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混合式培训平台构建网络研修社区是一项系统工程,如图8.8是构建网络研修社区的模型图,模型图形象直观地描绘了网络研修社区中各个角色的定位、发挥的作用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网络研修社区中四类资源的转换关系如图8.9所示。通过参与网络研修社区,经过一定阶段的过程性材料的积累,以研修报告和简报的形式呈现个人和小组的发展历程和教研成果。......
2023-11-07
裴新凤 魏 英 詹 涛
摘 要:本文致力于实现具有强大的交互能力、全面快捷的学习服务功能、丰富的资源库、个性化的学习场景、优良人文环境的网络学习社区;探讨了“网络学习社区=课程网站+网络学习”平台的开发模式;系统设计强调了信息管理的功能;以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来组织界面导航,对校园学习活动进行了很好的虚拟;较深入地探讨了具有优良人文环境和个性化的学习场景的网络学习社区的构建。
关键词:网络学习社区;课程网站;人文环境;网络学习平台
目前,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国内外远程教育专家对网络学习社区结构特征的研究越来越成熟,提出了不少关于网络学习社区维度划分的模型,其中由Tu和Carry提出的模型:网络学习社区主要由教学、技术和社会交往三个维度组成[1],得到了不少学者的支持,笔者也认同该模型,认为建立理想的网络学习社区,这三个维度应该得到均衡发展。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网络教学实践活动表明,仅仅注重技术,或者只是关注教学的内容和过程,都不能形成理想的网络学习环境。笔者对近两年重要教育核心期刊上发表的部分关于网络学习社区的调查数据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学习者对学习社区的社会交往能力的期望值与具有的学习内容(教学)以及社区提供的功能(技术)基本相同。基于上述认识,本文致力于研究与实现具有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先进的网络学习方法、先进的系统结构、强大的交互能力、全面快捷的学习服务功能以及个性化的学习场景、优良的人文环境的网络学习社区。本文采用了“网络学习社区=网络学习平台+课程网站”的实现模式,探讨了课程网站和网络学习平台之间的功能划分,提出了可链接任何一种网络学习平台的“瘦型课程网站”;设计中强调了信息管理的功能,引入了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实现了具有可重复检索和多选择排序功能的界面;以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来组织界面导航,设计了教师接口—教研室和学生接口—学习室,从而对校园学习活动进行了很好的虚拟,并实现了个性化的学习场景;对构建优良人文环境的网络学习社区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一、网络学习社区的系统结构
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由Tu和Carry提出的网络学习社区维度划分模型,设计的网络学习社区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学习社区的系统结构
二、网络学习平台与“瘦型课程网站”
该系统的开发采用了“网络学习社区=网络学习平台+课程网站”的模式。笔者认为,网络学习平台一般不应涉及具体的课程内容,提供资源查询、作业系统、测试系统、信息交流等各种学习资料和交流服务。课程网站与网络平台应在功能上互补,本文提出“瘦型课程网站”(属于图1中的“课程学习”模块),其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瘦型”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模块内容只与某课程密切相关,且内容比较固定;另一方面系统只设管理员账户,内容的添加由管理员进行,用户不需注册,直接登录使用。该模块的设计与开发完全独立于网络学习平台,且可链接到任何一种网络平台。本文将“瘦型课程网站”置入Tomcat容器中,只需在网络平台中添加相应链接即可。
三、设计中强调了信息管理的功能
根据系统需求,学习社区中的许多模块都具有信息检索的功能,如作业系统、信息发布、学习资源、作品展示、精品库等;同时所有的模块都具有内容显示的功能。因此系统中对这两种功能界面的统一设计非常关键。设计中将信息管理技术引入系统,根据检索数据的特征,设计了关键字和分类两种检索方式。
图2 “瘦型课程网站”系统结构
关键字检索可以进行重复检索,针对涉及关键字众多的模块,如公共资源,设计了由用户直接在输入框中输入关键字的检索界面;而对涉及关键字固定且数目不多的模块,如作品展示、精品库等模块,为了方便用户,建立了两个联级的下拉列表检索方式,用户从一级下拉列表中选择关键字,二级下拉列表将列出与一级相关的关键字供用户选择。针对用户常用到的查询,如查询某教师的所有学生的作品或某学院的所有学生的作品等建立了分类查询,只要点击按钮即可完全显示内容。
对于系统中各模块内容的显示,采用了单机系统中大家熟悉并喜爱的方式,实现了根据给定关键字可进行多种选择排序的显示方式,如可选择名称、类型、时间等对显示内容较先进行排序。系统开发采用了先进的AJAX技术,很好地实现了上述设计。
四、个性化学习场景的实现
系统的主要用户分为教师、学生,他们对系统中的不同模块具有不同的操作及其权限,设计的教师接口为教研室,学生接口为学习室,在每个用户登录系统后,都可进入属于自己个性化的私人界面,即自己的教研室或学习室,其中不仅集成了该用户对系统所有模块的操作及其权限,而且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其界面的颜色、背景图片和不同的菜单布局,从而既很好地虚拟了校园学习活动,又实现了个性化的学习场景。
教师接口—教研室部分功能的简单描述:
(1)作业系统。教师可查看、批阅、下载已经提交的作业以及布置新的作业。
(2)站内信息。教师和系统注册的所有用户可以进行在线或离线交流。
(3)自我测试。教师可添加自我测试题目及答案。
(4)公共资源。教师可以查询、添加、删除公共资源库中的资源。
(5)个人资源。教师可以上传学习资料,供自己的学生浏览。(www.chuimin.cn)
(6)作品展示。教师可管理自己学生已发布的作品,并将其中较优秀的作品添加到精品库。
(7)精品库。教师可管理精品库里的作品。
学生接口—学习室部分功能的简单描述:
(1)作业系统。学生可以上传、查看、下载自己已提交的作业。
(2)站内信息。学生和系统注册的所有用户,包括自己的老师可以进行在线或离线交流。
(3)公共资源。学生可以添加、查询公共资源库中的资源。
(4)个人资源。学生可以浏览自己的老师发布的学习资料。
(5)作品展示。学生可浏览已展示的作品,并可以展示或删除自己的作品。
(6)精品库。学生可浏览并下载的优秀作品。
五、优良人文环境的构建
所谓人文环境,是一种以人为核心,涉及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方面的文化氛围[2]。教育界普遍认为,优良的人文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网络学习社区面向大学生,是否具有优良的人文环境是衡量系统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本系统在设计上力求构建优良的网络人文环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作品展示”模块的学生可以自由地展示自主设计的作品或浏览他人展示的作品;在“精品库”模块可以浏览或下载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这两个模块的设计倡导了重操作、重实践的学习方法,提倡诚信、互助的优良学风,反对抄袭,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与“批判”的能力。展示作品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创新热情,浏览优秀作品能激活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有助于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2)在“站内信息”模块,用户之间可在线或离线进行交流。师生地位平等,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营造了良好的人文氛围。零距离的心灵交流,可唤醒学生身上潜在的“人文需要”,培养他们树立对自己、他人以及环境的“人文理解”与“人文关怀”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在网络学习中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3)“公共资源”模块是系统中的主要资源库,供学习者查阅资料,库的内容要求具有一定权威性;“学习交流”模块是用户进行知识交流的地方。两个模块都采用了开放式的民主管理方式,即学生和教师都拥有资源库的资源入库权限。当学生把见到的有用资源添加到资源库时,需要填写入库关键字和资源来源等信息,同时系统也记录了入库者的信息(系统注册时用户全部信息均为真实信息),这个过程不仅使学生逐步建立起数据库及检索等信息技术的相关概念,而且培养了学生诚信、乐于奉献、具有责任感的品质。在“学习交流”模块,师生平等地自由讨论和问答,有利于培养学生乐于协作、助人、自信、自强,不迷信权威,勇于自主探索的品格,对促进学生的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4)系统还设计了“个人资源”模块,每位教师在此可以和自己班里的学生进行小范围的交流,有利于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以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2];同时又有利于教师形成具有知识结构多元化、教学手段现代化、自我发展自觉化的优良素质。
六、结束语
本文探索和实现了具有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先进的学习方法、先进的系统结构、强大的交互能力、全面快捷的学习服务功能、个性化的学习场景、优良的人文环境的网络学习社区。该系统充满热情、欢乐、自由、和谐和真诚,充分体现了民主、平等、宽容、理解和尊重,从而形成了创新、激励和师生共同探究、合作创新的良好氛围。
[1] 衷克定,梁玉娟.网络学习社区结构特征及其与学习绩效关系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6(6):69-71.
[2] 夏骏.高等教育与软国力的提升[J].高等教育研究,2005(4):11-12.
[3] 杨秀丽,马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教师教育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7(4):97-98.
【注释】
[1]项目名称:网络学习社区模式的研究与实现(项目编号:2006GJY26)
有关高等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文章
利用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混合式培训平台构建网络研修社区是一项系统工程,如图8.8是构建网络研修社区的模型图,模型图形象直观地描绘了网络研修社区中各个角色的定位、发挥的作用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网络研修社区中四类资源的转换关系如图8.9所示。通过参与网络研修社区,经过一定阶段的过程性材料的积累,以研修报告和简报的形式呈现个人和小组的发展历程和教研成果。......
2023-11-07
▼(列表)[粥旋式]左区、[粥旋式]右区(总表)▽(专注)[粥旋式]左区、[粥旋式]右区总表① 左区由32 个[粥旋式]左方阵构成,右区由32 个[粥旋式]右方阵构成;② 在全部64 个[粥旋式]方阵中,由[本原]根创立的[本原]方阵共有8 个,即......
2023-11-08
▼(示例)『构建』① 拟『构建』;② 从区间结构总表的全部32 个[翔旋式]区间结构中,选取[翔旋式]区间结构,即③ 创立[翔旋式]左方阵;④ 创立[翔旋式]右方阵;⑤ 创立[翔旋式]左右码方阵;⑥ 完成的构建。......
2023-11-08
、Z32;④ 将左区的[本原]左方阵,分别与右区相应的[粥旋式]共轭方阵进行关联,共4 组,即⑤ 进行1 个这样的关联,即是建立了1 个[粥旋式]区间结构;⑥ 4×8=32,所以,我们共可建立32 个[粥旋式]区间结构;⑦ 拼合全部32 个[粥旋式]区间结构,创立[粥旋式]区间结构总表。▽(记法)[粥旋式]区间结构记法1,,例如,;记法2,,例如,。▼(列表)32 个[粥旋式]区间结构总表▽(列表)32 个[粥旋式]区间结构总表......
2023-11-08
幼儿园加强与社区的联系,目的就在于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幼儿园作为正规的教育组织具有教育、示范、引领的作用,通过建构与社区的公共关系,可以传达正确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提升家长和看护人的教育水平,推动社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2023-07-30
为了将VGG-16模型和迁移学习方法相结合来实现纹理图像识别,需要对原有的VGG-16模型结构进行修改,从而构建新的迁移学习模型。首先,因为VGG-16模型前面的5个卷积模块主要用于输入提取的图像特征,并且这些卷积模块的参数已经在大规模ImageNet图像数据集上经过了充分的预训练,已经具备了较好的特征提取能力,所以对这5个卷积模块进行保留,将其作为新构建的迁移学习模型的特征提取器。......
2023-06-29
35第2 节创立左区、创立右区…………………………………………………………44第3 节创立区间结构…………………………………………………………………48第1 节编排1 个数序表………………………………………………………………54第5 节『典藏』[幂3]……………………………64第2 节选取1 个士步形态……………………………………………………………65第3 节『构建』…………………………………70▼ (经典)示例......
2023-11-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