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甘肃历史文化:回族背景探索

甘肃历史文化:回族背景探索

【摘要】:元代中后期,甘肃已成为回族的主要聚居区。元末甘肃回族的分布已初步形成“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除河州外,天水的张家川及周围地区因陕西回民的大量迁入,逐渐成为甘肃仅次于河州的又一个回族主要聚居区。甘肃回族的分布格局从此基本定型,至今再无大的变化。

第三节 甘肃回族历史文化

一、甘肃回族的形成与分布

隋朝到唐初,沿丝绸之路来华的贡使和商人多数为波斯人。当时波斯在丝路贸易中具有中国与欧洲中转站的重要地位。7世纪中叶,波斯为大食所灭,其部众犹存,仍与唐保持友好关系,而早年来华的波斯人则留在中国安家落户。651年大食与唐建交,当时大食即阿拉伯帝国的势力已向东延伸到南起印度河、北到中亚的布哈拉、撒马尔罕一带,在葱岭以西与唐接壤。而唐王朝也已打通与西域诸国的友好通道,并在天山南北实行了有效的行政管辖,丝绸之路达到鼎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得到空前发展。大批阿拉伯、波斯贡使和商人源源不断来到中国。据统计,从永徽二年(651年)到贞元十四年(798年)间的一个半世纪里,大食使节来华30多次,波斯使节20多次,另有民间商队与个体商人不计其数。这些人多数都是沿着丝绸之路到中国的。甘肃因其在丝绸之路上的特殊重要地位,河西富甲天下,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穆斯林在这里安家落户。各地商贾包括波斯、阿拉伯人在河西诸郡互市,“及其日久,多有留居不去,冠汉姓,娶汉人女子为妻妾者”[18]。755年唐发生安史之乱唐朝政府借大食兵平定叛变。据《旧唐书·肃宗纪》载:“元帅广平王,统朔方、安西、回纥、南蛮、大食之众二十万东向讨贼。”事后,这些大食兵多数留在了中国,后来散居长安、陕甘边界与甘肃南部。《甘宁青史略》载伊斯兰教在“唐天宝后,从西域流入甘肃,其教徒多西域人”。

宋王朝建立后与大食国长期保持友好关系,大食穆斯林来华次数与人数有增无减。其中仍有相当部分是从陆路即甘肃到达中国内地的,而留居甘肃河西地区的穆斯林仍不乏其人。

元代前期是回族主体形成的时期。回族的主体是蒙古西征后被迫东迁的阿拉伯、波斯及中亚各地的穆斯林军士和工匠,以及随之而来的穆斯林商人与知识分子。这些人东迁的第一站就是甘肃。他们在正式落户中国之前被编为“探马赤军”和“西域亲军”,先后参加了灭西夏、金和南宋战争。战争结束后,他们以色目人的身份留居各地从事屯垦与戍边活动,其中在甘肃特别是在河西占有相当的数量。因为当时河西为元通往西域诸国的通道,所以元朝统治者对河西的屯田十分重视,屯田中有军屯、民屯之分,其中又以军屯为主,军屯士兵以探马赤军为主干力量。1273年天下已定,元世祖忽必烈下令所有探马赤军一律随地入社,成为普通编民。这就意味着这些屯田戍守的回回士兵从军屯转向民屯,并进一步向普通农民转变。所谓随地入社就是解除军籍之后就地屯聚在一起进行农业生产,以便于政府的管理,实际上是就地安家落户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于是,回族的早期主体成员从此聚族而居,成家立业,生儿育女,通过与其他民族的通婚不断壮大发展。甘肃的河西是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这里经商旅居的回回人很多,如肃州东关内“自东至西大街—条,长—里半;自南至北横街一条,长—里。其中小市僻巷不一,肆中贩粥,不拘时辰,朝市暮散,富庶与城内埒,惟番回居大半”[19]。元代中后期,甘肃已成为回族的主要聚居区。《明史·撒马尔干传》记载:“元明回回遍天下,乃是居甘肃者居多。”元末甘肃回族的分布已初步形成“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

明朝是回族共同体巩固和发展时期,对甘肃回民来说,主要是人口大发展与分布更广泛的时期。明朝统治者对回族与伊斯兰教的政策是限制、利用与保护并行。明太祖朱元璋在1372年下令:“蒙古色目人现居中国,许与中国人婚姻,不许与本类自相嫁娶。”[20]这里所说的蒙古色目人有相当一部分是回族。不许自相嫁娶,本意是限制回族自身发展,但客观上却为回汉通婚创造了有利条件。作为一个族教合一的民族,回汉通婚的前提是对方必须皈依伊斯兰教,其结果使甘肃回族的人口大量增加。明政府对甘肃回族还曾经采取过一系列强制性的迁徙疏散措施,迁徙的重点是河西。据《明实录》记载,明政府曾经多次将河西回民迁往江南等地,但迁徙的结果是河西的回民并未大幅度减少,甘肃各地的回民却还不断增加,明朝末年回族已遍布甘肃各地。明朝统治者在对外关系方面是比较保守的,在西北边疆表现尤为突出。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禁止西域回回贡使滞留甘肃。永乐年间,明国势强盛,中西交通得到恢复和发展,于是西域回回贡使和商人来华人数剧增,对甘肃回族的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明政府对回族的利用客观上也促进了甘肃回族的发展。明将沐英属下基本上都是回回士兵。1379年沐英率兵赴洮州(临潭)平息番部叛乱,事后有相当一部分回回士兵留下屯田戍边,于是洮州逐渐成为甘肃回族的一个重要聚居地。明朝统治者虽对回族的发展有一定限制,但对回族与伊斯兰教的政策比较宽容,这与明朝有好几个开国将领如常遇春、沐英等都是回族有一定的关系。

同治以前,甘肃回民人口仍不断增长,分布更加广泛,相对比较集中的地区首先是河西的甘、凉、肃三州。河州(今临夏)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伊斯兰教的广泛发展等原因,逐渐成为后来居上的回民聚居区。另外在原丝路沿途各县如平凉、张家川、海原、固原、清水、徽县、秦州(今天水)、西宁、宁夏等地均成为回族聚居地。

清咸丰十一年至同治十二年(1861—1873年),在陕甘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回民反清起义,起义被左宗棠残酷镇压后,左宗棠对甘肃回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强制性迁徙与重新安置,从而基本上结束了河西是回民最集中地区的历史。与此同时,河州因为马占鳌的降清受到镇压的损失较轻,于是河州越来越成为甘肃回族最集中与伊斯兰教影响最深的地区,成为被尊称为“中国的小麦加”的西北伊斯兰教圣地。除河州外,天水的张家川及周围地区因陕西回民的大量迁入,逐渐成为甘肃仅次于河州的又一个回族主要聚居区。甘肃回族的分布格局从此基本定型,至今再无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建立了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二、回族的礼仪、习俗

回族的礼仪、习俗很多,与回族具有族教密不可分的历史特征有关。穆斯林必须履行念、礼、斋、课、朝五件功课和相应的一些规定,既是教法规定,也是回族法定的礼仪。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礼仪和习俗。这些礼仪和习俗,不少已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优良传统。

念,回族穆斯林信仰的表白主要是诚心诚意地念“清真言”或“认主词”,即“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钦差”。回族穆斯林表示自己“认主独一”的手势是举起右手食指,说明自己是有“伊玛尼(信仰)”的人。

礼,即礼拜,即面向正西麦加方向,向真主行跪拜礼。一日五拜叫五时拜,其名称依次为晨礼、晌礼、脯礼、昏礼、宵礼。我国回民沿用波斯语译音,分别称为“拜达”、“撇什”、“底盖尔”、“沙目”、“虎夫旦”。每周星期五与晌礼一起举行的礼拜叫聚礼或主麻拜。在“尔德节(开斋节)”、“古尔邦节(宰牲节)”的礼拜叫会礼。礼拜前一定要大净或小净,即洗身或洗脸、洗手、洗脚,还要诚心“举意”,即默述自己礼拜的心愿,要以干净的身体、纯洁的心灵跪拜与祈祷。

斋,即斋戒,在我国通常称为“封斋”,时间是伊历九月,开始与结束的标志是新月的出现。封斋期不得少于29天,亦不得多于31天。具体做法是规定日出前一个半小时直至日落前一个半小时禁食、禁水、禁欲,即民间所说的吃饭两不见日。主要是锻炼身体,陶冶性情,培养意志,赎过赎罪。

课,即天课,在阿拉伯原属自愿施舍的慈善行为。原意为“洁净”,后发展成政教合一的税收制度。我国回族穆斯林基本属于前者,即宗教性施舍。

朝,即赴麦加朝觐。伊斯兰教法规定,具备条件的人一生中必须去沙特麦加城的“卡白尔”神殿朝拜一次,朝觐过的人被称为“哈只”,意为有品行、有学问的人。

穆斯林见面要互致“色俩目”。一般是晚辈向长辈作,男人向妇女作,一人向众人作。“色俩目”的全称是“安色俩目阿来空目”,其意为“真主保佑你”、“真主赐福于你”。

回族很讲究卫生,注意洁净。洁净分衣服的洁净和自身的洁净,主要是出于宗教生活的需要,如做礼拜、封斋、触摸经书等等,因此提倡经常沐浴。沐浴分小净(阿布代斯)和大净(乌苏里)两种,如果无水时还可用土净代替。小净的做法是洗手、洗两便处,洗两手至腕三次,漱口、呛鼻、洗脸、左右肘各洗三次,摸头、摸耳、摸脖项,最后洗右左脚;大净的做法是作小净(不洗脚)而后沐浴全身,先洗头,再洗右、左半身,然后洗下身,最后冲洗两脚,洗三次。顺序是先上后下,先右后左,先前后后。大、小净必须淋浴。做大、小净时,除洗涤规定的器官外,同时要伴以自我反省,如洗手时需想到戒绝偷盗、赌博、凶杀,而应努力工作和劳动,洗脚时应想到为美好的理想、正义的事业而奔走,戒绝走邪路,还要经常修剪指甲理发等。

回族的饮食、禁忌与宗教规定有关。伊斯兰教禁食的种类较多,最主要的是猪肉、自死物、血液和酒。在伊斯兰教的禁忌中,对猪肉的禁忌尤为严格。在伊斯兰教看来,人身排泄之物,呕吐脏秽之物,其他动物皆不吃,唯独猪争食殆尽,在茅厕肮脏之处是猪整日活动之场所,猪性贪惰,除眠食外一无所事,同时猪肉往往有钩虫,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刘智早在《天方典礼》卷十四中写道:“勿啖豕。豕,畜类中污浊之尤者也。其性贪,其气浊,其心迷,其食秽,其肉无补而多害。乐从卑污,有锯牙好攫。啮生肉,愈壮愈惰,老者能附魅为崇,乃最不可食也。”自死物是指未诵真主之名而屠宰的或病死、冻死、砸死、压死的动物,属于在这类情况下死亡的动物,即便是牛、羊、鸡等都不可食。除上述禁食物外,教法还规定下列情况下的动物不可食,即食肉动物,不反刍的兽类,如驴、骡、狗、虎、豺、狼、豹等;鹰钩嘴、食肉的、性情凶猛暴戾的禽类皆不可食,如鹰、鹞等;有毒的物品如烟(包括鸦片烟)等亦不容许食用。在特殊情况下,如在面临饿死或被杀的情况下,教法禁止的食物是可以食用的,但仅仅是为了能够活命。

回族的常用食品主要有拉面、面片、凉面、锅盔、馒头,有特色的是油香、馓子、麻花,辅以牛羊肉、鸡肉和各种蔬菜,也吃米饭。炸油香及油果的习俗来自穆罕默德时代。据传在623年,穆罕默德因遭麦加部分人的反对离开麦加,来到麦地那传播伊斯兰教。后来信众日增,遂引起麦加人的仇视,便聚众到麦地那攻击穆罕默德。穆斯林极为义愤,即组织队伍进行反击。一日经过逢廷山,军中缺乏粮食,队伍发生恐慌。穆罕默德在紧急关头,密令大将阿里把余粮集中到山岭并用盐与水和面油炸之,于是香气四溢,军中闻之,知粮充足,军心大振。敌人闻香气疑惑不解,同时探知穆斯林军喜形于色,更加疑惧,遂逃走。后来人们皆以油香为食品纪念这次胜利。回族沿用此习,每逢佳节或悼念日或待客总要炸油香。

饮茶是回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迎宾待客的佳品。不论平时或节日,凡是登门来访者都要沏茶相待。回族人饮茶很讲究,一般都使用盖碗子,通常把这种饮茶方式叫“刮碗子”,其中以“三泡台”碗子最佳。沏茶时水要滚烫,以“牡丹花”开水为最好。“三泡台”碗子是由盖子、茶碗和掌盘配套而成,造型古朴大方,精巧雅致,以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玲珑、粉彩和颜色釉四大名瓷最受欢迎。回族尤其喜欢飞红点翠、精美绝伦的粉彩瓷和晶莹如玉以及凝重端方的颜色釉瓷,并且视金边红珊瑚、紫福寿为珍品。回族由于居住地区的气候原因不喜欢绿茶和红茶,一般都爱喝陕青、毛尖、云南沱茶和春尖茶。喜庆节日或客人光临,即以沱茶加桂圆、荔枝、葡萄干、杏干、冰糖、枸杞等“五香茶”或“八宝茶”相敬。

回族的婚姻以双方都是穆斯林为首要条件,但也不排除与改尊伊斯兰教的其他民族婚配。男女成婚要由阿訇念“尼卡”予以承认,并主张节俭办婚事,新郎付给新娘的聘金是男方履行的一项义务,离婚后归新娘私有以保障基本的生活。聘金的数量未予规定,由新郎量力而行,哈乃斐派认为不得少于10个银币,约合白银一两。穆罕默德反对在婚礼上“双方比排场、摆对筵”,他认为“最坏的饮食是筵席,锦上添花者多,雪里送炭者少”[21]。小孩出生后要起经名,男孩、女孩长到一定年龄还要“出幼”,男孩要举行出幼“割礼”,女孩则在家庭内部为之庆贺。(www.chuimin.cn)

回族的葬礼很有特色,教民去世称“无常”,要举行穆斯林的葬礼。基本要求是洗、穿、站、埋四件副主命,特点是土葬、速葬、薄葬。人停止呼吸后即顺其肢体,闭其眼睛、合其口齿、整理其容发,用洁净白单覆盖尸体。送葬前要按规定的程序用水洗遗体,然后用白布裹身,谓之穿“开凡”。站是站“哲那则”,即为去世的人举行站立祈祷仪式,殡礼后即抬往墓地埋葬。埋时不用棺木直接土葬,一般为偏洞葬法。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不用土葬,如人殁在船上,尸体既不可长期放在船上,又无法土葬时即可水葬。送葬是可嘉的行为,所谓“入土为安”,一般人殁后一两天内即埋葬,最多不能放三天。另外,教法规定穆斯林殁在哪里就葬在哪里,不必运回遥远的故乡,葬唯从俭,无论贫富和职位高低一视同仁。待葬期间不宴宾、不披孝。但送葬即日附近教民一般都自动前往谓之送“埋体”。丧主在现场还给参加者特别是老人小孩散“乜贴(施舍)”,即分送食物或少量钱财。回族穆斯林认为纪念亡人的最好最重要的方式是代替亡人偿还债务,继承亡人的嘉言懿行和一切美德,并遵照亡人遗嘱完成其未竟的事业,亡人生前所欠斋拜,所许愿望和誓约遗嘱等,亲人均应负责有所交代。其他的纪念方式均不是义务。

回族服饰简朴,特点主要表现在上衣与头饰上,男子喜戴白色或黑色无檐小圆帽,称为号帽。受伊斯兰教门宦教派的影响,也有戴五角、六角、八角帽的。号帽是男性穆斯林的重要标志之一,有白色、黑色、油绿色、铁锈红色。身穿白色对襟短上衣,外套黑色坎肩。盖头是女性穆斯林的重要标志,依据年龄的不同,年轻人为绿色,中年人为黑色,老年人戴白色的。身穿大襟的上衣和长裤,也喜戴耳环、手镯等首饰。

三、节日和纪念日

伊斯兰教有很多节日和纪念日,随着教派不同也各有侧重,各个教派还有自己特有的一些节日和纪念日,不过教法特别提到的只有两大节日,即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在很多地方,人们出于对穆罕默德的崇敬,把圣纪列为第三大节日。另外还有阿术拉日、登霄节、拜拉特夜、盖德尔夜等纪念日。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意译,又叫尔德节、肉孜节。每年教历九月为斋月,成年男女要斋戒一个月。入斋、开斋以阿訇登上清真寺望月台见到新月为准。在整个斋月期间,穆斯林每天从太阳升起以前直到降至地平线下禁绝一切饮食和房事,禁说伤害别人的话,禁干损害别人的事。斋戒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斋戒尝到饥饿和干渴的痛苦,以此培养人的坚强意志、廉洁守法的操行,以及忍苦耐苦的精神,特别是使人在遇到艰难困苦的环境时学会忍受和坚持。开斋节就是穆斯林为一个月的斋戒结束而举行的庆祝活动。教法规定穆斯林在这一天要完成两件“瓦直布”的功课,一是在这一日要举行“会礼”,二是要交纳一定数额的开斋税,除此外,沐浴、刷牙、穿最好的衣服等是可嘉的行为。开斋节是穆斯林最重大的节日之一,这一日人们要到清真寺去做礼拜,互致问候与祝贺。家人聚会而后宴请宾朋,互祝快乐、幸福,充满节日的气氛。

“古尔邦节”的“古尔邦”意为“献牲”,即宰牲献祭的意思,又称宰牲节或“忠孝节”,新疆地区穆斯林称为库尔班节。古尔邦节的来历出自一个生动的宗教故事。据说有一天夜间伊布拉欣梦见真主安拉命令他亲自杀死自己的爱子易斯玛仪作献祭,以此考验他的真诚。第二天早晨伊布拉欣决定将自己的儿子带到麦加郊区的米那山谷献祭以执行安拉的命令,当伊布拉欣向儿子说明原委后,伊斯玛仪说:“爸爸!你执行命令吧!我会忍受一切的。”当伊布拉欣正要动手杀自己儿子的时候,安拉及时地派遣天仙送来一只黑头羊代替伊斯玛仪做了祭品,并默示了对伊布拉欣忠诚的赞许与慈悯。为纪念这一事件和感谢真主,教法规定教历每年十二月十日为宰牲节。古尔邦节也属于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完成朝觐功课的仪式范围,每年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上旬,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大批前往麦加朝觐,在朝觐的最后一天即十二月十日举行盛大的古尔邦节的庆祝活动。我国各族穆斯林对古尔邦节也极为重视。这一天要宰牲献祭和举行会礼,规定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人须宰牛、羊、驼等(鸡、鸭等不算“瓦直布”的功课)牲畜献祭,同时在麦加举行盛大的朝觐活动。

圣纪又称冒路德节,是纪念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节日。穆罕默德是阿拉伯太阳历象年三月十二日(570年)诞生的,但在他生前和逝世后相当一段时间里都没有举行圣纪,只是有一些人到其出生地和墓地觐谒。到了伊斯兰教历第七世纪,艾布·色义德才将此日定为圣纪日。因为穆罕默德是在迁都第十一年三月十三日病逝的。国外穆斯林办“圣纪”系纪念穆圣诞辰,中国穆斯林一般把“圣纪”和“圣忌”合起来进行纪念活动。纪念方式是宰牛宰羊举行各种聚会,去清真寺礼拜,诵读《古兰经》并宣传穆罕默德的功绩、品德,举行赞圣活动等。

阿术拉日也称阿术拉节。阿术拉一词在阿拉伯语中表示“十”,即教历一月十日。据说这一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生了许多事件和“奇迹”,穆斯林们用各种方式纪念这一日子。对逊尼派来说,这是一个吉庆而贵重的日子,而对什叶派来说,这是一个不幸的日子,他们身穿黑色服装,整天痛哭流涕,有的用鞭子猛抽自己,有些人甚至用刀刺伤自己的肉体以表示深切哀悼。

登霄节的登霄是阿拉伯语“米尔拉吉”(意为阶梯)的意译。相传穆罕默德在52岁时(621年)于教历七月二十七日夜间由天仙哲伯利勒陪同,从麦加城的禁寺夜行到耶路撒冷的远寺,在那里乘着“天马”又升到七层天上,亲眼看见了安拉的一切迹象和奥妙,并会见了历代圣人中的阿丹、伊德里斯、奴哈等,目睹了天堂和地狱的真实情景于黎明时返回了麦加的住所,耶路撒冷因此成了伊斯兰教的三大圣地(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之一。这一天,穆斯林们要诵读《古兰经》第十七章第一节和第六十节扩充的颂文,专门述说先知升霄时在各层天的际遇。

拜拉特夜的拜拉特是阿拉伯语“交付”、“豁免”的意思。具体时间是教历八月第十五个夜晚。穆斯林相信在这一夜真主要总结一个人一年的功过是非,要交换一年的大事志。据说安拉要在这一天亲临第一层“阿斯玛尼(天)”,并晓谕“谁祈求我,我满足谁;谁求饶恕,我赦免谁:谁求食禄,我给谁”。安拉在这一夜要打开所有饶恕和怜悯的大门,宽恕一切穆斯林,但吝啬者、贪得无厌者、行贿受贿者、不孝敬父母者、不尊敬师长者得不到宽恕。在这一夜,人们要自愿地礼一些“特图瓦尔(副功拜)”的礼拜,第二天还要封一天斋,等等。

盖德尔夜的盖德尔是阿拉伯语“定夺”、“前定”、“高贵”的意思,因此,盖德尔夜亦称“高贵之夜”、“前定之夜”,时间在教历九月(斋月)第二十七个夜晚。据说安拉在这一夜将全部《古兰经》从“被庇护的天牌”上一次性地降到接近大地的第一层天上,而后通过哲伯利勒天仙在二十三年中零星地降给穆罕默德。这一夜,安拉把世间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一切事情都在《古兰经》里规定好了,因此被认为是决定命运之夜。穆斯林相信“盖德尔夜胜似一千个月”,即在这一夜做一件善功可获得一千件善功的回赐。穆罕默德也说:“谁使该夜充满生气,谁就有资格进入天堂,并能获得七十件善功的回赐。”因此,穆斯林经常于此夜做一些善功,如到清真寺参加礼拜,并礼副功拜,还要诵念《古兰经》,赞颂穆罕默德的功绩和品格,出散“乜帖”,欢宴宾客,常常整夜不眠,通宵达旦,故也称坐夜。

四、甘肃回族的民间艺术

“花儿”是长期流传在甘、宁、青地区的一种民歌。因歌词中多将心爱的青年女子比喻为“花儿”得名。“花儿”又名“少年”,是一种民间山歌。内容多以男女相爱的情歌为主,在旧社会被认为是村歌野调有伤风化不可登大雅之堂,故以“野曲”相称。“花儿”源于临夏传遍西北各地,并和当地各族群众的生产劳动、生活习俗、语言特点相结合,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的流派。“花儿”从整体上分为洮岷花儿和河州花儿两大体系。洮岷花儿是以在洮州(今临潭)、岷州(今岷县)为中心,流行于洮河流域的花儿。创作者与演唱者主要是汉族人民群众。洮岷花儿曲调纯朴,具有浓厚的叙事性,文学色彩较浓。有“本”可依者称“本子花儿”,无“本”可依者称“草花儿”。河州花儿是以河州为中心,流行于大通河、湟水、大夏河流域即河湟地区的花儿,创造者和演唱者都是以回族为主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保安、撒拉、东乡以及长期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汉族群众。河州花儿曲调丰富多彩,具有强烈的抒情性,生活特色浓厚,多为四六短句,唱词一般都采取中国诗歌最古朴的比兴方式,每首花儿的前两句都以山川地形、历史人物与历史典故作比兴,以眼前能看到的、大家都熟知的事和人做引子,后两句才涉及具体内容。唱词虽短,内容却生动、形象、朴实,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如:

棉花放在了箱子里,啥时候捻成个线呢。

远路上我把你牵挂哩,啥时候才见上面哩。

哈密的甜瓜实在甜,戈壁上开下个牡丹。

想起了尕妹心里酸,独个儿活了个可怜。

河州花儿在曲词方面以悠扬、辽阔、高亢、奔放见长,一般都有经长期流传的基本固定的唱法和曲调,称之为“令”。据统计,现经音乐工作者整理而成的曲谱已达100多种,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有40多种,如《白牡丹令》、《河州令》、《尕马儿空令》、《大眼睛令》、《脚户令》、《尕阿姐令》等。曲词有句句押韵的,也有隔句押韵的,还有一韵到底的。虽无非常严格的规定,也有一定的讲究,既有章法,又有一定的灵活性。演唱方式有单唱、对唱、集体联唱等多种形式。单唱主要是个人情感的展示、宣泄和表达;对唱既有歌手的一唱一和,也有男女感情的交流;集体联唱在临夏地区有一年一度六月天在康乐莲花山举行的花儿会。河州花儿一般多为单唱,男女对唱较为少见。康乐的花儿会则主要唱的是洮岷花儿。河州花儿在甘宁青地区广为流传,尤其在临夏地区为各民族所喜爱,它不仅体现了以回族为主的各族人民的艺术创作和聪明智慧,而且抒发了各民族在心灵深处对沟通、共鸣与交流的渴望。

回族的建筑艺术最具代表性的是宗教寺院建筑。清真寺的造型分为两种风格,一是圆顶廊柱型建筑,阿拉伯味极浓,宽敞的礼拜大殿,拱形门窗,半圆的顶子,以绿、蓝、白构成主色调,淡雅明快,令人赏心悦目。绿色透出一股顽强的生命力,蓝色显得深邃,白色给人以纯洁无瑕别致新颖恢宏肃穆的感觉;一是中国古典式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阳光下墨绿色的琉璃瓦闪烁着彩玉般的光泽,显得富丽堂皇。清真寺的顶上有一串“宝瓶”,擎起一弯淡淡的新月,因为新月是伊斯兰世界的象征。

砖雕在我国已有很久的历史,回族继承了这一工艺,并有新的创造,成为临夏回族在建筑雕刻艺术创作上的又一枝奇葩。砖雕的技法分“捏活”与“刻活”两种。“捏活”是将加工配制的黏土用手或模具捏制出各种花卉等图案,然后入窑烧成砖。“刻活”是用刻刀在青砖上刻制成各种浮雕。临夏砖雕多用于清真寺、拱北及官廨公寓、民间居室以及藏、汉各民族寺庙观庵建筑中。其装饰部位为影壁、降壁、门楼、卷门、墀头和脊饰、山花之上。临夏砖雕的题材,—方面受宗法制的约束。明代以来,《臣庶室屋制度》规定,“禁官民房屋,不许雕刻帝后、圣贤人物及日月、龙凤、狻猊、麒麟、犀象之形。”另一方面受到伊斯兰教律影响。所以,应其他民族客户要求制作“吉祥如意”、“福山寿海”、“五福临门”等富贵祥瑞图像时,除塑造人物或动物形象外,一般给回族客户制作的以壮丽山川、松岩秀色、累累硕果、争艳百花以及博古陈设、瑞气祥云为主题。回族工匠常以石榴、葡萄作为表现对象,这不只是借用它们“多子多孙”的谐意,而是因为这些水果的老家都在西域,因此塑造这些形象也是寄托对回回祖家的怀念。临夏回族酷爱花木,而回族砖雕艺人自己往往是莳花能手或精于书画的画师,他们通过体察花木的锐敏眼力,不但在砖雕中正确描绘出花木图案的形体特征,更能深刻地表现花木的精神,因此临夏回族砖雕形成了立意新颖、构图严谨、造型生动、雕工精湛的艺术风格。清末,回族中涌现了诸如马忠良等一批闻名遐迩的砖雕工艺师。目前,回族砖雕艺术保存较多和较完整的地方是临夏大拱北清真寺和东公馆,系回族砖雕名家周声普及其族人的杰作,如《泰山日出图》、《石榴双喜图》、《碧波荷花图》等,都是多姿多彩的佳品。军阀马步青的官邸——东公馆,整个楼阁墙壁、曲径回廊都是用砖雕图案装饰的,尤以天井正面的大山水为最,为一帧意境高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