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研究:人机交互简述

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研究:人机交互简述

【摘要】:第一节人机交互回顾人类进化的过程,人们利用各种各样的媒介符号进行沟通和传递信息,其目的就是想要解决沟通与交流的问题。人机交互的目的在于完成任务,界面是实现交互的手段。人机交互功能主要是靠输入、输出的外部设备和相应的软件来完成。互动源于人们对交流的渴望,交互性显示了平等的姿态。

第一节 人机交互

回顾人类进化的过程,人们利用各种各样的媒介符号进行沟通和传递信息,其目的就是想要解决沟通与交流的问题。“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在生存的过程中,为了表述某种事件、某种情感,常常以绘画来阐释,这正是利用视觉符号进行沟通的方式。及至今天,当我们驻足在穴洞壁画前,无不为古人归纳视觉符号和形式美感的才情而触动。”[1]在信息极度发达的今天,新媒体所创造的交互沟通方式成为最热门的沟通方式。“交互”一词是当代信息技术的一个术语。交互是受众与设计信息间的互动,它是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之意,即用户每做出一次选择,则得到一个相应的回应。广义上的交互,是指电脑或网络上一切涉及互动的行为活动,如简单地用鼠标打开或关闭一个窗口。可以说,我们一旦打开电脑,就开始了各种各样的交互行为。狭义上的交互,则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在一个相对完整的作品系统中的交互。交互具有双向性,交互的双方没有主体与客体的区分,二者的身份能够随时彼此替换。

“人机交互的最初含义就是(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指人通过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以有效的方式实现人机对话,与计算机共同完成既定任务的过程。”[2]从根本目的上看,设计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物,也不是为了机械、技术或别的什么。人机交互指的是用户和电脑之间的任何交流,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直接的交互包括反馈和控制,间接的交互包括背景或批处理。重要的是用户为了完成一定的目标而和电脑交互——用户接口设计是一个基础的导向。

一、人机界面的易用性

人机界面和人机交互的概念最初都来源于计算机领域。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人机界面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人机交互的目的在于完成任务,界面是实现交互的手段。正如美国学者西蒙(H.A.Simon,1916—2001)所说:“人工物可以看成是‘内部’环境(人工物自身的物质和组织)和‘外部’环境(人工物的工作环境)的结合点——用如今的术语来说就叫‘界面’。”[3]界面是指人与机器之间的操作面,从简单的开关按钮到复杂的计算机键盘和显示器。人机界面是人与机器相互传达信息的媒介,界面向人显示机器的操作信息,人则通过界面对机器进行控制。人机界面是所面对、所分析的一切信息交互的总和,它反映着人—物之间的关系,并存在于信息交流的一切领域。

众所周知,软件是一种工具,而软件与人的信息交换是通过人机界面来进行的,人们的着眼点在于软件的易用性,而易用与否主要取决于人机界面的优劣。如今,设计软件向非专业化的易用、直观操纵的方向发展。电子操作界面具有强大功能和便捷化操作,我们只要轻点鼠标或键盘,就可以查阅任何想要的文本和图像,而且还可以像书一样同时翻阅(打开)几个文件,简单、易用的人机界面大大提高了信息传达的效率。“当大型计算机刚刚研制出来的时候,可能当初的使用者本身就是该行业的专家,没有人去关注使用者的感觉;相反,一切都围绕机器的需要来组织,程序员通过打孔卡片来输入机器语言,输出结果也是机器语言,那个时候同计算机互动的重心是机器本身。当计算机系统的用户越来越由普通大众组成的时候,对互动体验的关注也越来越迫切了。”[4]例如,一个有趣的设计——鼠标控制的互动[5]:任何人可以轻松地控制鼠标以及界面元素的动画,比如鼠标接近界面上小提琴时,小提琴就会自动演奏起来。这种形式的互动设计,使人产生控制画面的快感,建立了观者的联想,带给人们拥有主权的感受,有趣的图形内容吸引人们以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信息,抓住其精髓。信息交流的本质就是互动,人们需要交流,就是需要双向的互动,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的问题,互动的交流可以帮助获得更为清晰的信息。

二、人机交互的可行性

交互即共同参与,是交往各方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反应。交互的双方不是一种被动地接受,而是一种主动参与的关系,这就加强了交互的积极性、增强了交互的可行性。正如我们欣赏音乐一样,传达的有效性不在于听者也不在于欣赏对象,而是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信息的接受与美感的获得是两者之间的一种沟通与交流。

人机交互功能主要是靠输入、输出的外部设备和相应的软件来完成。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节目、报纸杂志等,都以线性方式提供信息,即按照信息提供者的感觉、体验和事先确定的方式来传播,是一种单方向的信息传递;而在数字媒体传播背景下,人们不再是一个传统媒体方式的被动接受者,可以以一个主动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信息的加工处理和发布之中。无论设计者想通过交互界面突出设计的哪个特征,都应设身处地地从受众的心理状态看预期效果的可行性。“好的交互方式应该是减少人机界面的约束以实现自然的人机交互功能,使使用者达到‘用户自由’的状态。”[6]视觉传达设计也应该本着这一原则,创造高效、简单、自然、自由的交互方式,提高既定目标的效率。

1.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7](Interaction Design),又称互动设计。交互设计是一种如何让产品简便易用而让人愉悦的技术。交互设计目的在于准确分析目标用户和他们的期望,关注并了解用户在同产品交互时,彼此的行为,以及“人”本身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交互设计不仅仅是设计机器或软件这个人造物的互动关系,它更需要关注人与物的互动关系,甚至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和内涵。交互设计强调了“以人为中心”的设计。

交互设计长期以来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在这种复杂的、开放的、多维的系统中,受众也可以称为“互动者”,他们不仅是数字艺术设计领域内参与体验的主体,同时也是互动作品中实现基本交互的角色。所谓“互动”,即数字艺术以开放与参与的形式让受众直接介入设计作品,让多个个体和作品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动对创意产业发展和提升现代城市竞争力有着密切而深刻的内在关联,成为当今世界创意领域关注的焦点。以动画设计为例,它主要通过计算机软件为动画创作提供一个人机交互的环境,使一系列二维或三维物体组成的图像连续变化,实现虚拟现实世界;而网页的设计正是凭借多媒体技术和动画技术实现人机之间的互动,提供完善的人机交互环境。

互动源于人们对交流的渴望,交互性显示了平等的姿态。对交互性的拓展是当代人对交流的反思与探索。因而,交互设计绝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存在,它对当代设计艺术,甚至当代社会,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www.chuimin.cn)

2.同步交互与异步交互

“所谓的同步交互,是一种实时性的交互,指接受的一方在接收信息的同时进行反馈,而发送者也可以即时获得这种反馈。”[8]如网络游戏中,人们只要手持鼠标,就可以成为游戏中的一方,甚至可以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结局,在给定的多种选择中实现交互。人们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他们拥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和参与机会,可以对网上的某些信息作出自己的反应,并将其加入到网络媒体当中,反过来又成为互联网信息的一部分。如今,在欣赏多媒体设计作品时,观众与作品之间可以发生实时的同步互动关系。人们可以选择符合自己意愿的情节发展模式,或按自己的好恶或口味塑造图片人物的外形着装,改变背景的颜色,而人们的这种选择将实时性地体现在作品之中;还能适时播放软件可以随意改变它的皮肤,有的播放器还支持观众制作个性化的皮肤,很具吸引力,而且立刻就可以看到它的效果。例如,在2003年11月28日“艺术与科学——国际数码艺术交流展暨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互动作品《吹皱一池春水》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互动情境:作品中,观众向输入设备吹气,悬挂在墙面上的一幅中国山水画中的水塘便会随气流的长短、强弱泛起阵阵涟漪,观众在与作品的互动中得到了巨大的、与自身密切相关的理解和创造的愉悦……因此,同步交互能引起受众的兴趣,满足人们的参与感。

在同步交互(Synchronous Interaction)中,观众获取信息的行为完全是主动的。使用者只需用简单的操作终端设备,便可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做,从中获得无穷的乐趣。如网络视觉艺术中的网页设计,它的一个链接按钮、一个导航图标往往带来更广阔的信息空间,而避免受众在海量信息的寻找中迷失方向。当然,同步交互过程并不是为了简单地获取对方的信息,而是在信息的不断发送与反馈过程中,经由理解思考,使原有的信息得到深化,产生新的增值信息等。

异步交互(Asynchronous Interaction)又称非同步交互。在数字信息时代,所有视觉艺术设计信息的传播都是交互式的,在几乎所有情况下,能得到同时的和几乎即刻的反应。即使出现时间滞后,运用BBS和E-mail等,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快速反应,如电子邮件可以在你空闲的时候再进行处理,它属于异步交互。“从历史上看,非同步的交流方式,例如写信,倾向于采取一种比较正式的,无法即兴发挥的形式。但是,随着语音邮件(voice mail)和电话应答机(answering machine)的出现,情况已经大为改观。”[9]

3.动态交互设计

动态交互设计(Dynamic Interaction Design)是通过视、听、声、光的共同作用以及强烈的、动态的互动性,完成信息的传达。“在数字界面上的视觉传达,需要建立一种人机互动的模式,也许仅仅依靠数字技术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互动,但新的层面上的更加注重人的发展需要的设计将会使人与媒体之间的交流更加契合,动态性更强。”[10]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使受众跳出接受的限制,使受众得到虚拟而真切的体验。

动态交互成为数字时代视觉传达的独特形式。互联网的蓬勃兴起正在于其信息提供方式上的巨大革命,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择浏览的内容,而且网上内容极其丰富,受众有着宽松的选择余地,改变了传统媒体“我写你看”、“我播你看”的被动、甚至强迫的单向传播关系,使人们在信息传播中的主动性、选择性、参与性、互动性大大提高。目前,互联网丰富的Web2.0新应用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博客、社区、聊天室等凭借其互动性吸引了大批互联网用户,如网络游戏的蓬勃发展就与其互动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互动性的效果如何,已经成为各种业务能否吸引用户的重要衡量标准。多种表现形式的信息由动态交互织成了信息网络,而在网络中的行进速度和路径完全由信息接受者把握,信息接受进程因人而异。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视觉传达设计向动态交互模式发展提供了可能。视觉传达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可以以静态的图形、招贴的形式,也可以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加以表现。总之,当代设计都是在极力营造动态交互式的沟通方式,提升信息传播界面的趣味性,达到唤起足够关注度的效果。人机的动态交互体现为人操作了设备以后会发生变化,有的设备甚至会动起来。例如,互动装置“Sensitive Plants”(敏感植物,图4-1):这是由数个弯曲感应器和LED灯所组成的一个装置。当人们触碰这些“植物”的时候,投影画面会根据植物的弯曲变化而产生出不同画面效果同时配合声效的节奏,光线也会随着人们的触摸而发生适时的变化……此时,人们不仅仅只是受众,他们也成了媒体制作人和参与者。因此,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已不仅仅只是赋予新奇的观点,而要为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创造一个环境。如今,越来越多的设计运用交互软件、触摸屏、语音识别系统、高敏传感器等技术实现人与用户的交流,更准确地把握用户意图为之服务,模拟了人的智能,也使视觉传达设计到达了一个新高度。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及使用,原来只能被动接受的人们变成了有自主性和选择权的使用者,甚至可以设计创建自己的网页,真正实现了设计的交互性。人们可以交互地操作,利用图形、图像、文字、声音及视频等来传递和获取信息,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十分方便、快捷,从而使设计更适应时代的要求。

img20

图4-1 互动装置

交流以互动的形式存在,使得视觉传达设计的价值得以彰显。由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为人们建起了很好的沟通、交流方式,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人机互动。当然,真正有趣的人机交互行为往往是下意识的,换言之,他们在点击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一个互动的过程中。总之,人机交互在数字时代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数字艺术已经不能满足仅仅停留在艺术的表现层面上,还要和科学、技术相融合,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提升我国当代设计的水平,使视觉传达设计跨入一个崭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