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学溯源李小成引言自从2000年春在《人文杂志》举办的座谈会上,黄留珠先生提出“长安学”这一概念,已经10年过去了,学界尚无统一看法,分歧依然很大。[2]而人们对“长安学”之所以还有不同看法,主要是对“长安学”挖掘不够深厚,尚缺乏对其理论根源的探究。因为它是指导人们现实行为的理论,而文王的创作也正是长安学的理论根源。......
2023-11-29
贾俊侠1 刚绍辉2 翟蕾3
(1.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教授;2.3.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
一、著作
古都西安城市布局及其地理基础/李令福//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
古都西安:汉长安城/王社教//西安出版社2009年1月
古都西安:唐太宗与贞观盛世/杨希义、刘思//西安出版社2009年1月
西安咸宁长安古镇(仅印1000册)贺福怀/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2009年1月
西安往事/杜爱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周秦时期关中城市体系发展研究/潘明娟//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
西安东汉墓(上下)/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编//文物出版社2009年2月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向达(1900—1966)//重庆出版社2009年3月
汉之魂—苏武精神及其现代价值/苏振武主编//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
西安大遗址保护/西安市文物局//文物出版社2009年4月
诗韵华魂丛书:历代文人咏长安/杨恩成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
长安农事拾遗/陈正奇//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
长安学丛书(宗教卷)/李炳武总主编//陕西师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长安学丛书(政治卷)/李炳武总主编//陕西师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长安学丛书(文学卷)/李炳武总主编//陕西师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长安学丛书(综论卷)/李炳武总主编//陕西师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长安学丛书(艺术卷)/李炳武总主编//陕西师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长安学丛书(历史地理卷)/李炳武总主编//陕西师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长安学丛书(经济卷)/李炳武总主编//陕西师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长安学丛书(法门寺文化卷)/李炳武总主编//陕西师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穿越神秘的陕西/(美)弗朗西斯·亨利·尼科尔斯著、史红帅译//三秦出版社2009年10月
长安古刹/本如法师等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
西安文史资料(第28辑)—西安佛寺道观/西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西市宝典(上)—隋唐长安与西市/胡戟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西市宝典(下)丝绸之路与西市/胡戟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长安斗门牛郎织女传说/傅功振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灼热的大遗址:制文化权时代的人类文明制高点/周冰//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论西安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向德、田自立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二、论文
汉长安城对秦都咸阳的继承与创新/徐卫民//《唐都学刊》2009.1
汉代长安与成都的文化交流/梁中效//《唐都学刊》2009.1
关中北朝造像碑龛楣道教图像考释/张方//《敦煌研究》2009.1
试析长安的生活经历对杜甫“诗史”风格的影响/王晓如//《唐都学刊》2009.1
长安的槐树景观与唐代的科举文化—以白居易为中心的研究/杨为刚《唐都学刊》2009.1
唐代长安城牡丹的引种与传播/付先召//《农业考古》2009.1
试论唐代长安佛教寺院的等级问题/宿白//《文物》2009.1
从唐长安节序民俗文化看大唐精神/高天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1
仕宦文化与隐逸文化的双重文化体系:唐长安文化管窥/高天成《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
唐代长安城坊市治安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运行/袁芳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唐都长安东郊的旅游风景区/张毅、陈正奇//《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略论隋唐长安禁苑的作用/王建国//《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隋唐长安城的河渠体系/张超男//《宜宾学院学报》2009.1
唐传长安古乐谱字、古谱识读与记谱法/王晓如//《人文杂志》2009.1
唐大明宫含元殿与外朝听政/刘思怡//《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王重阳终南遇仙的几个问题/樊光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
“西安省”考—兼论“大陕西”和“小陕西”/侯杨方//《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1
大遗址保护中聚落搬迁研究—以汉长安城为例/张宏//《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9.1
“天府之国”的演变/王双怀//《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1
以长安为中心的早期道教造像:中国道教雕塑述略之一/李凇//《雕塑》2009.1-2
炎姜族由农业衰变为半农半牧部落的环境考古学探索/王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秦始皇帝陵近臣侍卫郎官俑与中国古代文明—“兵马俑”证谬/刘九生//《唐都学刊》2009.2
秦地文化:汉都长安与秦都咸阳的关系/杨东晨//《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2
秦始皇时代佛教已传入中国考/韩伟//《文博》2009.2
“三辅”地区汉代城址与“环状政区”观念/陈博//《文博》2009.2
唐长安住宅的规模/张永帅、唐亦功//《史林》2009.2
“长相思,在长安”:唐诗中的长安山水景观之美/高天成//《山花》2009.2
西安、洛阳唐两京出土景教石刻比较研究/葛承雍//《文史哲》2009.2
周邦彦在长安的游学与游宦/孙虹、王媛//《文史知识》2009.2
唐代长安的朝贺之礼/金子修一//《唐史论丛》(杜文玉主编)三秦出版社2009.2
唐代长安诗人与城南佛寺/李文娟//《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唐代长安的酒品供应与饮酒氛围/王赛时//《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9.2
陕西关中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及其保护/孙海军//《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论终南山“中国佛教祖庭文化区”创意/方光华//《唐都学刊》2009.2
促进西安旅游城市建设的举措/崔琰//《唐都学刊》2009.2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若干史实考析/杨共乐//《史学史研究》2009.2
张载“太虚”意义辨析/王海成//《唐都学刊》2009.2
吕大临生卒年及有关其《祭文》之作者考辨/张波//《唐都学刊》2009.2
试析冯从吾的佛学观/王美凤//《唐都学刊》2009.2
民国前期关中地区水利纠纷的特征及原因分析—基于《陕西水利月刊》中18起水案的分析/赵淑清//《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陕西省大遗址保护新理念的探索与实践/赵荣//《考古与文物》2009.2
“八水绕长安”的景观生态演变及规划利用研究/赵红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联珠纹饰与中西文化交流—以西安出土文物为例/韩香//《唐史论丛》(杜文玉主编)三秦出版社2009.2
司马相如与长安文化/高萍//《唐都学刊》2009.3
汉唐长安粮食供应与关中天地人关系/王培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唐长安佛寺考》补苴/介永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3
唐长安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恶化关系研究/崔玲、周若祁//《华中建筑》2009.3
建筑与环境—唐长安大明宫、兴庆宫建设对森林破坏的定量化研究/崔玲、周若祁//《建筑学报》2009.3
长安古乐在宋代的民间传承研究/王晓如//《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略论隋唐长安禁苑的休闲娱乐作用/王建国//《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9.3
略论关中地区道教造像碑的史料价值/张方//《中国道教》2009.3
试论唐昭陵陪葬墓区的“中轴线”/英卫峰//《考古与文物》2009.3
唐末大明宫毁废过程考述/高本宪//《文博》2009.3
从和田布扎克彩棺看唐—五代长安文化对西域的影响/吴艳春//《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张载礼学三论/林乐昌//《唐都学刊》2009.3
汉长安城遗址区发展方略/余洁、唐龙、潘秋玲//《城市问题》2009.3
长安文化的发端及其影响/刘生良//《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长安文化与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祁伟//《文学评论》2009.3(www.chuimin.cn)
关中水利工程龙首渠之普查与研究/黄永美//《文博》2009.3
关中面花文化内涵追溯/徐璐//《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3
关中及北方的隋代道教造像—中国道教雕塑述略之二/李凇//《雕塑》2009.3
关中西部地区抗污染性园林植物及其应用调查/辛银绪//《陕西林业科技》2009.3
西安市外国游客旅游交往行为及交往效应研究/梁旺兵//《人文地理》2009.3
渭北西汉帝陵布局设计之观察/杨哲峰//《文物》2009.4
汉唐长安“饼食”综论/贾俊侠//《唐都学刊》2009.4
唐代帝陵陪葬墓盛衰原因新探/英卫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4
勤政爱民开元盛世:唐长安兴庆宫勤政务本楼研究/窦鹏//《丝绸之路》2009.4
唐代长安的庙会与戏场:兼论中古时期庙会与戏场的起源及其结合/王永平//《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4
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唐长安城的甲第及其象征意义/榮新江//《中华文史论丛》2009.4
唐长安广运潭考/陈云霞//《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唐代长安城中王宅演变到寺观的文化内涵/作者不详//国土资源2009.4
月色灯光满帝都—唐长安城的开放与禁锢/谢天开//《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从唐代画像看长安艺术文化/黄薇//《中国文化研究》2009.4
丹凤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设计/张锦秋//《中国文化遗产》2009.4
大明宫考古轶事/何岁利//《中国文化遗产》2009.4
大明宫遗址早期影像/师文博//《中国文化遗产》2009.4
万国来朝岁五服远朝王/周伟洲//《中国文化遗产》2009.4
大明宫:宫殿废墟的考古震撼历史的建筑/葛承雍//《中国文化遗产》2009.4
如日之升则曰大明—唐大明宫记/吴春//《中国文化遗产》2009.4
大明宫与大唐文化/杜文玉//《中国文化遗产》2009.4
浅析唐长安寺观对京城的影响/景宇平//《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4
论吕柟的“学仁学天”说/米文科//《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晚清陕甘回民起义与关中地区汉人信仰的变迁—以寺庙宫观的新建、重建和废弃为中心/僧海霞//《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长安文化和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张金陵//《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对西安学研究的几点思考/王社教//《唐都学刊》2009.4
西安碑林藏吕纪《九鸶图》石刻画辨析/杨兵//《文博》2009.4
关于长安文化的形成及深入推进其研究之管见/朱士光//《唐都学刊》2009.4
西安南郊明上洛县主墓发掘简报/段毅、王啸啸、杨久明、王小垒、赵保良、贺朋波、杨军昌、赵西晨、路智勇、邵安定、张勇剑、张明惠、刘军幸、靳振斌//《考古与文物》2009.4
西安南郊荆寺二村西汉墓发掘简报/王久刚、程林泉、闫松林、潘颖瑞、寇小石、呼安林//《考古与文物》2009.4
地被植物在陕西关中地区园林造景中的应用/杨艳//《西南林学院学报》2009.4
从《诗经·周颂·臣工》看周先祖后稷弃在中国农史上的重要贡献—兼论大小麦在中原种植的最早时代/王晖//《人文杂志》2009.5
秦陇地方的姜炎文化纪念遗存/王子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汉长安城植被研究/徐卫民、方原//《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
隋唐长安城空间等级规范/肖爱玲//《建筑与文化》2009.5
“安史之乱”中的京都诗歌创作/吕蔚//《唐都学刊》2009.5
隋唐长安城空间秩序及其价值/肖爱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论唐长安住宅所有权的延续与转移/张永帅、唐亦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唐代佛道关系:以唐代长安为中心/张泽洪//《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唐代长安教育与东亚唐文化圈的形成/张蕾//《学问》2009.5
铅华洗尽始见金—古代关中科学技术成就巡礼/陈正奇//《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西安汉长安城直城门遗址2008年发掘简报/张建锋、刘振东、徐龙国//《考古》2009.5
西安凤栖原西汉墓地田野考古发掘收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与文物》2009.5
西安南郊北魏北周墓发掘简报/王久刚、潘颖瑞、李明亮、杨永刚、王磊、呼安林//《文物》2009.5
西安张家堡新莽墓发掘简报/程林泉、张翔宇、张小丽、翟霖林、呼安林、杨永刚、王志勇、罗再朋、王磊、陈斌、李明亮//《文物》2009.5
西安西大街古井出土唐代遗物/张全民、谭国庆、李志强、邢永涛、王磊//《文物》2009.5
西安张家堡新莽墓出土九鼎及其相关问题/张小丽//《文物》2009.5
西安窦寨村北周佛教石刻造像/杨军凯//《文物》2009.5
特色城市文化在建设城市形象中的重要性—论西安城市文化标识及视觉系统建设/樊海燕//《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关中民居解析/虞志淳//《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
对渭河流域水环境演变的思考/魏永斌//《陕西水利》2009.5
红拳与关中文化/肖亚康//《天中学刊》2009.5
长安学榷议/李小成//《社科纵横》2009.6
开盛唐诗风的长安人/杨永泉//《国学》2009.6
隋唐长安城规划手法探析/王树声//《城市规划》2009.6
自古长安不易居/葛剑雄//《中华遗产》2009.7
高适开元二十三年征诣长安考/张馨心//《唐都学刊》2009.6
丝绸之路西安至泾川段线路研究/赵斌//《丝绸之路》2009.6
基于分形的关中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研究/周彬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
关中地区城市生态位及动态变化研究/马超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西安南郊隋李裕墓发掘简报/刘呆运、李明、许小平、翟建峰、卫超、张明惠//《文物》2009.7
从休闲生活角度看唐代长安剑舞/蔡志霞//《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9
西安市东郊枣园苏村出土唐代齐璿墓前碑石/王久刚、潘颖瑞、王磊、李明亮//《文物》2009.8
自然环境对陕西饮食文化的影响/王斌强//《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9
“新史学”下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空间:唐代长安音乐社会生活研究的刍议/洛秦//《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2009.10
唐代进入长安的缅甸佛教乐舞《骠国乐》(之二):乐器、乐人篇/杨民康//《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2009.10
从《北里志》看唐末长安歌妓的生活/王晓鹃//《兰州学刊》2009.10
唐代长安的礼仪空间与仪式乐歌/孙晓晖//《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汉唐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2009.10
文化生态视野中的关中民俗面花文化的传承/刘阿平//《消费导刊》2009.11
唐代长安上层社会之家住宅风俗变迁/孙运芳//《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12
关于隋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研究综述/栾晓丽//《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关中地区的移民与商业—由泾阳新发现的墓碑看明清时移民与商业/董敬畏//《黑龙江史志》2009.22
唐都长安城绿化/侯晓燕//陕西师范大学
基于文化的唐长安城园林体系研究/传小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隋唐长安城给排水系统研究/朱超//西北大学
长安古乐的传承研究—以周至县南集贤西村古乐社为例/丁静//西安音乐学院
唐长安文人与城南地区关系研究/李文娟//陕西师范大学
长安翠华山与少陵塬水化学成分研究/张允//陕西师范大学
隋唐长安禁苑的历史地理研究/王建国//陕西师范大学
唐代长安两市研究/芦蕊//陕西师范大学
论唐都长安郊区的旅游风景区/张毅//陕西师范大学
唐代长安城治安管理制度研究/袁芳馨//首都师范大学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中的农业景观演化引导模式研究/张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十六国北朝时期长安城研究/李宪霞//西北大学
唐代前期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互动研究—以长安为例/张翠平//中南民族大学
临潼新丰秦墓研究/孙伟刚/西北大学
【注释】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09YJA770039.
(2)本文纳入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隋代墓志铭与隋代历史文化》(编号:09BZS008)关联成果。
有关长安历史文化研究·第四辑的文章
长安学溯源李小成引言自从2000年春在《人文杂志》举办的座谈会上,黄留珠先生提出“长安学”这一概念,已经10年过去了,学界尚无统一看法,分歧依然很大。[2]而人们对“长安学”之所以还有不同看法,主要是对“长安学”挖掘不够深厚,尚缺乏对其理论根源的探究。因为它是指导人们现实行为的理论,而文王的创作也正是长安学的理论根源。......
2023-11-29
西安的“水荒”及其解决王社教西安是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西北最大的一座中心城市。但在建国以后的前40多年间,西安城市的发展却一直受到“水荒”的困扰。这些措施暂时缓解了西安的“水荒”压力,保证了西安近十年来的高速发展,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一些环境问题。水资源的不足给西安市的人民生活和城市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水资源的短缺成为西安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严重制约。......
2023-11-29
长安文化在不断传承中发展与演变,并且在发展与演变中获得新生。长安地区的先民通过自己的生产、生活与艺术活动,孕育了长安文化。经科学鉴定,公王岭猿人化石距今约有115万年的历史,陈家窝猿人化石距今约有95万年的历史。......
2024-09-06
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关注西汉畿辅地区——关中的旱灾特点,分析并评价政府应对措施的得失。从西汉关中旱灾发展态势来看,这一阶段灾害相对较少,比较缓和,属于灾害发生的低谷期。可见,关中严重性旱灾和极严重旱灾偏多。......
2023-11-29
第七节宋元明清及近代的西安从唐代末年长安失去首都地位之后,宋元明清及近代的长安地区就不再是全国性的政治中心和经济文化都会,但作为延续千年的重镇,在我国城市体系格局中仍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西北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2024-09-06
第一节长安的节令习俗“节令”既不是“节气”也不是“节日”,“节令”是指春节、元宵、清明、端阳、七夕、中元、中秋、重阳、腊八、除夕等而言。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过年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历,这天被定为春节,以区别公历新年的元旦,民间则俗称“过年”、“过大年”。......
2024-09-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