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博客文化具有一定的草根特色。博客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异军突起,正以一种不可逆转的方式改变中国网络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运作及表达方式。绿色健康的博客文化符合时代精神、符合民族传统、符合国情。所谓共享的博客文化,是指在博客世界中,信息、关系、思想、知识等网络资源得到更大范围内的分享;博客鼓励共享的知识产权观念,尊重传统知识产权制度。......
2023-11-29
人类文明史上,印刷术与互联网堪称两次重大的传播媒体变革。互联网给人类带来崭新的生活。博客(Blog)是互联网中的互联网,它将掀起信息时代新的浪潮,被称为当今网络世界的一种崭新的交流和生活方式。新时代的博客生活和博客写作即将全面展开。从网络应用视角看,博客是一种新的交互式的个人媒体,从网络写作视角看,则是一种网络博客文本写作。
一、社会的碎片化
碎片化(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碎块,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个形象性的说法。有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在1000美元至3000美元时,这个国家便是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期。这个过渡期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社会的碎片化,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统一性——从精神家园到信用体系、从话语方式到消费模式——瓦解了,代之以一个一个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异化诉求及社会成分的碎片化分割[1]。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2010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4382美元;2012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100美元,跨入中等收入水平国家行列。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异化诉求及社会成分的碎片化分割,使得现代社会的分化日益显著,受众的关注点也日益分散。人们迫切希望在生活中更准确和更轻松地寻找到自己的所求,更方便地和更快捷地与自己的同类交流。然而,社会的碎片化给人们造成的疏离感和网络社区发展给人们带来的话语权的增加,两者叠加,使得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在网络世界中寻找自己的归属。网络社区为越来越多的人自由地表达言论提供了空间。
就传播的影响力而言,以往依靠某一个(类)媒介的强势覆盖面,号令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一方面是传统媒介传播市场的份额在不断收缩,其话语权威和传播效能在不断降低;另一方面则是新兴媒介的勃兴与活跃,传播通路的激增、海量信息的堆积以及表达意见的莫衷一是,这便是现阶段传播力量构建所面对的社会语境。在这种社会语境下,BBS网络论坛之类的大众个性话语平台,开始颠覆传统媒介的话语权威和效能。随着互联网及其网络应用技术的日益升级、更新,各种即时通讯工具和个人网站更是拓展了个人空间与交往空间。但由于网络仍处于集中管理模式之中,广大网民基本上还是处于信息等级的最低端,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因此,人们迫切需要将BBS与个人网站的优点结合起来开创一种新形式,以进一步拓展大众的话语权和发展空间。
在这种社会碎片化的情形下,博客作为新兴网络应用形式应运而生。它以网络日志和超文本链接作为基本构成要素,个人网页被方兴东喻为每个人在网上可以随意布置的家,成为一种以燎原之势发展的社会现象与社会行为。博客的分类栏目为人们找到自己的位置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它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方式、情感体验和表达形态,也改变着人们聚散的方式,无限放大着人们对于未来信息世界的预想,影响着整个互联网的发展走向,甚至可能波及或影响现实社会的民主决策过程。
二、文化的草根化
所谓精英与草根之间的界限最终落在话语权上。草根性,无非是强调要给平民以话语权。大众文化的基因促进了文化的草根化,这是产生博客的重要的文化根源。
就中国而言,在20世纪很长时间里,国门是紧闭的,思想是一统化的,文化是一元化的。从中央到地方,从社会到民众,听闻的只有一种声音,所有媒体(主要是报纸和广播)传播给大众的是一统思想观念,话语权仅属于官方,电影、戏剧映现的也是规定模式的形象,广大民众也习惯于被某种范式规定的思维模式,形成了只听不想的惯性,更不要谈去获得思想文化的话语权。到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电子(主要为电视)媒体的发展、纸质媒体的丰富以及1994年国际互联网的正式接入,中国文化开始出现多元化的态势,随之逐步形成了精英文化和草根文化两大阵营。
例如主流视听媒体的超女、超男的盛行,诸多文化娱乐频道如《达人秀》、《星光大道》的勃兴,使得中国进入了大众娱乐狂欢的时代。
近几年来,以往被忽视甚至被损害的大众及每一个个体的个性与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和关注,学术权威和平民百姓、演艺明星和一个普通人之间的距离,不再横亘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超女到一夜成名的犀利哥,人们在新的数字传播平台上获得了更多的自我满足,做出了更多的个性决定。就传播模式的建构而言,新兴数字媒介极大降低了平民参与社会传播的门槛,而多元碎片的社会群落的沟通、融合以及新的秩序与规则的建立,促进了草根文化的发展。
再从当前传媒发展趋势看,在中国也已出现话语权的阅众分享的趋势,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已开始参与到传媒产品价值链的上游,而不再只是单纯的阅听大众。阅众参与、去中心化和平等对话成为传媒变革的三大关键点,传媒产品生产不再是少数媒体机构中编辑和记者的专利,而已逐渐演化成多数人向多数人传播新闻的传播模式。DIY(注释:DIY:Do it yourself的英文缩写,初兴起于电脑的拼装,渐演化为一种流行生活方式。简言之为没有专业资质的限制,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就是大众文化崛起时代的产物,也是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得以实现的一种内容生产方式。这种方式只属于网络媒体。尽管具体的生产流程和模式的建立还需要解决诸多的技术问题,但是,它已经向我们展露出令人心动的一片全新的风景,草根阶层的文化创造力已经显现。(www.chuimin.cn)
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也处在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期。面对经济文化的国际化、全球化、网络化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再次遭遇西方文化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多元文化价值已经出现。草根文化代表着来自最基层、最民主的文化内涵及文化样式,而这种文化的缔造者和延传者也应该是社会基层的最广泛的民众。博客就是草根文化的代言人。[2]博客将大众的呼声通过这种新的传播方式从民间呼唤出来,冲击传统的主流和精英文化势力。
全球化的时代,互联网的出现缩小了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网络的兴盛使得各个阶层、各种不同价值观、不同信仰之间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成为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博客应运而生。博客代表了草根阶层的声音,同传统媒体形成强烈对照,因此在短时间内产生了超出人们想象的巨大影响。
文化是社会的产物,所体现的是不同的社会形态和结构。无论是学者还是博客迷们都公认,博客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博客的精神。这就是个体的自由表达、宽容的精神和公共性特征。用深受中国博客写手们认同和赞赏的言词来概括,博客的精神要义就是:草根的、匿名的、真实的草根为首。而且,在所谓的草根中其实藏龙卧虎,不乏思想上的精英。博客是草根成长为精英的一片土壤,一颗颗种子因为这片土壤的丰富养分可以迅速发芽、成长,开出耀眼的花。
博客由于信息采集与发布的通道最大限度的简单化与快捷化,从而具备了天生的草根性——即大众文化的基因。[3]普通大众可以通过博客加强自己的话语权。博客群体为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交流、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结合提供了必要的平台。
三、网络文化飞速发展
网络文化通常是指网络中文字、声音、图像等形态的精神性文化成果,主要包括网络新闻、网络文学、网络论坛以及网络动漫、网络视频和网络音乐等。
20世纪后期,传统媒体的功能被发挥到极致,广大受众被传统媒体当做信息动物。每天被动地大量接受着这样那样的经过精心筛选的信息,个人在庞大的媒体机器面前显得越来越渺小。而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应用的不断普及,互联网从单向的信息传播发展到互动的信息播撒,出现了像BBS网络论坛、个人网页等个人话语平台,促进了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
网络文化的繁荣,同当今中国社会对多元文化兼容并包的态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由于不断推出以个性化、自组织、开放性等为特征的互联网应用与服务,单个个人从互联网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的创造者并进而成为机会的创造者。经过这一系列过程后,个人终于开始走向互联网的中心,也就引发了网络文化的巨大提升和重大变革。
当个人逐步走向互联网中心,人们开始为自身角色的转变而欢呼雀跃,进而对BBS网络论坛、个人网页等个人话语平台感到并不能满足进入公共领域享受更充分的话语权的需要。这时,博客在中国登陆了,博客继承和彰显了网络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力。[4]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写作的思维和模式,而博客的发展是对网络写作模式又一次推陈出新的开拓。博客的出现和发展,是网络时代进一步发展的符合逻辑的结果。人们发现,博客才是更理想的追求,于是,独特的网络博客文化正在形成。
有关博客文化研究的文章
可见,博客文化具有一定的草根特色。博客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异军突起,正以一种不可逆转的方式改变中国网络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运作及表达方式。绿色健康的博客文化符合时代精神、符合民族传统、符合国情。所谓共享的博客文化,是指在博客世界中,信息、关系、思想、知识等网络资源得到更大范围内的分享;博客鼓励共享的知识产权观念,尊重传统知识产权制度。......
2023-11-29
因此,可以确定万方数据库收录的文献中关于博客的研究起始于2002年。这表明,我国学者对博客的研究是伴随着博客的发展同步进行的。图2-2博客研究主要的二级学科分布四、中国博客研究的特点我国的博客研究已经初具规模,并出现了一些很明显的特点。确切地说,博客的概念是从2002年开始进入中国网民的视野中的,而博客的研究也是从当年开始的。......
2023-11-29
博客文化是一新生事物,我们应加强管理,积极利用,消除不和谐因素,营造健康向上的博客文化氛围,使之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博客网站所有人必须对文章的合法性负责。加强网络道德规范就要求网民在网络实践中遵循诚信、安全、公开、公平、公正、互助的基本原则,自觉遵守各个层面的道德规范,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并自觉监督他人的违规行为,在人人自律的前提下,建立健康、和谐的博客文化环境。......
2023-11-29
《中国博客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博客作者人数达1748.5万,占网民总数的14.2%。韦钰的博客是中国第一个部长级别的。韦钰的博客内容主要是关于儿童及青少年教育的话题。个体在博客通过博客和博客的文化传播,使自己获得了话语空间,个体的公众身份有了实现的可能。博客的出现,在文化传播主体上,民众实现了拥有传播途径的权利,甚至获得与官员一起讨论和沟通话题的机会。博客这种表达民意、体现公众作用的力量是巨大的。......
2023-11-29
那时,Infosift的编辑Jesse J.Garrett想列举一个博客类似站点的名单,便在互联网上开始了艰难的搜索。到了1999年初,Jesse的“完全博客站点”名单所列的站点已达23个。由于Cameron与Jesse共同维护的博客站点列表既有趣又易于阅读,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这代表着博客被正式命名。Cameron后来就只在网站上登载熟悉的博客站点了。这种工具对于加速建立博客站点的数量,有着重大意义。......
2023-11-29
同时名人博客中的个人发言往往会形成巨大的群体效应,若有网友指责某位偶像,则立即会被淹没在其粉丝群体的口水中。名人博客成为粉丝借助名人光环展现自我的舞台。而名人博客的娱乐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博客普遍的娱乐化态势。从2006年前后大批名人开设博客随后又关博的现象可见一斑。总之,名人博客在名人与粉丝之间第一次建立起了大范围的、无时空限制的互动性联系,网友粉丝认为这种联系是活生生的,是直接现实的。......
2023-11-29
从现有博客传播实践来看,公众使用博客的文化诉求,包括外部环境推动和个体内在需求两个方面的动力源泉。图4-3人民网《强国博客》截图5.博客满足了部分人群实现自我的需要我国都市百姓低层次的需要已经基本解决,人们转向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博客恰好契合了他们的这种需求。当然,博客主体开设博客空间,进行博客写作,还有其他文化动机和诉求。......
2023-11-29
博客写手的草根情怀介入“新民间文学”的大众狂欢,以开放的话语权解放了文学生产力,但其所导致的平庸崇拜可能颠覆价值原点的崇高与经典。而博客文学写手总量粗略估计全国已经超过5千万人。然而,博客文学的大众参与和话语权的民间回归,并不代表这种文学就一定能够完成对大众文学价值观的意义表达,更不代表其整体艺术水平已经高于传统文学。......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