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慎管理区别于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特点在于其采取的是宏观的、逆周期的制度管理,并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主要目标。然而,当众多金融机构的行为都发生同方向变化时,即使从单个金融企业来看符合常规监管标准,但这种“羊群效应”的群体行为也能产生宏观上的周期波动甚至系统性金融风险,而这恰恰是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着力解决的问题。宏观审慎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2023-07-19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个范畴之间的内在逻辑(1)
张志元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硕成果,既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体现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即作为道路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作为整体概括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 理论体系 制度
在新世纪新阶段,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相继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师必须积极深化教学改革,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个范畴及其内在逻辑作为专题教学的理论素材,充分地融入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正确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体现中国的基本国情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源头、逻辑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结果。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论证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方法论依据。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为人们追求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提供了规律上的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化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都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有社会主义的共性,又有中国国情的个性,是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内在统一。
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逻辑起点和动力源泉。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较早认识到必须要“走自己的道路”“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2),“我们的原则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我们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来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一个特殊难题。当前,中国处于经济、社会、政治转型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亟待完善。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30多年的成功实践,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其中最重要的基本经验就是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对内和谐、对外和平,二者的联系和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
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和伟大实践,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发展了中国,同时中国也在发展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经济社会形态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积极探索,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框架内形成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体现,通过建设包括企业制度、市场制度和宏观调控机制等,赋予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更多鲜活的时代内容,更加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基本特征。通过逐步健全民主制度,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党际民主、社会民主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基本特征是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文化发展多样化,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明确提出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到2020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出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坚持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奋斗目标的坚定性有机统一,把民族的伟大复兴、现代化的实现与社会主义的振兴密切联系在一起,是既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体现中国的基本国情的科学体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包括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统一整体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形成并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条件下取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一种单一性的存在,而是一种多样性的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内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本质要素。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深刻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推动了“三件大事、三大成就”。三大成就,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讲的是走什么路,并进一步探索发展的实践模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都经历了探寻正确道路的艰难历程。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开始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通过坚持走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成功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增进了人民的团结,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在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是世所罕见的。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开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抉择,在“摸着石头过河”中不断探索,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遵循、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价值目标的社会发展模式,是从中国国情这个现实的基础出发的社会发展模式,是中国在未来发展中必须坚持的发展道路。(6)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明确界定,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起着指引、规范和约束的作用,带有关键性。“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8)在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指引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不仅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而且也开启了全球化背景下发展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历史雄辩地证明,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至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很长历史时期,只要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就一定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活力充沛、价值长存(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灵魂,带有根本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们以理论上的“合力”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围绕探索和回答三大基本问题形成的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开放性和人民性的特点(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们战胜一切风险和挑战的主心骨。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我们都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顺应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进一步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价值追求,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含了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是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主要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及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法律体系组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作为根本层面的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基本制度主要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主要体现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在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以国家为主导型的复合型市场调节制度;独立自主基础上的对外开放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结合程恩富教授的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应包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质的文化形成制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包容多样化的文化传播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应包含社会管理制度;均等化和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广覆盖、多层次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主导的预防和应急并重的公共安全管理制度。具体制度主要体现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主要涉及具体的组织制度、管理权限、运转方式等,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法律形式确立的制度,以宪法为统领、以法律为主干、由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使我国各项制度保证有法可依,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内在联系(www.chuimin.cn)
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个重要讲话的主题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之后,为继续完成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开辟出来的;是以新中国成立以后的30年发展及其成就为基础、为起点的创新和发展;是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形成的,是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载体的。(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基础,是一条复兴之路、富强之路、幸福之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本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指导,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科学发展观为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方向。制度是实践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全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三者之间相互联系,是密不可分的统一的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理论的发展创新,以及实践的拓展,归根结底取决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重大历史课题的认知水平和解决全球化时代重大现实课题的能力。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解决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作为道路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着重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最终选择走这样一条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的主题、内涵、目标、实践途径是什么。作为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需要着重深入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与改革开放的关系,以及这一理论体系所包容的各理论成果之间的逻辑关系。作为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需要着重深入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逻辑依据、基本内涵、本质特征等重大问题,从而深入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价值。
只要我们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更加自觉地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程中形成和完善的,在当代中国,制度作为实践的产物,必须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为中心,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制度的形成又离不开一定的理论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而不断完善。作为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道路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重点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联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的结合。历史与现实反复表明,只有科学把握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才能坚定不移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个范畴及其内在逻辑,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基本规律和当代走向的系统提炼,从时代新变化、国情新形势、执政新理念的角度,既着眼于历史经验的总结,又着力于现实问题的回应,不断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视野,为广大青年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真正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指明了方向。
【注释】
(1)基金项目:2011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N110314005)的阶段性成果。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3.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5.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8.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0.
(6)梅荣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778-784.
(7)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11.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9)包心鉴,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与当代走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530-531.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11)梅荣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784-790.
(12)李捷.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J].高校理论战线,2012(10).
有关高校“纲要”课和“概论”课教学研究的文章
宏观审慎管理区别于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特点在于其采取的是宏观的、逆周期的制度管理,并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主要目标。然而,当众多金融机构的行为都发生同方向变化时,即使从单个金融企业来看符合常规监管标准,但这种“羊群效应”的群体行为也能产生宏观上的周期波动甚至系统性金融风险,而这恰恰是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着力解决的问题。宏观审慎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2023-07-19
孔子以“仁”为基础的思想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展开的庞大体系,具有极强的逻辑力量,这一点赋予了孔子思想在学术上强大的生命力。首先,孔子的思想是建立在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的血缘情感之上,人类情感中最强烈的“亲亲”的情感是孔子思想的基础和出发点,这符合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常识,最能为人所接受,也最符合人性。......
2023-11-01
比如,点赞某类短视频,在某个短视频的下方留言,或者觉得某个短视频账号不错,还会点击关注,成为该账号的粉丝。比如,疫情期间,抗“疫”英雄钟南山成为热点人物。很多短视频领域的创作者都在想方设法把“钟南山”这个关键字和自己的作品挂钩。以上便是短视频让人上瘾的内在逻辑的介绍,以及针对这个逻辑,创作者们需要注意的事项。......
2023-11-26
日蚀和太白经天都是极凶的天文现象,比如通常认为,日蚀之下有亡国;而太白经天则预兆着对君主的挑战,这些都是革命的征兆,无疑更增加了高宗酝酿自行革命以禳灾的决心。直接触发高宗改革的是各地汇报龙朔于野。龙出现确实往往被视为是王朝的征祥,是受命于天的证据。凡瑞兴非时,则为妖孽,况困于井,非嘉祥矣。魏以改年,非也。......
2023-11-28
概言之,决策、执行与监督三分的内在逻辑是:三事分工→三职分定→三责分置→三权分立。这一逻辑揭示出,决策、执行与监督三分是具有普适意义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分析方式。......
2023-11-28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概念,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继承性和创新性、科学性和现实性、整体性和开放性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理论形态,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升华。......
2024-10-31
中国的高等教育与中国以及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一致,常被认为是“后发外生型”的,以外部条件的刺激为起点、缺乏内部的要素积累,以“追赶”为策略、忽略问题存在的特殊性,目的在于摆脱自己的落后状态、消除外部威胁。它是“早发内生型”的,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以及超级大国的政治、国情是它的逻辑起点。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历史性,是它的“早发”性的表征。所谓“早发”,即时间上的先进性。所谓“内生”,即驱动力的内在性。......
2023-11-26
这一基本前提,导致学者在探讨中国农村公共品提供问题时,更多地关注政府行为。不少经济学者就将我国农村公共品提供问题理解为一套财政税收制度的问题。制度外公共产品供给所需经费的筹集,与公社制度框架中的分配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改革政府财政体制来改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呼声应运而生。......
2023-12-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