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之间保险监管的法律法规成为欧盟委员会的工作重点,这主要通过颁布欧盟指令的方式来实现。两项“第一指令”用于协调不同成员国之间的保险业务经营。部分人员建议,新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不仅要涉及偿付能力额度,还应当涉及偿付能力额度的构成及保证金。同时,工作组希望,即使在保险公司的准备金和偿付能力满足监管要求的情况下,监管部门也可以采取干预措施。......
2025-09-30
作为欧盟偿付能力Ⅱ指令计划的一部分,欧盟委员会要求CEIOPS(后为EIOPA)进行一系列大规模的行业测试,即所谓的量化影响测试,以评估各种不同的备选方案的可操作性和作用,以及对公司和行业可能的影响,并对进一步建立技术标准及制定实施法案提供支持。测试按照标准流程进行:
►参加调查的公司按照规定填写相关的信息;
►公司可以提供反馈意见和其他备选方案的建议;
►调查结果将直接影响对指令的修订;
►调查结果将直接影响监管机构对偿付能力标准的校准。
从2025年至今,总共已经进行了5次测试,跨越了整个计划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在每次测试前,CEIOPS均会进行公开征求意见,确定测试内容,在测试完成后,CEIOPS将及时评估测试结果,向欧盟委员会提交总结报告。如下为5次量化影响测试的简要介绍。
一、QIS1:第一次测试
背景:EC要求CEIOPS提供关于SII的建议,主要关注技术准备金评估的相关内容以及审慎水平的分析。
时间:2025年10月至12月。
方式:来自19个国家的312家企业参与了测试。
目的:当前技术准备金评估方法的审慎程度,并与事先确定的水平进行校准,同时希望通过测试能够为今后的评估计算提供相关信息。
关于技术准备金的技术要求:
最佳估计:未来现金流的期望现值,期望的未来现金流基于精算假设。寿险至少包括死亡率、发病率、退保率、执行合同选择权的发生率、费用等风险因子,且应考虑管理层行为,不应考虑保险企业的信用风险。
风险边际:对期望值的风险边际要求为在企业整体层面考虑各风险因子的在险价值(VaR)与期望值之间的差额,合同的保证及合同选择权应按照与市场一致的方法考虑。
重要结论:最佳估计加上风险边际小于当前规则下的技术准备金,且风险边际对大部分企业及业务类型均较小。
二、QIS2:第二次测试
背景:研究欧盟偿付能力Ⅱ体系下,资产和负债的评估方法以及对保险企业的影响,资本要求(MCR及SCR)的可行性计算方案。
时间:2025年春季开始,2025年10月结束。
方式:来自23个国家的514家保险企业参与了测试,各成员国邀请不同性质和规模的企业基于2005会计年度的数据进行测算。通过填写excel表格和问卷的形式总结测算结果。
目的:
(1)提供今后实际计算的相关信息;
(2)帮助建立欧盟偿付能力Ⅱ资本要求计算的标准方法(简称标准法),评估其对资产负债表和资本的潜在影响;
(3)评估SCR方法的合适性(定性和定量信息)。
重要结论:QIS2被视为对技术准备金、MCR和CSR最初方案的首次测试,其主要的贡献在于优化标准方法。并有如下主要发现:
(1)方案中,部分风险模块及其相关性的假设过于谨慎(如市场风险、非寿险承保风险及规模系数),尤其是市场风险模块中,权益和不动产、权益和利率之间的相关性被设置得过高。
(2)与QIS1测试类似,技术准备金对大部分企业而言仍是主要挑战,主要表现为缺乏时间、人力、知识以及相关指令。平均来看,企业需要花费2个人/月来完成相关QIS2的测试。
(3)另外,QIS2还发现业内对使用75分位法还是资本成本法用于计算准备金,对于利润分享业务(profit sharing business)吸收风险的性质有不同的看法。
(4)使用内部模型计算的寿险承保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的资本要求明显超过标准公式计算结果,而非寿险承保风险的资本要求低于标准公式相应结果。集团层面的风险资本分散效应,视集团的性质,从5%到55%不等。
财务影响:
(1)对寿险企业的影响:因企业而异,通常而言,相比于偿付能力Ⅰ号,技术准备金有所减少,基本偿付能力资本要求(Basic SCR,即各风险模块资本要求的算术和)变大,可用资本(available elements of capital)也变大。有11个成员国的保险企业的SCR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偿付能力Ⅰ号相应结果,6个成员国的保险企业的SCR充足率有提升,大部分企业的最低资本金要求(MCR)充足率高于100%。
(2)对非寿险企业的影响:技术准备金有所下降,可用资本变大,基本偿付能力资本要求高于偿付能力Ⅰ相应结果。有16个成员国的保险企业SCR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偿付能力Ⅰ,但大部分高于100%。
三、QIS3:第三次测试
背景:用于测试不同的选项的影响及启示,其结果构成准备QIS4的基础。
时间:2025年4月~7月。
方式:共有来自28个成员国的1027家保险企业参与了本次测试,其中,330家为寿险企业,511家为非寿险企业,覆盖了60%以上的市场规模。平均耗时1~3人/月。
目的:
(1)获得关于建议及可选算法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的深入信息;
(2)汇总SCR和MCR建议算法的合适性的相关信息;
(3)首次测试对保险集团的影响。
财务影响:(https://www.chuimin.cn)
(1)由于取消了偿付能力Ⅰ内含的谨慎假设,欧盟偿付能力Ⅱ的技术准备金规模相比偿付能力Ⅰ要求下有所减少,这同时增加了可用资本。其中,非寿险的准备金变动率要大于寿险。
(2)98%的保险企业能满足MCR要求,16%保险企业无法满足SCR的要求。
(3)按照QIS3建议的算法计算得到的“自有资金/SCR”的比率普遍低于偿付能力Ⅰ下的结果,尤其是对于非寿险企业更显著;而对于寿险企业,则呈现较大的差异性。这种结果与欧盟偿付能力Ⅱ坚持外在地考虑风险影响的通用原则是一致的。
(4)从整个欧盟层面看,不需要额外增加资本金,但就具体保险企业而言,有30%的企业的资本溢额(available surplus,为可用资本-偿付能力资本要求)增长超过50%,另有34%的企业的资本溢额下降了50%,并有16%的企业需要额外增加资本金。
四、QIS4:第四次测试
背景:2025年3月31日,经过8周的公开征求意见后,欧盟委员会要求CEIOPS推动欧盟偿付能力Ⅱ的QIS4。
时间:CEIOPS在2025年4月~7月组织进行了相关测试。
方式:来自30个成员国的1412家保险企业参与了测试,参与率提升了37%,覆盖了超过60%的市场份额,并有111个保险集团(超过60%)参与了关于集团监管方面的测试。
目的:收集建议算法对保险企业资产负债表影响的详细信息,以协助制定第二级的实施方案。重点测试了如下内容:
(1)偿付能力资本要求对保险集团资产负债表的量化影响,并考虑分散效应以及集团自有资金的转移性;
(2)计算资本金需求及技术准备金的简化算法;
(3)MCR的设计及校准机制;
(4)标准公式与内部模型计算偿付能力资本要求的差异。
财务影响:
(1)资产和负债的变动不一致,负债有所减少,可用资本及偿付能力资本要求相应上升。
(2)98.8%的保险企业可以满足MCR的要求。专属保险企业(captives)受MCR的影响较大,大约有7%的专属保险企业无法满足MCR要求。
(3)从整个欧盟层面看,不需要额外增加资本金。但约有11%的保险企业无法满足SCR的要求,其中,大型保险企业以及非寿险企业受影响最大。
(4)有一半的使用内部模型的保险企业的资本金需要比使用标准公式计算的资本金需求少20%。
(5)保险集团的分散化效应根据其业务的分散程度,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平均来看,大致可以降低21%的资本金要求。
五、QIS5:第五次测试
背景:2025年7月6日,欧盟委员会要求EIOPA实施关于欧盟偿付能力Ⅱ的QIS5。
时间:本次测试的时点为,第一级的指令已经下发,欧盟委员会正在准备更为详细的执行法案,从2025年8月~11月。
方式:来自30个成员国的2 520家保险企业和167家保险集团参与了QIS5的测试。如果以技术准备金计量,覆盖率为95%,如果以保费规模计量,覆盖率达到了85%。
目的:在整个欧盟层面检视建议的计算方案对单个企业和保险集团的影响。测试获取的信息和数据将为EIOPA和欧盟委员会制定第二层级的授权法案和实施法案以及第三层级的指令的制定提供帮助。一个更深层次的目标是鼓励保险企业积极准备欧盟偿付能力Ⅱ的到来,并锁定其内部流程、系统以及设置需要强化的领域。
覆盖如下内容:
(1)技术准备金、自有资金、MCR、SCR以及对资产和负债评估的计量方法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
(2)对保险企业需要的资本金的影响;
(3)对建议的资本金要求的合适性及其校验方法进行检视;
(4)为计划使用内部模型的保险企业提供测试的机会,并检视相关结果。
财务影响:
(1)受次债危机及调整资产负债表计量规则的双重影响,整个欧盟层面,保险企业的自有资金超过SCR的要求(即资本溢额)3 950亿欧元,较现有偿付能力体系下的资本溢额减少560亿欧元。
(2)通常单个企业使用内部模型计算的资本金要求和使用标准公式计算的结果差异不大,而保险集团使用内部模型计算的资本金要求则仅有标准公式的80%。
(3)平均来看,保险集团使用“扣除汇总法”计算得到的盈余结果比使用“合并报表法”计算得到的盈余结果要大幅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前者无法确认风险分散效应。
(4)调整后的SCR为调整前的SCR的41%,主要的风险模块为市场风险和非寿险承保风险。
(5)在欧盟层面,15%的保险企业无法完全覆盖SCR的要求,其中有接近9%的企业无法达到SCR要求的75%。这其中,有1/4为保险集团。仅有不到5%的保险企业无法覆盖MCR的要求。
【注释】
[1]目前,欧盟偿付能力Ⅱ关于负债贴现率的选择还在讨论之中。
[2]英文:Quantitative Impact Study,简称QIS。
相关文章
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之间保险监管的法律法规成为欧盟委员会的工作重点,这主要通过颁布欧盟指令的方式来实现。两项“第一指令”用于协调不同成员国之间的保险业务经营。部分人员建议,新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不仅要涉及偿付能力额度,还应当涉及偿付能力额度的构成及保证金。同时,工作组希望,即使在保险公司的准备金和偿付能力满足监管要求的情况下,监管部门也可以采取干预措施。......
2025-09-30
通过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与监管的研究与实践,全行业对保险业的发展规律,对偿付能力监管有了深刻认识,并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因此,偿付能力监管应当充分考虑各类保险公司的差异性。即便在欧盟内部,也存在瑞士的偿付能力监管模式。当前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应当采用规则导向与原则导向相结合的方式,坚持“规则”与“原则”并重,充分发挥两者的长处,形成优势互补。......
2025-09-30
保监会于2008年7月在机关内部成立了偿付能力监管委员会,负责研究偿付能力监管的政策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偿付能力监管工作,分析偿付能力状况,研究决定监管措施,监督有关部门执行监管措施的情况。因此,保监局也是偿付能力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保监会也建立了会机关和派出机构之间的偿付能力监管工作协调机制。......
2025-09-30
2012年3月,原保监会正式发布《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规划》。经过3年努力,于2015年初发布了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17项主干技术标准。经过一年的双轨并行试运行后,“偿二代”于2016年正式实施,我国偿付能力监管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第三支柱是市场约束机制,是引导、促进和发挥市场相关利益人的力量,通过对外信息披露等手段,借助市场的约束力,加强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
2025-09-29
本指标体系的权重是以教师信息素养调查统计结果和参考相关的评价体系的权重为依据的。同时教师的自我评价也是教师信息素养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组织良好的自我评价对于提高教师对自我信息素养的认识有着积极影响和重要作用。只有学生评价、专家和同行评价及自我评价相互补充,才能使教师信息素养单因素评价工作做得公正、客观、准确。......
2025-09-30
在目前的教师信息素养量化研究中,普遍以两个级别区分不同内容的评价指标。其次是学校、区域教育信息化程度不均衡的影响。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程度较低的区域,教师人均电脑保有量不足一台,月均上网次数不足一次。此外,即使是在较为发达的区域,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信息化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同样,在我们以二级指标量化教师信息素养水平时,也要在符合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的同时,做到与时俱进。......
2025-09-30
保险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保险监管的引导和支持,与保险监管的改革创新密不可分。此次监管框架的调整,被普遍认为能够在统一监管标准、减少沟通成本、杜绝监管套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原银监会、保监会的合并,对金融领域实现统一监管标准、减少沟通成本、提高监管效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等目标具有积极作用,向中国特色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迈出了全面探索的新步伐。......
2025-09-29
由于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由以乡为主改为以县为主,使教育投入的职责上移,教育事业费在县乡镇两级支出中的比例随之得到调整,教育事业费出现向县级财政集中的趋势。教育事业费占县级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11年的17.66%提高到2017年的21.14%,提高了约3.5个百分点,而教育事业费占乡镇级财政支出的比重则由2011年底47.95%下降到2017年的35.27%,下降了约12.7个百分点。行政管理费在县乡镇两级财政和国内支出中增加较快。表6-2不同发展水平县乡镇财政支出结构比较......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