值教育,培养学生自审自笃
核心价值是指在价值观念体系中处于中心、主导、支配地位的价值。对人来讲,它决定着行为的价值取向,为生存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对国家来讲,就是一个国家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理想和追求的价值建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引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任何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要求社会成员具有与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价值观念,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力支撑。《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0)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共同构成完整的有机的价值体系。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在当下的多元文化背景下,认同以这个价值体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并以这种文化自觉来审视自己的言行,以这种文化自豪来笃志笃学。“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这种共识与认可是人类对自然认知的升华,并形成支配人类行为的思维准则与价值取向”(11)。正确的价值体系只有被人们认同,并转化为自觉意识,才能为人们所遵守和奉行。高校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文化身份的意识,把自己的生活目标、理想追求统一到社会主义文化要求上来。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危机已经出现,高校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努力重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文化认同。
第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文化的研究。当下,多种文化的共存使人们的思想活动具有了更多的选择性。加强这一研究,就是要对多元文化加以识别和引导,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文化与多元文化的相互关系,确立和巩固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树立全社会共同的思想基础、共同的精神支柱和共同的道德标准,为教育引导学生做好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第二,要教育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使大学生认识到这个价值体系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与每个人前途的密切关系,化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想阻力。其次,要营造良好的认同环境。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力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对各种文化作出科学评判。要正确处理好精品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统一,不断优化文化环境。最后,要运用多种方式推进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仅要有灌输教育,还要有服务引导;不仅要有理论指引,还要有实践强化。
第三,要构建适合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的运行机制。国家层面上,要完善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各项法律制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精神渗透到各项制度中。高校层面上,要按照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科学的制度设计,使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始终得到制度的规约和关怀。要建立教育过程中良性互动机制、教育效果的激励评价机制、多方配合的协调机制、各方联动的保障机制,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中使施受双方形成良性互动,避免不良互动,通过各种机制的有效运行,充分调动学校各部门开展教育的积极性,增强教育的合力,保障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顺利开展。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重要的着力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好这四个方面的文化教育,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也是一种人文关怀,在终极意义上与大学生本质的精神存在相吻合,是一种育德、育心的实践活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今天,对于引导大学生走出价值困境、提升精神状态、重塑理想信仰,促进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释】
(1)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地项目“建设文化强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SC11E030)的阶段性成果。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5/c_122197737.htm.
(3)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DB/OL].http://cpc.people.com.cn/ GB/64093/64094/5026509.html.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708.
(5)朱玲萍.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困境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8(22).
(6)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DB/OL].http:// 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1/01/c_122522635.htm.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4.
(8)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DB/OL].http:// www.gov.cn/test/2007-08/29/content_730614.htm.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6.
(10)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B/OL].http://news.sohu.com/20061018/n245868615_1.shtml.
(11)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有关高校“纲要”课和“概论”课教学研究的文章
马克思主义“三化”当代特点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当代特点的研究,是一个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顺应时代和历史潮流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同样需要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回答时代发展和历史条件变化提出的新问题。......
2023-11-29
“概论”课的主要任务,是达到该门课程教学目的的关键。“概论”课是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概论”课是将这些目标最终落到实处的最实际的课程。“概论”同其他三门高校政治课相比,突出的特色就是它与实践的密切联系性,或者说是它的实用性。“概论”课离学生的实际最近,也是对学生当前走入社会指导性最强的一门课,涉及就业、婚恋、文化等方面。......
2023-11-29
“四位一体”互动式立体化教学体系的实践和思考 ——以四川农业大学“纲要”课教改为例雷志敏《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核心教育理念。......
2023-11-29
辅助教学的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使用将会使“纲要”课教学的审美意境跃进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因此,“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的审美意蕴密切相关。在“纲要”课教学逐渐走向成熟的进程中,探寻教学意境的审美性问题应该是一个合乎逻辑的选择。这样的课件应该是符合“纲要”课的审美标准的。目前,“纲要”课教学面临几大教学矛盾,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解决。......
2023-11-29
笔者认为,要想使这门课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任课教师需要在很多方面下工夫,特别是需要正确处理好政治课和历史课、历史知识和历史观点、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三个方面的关系。而高校普遍开设的“纲要”课与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当然,要讲好“纲要”课,任课教师除了应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之外,更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正确的历史观。......
2023-11-29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贯彻包括党的领导人讲话在内的党的文献,应该注意处理好如下三个关系。虽然这两段话所讲的“政治任务”是有特定针对性的,但是我们也可以将其看作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文献的普遍要求。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即“七一”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特别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文献时,一部分教师往往重视政治任务这一方面,而较少从学术角度深入思考。......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