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机制-创新视角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机制-创新视角研究

【摘要】:第一节系统演进理论的内涵一、演进经济学与创新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演进经济学得到迅速发展,为研究经济系统的演进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方法论和分析工具。系统演进理论主要表现为系统的自组织理论,自组织是系统演进的根本机制。开放系统机制是自组织的首要的基本的机理之一,是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起点。

第一节 系统演进理论的内涵

一、演进经济学与创新理论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演进经济学得到迅速发展,为研究经济系统的演进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方法论和分析工具。演进经济学是关于研究经济行为演化的学科,其假设人是有限理性的,认为系统的演化过程是系统内部自行选择的学习过程,演进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是一个动态非均衡的演进状态,而不确定性是非均衡的演进状态的持续存在的原因;经济系统演进是一个过程,时间的不可逆决定了经济系统演进具有路径依赖特征;在各种不确定的随机因素扰动下,经济演进过程是非均衡的,无法实现最优解。在经济系统中,经济个体之间的期望、偏好、能力、知识存量和认知模式等都存在较大差别,从而出现企业行为的多样性,信息不完备决定了经济个体的异质性,导致经济个体获利机会的差异性,基于此,学者们提出协同演进思想。

演进经济学是以“创新理论”的发展为基础的,经济系统演进的主要推动力是创新,而创新的动力来源于系统的非均衡,非均衡主要来源于系统内部的多种因素。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演化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涨落实现的,系统在远离均衡状态的非线性区内,一个非常小的随机扰动或涨落可能放大发展为一个整体宏观的巨大涨落,使系统进入不稳定状态,达到一定阈值后又通过自组织再上升到一个新的有序状态,形成一种充满活力的、螺旋上升的有序结构,非均衡状态下的系统通过涨落促使创新出现。促进系统创新的动力因素很多,最早研究创新动力源的Schumpeter(1912)认为科学技术进步是创新的源头,提出了“科技推动说”;Schmookler(1966)认为创新是一种追求利润的经济行为,同样受市场需求的引导和制约,由此形成了“需求拉动说”;Mowery和Rosenberg(1979)认为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都是创新成功的基本因素,科技推动与需求拉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这就是创新的“双因素说”。

二、系统理论与系统演进理论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就是把所研究的对象看做一个整体,通过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性。系统论最重要的是利用系统的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系统,使系统演化发展符合人们需要。复杂系统包含很多个体,可以称为子系统或系统的元素,每个个体都有一定的信息与智能,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复杂系统本身及其组成部分都受环境影响。

系统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结构反应了系统构成的特征,功能反应了系统的行为特征。系统的内部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其组成部分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性质;另一方面是系统内部各反馈回路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性质。系统行为丰富多彩,但系统行为的发生与发展主要是根植于系统内部的动态结构与反馈机制,即“内生”观点。在系统内部的诸多反馈回路中,总是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主导回路,主导回路决定了系统行为的性质及其变化与发展,这就是主导动态结构作用原理,主导回路相互间的作用表现为竞争与协作。

系统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子系统由很多单元组成(1),系统内不同组分之间存在非线性机制。非线性机制是指事物组分之间以立体网络形式相互作用的机制,系统内部各个组分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因为整体突现性是系统组分之间及系统与环境之间非线性作用的产物,满足叠加原理的线性系统无法产生整体突现性,所以系统各要素之间是典型的非线性效应。

系统具有动态性特征,系统的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系统的动态性表现为平衡动态和演化动态。平衡动态是在不改变系统内部结构的条件下系统状态随时间变化,一个开放的系统在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时,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其内部要素会不停地运动,但这种运动并不改变系统的内部结构,只是量的变化,这就是平衡动态。演化动态表示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都发生变化,由于系统要素的运动而远离了平衡状态,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产生自组织现象,在远离原平衡状态的情况下形成新的系统结构,形成一种新的平衡状态,它比原先的平衡状态前进了一步,即系统演进。

系统演进理论主要表现为系统的自组织理论,自组织是系统演进的根本机制。自组织理论主要包括耗散结构理论与协同学。比利时物理学家普里高津(1969)的耗散结构理论、德国物理学家哈肯(1971)协同学与法国数学家托姆(1965)的突变理论,构成所谓的“新三论”。(www.chuimin.cn)

普利高津(1969)提出耗散结构理论,该理论是自组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可以从外界吸收负熵流,抵消自身的熵产生,使系统的总熵保持不变或逐步减小,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熵是热力学概念,用以描述物质系统热运动变化过程中关于无序程度的物理量。这里把系统结构的有序程度用“熵”来表示,熵值越大,说明系统的无序程度越高,熵值越小,有序程度越高。熵增原理指出,对于孤立的系统,无论何种初始条件,熵都趋于极大,状态越来越混乱,越来越无序的方向走向终极平衡态,熵增的过程就是从有序到无序的演化方向,它是一切真实系统都存在的最具本质的特征。同时,我们注意到负熵的概念,负熵是物质系统有序化、组织化、复杂化状态的一种量度(2),负熵增加的过程就是从无序向有序的演化方向,其所对应的是开放系统且远离平衡的稳定态。系统内不同组分之间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机制。

企业之间以立体网络形式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会使系统产生协同效应,通过随机的涨落,系统就会从无序转为有序,形成新的稳定的结构。系统可能从原有的混乱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形成这种新的有序结构被称做“耗散结构”。它是在开放的远离平衡条件下,在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的过程中,通过能量耗散和内部非线性动力学机制的作用,经过突变而形成并持久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普利高律认为非平衡可以是有序之源,远离平衡的非线性系统可以通过负熵流来减少总熵,从而使系统从无序态变为有序态即耗散结构状态。开放系统机制是自组织的首要的基本的机理之一,是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起点。耗散结构是一种空间有序结构,这种结构只有在构成系统的所有要素之间都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才能形成。远离平衡态系统内不同要素之间以立体网络形式相互作用,是非线性机制,如果只存在个别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系统不可能形成空间有序结构。

开放系统通过外部控制参量的影响,系统产生涨落,逐步形成耗散结构,k表示外部控制参量,x表示系统的不同状态,假设系统最初临近平衡区,随着k的增加,系统远离平衡区,超过一个阈值以后,原有的状态失稳,系统开始形成新的有序的稳定状态,如图5-1所示。

img76

图5-1 系统耗散结构形成的状态分析图

在系统演化过程中,法国数学家托姆(1972)提出突变论,他认为非线性系统从某一个平衡态向另一个平衡态的转化是以突变形式发生的。系统所处的状态可用一组参数描述,当系统处于稳定态时,表示该系统状态的某个函数就取唯一的值。当参数变化时,该函数值有不止一个极值时,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系统从一种稳定状态进入不稳定状态,随参数的再变化,又使不稳定状态进入另一种稳定状态,那么,系统状态就在这一刹那间发生了突变。

系统演进的另一个重要推进性成果是德国物理学家哈肯(1971)提出的协同学,协同学是研究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转变规律的理论。他指出,系统内部元素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相互作用既可以表现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相互制约,又可以表现为相互合作的共同促进,他将后者称为协同作用。协同作用就是控制论中的正反馈,这些正反馈发生的协同效应促使了系统发生演化,使系统呈层阶性发展,系统处于平稳状态时,协同作用不表现出来,在系统发生演变时才表现出来。

在开放的、非平衡的企业系统中,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协作是自组织系统形成的根本动力,同时,系统的演化还可能来自于系统的外部因素。如果系统演化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系统外部,则称为他组织,主要是政府的政策或规则影响或者制约着企业系统的发展方向。两种作用机理对系统的功效存在很大差异,自组织高于他组织。

系统演化的方向是混沌状态,混沌状态并不是完全无序、随机的混乱状态,混沌只是运动现象的表面形式,在混沌的背后隐藏着确定的秩序。从生态动力学模型看,种群的变动在短期内虽然呈现出不确定性,但从长期看,则必定遵循着走向稳定的秩序。事实上,这种混沌中的有序是在各学科领域普遍存在的规则,这种规则同样适用于系统论的研究。当系统处于混沌状态时,系统也就进入创新区域,系统通过自组织开始出现创新性的行为,通过创造或创新潜能的发挥,实现系统的自我调整与自适应,对于系统来说,这个区域是最富有活力的,往往容易出现具有创新的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