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博客文化:技术基础研究

博客文化:技术基础研究

【摘要】:博客的传播特征是与其所依据的web2.0的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总之,博客及其所依据的web2.0技术,和其他与此相关的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领域中具有革命性的创新。

博客的传播特征是与其所依据的web2.0的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web2.0技术,也就没有博客的产生。

一、web2.0技术

迄今为止,关于web2.0并没有一个明晰的概念。也许正是这种模糊,导致了对它的广泛争议。一种观点认为,web2.0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全新的阶段;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所谓新一代互联网web2.0并不存在,它只不过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技术而已。

我们认为,用web2.0来概括互联网的一些新的发展是可行的。可以说,所谓web2.0,是相对web1.0(2003年前的互联网模式)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它是以Blog、TAG、SNS、RSS、wiki等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

如果说web1.0是以数据为核心,而web2.0是以人(用户)为核心,旨在为用户(个人)提供更人性化或个性化的服务。更多的服务将由过去单纯的“Client Server”形式,转变为Web service的形式来提供。这使得web服务可以被互相集成,从而诞生更多新的服务。在这里,人(用户)的重要性被提高了。过去web1.0更多的是注重提供信息,而现在的web2.0技术则更加关注人(用户)的需要,也就是所谓“社会性”。

web1.0在模式上是单纯的“读”,而web2.0则不仅仅是“读”,而且还可以“写”。普通人在web1.0阶段是被动接收互联网信息的,而在web2.0阶段,则可以主动向互联网创造和输入信息。这就改变了过去web1.0的单向模式,通过Ajax组合技术,使互联网具有了交互性或互动性。

从基本构成单元上看,web1.0时代的“网页”是静态,而web2.0则成为“发表和记录信息”的动态网页。从应用工具上看,web1.0是单一的互联网浏览器,web2.0则是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的结合。从应用主体上看,web1.0阶段是一些网络技术精英,而在web2.0阶段,普通人均可在“零成本、零技术”的情况下进入互联网,进行自己的创作和传播活动。

二、web2.0的核心特点

“互联网2.0”具有两个核心特点:一是以个人为中心。其关键词是“主动”。“互联网2.0”发挥的是个人的力量。“互联网2.0”就是个性化最大张扬的时代。个人深度参与到互联网中,而不是作为被动的客体,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当然,这个个人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彼此相连。这就引发第二个特征,即:以自组织为中心。其关键词是“互动”。“互联网2.0”发挥的是自组织的力量。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创造的内容与内容之间,以及个人汇聚的群体与群体之间,都是以不同的自组织方式架构起来。以自组织的方式让人、内容和应用等充分“活动”起来,互联网的力量才能最大程度爆发。而其他诸多特点,比如参与、分享等等,都是次于这两个特性的亚特性而已。

概而言之,web1.0是一种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的互联网模式,而web2.0则是具有更丰富的内容、更强的交互性和工具性(应用性)的互联网模式。在web2.0模式中,的确包含着互联网发展的革命性因素和重大变化。

三、博客的传播特性(www.chuimin.cn)

从传播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作为web2.0技术的代表或者说建立在web2.0技术基础之上的博客,有如下主要特性。

1.个体性

博客是一种个人传播的工具,具有个体性。这种个体性首先表现在传播内容的个人性上。即便是对其他网页的链接,也是从个人的认知、个人的兴趣等出发来选择的。其次,这种个体性还表现在它是一种非组织机构所进行的传播行为,亦即博客的传播主体是个人。因此,丹·吉尔默说博客是个人媒体或自媒体,孙坚华说博客的内容主要为个性化表达,戴维·温伯格说博客是个人的声音。

同时,这种个体性还表现出一种高度平民化的特征。基于web2.0的博客软件是一种开放性的社会软件,几乎可以是“零壁垒”进入,任何个人,只要通过与互联网相连的计算机,就可以建立自己的网页,发出自己的声音。所以方兴东说,“博客是媒体的开放源代码运动,是‘零成本、零技术、零时差、零许可、零编辑’的个人意见平台”。

2.交互性

基于web2.0技术,博客可以通过链接方式将博客与博客之间、博客与其他网站之间连接起来,形成一种交互式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与基于web1.0的网站来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因为对于web1.0网站来说,它基本上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传播范式,即“一对众”的方式,也就是所谓的“大教堂”模式。而博客的传播方式则是既可以是“一对众”或“众对一”,也可以是“众对众”的方式,就是所谓的“集市”模式。这种以个体的主动性为前提的交互传播,使得博客有可能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因为内容或博客主体的某种一致性或相关性,而自发的构建起来,形成不同的公共传播空间。同时,单个的博客作为传播主体,与受众对象之间也存在着交互性,即受众也可以在他人的博客上,自由地发表他所认为真实或虚假的事实,以及赞成和反对的观点和意见。这样,在传播主体和阅读博客的受众之间,也产生了交互性,传播主体和受众之间的关系,也变成了一种相对关系,成为互为主客体的关系。web1.0时代的“信息共享”,在这里变成了一种“思想共享”。

3.时间序列性

《网络翻译家》说,blog的网页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post)所构成,这些帖子(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佩姬·努南说,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运转的言论网站。《市场术语》说,博客的内容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由此看来,博客对内容的编排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时间序列性特点。在博客网页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帖子不断出现,网页也处在不断地更新之中,就如不同出版周期的报纸一样。当然,博客的“出版周期”比之更自由、更快捷。这一点,也许是人们最容易把博客与新闻媒体联系起来的因素之一。

总之,博客及其所依据的web2.0技术,和其他与此相关的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领域中具有革命性的创新。它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对人类的交流方式、传播方式乃至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变化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