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日语借词研究:20世纪后期的概貌与特点

日语借词研究:20世纪后期的概貌与特点

【摘要】:表11三大领域分布概况生活类占三分之二,比起前一个日语借词高潮所占的比例大大增加。这些日语借词中大多数是新出现的词形,如“封杀”、“配送”、“清酒”、“慰安妇”等。生活类词语成为这一时期日语借词的主要成分。

第二节 20世纪后期日语借词的概貌与特点

一、本时期日语借词概貌

这一时期日语借词传入的数量、渠道、规模与前一时期有根本的不同。这也使得本文的语料收集工作不宜再采取普查的方式,而是平时随手观察记录与对新词语词典的甄别相结合的方法。这时期收集到的借词200余条。下面作一简要介绍。

1.一般语文词与专科术语词

下面是“生活类”、“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类的分布情况。

表11 三大领域分布概况

img18

生活类占三分之二,比起前一个日语借词高潮所占的比例大大增加。下面试作举例:

保育、暴走鞋、暴走族、闭馆、闭锁、变身、便利店、乘用车、充电、出勤、出世、串烧、达人、打造、低迷、点滴、店长、都会、发表会、非常、风吕、封杀、公众电话、航路、豪雨、回转寿司、会所、家事、家政、兼职、检讨、解读、居酒屋、卡拉OK、凯帝猫、看板、空调、量贩、量贩店、满员、梅酒、美白、美容院、美体、名人战、配送、亲和、清酒、全攻略、全员、人间蒸发、人脉、人气、入院、杀到、生鲜食品、刺身、实名、市况、瘦身、甜不辣、铁板烧、通勤车、同僚、铜锣烧、统合、土石流、推进、慰安妇、文脉、洗颜霜、香辛料、写手、写真集、修学游、野菜(蔬菜)、业者、一度、一极棒、移动电话、银发族、浴衣、原稿纸、宅急送、整合、正解、直通、主题游乐园

其中不少是词缀,如:~场、~流、~面、~桑、~屋、~中、~族,超~、真~、准~。它们进入汉语后表现出很强的组词能力。

这些日语借词中大多数是新出现的词形,如“封杀”、“配送”、“清酒”、“慰安妇”等。但也有词形与汉语原有词相同而词义不同,如“检讨”在汉语中是指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反省,并作出自我批评,而在日语中是指分析、研究。后义现在汉语中渐渐使用开,如“职场失意检讨六问题”。

2.专科术语词的学科分布

科技类借词已不是这一时期的重点,只是零星引进,远不像前一高潮那样成套进入。学科分布如下:

1)经济:本部、产业损害、处分金、大卖场、登场、调理师、工房、会员制、价格违反、监理、精算、竟业禁止、空港、劳务、冷房车、卖场、名品、年金、爬金宫、泡沫经济、品质(质量)、品质保证、企画、融资、入世、收纳、素人、速达、特卖、特卖品、物流、消费税、新登场、新品、药局、运营、宅急送、宅配、直航、直通车、职场、终身雇用、自动售货机

2)法律:损害赔偿、无记名、正当防卫

3)教育:修学、修学旅行、研修

4)体育:空手道、相扑

5)医学:安乐死、齿科、过劳死

二、本时期日语借词特点

这一时期日语借词的传入方式、渠道、数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汉语以一种开放、宽容的态度吸纳着外来的新的语言成分,表现出了以中为主、以我为主、以用为纲、兼收并蓄的气度,既不盲目排外,也不囫囵吞枣。对日语借词的吸收表现出了如下特点:

1.成套引进少,零散引进多

此时日语借词的引进,不是作为新知识、新事物的载体,而只是一种补充,甚至只是一种时尚。其原因与此时的中国已经建立起了现代知识体系,不需要全盘引进有关,这时的中国面向的是整个世界,与引领现代科技的英美世界有着直接的接触,英语成为汉语科技术语的最重要来源。

2.科技术语少,生活词语多

由于这一时期日语引进西方科技术语时已不再使用汉字,而是用“片假名”表示。表音性质的“假名”日语词失去了像日语汉字词那样进入汉语的优势。这一时期的日语借词中科技术语极少。日语借词赖以存在的不再是“知识性读物”,而是主要出现在体现社会文化、时尚习俗的新闻、报道、娱乐、广告、宣传、文学等作品中。生活类词语成为这一时期日语借词的主要成分。如:

大卖场、瘦身:“大卖场瘦身了,但生鲜产品的经营面积却并未瘦身,反尔根据老城和社区居民的需要而有所增加。”(厦门晚报,2003-3-29)短短的一句话中出现了两个日语词“大卖场”与“瘦身”。

写手:“1992年一家企业正好缺一写手,我很快被这家企业聘用。”(北京晚报,2002-11-24)

职场:“余女士在家呆了几年,最近正准备重返职场。”(北京晚报,2002-11-4)

全员:“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分四步走。”(厦门日报,2003-2-25)

都会:“有钱买不到厦门都会精致生活。”(厦门日报,2003-2-13)

通勤车:“通勤车运营是指专门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提供接送服务,且发生各种方式费用结算,仅限于厦门市行政区域内的道路客运方式。厦门大学上班校车挂的车牌。”(海峡导报,2003-10-22)

修学游:“现代的修学游,所突出的就是一个‘学’字,围绕学习来组织旅游活动,具有专业性,知识性。”(海峡导报,2004-6-4)

3.独立引进少,混同引进多

此时的日语借词进入汉语已不再是批量进入,而是零星出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对新词新义的研究成为汉语研究的一个热点,据《二十世纪汉语词汇学著作提要与论文索引》的收录,其在与“新词语”相关的几个专题中收集的论文就超过一千篇。(1)至少有50种新词语词典出版。有专家估计,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平均每年产生新词一千条。(2)汉语新词主要产生渠道有:自造词的新生、外语词的汉化、方言词的普化、行业词的移用。而日语借词正是夹杂在新词语中出现的,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新群体。即使在“外来词”中,也不是最耀眼的部分,此时外来词的主体来自英语。英语外来词数量多、词形差异大,十分引人注目。从日语借用来的汉字词更是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很难与“自造新词”区分开来。如“过劳死”无论是从字面看还是从汉语构词法看,都很像汉语本土的自创词。只有“卡拉OK”那样的混合文字词,或是“寿司”、“酒屋”那样的文化特征词,或是“一极棒”、“舔不辣”、“榻榻米”那样的音译词,才会显出较浓郁的日语借词风味。

下面是在《新词语大词典》中发现的日语借词:(3)

暴走族:成群结队驾驶故意拆掉消音器的摩托车高速飞驶的青年。始产生于日本。也叫“飞车派”。◇深夜时分,“暴走族”们驾驶着去掉消音器的摩托,一辆接一辆呼啸着从我们下榻的旅馆窗前疾驶而过。(人民日报,1998.6.20)(www.chuimin.cn)

茶寿:日本人以108岁为茶寿。因旧字形的“茶”字,上部分拆为两个“十”字,下部可分拆为“八十八”,合计为一百零八,故称。◇清水寺赠我一木茶盘为茶寿纪念。(人民日报,1982.5.9)

有的则是对日语词进行了意译后的重造。如:

杯面:方便食品的一种。经加工后装在塑料杯里的干熟面条,附带佐料。用开水冲入杯内浸泡后就可以食用。也叫“碗面”。◇日本疯牛病余波未消,美国店内不见日本杯面的踪影。(4)(“杯面”是由日语的“カップラimg19メン”意译而来的。)

冰温食品:被放在零摄氏度左右、没有结冰、又可以保持鲜度的食品。◇日本开发上市冰温食品。(解放日报,1985.2.14)

厕所节、厕所日:日本全国厕所协会规定每年的11月10日为“厕所节”。也译为“厕所日”。◇日本已成立了全国厕所协会,宣布每年11月10日为全国“厕所节”。(光明日报,1988.5.28)

下面再看另两部新词语词典对日语借词的收录情况:

《最新流行语小词典》(5):爱娇、暴走族、打造、非常、会员制、连霸、亲和、人气、入场券、寿司、特卖、特卖品、写真集、直航

《港台用语与普通话新词手册》(6):阿吉桑、阿莎力、爱人、安养、案件、八格牙鲁、八格野郎、巴克野鹿、白墨、保安林、保全公司、便当、便当盒、不利益、埠头、财货、超勤、车掌、沉荷、纯益、电球、端严、二枚腰、罚金、犯行、风邪、福祉、感电、割箸、工员、公法人、公卖、公权利、公算、公序、寡占、归化、建物、讲堂、金脉、金权、看板、客层、课、空母、冷媒、里町、量产、料理、临检、令果、流会、妈妈桑、买气、买手、卖场、满点、魅惑、勉强、欧巴桑、欧吉桑、帕青哥、品质、坪、七宝烧、欠勤、亲和力、人脉、肉弹、生产财、事务室、试炼、视界、适任、书状、数度、特卖、特许、体裁、退勤、退院、行方、玄关、养成、野党、夜勤、移转、艺能、营农、营缮、永久齿、幼稚教育、原稿纸、原住民、运转手、葬仪社、诈欺、整合、支给、知能、职场、职能、中古、主催、主因、住民、转勤、桌球

《港台用语与普通话新词手册》所列的许多是存在于台湾话中的日语借词。

4.直接引进与辗转引进并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战败,中日两国断绝往来,直到70年代邦交正常化。在两国关系中断期间,香港、台湾两地区仍与日本有着较密切往来,日语在这两个地区有着较多使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香港成为内外联系的窗口,接着海峡两岸来往密切,在这两地区使用的日语借词随之进入了大陆。只是它们披着港台用语的面纱,只有在究其语源时才发现日语借词的原形。如《港台用语与普通话新词手册》收录的日语借词中,看板、讲堂、料理、便当、便当盒、罚金、品质、福祉、整合、夜勤、艺能、原住民、玄关、职场、职能、卖场、亲和力、肉弹、特许、体裁、人脉等现在已在大陆流行开来,但更多的仍只在香港、台湾地区使用而未进入大陆。

5.旧词复活多

20世纪初那次日语借词高潮过后,经过人为干预和自然过滤,许多借词被淘汰,从现实语言生活中退了出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停息,不少已“死”的借词又重新“复活”,进入汉语,恍如一个个新词。旧词复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使用者的求新求异心理。这种心理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汉语急剧变化的一个重要内因。当一个语言成分变得习以为常时,社会上总有一部分成员会觉得它“平庸”,并力图以新的成分来替代它,即使这些所谓的新词很早以前就存在过。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料理”。早在1878年何如璋的《使东述略》,1903年汪荣宝、叶澜的《新尔雅》,1915年的《辞源》中就已经出现了,可在大半个世纪后的好几部汉语新词语词典又把它们当作新词收录:

料理:〈名〉日本借词。菜肴;饭菜。  《汉语新词新义词典》(7)

料理:[补义]①〈方〉菜肴:日本~︱韩国~。②烹调制作:名厨~。(词典正文“料理”:办理;处理:~家务︱~后事︱事情还没~好,我怎么能走。)    《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8)

料理:〈名〉饭菜。系日语借词。◇“水上乐园”的周围共建有八十余家饮食的去处,英国、意大利、希腊、德国、西班牙、葡萄牙、墨西哥等国风味自不必说,喜欢中国菜肴、日本料理、蒙古烧烤、印度咖喱饭的人也都会各得其所。(人民日报.1995.6.18)◇饭前,赶时髦的日本人会问:“今天吃横饭竖饭?”“横饭还是竖饭”,意即“西餐还是和餐”。和餐者,日本本土料理。此种说法,借自于英文与日文两种不同的书写方式,即横写与直书。(南方周末.1999.1.29)    《新词语大词典》(9)

又如“写真”,早在1879年王滔的《扶桑游记》、1915年的《辞源》就已经出现,现在的汉语新词语词典已作收录:

写真:以某人的身体为创作主体的人体摄影,是日语しゃしん的汉语借词,但现在多暗指女性裸体照片。◇至于大家都称她是琼瑶心中的玉女明星,会不会为保持清纯形象拒绝写真,性格不羁的小燕子依然直言不讳……(《南方声屏报》1999年3月31日第1版)    《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10)

写真:①〈名〉指以某人的身体为对象的人体摄影,现多暗指女性裸体照片。◇目前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的地摊文学、街头小报、录像漫画、写真图册、情人贺卡美女照片挂历等等,大多是消闲文化产品。(人民日报.1995.5.27)◇至于大家都称她是琼瑶心中的玉女明星,会不会为保持清纯形象拒绝写真,性格不羁的小燕子依然直言不讳……(南方声屏报.1999.3.31)②〈动〉对事物做真实的描绘。◇何日还我青山绿水——河南省洛宁县西山底村滥采乱伐现场写真(人民日报.1995.3.13)◇大风浪之夜(大要案写真)(人民日报.2000.12.13)    《新词语大词典》(11)

这一时期复活的日语借词有不少,还如:不动产、不景气、不作为、大工、读本、读物、发卖、贩卖、放送、国债、会计年度、会员、教科书、景气、理财、内债、年报、年金、暖房、亲子、入场券、寿司、榻榻米、外债、物语、消费税、修学旅行、浴场、直面、指数、准备金等。

上面是当代“复活”的典型例子,而下面则是偶一用之,也清楚感知到驱使“旧词”复活的求新求异心理的躁动。本书第四章提到“汉方”是规范了的早期日语借词,取而代之的是汉语固有词“中医”、“中药”,可到了当代汉语中它竟又重新露面了。下面是出现在《北京晚报》(2002年5月28日第三版)的用例:“独特的温泉气泡按摩浴、人参浴、汉方药浴、牛奶浴、薄荷香叶浴和女宾特色日式风吕桶浴、擦背、香熏等美容项目。”这里的“汉方”指的就是“中药”。它在这里显得特别突兀,一般的人可能都不会明白它的意思。这正是广告制作追求的效果,就是要让人们感觉到它的不一般,要让人们的眼球在它上面多停留一会儿,要让人们的心思围绕它多琢磨一阵子,这样广告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正是这种心理使得一批旧的日语借词再生了。

【注释】

(1)苏新春.二十世纪汉语词汇学著作提要与论文索引[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2)朱永楷、林伦伦.二十年来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及其产生渠道[J].语言文字应用,1999(2).

(3)亢世勇、刘海润.新词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4)引自“china.kyodo.co.jp/keizai/2001101826.html”.

(5)亢世勇.最新流行语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6)朱广祁.港台用语与普通话新词手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7)闵家骥、韩敬体、李志江、刘向军.汉语新词新义词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8)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9)亢世勇、刘海润.新词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10)亢世勇、刘海润.新词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11)林伦伦、朱永楷,顾向欣.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