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甘肃历史文化:陇中石窟群,包括寺儿湾、法泉寺、炳灵寺石窟

甘肃历史文化:陇中石窟群,包括寺儿湾、法泉寺、炳灵寺石窟

【摘要】:寺儿湾石窟又称红罗寺,位于靖远县城西南北湾乡离城约20公里的红罗山口。法泉寺石窟位于靖远县东湾乡杨梢沟口,四周群山环抱,依山傍水。据有关文献记载,石窟创建于北魏。炳灵寺石窟卧佛陇中地区石窟群中最著名的是地处丝绸古道上的炳灵寺石窟。

第四节 陇中石窟群

陇中主要指黄河上游沿岸及其周边的一些地区,多集中于甘肃中部,其中的永靖、靖远和景泰等地曾是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的要隘和必经之地。随着当时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这里也修凿了不少的石窟,留存至今的有靖远寺儿湾、法泉寺、景泰五佛寺及永靖炳灵寺等。其中以永靖炳灵寺的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延续时间最长。

寺儿湾石窟又称红罗寺,位于靖远县城西南北湾乡离城约20公里的红罗山口。石窟开凿在黄河西北岸的红砂沉积岩崖壁上。石窟的前面建有砖木楼阁,系清康熙十二年增修的,名红罗寺,因有一寺一湾,相沿称为寺儿湾。原有洞窟6个,其中5个毁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炸山取石,保存完好的仅红罗寺洞窟一处,窟门为砖券形,门顶有一木构建筑,窟平面呈近方形,正、东、西三壁留有唐代石雕和后代重塑的遗像,计有佛、弟子、天王等共62尊,系唐宋作品,虽经后代重修,仍不失原作风格。释迦、伽叶、阿难、观音、十八罗汉、天王等造像,体态丰满,神情自若,姿态各异,体现了当时雕塑水平。

法泉寺石窟位于靖远县东湾乡杨梢沟口,四周群山环抱,依山傍水。《靖远县志》:“凿池穿洞,为僧陀依崖建阁,安置经藏,佛像庄严。左有悬崖,泉水清冽成池,可供灌注,迥成佳景。”可见当时还具有一定的规模。据有关文献记载,石窟开凿于北魏,宋代崇宁(1102—1106年)及明代嘉靖、万历年间(1506—1620年),都曾对该石窟进行过大规模的修缮。后来由于历遭劫难,石窟中的造像与壁画已基本上被扫荡破坏一空,近年又有重修。

五佛寺石窟又称沿寺石窟,位于景泰县五佛乡,距县城约20余公里,石窟背山面水,环境十分幽雅。据有关文献记载,石窟创建于北魏。现有一窟,窟平面呈方形,窟内有中心方柱,中心柱四面开龛造像,每龛内雕一佛。原窟内造像已大部分被毁,现存者大部分为宋代重塑。

炳灵寺石窟卧佛

陇中地区石窟群中最著名的是地处丝绸古道上的炳灵寺石窟。炳灵寺石窟位于兰州西南120公里的黄河上游红砂岩北岸的小积石山中。《尚书·禹贡》有“导河自积石”的记载,即指小积石山。这一带群峰耸立,万壑争奇,气势雄伟。黄河由青海循化东流而来,经积石关至炳灵寺进入库区。现在不是波涛汹涌,而是水天一色风景如画。这里原是丝绸之路最早由内地通往河西的黄河渡口,隋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出巡河西就是由此渡过黄河。石窟开凿在渡口要津旁,唐以前称“唐述窟”,羌语意为“鬼窟”,唐代称灵岩寺,宋代才称为炳灵寺,是藏语“十万佛”的意思。从西秦、北魏开始经隋唐清代,历经1500年,开凿的石窟共有183个,大小不同的石佛和佛像多达776尊,壁画约900平方米,分布在南北长350米、高30余米的崖面上,附近佛爷台、洞沟、上寺也保留有少量洞窟、造像和壁画。炳灵寺石窟的开凿分北魏太和十年(486年)以前、盛唐、元明三个阶段,在中国石窟中很有特色[3]

炳灵寺石窟全部开凿在红砂岩悬崖上,因石质松脆,易剥蚀,故造像多是石胎泥塑。第169窟为早期大型洞窟,位于窟群北端唐代大佛南侧,现距地面高40米,这是一个平面不规则的椭圆形天然洞穴。窟高约15米,宽26.75米,深8.56米,是炳灵寺石窟中位置最为险峻、内容最为丰富、开创时间最早的洞窟。窟内四壁原来满开佛龛,由于历代天灾人祸,不少佛龛与壁画已遭破坏。现存佛龛及壁画主要集中于西、南和东北各壁。现编号窟龛共24个,保存着自西秦到北魏时期的一些造像和壁画。其中尤以编号18、6、7、9、13、14、23、24、3龛等较为重要。第18龛位于窟内正壁上方,佛龛以立佛为中心,周围分布着11个圆拱浅龛。佛龛高4.7米,宽2.5米,深0.7米。龛内佛像高4米,磨光高肉髻,面形方圆,躯体高大,细腰宽肩,着半披肩袈裟,轻薄透体。左手抚于胸前,立于覆莲台上,姿态昂扬,端庄威严。其周围分布着11个较小的圆拱形浅龛,每龛内石雕一佛,均结跏趺坐,着通肩或半披肩袈裟,禅定印。个别龛内还残存一些直接绘于崖面上的背项光残迹。18龛及其周围的10余个佛龛,坐落在窟内正壁上方,占据着窟内最佳位置。龛内造像多为石雕,与其他龛内多为泥塑的造像形式有所区别。龛内造像题材比较单一,多为一佛。由这些特点分析,这一组佛龛应是169窟内最早开凿的,早于公元420年,可能是西秦立国初期所作。

第6龛位于窟内西北壁拐角处,是169窟内最重要的佛龛。平面呈半圆形,后作三瓣莲式背屏。龛高1.7米,宽1.5米,深0.76米。龛内塑一佛二菩萨像。由龛外东侧崖壁上的墨书铭文知,它完成于西秦乞伏炽磐建弘元年(420年)。龛内佛像通高1.55米,结跏趺坐于覆莲台上。磨光高肉髻,面形丰圆,体魄刚健,内着僧祗支,外着半披肩袈裟,禅定印,神情严峻肃穆。僧祗支上绘龟背形花纹,背项光彩绘,项光内左右各绘四身坐佛,外周饰火焰纹,背光两侧各绘伎乐五身,分别持细腰鼓、竖箜篌、阮咸、排箫、古筝乐器飞舞,尽情演奏。佛两侧菩萨侍立,佛及菩萨身旁均有墨书题铭,标明其名称。佛旁墨书“无量寿佛”,二菩萨旁分别墨书“得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由此可知,这一组造像应是佛经中所说的“西方三圣”。佛背项光上方彩绘两排小佛像,均通肩大衣,结跏趺坐,禅定印。每佛背项光处均有墨书题铭,自内向外分别为“东方明智佛”、“北方行智佛”、“西方习智佛”、“南方智火佛”等。下排分别为“上方伏怨智佛”、“下方梵智佛”、“西北方自在智佛”、“西南方上智佛”。十方佛上方绘莲花童子。右侧胁侍菩萨外侧彩绘一立式菩萨,旁墨书“弥勒菩萨”。其东侧又绘一立佛,旁墨书“释迦牟尼佛”。其下绘男女供养人两排,现能看出形象的有八身,旁有墨书题铭,能辨认出的有“凤兴弟盛行之像”、“清信女妾王之像”等。彩绘释迦牟尼佛右侧高0.87米、宽0.47米。以白粉色为底的崖面上,遗存墨书造像铭文一方。

第7龛位于第6龛东侧上方,为一个依山崖形势插木桩、柳条、敷泥而成的背屏式龛,原来龛前可能塑三尊佛像,现存一佛及两侧一佛残壁。佛高2.5米,磨光高肉髻,面形方圆,细眉大眼,鼻梁高直,大耳薄唇,短颈宽肩,躯体高大伟岸,着通肩大衣,立于覆莲台上。袈裟质地轻薄,深受抹菟罗造像风格的影响。背项光为莲瓣形,项光内圈绘莲花,外绘12身坐佛,莲花佛座下绘回形纹水波,水波内莲花点点欲放。佛背光两侧绘飞天,背项光外绘火焰纹。

第10龛位于第9龛东侧,在一块高0.74米,宽0.85米的崖壁上彩绘壁画。壁画为两层,上层壁画原为一佛二菩萨像,正中佛顶绘半圆形华盖,华盖下绘1佛,内着僧柢支,上施白色方块形纹饰,外着半披肩袈裟,结跏趺坐,膝下残,背项光为圆形,外周绘火焰纹。(www.chuimin.cn)

第11龛位于第7龛下方,在宽1米、高2米的崖壁上绘壁画多方。自上至下可分为四组:第一组画面宽0.7米,高0.5米,正中绘二佛,均高0.37米,着通肩大衣,并排立于莲台之上。莲瓣形通身背项光,左下侧绘二身女供养人,拱手向佛而立。第二组在高0.54米,宽0.98米的崖面上,右侧绘一佛二菩萨说法图,佛高0.28米,着通肩大衣,结跏趺坐,禅定印。佛之两侧绘胁侍菩萨。高0.3米,长发披肩,着袒右肩袈裟,双手举于胸前向佛虔诚而立。菩萨项光外分别墨书“华严菩萨”、“月光菩萨”。画面左侧上方绘一飞天,双手持彩带,似徐徐飞向佛前,其下绘比丘及三身女供养人像。这是一幅构图简练、主题明确的简单说法图,画面的布局虽有些不十分规范,但也能看出早期佛说法图的形式特点。东侧菩萨旁墨书“恒州人纥奚河曹供养佛早得家,保佑伏华还。”第三组在高0.47米,宽0.97米的崖壁上有左、中、右三组画面,右侧画面在一块高0.26米、宽0.36米的长方形崖面上,顶部绘彩色帐幔,帐幔下右侧绘华盖,华盖下绘一身高髻,长发披肩,作半卧状菩萨装的维摩诘居士像,左侧绘高髻长发、着袒右肩袈裟的侍者,二者之间墨书“维摩诘之像,侍者之像”。这是一幅现存的中国石窟壁画中最早的维摩诘像。维摩诘是一位德高望重而又能言善辩的佛教在家居士,其题材来源于《维摩诘所说经》中的《问疾品》。这种题材在我国江南一带出现较早,流行甚广。第四组在通高0.5~0.7米、宽1.1米的崖面上绘三组壁画。左侧绘一佛,着通肩大衣,结跏趺坐,座下绘一香炉。右侧高0.7米、宽0.46米的崖面上,顶部绘刹柱、相轮、华盖,下绘二佛,着袒右肩袈裟,善跏趺坐并排说法,二佛之间墨书“释迦牟尼佛、多宝佛说法时”,为现存最早的释迦、多宝说法形象。二佛下方绘供养人,墨书题铭“比丘道”、“比丘”等。

第12龛位于第11龛东侧,在高2.4米、宽3米的不平整崖面上敷泥皮绘制壁画。画面上绘一佛二菩萨说法图。佛高0.86米,高肉髻,圆脸大耳,形体刚健,内着僧祗支,外着半披肩袈裟,结跏趺坐于旋涡纹水面上的莲花座上,圆形背项光外周绘火焰纹。佛顶绘浓荫花树。佛之两侧绘二胁侍菩萨,高髻宝冠,长发披肩,着袒肩或通肩袈裟,立于圆莲台上。佛左侧下方绘一菩萨,高0.45米,黄发高髻,高鼻深目,八字小胡,着袒右肩袈裟,圆形火焰纹项光,半跪于圆莲上,双手合十向佛,似诚心皈依。左侧菩萨上方绘二飞天,右手托花盘,左手持莲。佛、菩萨、飞天上方绘坐佛,残存13身,均着通肩大衣,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上。其中间插一尊立佛及弥勒菩萨。

第14龛位于第13龛下方北壁近洞口处,在一个高0.6米,宽1.6米,深0.21米凹入的崖壁上敷泥作背屏式长方龛。龛内塑三佛像,均结跏趺坐,禅定印,彩绘背项光,由联珠纹和火焰纹组成。第一身佛左侧绘一佛二菩萨说法图(现仅存一佛一菩萨)。

第23龛位于南壁上方西侧为一个依山崖形势插木桩、编柳条、上敷泥而成的长方形背屏式龛,龛高1.88米,宽4.9米,深0.38米,背屏前泥塑5尊佛像,佛高0.97~1.08米不等,均高肉髻,面形丰圆,体魄刚健,着通肩袈裟,结跏趺坐,禅定印,背项光彩绘以联珠纹和火焰纹为主。

第24龛位于东壁近窟顶处,在一块高3.1米、宽5.7米、较为平整的崖壁上绘千佛像等。画面正中绘一佛二菩萨说法图,佛结跏趺坐,二菩萨侍立。其左侧下方亦绘一佛二菩萨,又下方绘释迦、多宝并坐说法图。三幅佛说法图周围成排并列绘千佛像,均结跏趺坐,大小略有不同。

第3龛位于窟内北壁东侧二层台上方接近窟顶处,是一个依山崖形势插木桩编篱笆敷泥而成的半圆形背屏式龛,龛高2.3米,宽2.3米,深0.65米。龛内泥塑一佛一菩萨及一天王像。佛背项光彩绘,圆形项光内绘9尊坐佛,背光两侧共绘飞天7身。佛顶彩绘华盖,两侧各绘飞天一身。

第8龛位于北壁下层最西端第6龛下方。依山崖形势作成一个圆拱形背屏式龛,龛高0.9米,宽0.7米,深0.15米。背屏前泥塑二佛像,均结跏趺坐,旋涡纹高髻,面形清俊秀美,大耳长颈,嘴角上带有微妙笑意,亲切自然。为北魏孝文帝改制以后反映在佛教艺术雕塑方面新的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族化特色。

最精美的是唐窟,现存唐窟21个,龛113个,占下寺184个窟龛中的2/3以上。根据造像铭文与造像特点判断,唐高宗武则天时期(650—705年)开凿的最多,尤其是仪凤至永隆(676—681年)年间,人们对炳灵寺石窟的营造达到了一个高潮。其中较有代表性的窟龛有3、4、28、29、30、34、37、38、42、45、49至58、61、62、64等等。唐玄宗开元(713—741年)前后也开凿了不少窟龛,比较著名的有168、171(大佛窟)、147、148等。炳灵寺石窟中的唐代窟龛个别的规模较大,绝大多数为中小型窟或摩崖浅龛,造像内容比较单一,没有复杂的变化,形成了炳灵寺石窟中唐代造像独具魅力、生动活泼、小巧玲珑的特色。其中尤以64窟为最重要。64窟位于窟群中部,为一个长方形摩崖龛,龛高1.43米,宽1.46米,深0.35米,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二天王,均为立像,菩萨高髻云鬓,蛾眉凤眼,面部丰满,表情活泼。左侧一尊菩萨袒胸露乳,腰向右扭动,头向左偏,显得腰肢柔软,左手下垂执净瓶,手指轻翘,右肩垂肘,手臂向上扬起,手中拈花。这种特殊的站立姿态活像一个摆动腰肢跳舞的少女,为炳灵寺唐代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之作。

炳灵寺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