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研究发现:他人反思评价的记忆优势效应

研究发现:他人反思评价的记忆优势效应

【摘要】:六、总的讨论1.对不同具体他人反思评价的记忆优势效应研究一通过三个实验考察反思评价的记忆优势效应,主要涉及母亲、好朋友和不熟悉同学三类具体他人。具体而言,三个实验都发现,在再认率上,尤其在R值上,来自好朋友反思评价的记忆成绩显著高于不熟悉同学反思评价的记忆成绩。

六、总的讨论

1.对不同具体他人反思评价的记忆优势效应

研究一通过三个实验考察反思评价的记忆优势效应,主要涉及母亲、好朋友和不熟悉同学三类具体他人。结果发现,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不同,其记忆成绩存在着显著差异。在外显的亲密度、他人对个体评价的表达度、个体对他人评价的意识程度和个体对他人评价的在意程度的测量上,综合而言,在三个年龄段中,母亲和具体好朋友都处于重要位置,显著高于不熟悉同学。而在记忆成绩上,虽然每个年龄段有着独自的特点,但总体来说,不同具体他人的反思评价加工,其记忆成绩是存在差异的。

具体而言,三个实验都发现,在再认率上,尤其在R值上,来自好朋友反思评价的记忆成绩显著高于不熟悉同学反思评价的记忆成绩。在自我的记忆研究中,研究者一般认为R/K是涉及自我记忆研究的一个非常敏感的指标,R(记得)反映的是情景记忆能力,代表着自我觉知成分,反映了自我对记忆的影响;K(知道)反映的是语义记忆能力,代表着一般觉知成分。三项实验都发现,R值随着个体与他人关系的亲近而增加,这一结果与已有的关于自我参照加工的研究结论较为一致(朱滢,2001)。在自我参照加工研究中,个体对自己和不同他人(如母亲,好朋友,陌生他人)进行评价,其记忆效应随着亲疏关系发生变化。反思评价是指个体对于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知觉,与自我评价并不相同。但本研究仍发现,被试与他人的紧密程度不同,其反思评价记忆效应也存在差异,存在记忆优势效应。

在个体与他人的人际交流过程中,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不同,其反思评价是存在差异的,对自我概念的影响也不同。Amorose(2003)对大学运动能力的研究发现,来自运动他人(即教练和队员)的反思评价对运动自我知觉的影响远高于来自父母的反思评价;来自运动他人的反思评价能预测其22.4%的自我评价,而来自父母的反思评价只能预测3.5%的自我评价。另一项研究也发现被试与教练的关系比与父母的关系更大地影响着运动员对身体自我的知觉(Jowett,&Cramer,2010)。这些研究也说明个体会关注不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且对关系不同他人如何看待自己存在着不同的注意,因而导致了记忆优势效应的出现。

本研究首次探讨了不同亲疏他人反思评价的记忆优势效应,对镜像自我的认知结构提供了新的证据。即镜像自我可能同自我图式一样,存在层次性。个体与他人的关系越紧密,其镜像自我的结构也越丰富,因而相应的刺激材料得到更精细的加工,记忆效果更好。综合自我参照效应的相关研究,这说明无论个体是对自己和不同他人进行直接评价,还是让个体推断不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其记忆效果都随着关系的变化而变化,这也为Markus(1991)的相依我观点提供新的证据。(www.chuimin.cn)

2.具体他人反思评价记忆优势效应的年龄特征

研究一考察了青少年期、青年初期和成年初期三个年龄阶段的个体对三类不同具体他人反思评价的记忆效应,结果发现每个年龄段,其不同具体他人反思自我的记忆效应都有其独特特点。

实验1以12~14岁(青少年期)青少年为被试,结果发现,在总再认率上,母亲加工和好朋友加工条件显著优于不熟悉同学条件;在R(记得)值上,母亲加工和好朋友加工条件显著高于不熟悉同学加工条件。实验2以15~17岁(青年初期)青少年为被试,结果发现,在总再认率上,母亲加工和好朋友加工条件显著优于不熟悉同学条件;但在R值上,好朋友、母亲和不熟悉同学三类加工呈显著递减趋势,即好朋友加工条件显著优于母亲和不熟悉同学加工条件,母亲加工条件显著优于不熟悉同学加工条件。实验3以19~26岁大学生(成人初期)为被试,结果发现,在总再认率上,好朋友加工条件显著优于母亲和不熟悉同学加工条件,母亲加工条件显著高于同学加工条件;在R指标上,好朋友加工条件显著高于母亲和不熟悉同学加工,母亲加工和不熟悉同学加工无显著差异。

由于R指标代表着自我觉知成分,反映了自我对记忆的影响,是自我记忆研究的一个非常敏感的指标,因而它能更好地反映出不同他人反思评价的记忆特点。综合研究一的三个年龄段的实验结果,我们发现不同他人反思评价记忆效应的年龄特点,主要反映在母亲反思评价记忆成绩的变化上。虽然在外显的亲密关系测量上,三个年龄段被试,其与母亲和好朋友的关系并没有太大差异,但在记忆成绩上,却存在着母亲反思评价的分离效应。具体而言,在初中阶段,好朋友和母亲反思评价的记忆成绩没有差异,显著优于不熟悉同学加工记忆成绩;而在高中阶段,母亲反思评价记忆成绩开始与好朋友加工记忆成绩分离,显著低于好朋友加工记忆成绩,而高于不熟悉同学加工记忆成绩;到了大学阶段,母亲反思评价记忆成绩进一步下降,显著低于好朋友加工记忆成绩,与不熟悉同学加工记忆成绩没有差异。

综合三个实验结果,我们发现,随着年龄成长,母亲反思评价重要性逐渐降低,这或许反映出青少年成长中评价能力的发展的特点。有学者指出,青少年发展中,其评价能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十分重视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他们开始将同龄人的评价和成年人的评价同等对待,慢慢地就表现出更重视同龄人的意见和忽视成人的意见(林崇德,2002)。另一项研究探讨了青少年(平均年龄17.82岁)的情感需求,结果发现,青少年最重要的人际角色是父母等直系亲属和亲密朋友,但是亲密朋友所承担的倾听和理解功能都优于父母(辛自强,池丽萍,2008)。研究一的三个实验也支持这些结论,青少年期的青少年,由于母亲和好朋友同等重要,两者反思评价的记忆成绩并不存在差异;而青年初期的青少年最为关注同龄人的评价,而降低了对母亲看法的敏感度,因而好朋友反思评价在R指标上的记忆成绩要显著优于母亲加工的记忆成绩,但母亲加工成绩仍要优于不熟悉同学加工,这表明虽然母亲反思评价对该阶段青少年的影响变小,但仍有着很大影响。随着年龄的进一步成长,成年初期个体则对好朋友看法的关注度较高,而对母亲看法的关注度更少,因而表现出母亲加工记忆成绩与不熟悉同学加工记忆成绩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的三个实验表明,在不同年龄阶段,即使同一具体他人,其反思评价个体的影响也是不同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出对母亲反思评价记忆优势的分离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