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庶民狂欢的博客舞台-博客文化研究成果

庶民狂欢的博客舞台-博客文化研究成果

【摘要】:狂欢节被他看作“人民大众以诙谐因素组成的第二种生活”。在狂欢中,广场这一阔大的空间对于民众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博客成为民众自在狂欢的场所。“草根”作为一个社会学名词,在产生初期主要是用来确立某一阶层的对立,多指意识形态上的区分。

狂欢化理论源自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和《拉伯雷创作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两部著作。巴赫金认为:狂欢是人类生活中具有一定世界性和普遍性的特殊文化现象。它包括两个层面:既指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狂欢现象,又指狂欢化的文学现象。巴赫金作为一个文艺学家和思想家,透过文学作品中狂欢化的描写,通过对文学狂欢体裁的细致研究,看到了隐藏在文学作品和文学体裁背后的人类狂欢精神,这种人类对生活的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狂欢节被他看作“人民大众以诙谐因素组成的第二种生活”。

一、大众狂欢时代的崛起

狂欢节本质上是全民性的,无所不包的,所有人都需参加的交际。在狂欢中,广场这一阔大的空间对于民众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样的空间还使得民众在假想的状态中以集体的形式与官方文化分庭抗礼。

因特网的诞生与普及,同样起到了类似的作用。它打破了官方一元对话方式,它在割裂传统文学时空概念的同时,造就了大众狂欢时代的崛起。互联网正是类似这样的公共广场。这个广场是虚拟的看不见的,却存在于广袤的虚拟世界。尤其在博客上,每个博主只需轻轻敲击键盘,不必接受有关部门的审查和把关,即可在屏幕前畅所欲言。不满也好,牢骚也罢,任何情绪可以在这里毫无顾忌地得到宣泄。在网络虚拟空间里,每个人都以匿名的方式参加到这场全民性的大讨论和大创作中。造就了空前盛大的写作创作氛围。在后现代的语境下,博客创造出人人参与的机会,形成最广泛的言说空间,书写着任意的可写性的文本。

博客成为民众自在狂欢的场所。它以最无我的方式实现着最真我的传达和交流,是情绪宣泄的载体和平台,代表着民间集体创作的兴盛,是写作的实验室,还引导了新的文化消费时尚,它加速艺术的全面泛化、零散化、平面化、生活化,消解着传统经典文学和大众文学的界限。原本不愿意或不能在纸质文本或公开场合言说的理论和宣泄的情感在博客里找到了他们的栖息之所。

从博客诞生的那一天起,因其平等性、开放性、自由性和匿名性,注定了它将成为大众言说的场所和空间。数字化网络空间向民间大众特别是文学圈外人群重开话语权,确立了博客作者民间本位的文化立场。博客写作基于话语平权的民间本位意识,让“脱冕”后的文学回归民间文化,对大众形成自由而快意的文学亲和力,成为新时代民间狂欢的言说场所。

二、“草根文化”VS“精英文化”

从对“草根”的溯源来看,“草根”一词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美国。由于淘金潮时期的冒险者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会蕴藏着黄金,并作为勘探金矿的重要经验,因此诞生了“草根”一词,意指一种经验总结。

在当代中国的语用环境中,草根具有多层含义,其基本意“草根”指“草的根”,这是一种存在久远的基本义。草根平凡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看似散漫无羁,但却生生不息;它永远不会长成参天大树,但却因植根于大地而获得永生;它带着顽固的特点,却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立性。

“草根”的新义则直译于英语的“grass roots”,是grass(草)+roots(根)两个语素构成的合成词。“草根”一词很快被引入社会学领域,成为一个社会学术语,受到广泛的认同和使用,成了当代中国的流行语。“草根”一词本身具有强大的渗透性,它在本土文化所指与外来文化所指的碰撞中产生了自己丰富的新的文化所指,具有民间的、民众的属性特征与自强不息精神,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

关于“草根”的含义,有的学者认为,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将“草根”一词的理解与社会意识形态密切联系起来。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平常说到的一些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等都可以看做是“草根”,从而将非政府组织称作“草根”性政府;“草根”的另一层含义则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文化或弱势阶层。“草根”作为一个社会学名词,在产生初期主要是用来确立某一阶层的对立,多指意识形态上的区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草根”在社会学中作为一个群体的思想意识界定时,其包含的社会意识形态意义已经大大削弱了,更多的是指普通民众的、平民的、民间的意思。

所谓精英文化,不单是或者说不应该是代表政府、国家和主流意识形态的统治性文化,而且是指那些具有文化主导和引领作用的“旨在表达精英阶层的审美趣味、价值判断和社会责任的文化”。精英文化必须是能够为社会的建设,为时代的发展,甚至是为人类的生存终极归宿提供指向的文化。

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在1993年参加的由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文化中国展望:理念与实践”学术研究会上直陈:“精英文化(elite culture)与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之间的对话和转化,是20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相对秦汉明清这些大、小传统文化较为畅通的时代,近代百年中国雅、俗文化的急剧性转化仍是个无法回避的严肃课题。晚清维新志士考虑的是如何使精英文化‘通于俗’,以利于改良群治;如今‘读书人’讨论的是在通俗文化大潮冲击下,如何为精英文化保留一席之地。表面上还是雅俗对话,可主动权和立足点均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物换星移,百年一觉,当初苦苦追求‘通于俗’‘大众化’的精英们,如今反过来,必须为捍卫自己的文化理想而抗争。这一大趋势,说好听是通俗文化的崛起,说不好听则是精英文化的失落。”[3]

精英文化在表现形式上是深沉的、厚重的、甚至是潜在的,它的内在价值要被多数人认可,必须有待认识与开发。这种认识与开发的过程就是精英文化大众化的过程。必须借助于各类平台、媒介转化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突出文化的功用价值和外在价值。然而,普通大众接受教育程度不同、个人修养不同、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不同,大众文化的需求也有非常明显的层次性,满足的手段也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如影视文化、流行小说、流行音乐、广告文化、视觉图像文化以及博客文化等就有了相应的受众群体。在全球化的市场条件下,由于各类利益主体多元化,经济利益的实用主义价值追求,摧毁了精英文化的价值取向,如真善美的理想、人的全面发展理想、和谐社会的理想,等等。所以,大众文化所折射出的价值多元性是无法避免的。

博客使得整个社会的私人化与公众化主题有机地融合,全民共享博客文化,不仅意味着“精英”与“草根”之间的文化对接成为可能,而且也意味着现代新兴群体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体验方式有了全新的改变。

三、博客推动了草根文化的繁荣

1.博客“自媒体”的属性日益突出

自博客登陆中国以来,一直宣扬大众、平等、自由的思想受到广大网民的广泛追捧。正是基于博客具有“人人可以用来传播自己的观点与声音”的属性,草根性被赋予了博客。在博客上,所有网民都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向全世界发表言论和作品,这在过去只有精英并通过大众传媒才能做到。2007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指出,超过60%的用户表示开通博客的动机在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有30%的博主“非常关注点击量”。这表明,博客的内容虽然是个人生活与心路的记录,但是从记录的目的看,更多的是在传播个人的观点,而不是纯粹的为记录而记录。因而应该说,博客更多的还是在充当个人媒体的角色。

从权力,特别是传播权分配的角度而言,传统的媒体都是为权力精英掌握,传播的也是权力精英的价值体系,草根阶层很难获得阐述自身观点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说,博客的产生,打破了传统的中心产生内容的格局,使处在权力集团之外的“草根”也能够获得表述自己观点的机会。因而,应该说,博客是“草根性”的。

不过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草根性、去中心化的特征为互联网络的治理提出了重大挑战。(见表8-1)

表8-1 网络社区博客用户年对比(www.chuimin.cn)

2.博客的共享精神推动了大众的社会参与

博客的出现和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网络提供了十分便捷和简易自动的自我出版的工具和服务,更进一步满足了人们的交流需要。社会语境“碎片化”的文化结构草根化,网络文化生活的飞速发展,是博客写作产生和成长的沃土,人际交流心理层面的不断外向化的深度交流沟通的渴望,内心世界从“分享”走向“共享”的趋向是博客写作产生和成长的深层心理原因。

博客总裁王俊秀在接受《中国新周刊》访谈时说:“博客既有别于一些完全公共性的BBS,也不同于完全私人性的个人网站,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博客精神的核心并不是自娱自乐,相反,是体现一种利他的共享精神。”博客的这种共享精神正推动着大众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博客们可以在自己的空间中上传各种资源,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井将自己的看法与其他网友进行分享和讨论。这些社会交往活动将普通网民联系在一起,形成一定的民意。网络民意即是通过这个过程反映出来,网络民意的形成直接推动了草根的社会参与,他们用个人的话语形成集体的话语来表达对某项社会政策的意见和看法。这些意见和看法通常可以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进而修正和调整原有的政策方案。

3.博客为草根提供了自我实现的展示平台

博客的另一个功能就是为草根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正因为此,博客为大众所接受和使用。随着个性化博客的发展,互联同为草根阶层提供着越来越优化的展示平台。博客具有大众化、平民化的特点,它易于普通人接受和尝试,更展现了风采各异个性十足的时代特征。在广袤无垠的网络空间里,博客的出现掀起了网络的新文化运动,让人们找到了自己的居所,它可以记录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感悟,也可以一边在网上驰骋,一边发表自己的见解。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很大的发挥,在一个追捧明星的大众娱乐时代,平民可以转瞬成为英雄,边缘可以很快成为中心,弱者也可以悄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就是博客,满足了人们普遍自我表达的愿望。

草根大众在博客尽情地展示自我风采,从文字到图片,从声音到视频,从情感到观点,从思想到艺术,他们利用博客这个新媒体充分地展示了网络草根文化的千姿百态和非凡魅力。

四、“草根文化”与“精英文化”的舞台“对接”

如果根据的“草根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含义,不难发现博客是有可能将“草根”转变成“精英”的。从2005年开始,我国开始涌现各种各样的博客大赛现象。比如新浪网2007年发起首届华文博客大赛,搜狐博客就推出了全球中文博客大奖赛,相互较劲,颇有一番看点。而在国内博客大赛出现之前,其他国家就有了中文博客大赛。德国之声网从2002年就已经开始主办的国际博客大赛。而且,不仅有“猛小蛇”的获奖,而且也有“安替”作为评委的参与。各种博客大赛契合了国内一些人群希望“出人头地”、希望借助博客一夜成名甚至一夜致富的梦想。这种模式也不是博客的首创,在此之前,国内就已经出现了电视的“超级女生”、“梦想中国”等比赛。一些年轻女孩借助这个平台,成为了时代的新秀。我们姑且抛开这些“海选”在内容上是通俗还是低俗的争论,它们之所以大有市场,是因为适应了中国当前公众的普遍社会心理需求,如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欲望的实现,等等。博客大赛也是一样,它成为一些人社会化和自我实现的舞台,成为偶像时代“超凡脱俗”的途径。获得搜狐2005年度最佳中文博客奖的“胖大海”感言,道出了很多“博友”的心声:“做了博客之后最好的感受就是引起足够的关注度,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同感,每个人都用不同的方式表现着自己。”通过博客比赛和评选,乃至对博客文章的结集出版,一些博客主从幕后走向前台,从虚拟走向现实。无论是经济利益,还是个人社会地位,都取得了突破性地进展。在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个人的名字Acosta。2006年6月2日晚上8时,新浪博客迎来了第八个流量突破千万的博客—“极地阳光”。与徐静蕾、潘石屹等之前的七位知名人士不同的是,其作者Acosta既不是演艺明星,也不是著名文人。但是从那天起,Acosta就开始为公众所熟知,甚至还开设了以Acosta为域名的个人网站,成为新浪博客最具明星色彩的“平民”人物。(见图8-4)

图8-4 Acosta的博客截图

应该说,博客文化发展的初始标靶更多的是主流文化而不是精英文化。主流文化是在文化竞争中形成的,具有高度的融合力、强大的传播力和广泛认同的文化形式,也是在社会文化中具有主导话语权的文化。但是,由于被作为标靶,主流文化成为博客文化的出发点,但是,到一定阶段后,追求主流文化的地位或者说跻身主流文化也许将成为网络文化的一个追求。因此,博客茁壮成长的关键价值不在于博客和精英的身份转变上,而是在于打破了现有文化传播的格局。在这里你可以“想写就写”、“想说就说”、“想秀就秀”,博客成为每一位公众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主场。《老徐的博客》观者如潮,但《梅香傲雪》、《CC眼里的世界》等也是读者如流。

首先,博客改变了过去由所谓的精英掌控着主导权的局面。以前,尽管大众文化作为主流文化的对立面,但是,总体上也是符合主流文化价值观念。例如,电视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传播工具,但是它播放的少儿动画片,是以成人的眼光来判断儿童的喜好,有时和儿童的收视需求大相径庭。其他电视节目也是如此,是由专业人士制作把关,以他们心目中的理解标准来进行文化的生产和传播。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编辑对于信息的把握能力。但是,是否真正贴近需求,现实发展不言而喻。在博客里面,普通公众自己写老百姓的事,道老百姓的苦,说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与老百姓的现实密切相关。这样,在内容上,真正拥有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其次,博客使文化的传播改变了单向的固有模式,文化传播从一维态势转变成为多维互动格局。由于存在文化的把关,文化传播是从掌控者传向文化的接受者,公众处于被动地位,只是大众文化传播中孤独的消费者。但是,博客使公众成为了大众文化的生产者,从接受者转为传播者,变被动为主动。

再次,博客由于社会各方面公众的参与,使得大众文化更加异彩纷呈,不再是千篇一律的腔调,博客成为了公众狂欢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各式各样的文化进行着广泛的传播,思想不断地交流碰撞,形成了灿烂的景观。尽管过去理论上公众是大众文化的消费者,市场那只无形的手应该作用显著,但是,由于文化产品的市场格局不是由消费者所主导,因此,这只“无形手”“只是概念上的欺骗”。到了博客时代,“无形手”开始变得有形,开始更加重要。如果博客要想崭露头角,要想获得排名,被公众所重视,必须在内容上新颖生动、精益求精。公众的文化评判是至高无上、永恒正确的。博客使个体破天荒地可以真实显示在选择信息和表达观念等方面的喜欢或者憎恶的价值取向。如果博客不能满足公众需要的内容,那么在影响力和渗透力等方面将会显得更加苍白和无效,可能成为博客舞台上的配角,甚至只是跑龙套的辅助角色。在这些价值意义上,博客使公众真正成为大众文化的主导,使他们拥有了舞台角色,并且成为了文化的主角,使得各种思想和精彩观点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表现,使得公众有机会在大众文化上挥洒自如。

随着博客、微信等新媒体的崛起,读者正在改变阅读新闻的习惯,而报业的处境将越来越艰难。这种情况,在其他媒体中也客观存在着。当然,如同网络的出现不会取代和消灭传统媒体一样,博客作为舞台可以和其他的舞台共生,如同京剧和“二人转”一样,都可以引起公众的共鸣,只是舞台表现的定位和功能不尽相同。传统媒体可以传播大众文化中的阳春白雪,而博客由于把关的弱化,在下里巴人的表现力上显得更为明显。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文化之战中,一统文化正走向自我否定。同时,在媒介文化传播上,甚至出现了一种态势,就是如何进行媒介资源的对接和整合。大型的报刊、杂志、电台和电视台都不得不在网络上开设平台,接受个体博客和个性文化,充实其内容、增加点击率。正是传统和非传统传播平台的这种求生动机,促成了个性文化的兴起,也加速了一统文化的改头换面。

【注释】

[1]蔡雯.“公共新闻”:发展中的理论与探索中的实践[J].国际新闻界,2004(1).

[2]徐开尘.博客出书热流行文化风向球[J].出版参考,2006(4).

[3]陈平原:二十世纪[Z].1993-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