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崇祯初期小说作家的时事情结侧重于表现对时局的看法,而顺治初期小说作家的时事情结则侧重于表达亡国之痛。清初学术集中在明亡原因追究上,此时的学术家、小说作家、诗人、戏曲家大多都是明遗民。小说作家对甲申事变的反应也极为强烈。还有一些小说作家执意追究明亡原因,通过议论明朝得失寄托自己对亡明的哀思。......
2023-11-29
崇祯年间小说作家的心态表现出相当明显的层次感,即从崇祯初年的欢欣鼓舞转向崇祯中后期的忐忑不安,这是与当时时事密切相关的。
一、崇祯初期小说作家的时事情结
明天启元年(1621),宦官魏忠贤倚仗天启皇帝的宠信,与天启皇帝的乳母客氏互相勾结,开始把持朝政。天启三年(1623),魏忠贤提督东厂,权势进一步扩大。这一年,魏忠贤、客氏逼死宫妃裕妃、成妃。天启五年(1625)毁全国书院,榜示东林党人姓名于全国,对他们加以残酷迫害,加害左光斗、杨涟、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顾大章等人。次年又迫害缪昌期、李应升、周顺昌、周起元等人。天启七年(1627)八月,天启皇帝死,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十一月,朱由检把魏忠贤安置在凤阳,魏自缢死。崇祯元年(1628)正月,戮魏忠贤及崔呈秀的尸体;六月,魏忠贤党羽冯铨、魏广微被削籍,许显纯伏诛。崇祯二年(1629),魏忠贤案被定性为“逆案”,自崔呈秀以下分为六等,按他们的罪行大小分别定罪。[1]横行了六七年之久的魏忠贤一朝垮台,人心大快,举天同庆。
从本书附录二可以看出,在崇祯元年到四年之间,创作和刊刻了一批反映魏忠贤事件的时事小说。
崇祯皇帝刚刚即位,就果断处置了“梼杌”魏忠贤,这一举动使当时士人看到了“中兴”的希望。
如前所述,吴越草莽臣在《魏忠贤小说斥奸书·自叙》中,就称颂崇祯皇帝的作为是“乃天福我国家,潜夺奸人之魂,龙飞为五,若禹鼎成而妖魑形见,雷霆一震,荡然若粉齑,而当日之奸皆为虚设”。他说:“越在草莽,不胜欣快。”
这是当时大多数士人的心语。西湖义士在《皇明中兴圣烈传·序》中,也谈到自己在魏忠贤倒台之前的忧患心态和魏忠贤倒台之后的欢跃心情:
宋文正言曰:“在国则忧其民,在野则忧其君。”野臣切在野之忧也久矣!忧君侧之奸逆,忧灾变之洊至,每思埋轮,分蹈越俎。乃圣天子在上,公道顿明。倏而豺狼剪除,倏而狐狸屏迹,倏而妖花月怪消形。读邸报雀跃扬休,即湖上烟景,顿增清明气象矣。[2]
正因为胸怀殷忧已久,当崇祯皇帝一举处置魏忠贤之时,西湖义士欢呼雀跃,将崇祯皇帝称为“圣天子”,欢跃之情所及,感觉连身边的自然景物都顿时清朗许多。于是乃决定创作小说,让更多的人了解魏忠贤败亡的经过,让读者都能为大奸得以铲除而畅快,都能为生逢“盛世”而欢欣。他说:
逆珰恶迹,罄竹难尽。特从邸报中与一二旧闻,演成小传,以通世俗。使庸夫凡人亦能披阅而识其事,共畅快奸逆之殛,歌舞尧舜之天矣。
“共畅快奸逆之殛,歌舞尧舜之天”,这就是西湖义士创作《皇明中兴圣烈传》的动机。
魏阉集团被平定之后,辽东边患成为明朝士人关注的焦点。明朝中后期以来,东北女真族是明朝军事上的最大威胁。万历十一年(1582),努尔哈赤以十三副甲兴起于建州。他虽然接受明朝龙虎将军的封号,但早蓄异志。万历四十三年(1615),努尔哈赤开始编制八旗,增强军事力量。次年建立金国(史称后金),建元天命,以“七大恨”告天伐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金兵攻陷抚顺,在萨尔浒大败明军;明朝的边庭危机开始出现,为充“辽饷”而在全国增加田赋,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国内矛盾也进一步激化。天启元年(1621),金兵攻陷沈阳和辽阳。天启五年(1625),金国建都沈阳。至此,明朝在与后金的军事冲突中节节败退。天启六年(1626),明按察使袁崇焕在宁远打败后金,取得大捷;努尔哈赤受伤去世,其子皇太极即位。天启七年(1627),皇太极与明巡抚袁崇焕讲和,但不久回攻宁远,又告失败。袁崇焕取得的胜利,鼓舞了明朝朝野上下的信心。但好景不长,崇祯二年(1629)六月,袁崇焕杀皮岛守将毛文龙;十二月,崇祯帝中了后金的“反间计”,逮捕袁崇焕。后金兵分三路大举入侵,逼近北京,京师戒严,明朝统治岌岌可危。
辽东事件引起了朝野上下人等的密切关注,小说作家们也纷纷根据邸报和传闻撰写小说,介绍事件的发展经过,表达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反映辽东事件的一批时事小说,大都是崇祯初年创作和刊刻的。
从军事上说,辽东事件暴露了明朝军事力量的薄弱。辽东边防地势险要,又有重兵把守,为什么却几乎每战必败?
小说作家和当时的士人一样,纷纷寻找明军战斗力不强的原因。陆人龙在《辽海丹忠录》第二回开篇,详细分析道:
只是承平日久,各堡额兵,半为将领隐占,便有几个,也不晓得什么是战,什么是守,身边器械,无非是些钝戟锈刀,见几个贼人来,掩一掩堡门,放一把火,竖一杆号旗,便了故事。
这原是不堪战的,却亦不堪守。堪战的不过是游兵标兵,却内中也有隐占,原无足数,时常操练,也只应名。就是几个零星鞑贼入境,也毕竟让他去了,后边放几个炮,赶一赶了事,也不曾经战阵,也是没帐黄子。
所恃是有几个留心边务的文武,不顾情面,清隐占,使兵无虚冒;汰老弱,使兵多精悍。又时时比验他武艺,看验他器械,鼓他的意气,又不去科敛,极其抚绥,结之以恩。然后有罪必刑,加之以威。
如此地利,得人和可守。无奈武官常受制文官,只顾得剥军奉承抚按司道。这些抚按养尊,不肯做操切的事。
边道一年作一考,只顾得望升,得日过日,哪个实心任事。此所以一有变故,便到不可收拾。
承平日久,军务涣散;将领侵占军饷,无心任事。这些都是每朝每代衰飒之时的通病,明朝末年尤其如此。
在辽东军事事件中,袁崇焕擅杀皮岛守将毛文龙,在当时似乎很不得人心。毛文龙在皮岛拥兵自重,俨然已成为后金、明朝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并且越过明朝政府擅自与朝鲜交接。袁崇焕杀毛文龙,可能会有其合理之处。袁崇焕死于后金的“反间计”,是明朝军事力量的重大损失。但在当时,辽东地区远离明朝民众,事件的具体内幕及其是非曲直,很少有人了解。在境外大敌当前之际,毛文龙毕竟是一员抵抗后金军队的守将。一员守将不明不白地被自己人所杀的现象,使得舆论同情毛文龙而谴责袁崇焕。据说袁崇焕在北京死时,市民“争食其肉”。
这种舆论导向,在当时的小说中有明显的反映。崇祯二年(1629)刊行的小说《镇海春秋》、《辽海丹忠录》,崇祯三年刊行的《近报丛谭平虏传》,都是为毛文龙“鸣冤”、“颂德”的。翠娱阁主人陆云龙在《辽海丹忠录·序》中说:
顾烁金之口,能死豪杰于舌端;而如椽之笔,亦能生忠贞于豪下:此予《丹忠录》所繇录也。[3](www.chuimin.cn)
据他所讲,创作《辽海丹忠录》的动机,就是为“豪杰”之士、“忠贞”的毛文龙辨明冤屈、恢复形象。
《镇海春秋》和《平虏传》中对袁崇焕和毛文龙的感情心态,也与《辽海丹忠录》相同。
崇祯四年(1631),闭户先生在《鼓掌绝尘·题辞》中称颂崇祯皇帝时说:“方今一人当头,万民鼓掌,逆珰传首,叛焕划肠。”他将袁崇焕和魏忠贤并称为“逆珰”、“叛焕”,表现出对袁崇焕的痛恨之情,很能代表当时的舆论心态。
崇祯前期,崇祯皇帝励精图治的一些作为,使明朝朝臣和民众重新树立起民族的信心,看到了“中兴”的希望。小说作家纷纷表示出对时局的乐观心境。吴越草莽臣在《魏忠贤小说斥奸书·自叙》中,称颂崇祯皇帝处置魏忠贤之举是“天福我国家”。西湖义士在《皇明中兴圣烈传·序》中说:“乃圣天子在上,公道顿明。”砚山樵元九在《警世阴阳梦·醒言》中,形容当时的时政是:“天心仁爱,明圣当阳,群险露消,英雄雷奋。”吟啸主人在《近报丛谭平虏传·序》中,谈到自己的创作动机时也说:“今奴贼已遁,海晏可俟,因记邸报中事之关系者,与海内供欣逢见上之仁明智勇。”
然而,这种虚假的“中兴”局面表现出来的理想色彩,很快就被无情的现实抹去了。崇祯五年(1632),北直隶大旱,天灾人祸,使得威胁明朝统治的另一军事力量——流民义军的势力越来越强盛;辽东危机也没有得到缓解,崇祯中后期的形势危机四伏。
二、崇祯中后期小说作家的警世心态
如前所述,万历四十六年(1618),为抵抗后金的入侵,明朝政府增加全国田赋,以充“辽饷”。从此,“辽饷”成为明朝民众尤其是农民的沉重负担。明朝中后期以来,土地兼并问题也日益严重,广大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沦为无家可归的“流民”。铤而走险、奋起反抗的流民义军,渐渐成为令当权者头痛的严重社会问题。天启二年(1622),山东爆发了白莲教徐鸿儒起义。崇祯元年(1628),陕西遭受特大旱灾,义军领袖王嘉胤在府谷黄龙山起义。崇祯三年(1630),陕西义军与山西农民军合流,势力增大。崇祯六年(1633),义军共推高迎祥为领袖,号“闯王”,渡过黄河向北部挺进。这一年,明朝政府又一次增加田赋。崇祯七年(1634),山西、河南大旱。次年,义军在荥阳举行大会,接着攻破凤阳。崇祯九年(1636),河北、山西大旱,义军共推李自成为闯王。第二年,张献忠由庐州进攻安庆,李自成由陕南进攻四川。崇祯十二年(1639),河南大旱;明朝政府除“辽饷”外,又增加“练饷”和“剿饷”,即所谓“三饷”。崇祯十四年(1641),李自成攻克洛阳,杀福王,张献忠攻克襄阳,河南发生大灾荒。随着流民和饥民的日益增多,义军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流民义军越来越成为威胁明朝存亡的重要力量。
崇祯中后期,辽东危机也日益加重。崇祯六年(1633),毛文龙部将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先后投降后金。这些倒向后金的辽东战将,成为后金入侵中原的得力助手。崇祯八年(1635),后金军队侵入山西北部,俘虏人口多达七万六千。[4]次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改建州为满洲,出兵进攻朝鲜,并从喜峰口侵入北京近郊,俘虏人口十八万。实际上,崇祯中后期渐渐形成了明朝、义军、后金三足鼎立的局面,究竟鹿死谁手,尚待决一死战。
崇祯十五年(1642),李自成围攻河南开封,明官军决黄河之堤以图淹堵义军;张献忠进入四川,建立割据政权;清兵攻破锦州,松山一役,明军大败,明朝经略洪承畴降清。从军事意义上说,松山一败,明军的败局大约已定。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攻克襄阳和西安,建立大顺国;清皇太极去世,顺治皇帝福临即位。义军、清军两支力量,都与明军展开拉锯战。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大顺军进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而死,明朝灭亡。
与崇祯中后期的历史相对应,小说作家心态也与崇祯前期有所变化。在日益严峻的国家危亡关头,小说作家们满怀中兴理想、欢欣鼓舞的心态渐渐消歇,开始转而反思历史、关注世情。似乎从崇祯五年(1632)起到顺治元年(1644)之前,一时蔚为大观的时事小说几乎看不到了。此后的小说多数是描写前朝历史的历史演义、宣扬佛道思想的神怪小说、反映当时世态的世情小说、表达作家生活理想的才子佳人小说以及一些讽儒刺世、劝人为善的话本小说集。
崇祯中后期的小说作家创作历史演义小说,目的多为借前朝兴亡故事以警当今之世。譬如崇祯四年(1631)野史主人在《隋炀帝艳史·序》中说,齐东野人创作的《隋炀帝艳史》是“述”,而不是“作”,是通过记述隋炀帝一生的作为,让人们看到隋炀帝的“种种淫肆”,“正所谓不戢自焚,多行速毙耳”,从而起到警世的作用。
委蛇居士在《隋炀帝艳史·题辞》中,反对人们认为作者创作《隋炀帝艳史》是借“奇其事以猎观,巧其名以渔利”的看法。他说:
小传之来尚矣,易世而其风滋盛,果取振励世俗之故欤,抑主娱悦耳目而然欤?识者多谓拿空捉影,吹波助澜,奇其事以猎观,巧其名以渔利。嗟乎!曾是一传出,费几许推求,用几许结撰,区区作此种生涯,不亦悲夫!
余友东方裔也,素饶侠烈,复富才艺,托姓借字,构《艳史》一编,盖即隋炀帝事而详谱之云。其间描写情态,布置景物,不能无靡丽慆淫荡心佚志之处,而要知极张阿摩之侈政,以暗伤隋祀之绝,暗伤隋祀之绝,还以明彰世人之鉴见。[5]
他认为《隋炀帝艳史》创作过程非常艰苦,作者付出这么大的心力,仅仅为了“猎观”、“渔利”,很是得不偿失。委蛇居士从作者的品格和作品内容两个方面,说明这部小说是“有关世俗,大裨风教”的。他认为,这部小说描述的是很“艳”的故事,但告诉人们的道理却是“乐不可极,用不可纵,言不可盈,父子兄弟之伦,尤不可灭裂如斯也”。因此,它的存在不是为“娱悦耳目”,而是要“振励世俗”。
一些小说作家也在作品中表现出呼唤英雄的心理需求。完成于崇祯六年(1633)的《隋史遗文》,从体裁上说,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但吉衣主人袁于令在作品中,却没有像以前的历史演义小说一样,叙述朝代兴亡的故事,而主要描写了秦琼等几位草莽英雄的事迹。
袁于令在《隋史遗文·序》中,感叹“奇情侠气,逸韵英风,史不胜书者,卒多湮没无闻”,故为之撰文传世。他所歌颂的英雄,是江湖义士般的英雄:“烈士雄心,不关朝宇;壮夫意气,笃于朋友”;而且还都是一些失败的“英雄”:“义不图报,忠不谋身,才奇招嫉,运厄多艰”。这与传统历史演义小说主要演述帝王将相的故事有所不同。
袁于令的小说观与前人有别。他不再强调小说的警世、劝世等教化作用,而是坦言自己的追求目标是“惊俚耳”和“快俗人”。他说:“顾个中有慷慨足惊俚耳,而不必谐于情;奇幻足快俗人,而不必根于理。”
袁于令的说法,与崇祯三年(1630)委蛇居士在《隋炀帝艳史·题辞》中标榜小说要“振励世俗”的目的相比,意味已经完全不同。崇祯元年(1628)陆云龙在《辽海丹忠录·序》中也强调:“词之宁雅而不俚,事之宁核而不诞,不剽袭于陈言,不借吻于俗笔。”
崇祯五年(1632)以后,直到顺治元年(1644)甲申事变之前,似乎已经很少见到“据实纪录”的时事小说。小说作家的心态,似从崇祯前期的比较关注政治风云,转而为中后期的更为贴近世态人情。而且,小说作家在作品中渐渐增加了越来越多的理想色彩,婉曲表达了他们在乱世之中的心理需求。
从文艺学的角度来看,似乎可以说,崇祯前期的小说作家基本上是“记录型”的,其创作以记录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故事为主;崇祯中后期的小说作家中有一些是属于“实验型”的,他们往往在作品中描述一些没有真实发生过的故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思想。
崇祯前期小说作品以时事小说为主流。时事小说与政治风云紧密联系的特性,决定了时事小说作品的纪实性。从目前可知的资料看,除六部时事小说之外,只有一部世情小说《玉闺红》,一部神怪小说《禅真后史》,似乎还有三部演述前朝历史的历史演义小说《盘古至唐虞传》、《有夏志传》、《有商志传》。[6]
崇祯中后期的小说作品中,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怪小说、世情小说和话本小说集从数量上说平分秋色,但艺术上较有成就的是世情小说中的《醋葫芦》、神怪小说中的《东度记》和几部话本小说集。世情小说不像历史演义那样有“史”可据,虽然是“描摹”当时世态,但作家发挥想象的余地要大一些。神怪小说一般是借助故事宣扬某种佛道观念,除去一些宗教人物的传记外,一般也要靠作家“凭空”构建故事。
崇祯年间还出现了两部才子佳人小说——《春柳莺》和《山水情传》。才子佳人小说描述作家心中的“白日梦”,是比较典型的“实验型”文学作品。而此时艳情小说的一度泛滥,是明末开放的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作者及时行乐的末世心态。
有关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的文章
但崇祯初期小说作家的时事情结侧重于表现对时局的看法,而顺治初期小说作家的时事情结则侧重于表达亡国之痛。清初学术集中在明亡原因追究上,此时的学术家、小说作家、诗人、戏曲家大多都是明遗民。小说作家对甲申事变的反应也极为强烈。还有一些小说作家执意追究明亡原因,通过议论明朝得失寄托自己对亡明的哀思。......
2023-11-29
从文学创作心理学的角度观照明清之际小说作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他们的心态以及心态的生成。所谓时事情结,是指在明清之际小说各个流派的作品中,都表现出一定的关注时事的心理心态。明清之际小说作家“时事情结”的形成,源于他们所遭受的两大集体创伤体验——魏阉暴政和大明王朝的覆亡。......
2023-11-29
第一节小说作家与社团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的交游,似乎比其他历史时期的士人更为广泛、频繁,这是因为当时读书人崇尚“结社”和“游学”的风习,众多的社团和漫长的旅程为作家提供了广泛结交友朋的可能性。欲考察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的人际交往,不得不提到当时江南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1]小说作家作为生员和文人,必然也都应在社团之中。除了结社之外,跨省游历也是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的一项重要的社会生活。......
2023-11-29
第十章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的创作心态无论从文学理论方面,还是从中外文学史的实践方面来看,生活地域、职业等因素对作家心态的影响,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明清之际小说作家也不例外。此时作家心态的趋同性,使我们对明清之际小说作家心态的研究具备了一定的可能性。......
2023-11-29
第一节“存雅道”、“为世型”木铎,本义指木舌的铃。明清之际小说作家“木铎醒世”的小说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为“存雅道”,“著良规”;二为“警世劝俗”,“以为世型”;三为“推因及果,劝人作善”。“存雅道”,“著良规”,“破今时陋习”,成为冯梦龙和凌濛初先后秉持的小说观念。......
2023-11-29
但对小说创作来说,作家之间的交往具有特殊的意义。由于明清之际小说作家大多在杭州、苏州、南京一带活动,又都与书商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他们彼此之间应当比较容易发生交往。据目前可知的材料,大致可以梳理出一个松散的小说作家团体,这个团体以杭州为主要活动中心。以冯梦龙以中心,可以串起两个小说作家交往链环。......
2023-11-29
第一节明清之际小说作家心态的类型明清之际小说作家心态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与清末等夹缝时期有相似之处。明清之际小说作家心态,大致可以归为五种类型,即警世心态、救世心态、劝世心态、愤世心态和隐世心态。此时涌现的时事小说创作热潮,就是关注现实的警世心态的典型表现。吟啸主人对小说创作中的素材取舍,是以是否“有补于人心世道”为标准的。劝世心态在明清之际小说作家中流行,与当时社会上善书流行的现象有一定的关系。......
2023-11-29
此时,小说作者和读者关注的焦点是魏忠贤事件和辽东事件,反映这两大事件的时事小说陆续出现。小说界迅速作出反应。指明这类小说内容上紧扣时事的特征。时事小说在崇祯初年勃然兴起,原因是多方面的。......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