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甘肃历史文化:长城的基本情况及发展过程

甘肃历史文化:长城的基本情况及发展过程

【摘要】:第一节长城概况一、长城的基本情况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其修筑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这些关城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一般人谈长城主要指明长城。长城史家把以上这些诸侯国修筑的互防长城称之为“先秦长城”,也有称作“战国长城”的。

第一节 长城概况

一、长城的基本情况

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其修筑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先有城,尔后有列城,再有长城,后人统称其为长城。在先秦古籍中“城”用以指城墙,“池”则用以指城壕,即护城河。“城池”二字连用,从狭义上说,指的是城墙和城壕;从广义上讲,不仅可以作为城市防御体系的总称,而且可以引申为城市的代称。长城的最初形式是列城。所谓列城,就是由一系列防御工事和小城联结起来的规模较大的军事防线。这种小城的主要用途是驻兵、储存粮食和武器,类似后世所说的城堡。一遇非常情况便可凭借这些城堡拒守抵抗入侵者。因此,长城一开始就是和城堡相连的。最早修列城的是楚国,《左传·僖公四年》载:“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楚国的列城就是长城的雏形。之后各诸侯国纷纷仿效,在我国北方的国土上,或东西、或南北修筑起了长度不等但结构基本相同的长城。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主要形式是车战,配合以步兵。作战时选择平地,两军对阵,只要在平原上筑起高大的城墙阻挡去路,战车则不可逾越。以后由于受游牧民族的影响,骑兵兴起,骑射技术广泛运用于战争,战车的作用减少,战场也不局限于平地。尤其到后来,依山傍险,占据制高点,成为作战取胜之一诀。长城多沿山脊和悬崖绝壁设计修筑,平地、山岭因地制险,山涧、河谷则采用“窦、墩、墉”制的筑城方案。“窦”即孔道,溪、涧上筑长城,筑城与通流两不误,世人称这种孔道为“水门”,也叫“暗沟”。“墩”即山涧谷道两侧的山岭之上建烽燧墩,与长城内外组成密集的烽燧墩群。“墉”是解决大江大河上如何修筑防御工事的问题,河两岸筑墙形成夹江长城,河流从两墙间通过。

自汉代以后城墙普遍加高加厚,城墙四角伸出墙外,城墙中间每隔一定距离也要凸出一块,筑成可以监视城墙外侧情况的高台,人称“马面”。有的城堡还在城门外加筑瓮城,有了第二道城门。外城门破还可据内城门防守,也可诱敌入瓮,致敌为瓮中之鳖。两晋南北朝时期,城堡都有了正式的城门、城楼、角楼、马面等。城墙顶内外侧加筑矮墙,俗称“女儿墙”,女儿墙可作掩体。明代在九个军事重镇的路下又有大小关城(如嘉峪关、居庸关山海关等),每个关城都是长城上的一个据点,控制着长城沿线的出入,并负责关城附近这段长城的防务。这些关城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治三镇(延绥、宁夏、甘肃)军务的杨一清,在长城上首创“暖房”(亦称“暖铺”),使哨所有了遮风避雨的功能,聊减戍守之苦。名将戚继光又创建骑墙台墩,称为“敌台”。每隔数十至百余米筑敌台一座,宽高都超出墙身,敌台筑为空心台墩,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为平台,建楼橹(即望楼),悬旗帜,四面砌垛,便于瞭望与实战;中层住人,存放武器,外壁有箭孔,作放箭用;下层有炮口,专放火炮

长城修筑有三种形式:一是土长城;二是石长城,其中包括内夯黄土的石壁夹心墙;三是木柴疆落城,“疆落”即藩篱,就是木长城,至今两千余年木长城已荡然无存。但在内蒙古凉城县境内王帽山上发现有用一层木椽一层石块交替叠筑的烽燧,明代辽东镇也有木板与柞木墙。在甘肃境内发现芦苇或红柳与沙砾交替铺筑的城墙,这是“木柴疆落”的一种形式。

在漫长的长城修筑过程中,建筑技术的运用与提高也是惊人的,发明了“蒸土法”、“砖石镶包法”、“铁釜沉基法”等。“蒸土法”实际就是今天的“三合土”,因生石灰加水释放出热量,土中水蒸气挥发雾气缭绕,实非“蒸土”。明代名将戚继光首创“砖石镶包法”,即深挖基槽,基础砌石条,墙表用大砖镶包,石灰浆钩缝。基槽多开挖成坡槽、弧背槽、洼形槽,基石大而规整,镶础严实,不易被挖、被拆、被炸。“铁釜沉基法”是明万里长城东端老龙头的建筑方法,老龙头前探至海里,墙基屡筑屡沉,城墙屡修屡圮,戚继光用生铁铸就一个个半球形的大铁釜,将铁釜投入海里,让其自沉入海底流沙中,直至铁釜堆积高出海面,然后以铁釜为基础筑城。在万里长城上还有许多建筑奇迹不可历数,其建筑技术至今仍是个谜。

我国历史上有20多个朝代和诸侯国修筑过长城,而且每个朝代和诸侯国修筑长城的位置和长度都不一样,因此,计算长城的长度也要分别情况具体计算。根据历史文献记载,长城超过5000公里的有三个朝代:一是秦始皇时修筑的西起临洮东止辽东的万里长城;二是汉朝修筑的西起今新疆东止辽东的内外长城和烽燧亭障,全长1万多公里;三是明朝修筑的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畔的长城,全长6350多公里。由于时代久远,早期各个时代的长城大多残毁不全,现在保存比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长城。所以一般人谈长城主要指明长城。所称长城的长度也指的是明长城的长度,但这只是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而实际上有的地方有好几重城墙,加上在高山峻岭之上蜿蜒起伏,实际长度可能还要更长一些。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总计起来,大约在5万公里以上。这些长城的遗址分布在我国今天的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和山东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仅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就有遗址1.5万多公里,其次是甘肃。

二、长城的历代修筑概况

长城的修筑大约萌发于西周,始建于春秋战国时代,由于诸侯之间互相兼并的结果,出现了秦、楚、齐、燕、韩、赵、魏等7个大的诸侯国家。各诸侯国为了防御各自在自己的土地上修筑长城。最早的长城是楚国为防护其北方边境在今河南省境内修筑的“楚方城”。长城史家把以上这些诸侯国修筑的互防长城称之为“先秦长城”,也有称作“战国长城”的。这些长城规模都不大,其长度有的只有数百公里,最长的也不过约2000公里,且互不连贯。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灭六国,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发展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一方面下令拆除内地的各国互防长城,以防止地方割据的重演;另一方面在北击匈奴取得今黄河河套南部地区的“河南地”之后,又大规模地修筑长城以防备匈奴、东胡族南下骚扰。秦始皇修筑的长城,是对原燕、赵、秦三国在北方所筑的长城为基础进行了修缮,并且又增筑了一大部分。历史上把秦始皇修的长城称“秦始皇长城”,它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延袤5000余公里。从此,在我国北方大地上便出现了世界上最宏伟的建筑工程——万里长城。万里长城之名也自秦始皇开始启用。

秦亡汉初之际,北方匈奴乘中原多事之机连年入塞南下,占领了原来秦始皇时已有的土地,势力渐大。西汉政权曾一度采取了和亲政策退守河南,其北部和东北部皆以秦始皇所利用燕、赵旧长城为限,西北部则守秦昭王长城之东段。高祖二年(前205年),则缮治秦始皇沿黄河所置之陇西旧塞。西汉经过长期休养生息至武帝时国势大振,为消除边患对匈奴采取主动出击的方针。元朔二年(前127年)车骑将军卫青率军击走楼烦王、白羊王取河南地筑朔方,缮治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而固。汉长城最雄伟最长的就属“河西汉塞”。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骑出陇西,过居延海,回师祁连山,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率众来降,武帝在河西走廊据两关设四郡断匈奴右臂,打通与西域各国的通路。为保护汉王朝和西域的交通道路,并切断匈奴与羌人的联系,汉始筑令居(今甘肃永登)以西至酒泉的长城。元狩四年(前119年),卫青与霍去病分道出兵北击匈奴,匈奴退于漠北,漠南无王庭。为阻止匈奴南入阴山,太初三年(前102年)在阴山北侧大漠南缘修筑长城,遣光禄勋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筑亭障,列城至胪朐(其走向大致由今内蒙古固阳县北向西北延伸)。这条长城已在秦始皇长城以北,史称“外城”、“塞外列城”或“光禄塞”。元封四年(前107年),修筑酒泉至玉门关塞。太初三年修筑张掖至居延泽塞(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和姑臧(今甘肃武威市)至休屠塞(今甘肃民勤县北)。天汉初(前100—前99年),修筑敦煌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的亭燧。另外,在南山(祁连山)北坡的扁都口(今甘肃民乐县境内)一带也筑有障塞烽燧。汉长城东起辽东西至盐泽,全长l万余公里,其工程规模之大远出秦长城之上。

北魏长城起自赤城(今河北赤城县)西至五原(今内蒙古五原县),延袤1000余公里。后来又筑畿上围塞,即从现在北京居庸关经灵邱、平型、雁门、宁武、偏头诸关而达山西河曲县,延袤皆千里。东魏长城西自马陵(今山西静乐县)东至土登(今山西崞县),其长度只有75公里。北齐长城自西河总秦戍(大同西北)东至渤海(今河北山海关),据《北史》记载,齐前后修筑长城东西凡1500余公里。北周为了防御北方突厥契丹等少数民族,把西魏原来的北部长城加以修缮,自雁门关至碣石长城修筑工程不大。

隋朝立国后,为了防御突厥、契丹、吐谷浑入侵,也多次征发大批劳力修筑长城。隋朝对长城的修筑大多是就原有内部长城加以修缮,没有增筑新修。唐代由于国力强盛,在北方大破突厥,版图所辖远出大漠,设北庭、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北广大地区,长城已失去了作用。北宋只占有中原及以南地区,北部、西北部为辽、西夏、金据有,所辖范围已在原来秦、汉、北朝长城的南面,原来的长城已在辽、西夏、金境内。南宋时统治势力退到长江以南,更谈不到长城的修筑了。辽代于清宁四年(1058年)在鸭子河与混同江之间修筑了一段长城,规模不大。金先后灭掉辽和北宋之后,为了防御蒙古南下曾大筑长城。据历史文献记载,金代长城有两道,一是明昌旧城,二是明昌新城。明昌旧城过去曾被称之为兀术长城或是金源边堡,位置在今黑龙江省兴安岭西北的黑龙江沿岸,长达千里,是为防蒙古而修筑的。明昌新城在明昌旧城之内,又称金内长城、金壕堑、边堡等,西起静州(今黄河河套陕西段)东达混同江畔(今黑龙江省松花江),经陕西、山西、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等省、市、自治区,长达1500余公里。元代版图地跨欧亚大陆,远出长城以北,而且统治者本身来自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长城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但是为了防止汉族和其他各族人民的起义反抗,检查过往客商,也对许多关隘险处加以修缮,设兵把守。(www.chuimin.cn)

明朝灭元后,蒙古贵族逃回旧地,建立了北元政权,对明朝构成威胁,同时在东北地区女真族迅速崛起。为了防御蒙古、女真等游牧民族的南进,明代十分重视北方的防务。修筑时间从洪武元年(1368年)大将军徐达修筑居庸关等处长城起到1600年前后200多年,一些个别城堡关城一直到明末还在修筑。由于从山海关到鸭绿江这一段长城工程比较简单,后期毁坏较为严重,而从山海关到嘉峪关这一段工程较为坚固,保存较为完整,又有两个关城对峙,所以长期以来一般人把明长城称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但是,嘉峪关修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比山海关早建九年,从时间顺序上正确的说法应是“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明长城不仅长度超过万里,而且工程技术也有很大改进。明长城的防御工事分镇城、关城、堡城三类,城上有城墙、墙台、敌台、烟墩等不同设施,由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守备、把总等官员率领戍卒驻守管理长城。由于明王朝已处于冷兵器与火器并用时代,同时也由于建筑工程技术水平的发展,明代长城工程之浩大,长城烽墩结构之坚固,防御功能之齐全,达到了中国古代长城修筑之顶峰。

清灭明后对修长城一事有两种看法。起初有人主张修,也有人主张不修。康熙皇帝玄烨到东海巡视时终于决定不修长城了。其原因在他写的《蒙恬所筑长城》七绝一首中表达的非常清楚,诗曰:

万里经营到海涯,纷纷调发逐浮夸。

当时费尽生民力,天下何曾属尔家。

康熙虽然决定不修长城了,但对长城的宏伟壮观而感慨万千。他在《出古北口》一诗中写道:

年年秋尔此经过,峭石天成险隘多。

沙漠名王皆属国,但留形胜壮山河。

清王朝不再修长城并不是说北方的威胁解除了,清王朝对待北方少数民族不再采取汉族政权的消极策略,而是采取积极争取的“怀柔政策”,以达到对广大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清王朝最终实现了这一目的,取代了长久以来靡费浩大的长城工程。从此,长城就成为历史遗迹

三、长城的历代称谓

“长城”一词的使用,是在汉代司马迁所撰《史记》中开始的。但是在先秦时期以及秦汉以后各代,都因朝代不同、修筑形式的差异等因素,称谓也不相同,诸如列城、方城、亭障、塞、堑洛、界壕、边墙等等,而实质上都是指长城。

春秋战国最先修长城的是楚国,其所修的长城有列城、方城之谓,而秦国所修长城称为“塞”。据史书记载,秦国的西北部与匈奴接壤,匈奴贵族不时率兵南下骚扰秦境,公元前324年,惠文王出兵“取陕”,“筑上郡塞”[1]。无独有偶,赵国修的长城有时也称“塞”。另外,秦国还在陕西南部的华山和中部的黄龙山之间修筑过一条人称“堑洛”的长城。“堑”就是掘的意思,即削掘洛河河岸使之变成高崖以利防守。司马迁著《史记》时虽然使用了“长城”一词,但汉代人没有把长城直呼“长城”,而把它叫做亭障、障塞、边塞、塞。汉代修筑的长城主要是今甘肃西部至新疆境内的长城,“河西汉长城”是后来人们的称谓。另外,河西汉长城自罗布泊以西就只有烽火台而没有相连的墙体,所以自新疆罗布泊至库尔勒这一段长城又称为“列亭”。在汉代所修的东段长城中也有沿袭秦代称谓或别的名称的。北魏拓跋政权为了保卫首都平城(今大同)的安全,在京城南部修筑了一条长城称为“塞围”,相当于两汉的“亭障”,其建造方法比较简单,但同属于长城的严密防御体系。金代修筑的长城称界壕,有时也称边堡。明代长城称之为边墙。据《明宪宗实录》载:“自永乐中罢海运后,筑边墙于辽河之内……”

自从汉代司马迁所著《史记》一书中使用“长城”一词后,大部分朝代还是承认并沿用了这个名称。自战国以来历代政府都在今甘肃境内修筑了长城。长城的样式也各不相同,有些地方是又厚又高的土墙;有些地方则无墙,而由一个个叫做“塞”的堡砦和烽燧联结形成一条警戒线;有些则因隘、沟、岩、路选险要处筑关塞以控制周围的地区,所以是断断续续的。甘肃境内有战国秦时修筑的秦长城,西汉时修筑的汉长城以及明代修筑的边墙(也称为明长城),这些长城遗址至今犹存,成为甘肃独特风貌的一部分。