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存雅道”、“为世型”木铎,本义指木舌的铃。明清之际小说作家“木铎醒世”的小说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为“存雅道”,“著良规”;二为“警世劝俗”,“以为世型”;三为“推因及果,劝人作善”。“存雅道”,“著良规”,“破今时陋习”,成为冯梦龙和凌濛初先后秉持的小说观念。......
2023-11-29
第三节 向中篇发展的话本小说集《照世杯》
20世纪初,文士董康去日本寻书,见到一部白话小说集《照世杯》,是日本明和间刊本,本土已佚。遂将此书带回国内。[33]1928年,海宁陈氏据董康带回的《照世杯》用活字排印,列为《古佚小说丛刊》之一,《照世杯》才开始在本土重见流行。
后来,《照世杯》的其他版本也陆续浮出地表。目前可知的版本有四种:
一是康熙间酌元亭刊本。首有吴山谐野道人序,图四叶,半叶八行,行二十字。藏日本佐伯文库。
二是抄本。半叶九行,行二十字。藏大连图书馆。
三是1928年海宁陈氏《古佚小说丛刊》本。藏南京图书馆。以上三种版本卷后均有谐道人评。避“玄”作“元”。[34]
四是1955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据陈本重印,略有删节。[35]
《照世杯》的书名富有寓意,应当取自明末朱国桢《涌幢小品》卷一《照世杯》条:“撒马儿罕在西边,其国有照世杯,光明洞达,照之可知世事。”作者将自己的小说比作“光明洞达”的域外奇珍“照世杯”,希望读者阅读之后“可知世事”。
《照世杯》共讲述四个故事。第一卷《七松园弄假成真》,讲的是苏州秀才阮宦(字江兰)和扬州名妓畹娘的故事。阮江兰不肯轻易择偶,听从友人张少伯的劝告,来到扬州寻访佳丽,住在平山堂下七松园,遇应公子携名妓畹娘来住。阮江兰窥见畹娘,一见倾心,不料被应公子看破心事,瞒着畹娘,伪造情书,骗阮江兰夜间入室,捆绑毒打。畹娘知晓,放走江兰。畹娘对江兰也一见倾心,寄封情书约会江兰。江兰却误以为又是应公子的诡计,持书质问应公子。应公子怒而将畹娘逐回妓院。江兰懊悔,赶至妓院与畹娘相会。因无银钱,被老鸨逐出,流落街头。张少伯闻讯,赶到扬州,假娶畹娘,实则养在家中,礼敬如宾。阮江兰不知其故,怨恨少伯,发愤读书,考中解元。少伯送畹娘归江兰,说明其激励江兰之苦心。江兰与畹娘成百年之好,与少伯为异姓兄弟。
第二卷《白和坊将无作有》,讲的是老童生欧醉一贯品行恶劣,一心想“得妻财”做财主女婿而未成婚。一时假冒名士秀才,来到在北直真定县做县官的同乡姜天淳处打抽丰,得七百余金。一天他看见一伙“有钱人”搬进一处大宅,听说是“淮阳做官的已故屠老爷的小妾”——年轻“富有”的寡妇缪奶奶及其小叔子三老爷,即起“财”、“色”之心。正巧三老爷上门请“欧名士”为屠老爷写墓志铭,欧醉假装是屠老爷的生前故交,由此出入“屠家”,渐渐与缪奶奶谈婚论嫁,自荐入赘。缪奶奶拿到欧醉作为诱饵交给她保管的钱财之后,就设计摆脱了他。欧醉找到屠老爷在河间府的老家,才发现“缪奶奶”的身份子虚乌有,他遇到的乃是一伙拐子。
第三卷《走安南玉马换猩绒》的故事背景在广西与安南交界处所开集市上。胡安抚的养子胡衙内好女色,欲调戏临街客楼商人杜景山之妻白凤姑,用汗巾裹一玉马掷给凤姑。杜景山怒而逐之。胡安抚被妻子所逼,陷害杜景山,限期令其献上三十丈猩猩红小姑绒。猩猩绒乃安南所产,用猩猩血染成,朝廷明令禁止买卖。杜景山无奈只得前往安南,途中财物失窃,又遇狒狒,逃到河边,遇术术丞相府眷属,被带回府中。术术丞相已故,其子袭职,但尚年幼,见到杜景山所配玉马,执意要和自己的玉马配成一对。杜景山要求用玉马换三十丈猩猩绒,丞相府给了他四十丈。杜景山不但按期完成任务,而且还从安南带回沉香等物,发财致制富。原来玉马本是一对,属安南国王所有,国王将其一赠术术丞相,又将其一赠胡安抚,不想却阴差阳错,成就杜景山发家。
第四卷《掘新坑悭鬼成财主》,讲的是湖州乌程县义乡村穆太公一贯悭吝成性,不得人心。他想众人之所未想,建造一处精致考究的厕所,吸引众人如厕,卖粪致富。为附庸风雅,请人题写“齿爵堂”三字于厕所之上。齿爵堂原是当地乡绅徐尚书牌坊上的题匾。穆太公的妻弟、恶秀才金有方谋夺穆太公的财产,串通徐公子状告穆太公“欺悖圣旨,污秽先考”,太公入狱。太公之子穆文光变卖家产,送钱给徐、金等人,救得父亲出狱,又靠赌博等手段赢回家财。后来文光考上秀才,其子也进学,穆家遂成书香门第。
《照世杯》所记故事亦庄亦谐,嬉笑怒骂,风格颇类似同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集《豆棚闲话》。这四个故事反映了当时的风俗时尚以及士人、商人的生活片断,歌颂了真义士,鞭笞了假名士,描摹了市井风情、人情冷暖。尤其是后两个故事,分别记录了商人生活的酸甜苦辣,是明末清初新的时代风气的及时反映,新人耳目。
《照世杯》体制也颇为独特,全书共四卷,每卷为一篇,每篇又另列子目,子目以偶句形式两两相对,如同章回小说的体制。正文比一般话本长,但并未分段。这种形式在话本小说集中并不常见,似乎只有顺治、康熙年间刊刻的《十二楼》十二卷(李渔撰)、《人中画》十六卷(不题撰人)、《都是幻》二集十二回(潇湘迷津渡者辑)、《纸上春台》(残)等寥寥几种。[36]胡士莹认为这是短篇话本向中篇小说发展的一种形式,值得注意。[37]
《照世杯》的作者署名“酌元亭主人编次”。书前有一篇序,序文如下:
客有语酌元亭主人者曰:“古人立德立言慎矣哉,胡为而不著藏名山,待后世之书,乃为此游戏神通也。”
今曰:“唯唯,否否。东方朔善诙谐,庄子所言皆怪诞,夫亦托物见志也。与尝见先生长者,正襟敛容而谈,往往有目之为学究,病其迂腐,相率而去者。即或受教,亦不终日听之。且听之而欲卧,所谓正言不足悦耳,喻言之可也。”
今冬,过西子湖头,与紫阳道人、睡乡祭酒纵谈今古,各出其著述,无非忧悯世道,借三寸管为大千世界说法。
昔有人听妇姑夜语,遂归而悟奕,岂通言儆俗,不足当午夜之钟,高僧之棒,屋漏之电光耶!
且小说者,史之余也。采闾巷之故事,绘一时之人情,妍媸不爽其报,善恶直剖其隐,使天下败行越检之子,惴惴然侧目而视,曰:“海内尚有若辈,存好恶之公,操是非之笔,盍其改志变虑,以无贻身后辱。”
是则酌元亭主人之素心也哉!抑即紫阳道人、睡乡祭酒之素心焉耳![38]
序尾署名“吴山谐道人载题于西湖之狎鸥亭中”。序文采用文赋中的主客问答形式,先云“客有语酌元亭主人者曰”,后有“吴山谐道人”以主人身份对答,可知酌元亭主人又号谐道人、吴山谐野道人。从序文中看,酌元亭主人曾在杭州与《续金瓶梅》的作者丁耀亢和为李渔《无声戏》作序的杜浚交往密切,志趣相投。他编纂《照世杯》的动机,是“为大千世界说法”,“采闾巷之故事,绘一时之人情,妍媸不爽其报,善恶直剖其隐。”用以惊醒世人弃恶从善。书当在杭州编纂而成。
《照世杯》又题“谐道人批评第二种快书”。作者还编辑一部章回小说《闪电窗》,题“谐道人批评第一种快书”。[39]《闪电窗》题“酌玄亭主人编辑”,避“玄”作“元”。《照世杯》编纂在《闪电窗》之后,编纂者题名避“玄”作“元”,应当是避康熙皇帝玄烨的名讳,书当编成于清顺治至康熙年间。
【注释】
[1]夏志清等《文人小说与中国文化》、周策纵《〈红楼梦〉与〈西游补〉》、林佩芬《董若雨的〈西游补〉》等资料可参见傅世怡《〈西游补〉初探》一书,台湾学生书局。
[2]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导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3]参见苏兴遗著、苏铁戈整理:《〈西游补〉中破情根与立道根剖析》,《北方论丛》1998年第6期。
[4]如鲁迅称《野叟曝言》“以小说为庋学问之具”,称《蟫史》为以小说见才藻之美者。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二十五篇“清之以小说见才学者”。孙逊在《明清小说论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中称“上层文人士大夫的文学”。王进驹在《士人文学的高峰:从小说类型特征看〈儒林外史〉的成就》[《广西师院学报》(哲社)1993年第1期]中称《儒林外史》为“士人小说”。宁宗一在《从小说文体演变看〈儒林外史〉与〈红楼梦〉的类型品位》[《社会科学战线》(长春)1994年第1期]中称《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为“作家小说”和“学者型小说”,与一般小说区别。
[5]夏志清:《文人小说家和中国文化:〈镜花缘〉研究》,《中华月报》1974年第710期。
[6]浦安迪:《逐出乐园之后:〈醒世姻缘传〉与十七世纪中国小说》,《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12页。
[7]参见屈小玲:《清代文人小说与中国文学传统》,《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89年第3期;王先霈:《以文为戏的文学观对明清艺人小说与文人小说之不同影响》,《华中师大学报》(哲社版)1990年第3期;孟兆臣:《文人小说与〈红楼梦〉》,《红楼梦学刊》2000年第2期;王海燕:《“文人小说”视野下的〈聊斋志异〉与〈红楼梦〉》,《蒲松龄研究》2001年第4期;李明军:《中国十八世纪文人小说研究》,昆仑出版社2002年版。
[8]何谷理:《明清文人小说中的非因果模式及其意义》,《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78页。(www.chuimin.cn)
[9]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八篇“明之神魔小说(下)”,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0]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八篇“明之神魔小说(下)”,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八篇“明之神魔小说(下)”,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2]曾永义:《董说的〈鲭雨世界〉——略论〈西游补〉的结构、主题和技巧》,《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台湾香港论文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3]详见浦安迪:《明代四大奇书》,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版;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湖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编:《中国古代文学论集》,中华书局2002年版。
[14]董智颖:《〈西游补〉:文人独创长篇通俗小说的滥觞》,《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年第5期。
[15]《西游补》小说原文均引自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
[16]孔尚任:《桃花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17]丁国强:《董说“问天”与屈原“天问”》,《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18]陈立君:《整体的世界幻灭,彻底的情缘悟空——对〈西游补〉幻空感的把握》,《湖南教育学院社会科学学报》1988年第4期。
[19]转引自《红楼梦稀见资料汇编·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20]关于“以文为戏”的源头、流变、基本创作方法,详见周明:《论“以文为戏”》,《江海学刊》1997年第6期。
[21]关于“墨戏”与“逸”的问题,详见张晶先生《论“墨戏”的美学品格》(《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2期)、《墨戏:中国绘画美学的重要范畴》(《美苑》1994年第3期)。
[2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五篇“清之以小说见才学者”,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23]刘复:《〈西游补〉作者董若雨传》,见《西游补》,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
[24]董说:《丰草庵文集》卷一《雨道人家语》。
[25]董说:《丰草庵文集》卷一《雨道人家语》。
[26]董说:《丰草庵文集》卷一《雨道人家语》。
[27]蒋捷《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28]董说有创新之癖好,详见刘复《〈西游补〉作者董若雨传》,见《西游补》,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
[29]Du Rouge Au Gynecee,Ed. Picquer,Paris,1989.
[30]张俊:《清代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31]刘辉、薛亮:《明清稀见小说经眼录》,《文学遗产》1993年第1期。
[32]参见刘辉、薛亮:《明清稀见小说经眼录》,《文学遗产》1993年第1期。
[33]参见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2年版。
[34]以上三种版本参见《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中《照世杯》条。《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
[35]参见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2年版。
[36]参见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文学研究所编:《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中国文联出版社1990年版。
[37]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2年版。
[38]《照世怀》,据1928年海宁陈氏《古佚小说丛刊》本。转引自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39]参见张俊:《清代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有关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的文章
第一节“存雅道”、“为世型”木铎,本义指木舌的铃。明清之际小说作家“木铎醒世”的小说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为“存雅道”,“著良规”;二为“警世劝俗”,“以为世型”;三为“推因及果,劝人作善”。“存雅道”,“著良规”,“破今时陋习”,成为冯梦龙和凌濛初先后秉持的小说观念。......
2023-11-29
第一节小说作家与社团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的交游,似乎比其他历史时期的士人更为广泛、频繁,这是因为当时读书人崇尚“结社”和“游学”的风习,众多的社团和漫长的旅程为作家提供了广泛结交友朋的可能性。欲考察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的人际交往,不得不提到当时江南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1]小说作家作为生员和文人,必然也都应在社团之中。除了结社之外,跨省游历也是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的一项重要的社会生活。......
2023-11-29
此时,小说作者和读者关注的焦点是魏忠贤事件和辽东事件,反映这两大事件的时事小说陆续出现。小说界迅速作出反应。指明这类小说内容上紧扣时事的特征。时事小说在崇祯初年勃然兴起,原因是多方面的。......
2023-11-29
明清之际刊刻的《玉闺红》就是其中之一。现今可知的《玉闺红》版本有四种。丽华本前有慕容陈蔡的序文《古佚小说〈玉闺红〉研究》。20世纪90年代,随着古典小说研究热潮的兴起,《玉闺红》也引起研究者的充分关注。......
2023-11-29
但对小说创作来说,作家之间的交往具有特殊的意义。由于明清之际小说作家大多在杭州、苏州、南京一带活动,又都与书商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他们彼此之间应当比较容易发生交往。据目前可知的材料,大致可以梳理出一个松散的小说作家团体,这个团体以杭州为主要活动中心。以冯梦龙以中心,可以串起两个小说作家交往链环。......
2023-11-29
第一节崇祯年间的小说作家心态崇祯年间小说作家的心态表现出相当明显的层次感,即从崇祯初年的欢欣鼓舞转向崇祯中后期的忐忑不安,这是与当时时事密切相关的。从本书附录二可以看出,在崇祯元年到四年之间,创作和刊刻了一批反映魏忠贤事件的时事小说。袁崇焕死于后金的“反间计”,是明朝军事力量的重大损失。......
2023-11-29
在明清之际小说作家中,周楫(字清原)可谓是贫困到极点的一位,或者可以说,他对贫困生活所带来的耻辱感体会得最为深刻。多次为李渔小说作序或评点的杜浚,是当时大名士之一。明亡后,反清志士“易堂九子”也都陷于贫困。[27]明清之际士人的贫困似乎是必然的,原因有二:首先,在古代士人的观念中,“不事生产”是清高脱俗的表现。......
2023-11-29
第一章“明清之际”的界定明清之际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期。[1]就这一时期的时代特色来说,朱义禄先生认为:“就古代文明的整体态势而言,有两个先后辉映的黄金时代,这就是先秦和明清之际。”这些专著,犹如盛开在明清之际研究花苑中的朵朵奇葩,各竞芬芳。如前所述,明清之际作为一个文化史上的命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学术界对于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的研究,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发掘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