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机制研究-创新视角综述

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机制研究-创新视角综述

【摘要】:目前,对于FDI溢出效应的内在机制研究还不深入,学者们认为存在行业内竞争、行业间的链接以及人力资源培训及流动等FDI溢出的途径。FDI溢出效应产生的根源是东道国企业感受到生存危机和生存压力,同时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图1-1FDI溢出机制示意图

第二节 FDI溢出机制的研究综述

学者们进一步探讨了FDI溢出效应的内在机制问题,这是研究FDI溢出效应的核心问题,因为内在机制揭示了FDI对东道国溢出的过程及内在的机理。外商投资企业对东道国产生溢出效应遵循一定的路径和机制,通过该溢出机制促进东道国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目前,对于FDI溢出效应的内在机制研究还不深入,学者们认为存在行业内竞争、行业间的链接以及人力资源培训及流动等FDI溢出的途径。

一般认为,竞争是FDI产生溢出效应的主要机制。Magnus Blomstrom教授等人(1986)选取墨西哥1970~1975年的行业的横截面数据,发现FDI存在溢出效应,但并不是FDI进入而导致技术转移增加的结果,而是国际企业的进入导致竞争加剧,激烈的竞争促使技术溢出效应的发生。哈佛大学的Caves教授(1974)还发现,如果FDI进入了东道国的垄断性市场,会打破市场中原有的垄断平衡,本土企业则会在外资企业的竞争压力下提高效率。后来Wang和Blomstrom(1992)、Kokko(1994)都曾建立溢出机制模型,揭示内外资企业之间通过竞争作用机制实现行业内溢出。

陈涛涛(2003)采用国家统计局的行业数据,构建了FDI溢出效应机制的基础模型(5)并进行改造,得出:

img5

被解释变量Lpt表示东道国的人均劳动生产率,Lpf表示外商投资企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FDI表示外资的参与程度,其作为最重要的解释变量,反映了溢出效应的最主要原因,这里FDI的参与程度用外资企业的资产总额占本业态的资产总额的比例表示,K/L表示行业的人均资本,LQ表示行业中技术人员所占比重;Lpf表示外企劳动生产率,K/Lf表示外企平均资本密集度,sizef表示外企平均资产规模。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内外资企业之间的竞争是FDI行业内溢出效应产生的内在机制,而且进一步证实了在内外资企业能力差距小的行业中FDI的溢出效应比较明显。

当然,竞争导致外国直接投资产生负溢出效应的情况也存在,通过内外资企业之间的竞争,跨国公司对东道国企业的技术挤出效应,最终导致东道国本土企业竞争能力下降,从而进一步削弱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Haddad和Harrison,1993)。(www.chuimin.cn)

FDI溢出效应的竞争作用机制被普遍接受。FDI溢出效应产生的根源是东道国企业感受到生存危机和生存压力,同时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哈佛大学的Caves教授(1974)在研究FDI对东道国企业起促进作用的时候认为,FDI对东道国企业的促进作用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分配效率及技术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转让的加快,而这三个方面的作用都与当地的竞争程度有关,充分而适当的竞争是FDI对东道国企业产生溢出效应的重要机制。

国内外学者注意到“链接机制”对东道国的溢出效应,开始针对链接效应进行研究。链接效应主要是外资企业进行产业链布局时,可能把其产业链中的某一个产业链链节放在东道国,如国际企业把其上游或下游企业放在东道国,可能是与东道国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也可能是收购某东道国供应商,这就要求其在东道国的企业满足其技术、质量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在跨国企业实施其战略的过程中就产生了溢出效应,带动了东道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多数情况下,学者们采取的是案例研究,通过对某国家的个案研究揭示链接促进溢出效应的存在性。比较有代表性的是Lall的链接效应机制的成果,Lall(1980)选取了两家印度的大型卡车制造商,考察了两家企业与其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案例研究结果认为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帮助供应商建立生产设施,为供应商提供技术协助或相关信息,通过为供应商的管理和组织提供培训等方式提高当地供应商的生产效率,从而产生溢出效应。但是也有相反的案例,外资企业与东道国企业之间是链接关系,但溢出效应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6)。东道国要获取行业间的溢出效应,需要深入研究链接—创新溢出的内在机制。

学者们还探讨了其他作用机制,如人才流动机制等。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人才进行培训,然后通过人才流动达到溢出效应的效果。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利用东道国较为廉价的劳动力,在聘用东道国人力资源时,需要对人员进行培训,把相关技术、管理方法和理念等传授给被聘员工,被聘员工在流动的过程中,可以把技术、管理、理念等在东道国传播,达到溢出效应的效果。以上分析可以用图1-1表示。

img6

图1-1 FDI溢出机制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